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水處理中的細菌除去辦法

水處理中的細菌除去辦法

發布時間:2022-02-03 20:34:06

❶ 循環水處理有什麼好的辦法清除生物膜

工業循環水處理常用的葯劑有:阻垢劑、緩蝕劑、殺菌滅藻劑(水處理殺回菌劑)、清洗劑、答粘泥剝離劑、絮凝劑、混凝劑、分散劑等水處理葯劑,冷卻塔中常常滋生細菌,細菌堆積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生成形成黏泥,影響循環冷卻水系統穩定運行。每一次清理不但影響使用,而且消耗的人力、物力。想要永久保持冷卻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行,必須徹底清除冷卻塔中的生物膜。使用NEUTHOX殺菌溶液清除生物膜、清除藻類,可以完全替代傳統的消毒劑、除藻劑、殺生劑多種葯劑,原先投加的多種消毒劑、除藻劑、殺生劑都不用投加了,緩蝕阻垢劑的投加量也明顯減少了,而且系統設備的腐蝕程度明顯降低,並降低系統能耗,節省運行費用。

❷ 水質處理時總氮去除的微生物菌主要有哪些

復合型污水處理菌種:復合細菌是由6個屬共50多種細菌組成的復合菌系,可以適應不同的水質環境,復合菌種具有降解COD、BOD、氨氮、總氮等適用面廣,菌種主要包含硝化細菌屬、反硝化細菌屬、芽孢桿菌屬、假單胞菌屬和活化酶及多糖等其他營養物。固體粉末狀的菌種採用干凍罰使菌種處於休眠狀態,從而製得乾粉狀。復合細菌適應能力強,對於復雜得工業化工廢水指標超標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菌種經馴化後耐鹽可達2%。

❸ 在水處理中,那種細菌能分解有機物

生活廢水其實只有很少一部分經過處理,大部分都是未經過處理直接排入了河流等.小城市更嚴重.
大便等一般不直接排入,而是有收集措施.
廢水中污染物成分極其復雜多樣,任何一種處理方法都難以達到完全凈化的目的,而常常要幾種方法組成處理系統,才能達到處理的要求。

按處理程度的不同,廢水處理系統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
一級處理只除去廢水中的懸浮物,以物理方法為主,處理後的廢水一般還不能達到排放標准。
對於二級處理系統而言,一級處理是預處理。二級處理最常用的是生物處理法,它能大幅度地除去廢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使廢水符合排放標准。但經過二級處理的水中還存留一定量的懸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和氮磷等藻類增值營養物,並含有病毒和細菌。因而不能滿足要求較高的排放標准,如處理後排入流量較小、稀釋能力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來水、工業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水源。 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病原體等。廢水的三級處理是在二級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採用化學法(化學氧化、化學沉澱等)、物理化學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種「深度處理」方法。顯然,廢水的三級處理耗資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
排放到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及工業廢水可利用各種分離和轉化技術進行無害化處

基本原理
常用技術

物理法
通過物理或機械作用去除廢水中不溶解的懸浮固體及油品
過濾、沉澱、離心分離、上浮等;

化學法
加入化學物質,通過化學反應,改變廢水中污染物的化學性質或物理性質,使之發生化學或物理狀態的變化,進而從水中除去;
中和、氧化、還原、分解、絮凝、化學沉澱等;

物理化學法
運用物理和化學的綜合作用使廢水得到凈化
汽提、吹脫、吸附、萃取、離子交換、電解、電滲析、反滲析等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的有機污倭染物氧化降解成無害物質的方法,又叫生物化學處理法,是處理有機廢水最重要的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濾池、生活轉盤、氧化塘、厭氣消化等

其中廢水的生物處理法是基於微生物通過酶的作用將復雜的有機物轉化為簡單的物質,把有毒的物質轉化為無毒的物質的方法。根據在處理過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對氧氣的不同要求,生物處理可分為好氣(氧)生物處理和厭氣(氧)生物處理兩種。好氣生物處理是在有氧氣的情況下,藉好氣細茵的作用來進行的。細菌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氧化、還原、合成等過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機物氧化成簡單的無機物(CO2、H2O、NO3-、PO43-等)獲得生長和活動所需能量,而把另一部分有機物轉化為生物所需的營養物質,使自身生長繁殖。厭氣生物處理是在無氧氣的情況下,藉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來進行。厭氧細菌在把有機物降解的同時,需從CO2、NO3-、PO43-等中取得氧元素以維持自身對氧元素的物質需要,因而其降解產物為CH4、H2S、NH3等。用生物法處理廢水,需首先對廢水中的污染物質的可生物分解性能進行分析。主要有可生物分解性、可生物處理的條件、廢水中對微生物活性有抑製作用的污染物的極限容許濃度等三個方面。可生物分解性是指通過生物的生命活動,改變污染物的化學結構,從而改變污染物的化學和物理性能所能達到的程度。對於好氣生物處理是指在好氣條件下污染物被微生物通過中間代謝產物轉化為CO2、H2O和生物物質的可能性以及這種污染物的轉化速率。微生物只有在某種條件下(營養條件、環境條件等)才能有效分解有機污染物。營養條件、環境條件的正確選擇,可使生物分解作用順利進行。通過對生物處理性的研究,可以確定這些條件的范圍,諸如pH值,溫度以及碳、氮、磷的比例等。

近年來,在水資源再生利用研究中,人們十分關注各種納微米級顆粒污染物去除的問題。水中的納微米級顆粒污染物是指尺寸小於lum的細微顆粒,其組成極其復雜,如各種微細的黏土礦物質、合成有機物、腐殖質、油類和藻類物質等,微細黏土礦物作為一種吸附力較強的載體,表面常吸附著有毒重金屬離子、有機污染物、病原細菌等污染物,而天然水體中的腐殖質、藻類物質等,在水凈化處理的氯消毒過程中,可與氯形成氯代烴類致癌物,這些納微米級顆粒污染物的存在不僅對人體健康具有直接或潛在的危害作用,而且嚴重惡化水質條件,增加水處理難度,如在城市廢水的常規處理過程中,造成沉澱池絮體上浮、濾池易穿透,導致出水水質下降、運行費用增加等困難。而目前採用的傳統常規處理工藝無法有效去除水中這些納微米級污染物,一些深度處理技術如超濾膜、反滲透等又由於投資及費用昂貴,難以得到廣泛應用,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發展新型、高效、經濟的水處理技術。

❹ 尿液 殺死 水處理細菌

尿路感染 吃點偏陰性的消炎葯 就可以吃三金片 或者氧氟沙星片 效果都很不錯的 在就是 多飲水

❺ 為什麼細菌在污水處理中起主要作用

這位朋友您好!污水處理菌的主要作用是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多運用在污專水處理中的厭氧和好氧階屬段:
1、厭氧階段主要是投加厭氧菌第三代反硝化細菌,起到降解COD,加速水解酸化過程,提高處理效率。
2、好氧段主要是投加好氧菌第三代硝化細菌

❻ 污水處理氧化池細菌的培養辦法。求具體操作規程

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關鎮在於要有足夠數量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而這些活性污泥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培養出來的。培養活性污泥需要有菌種和菌種所需要的營養物。對於城市生活污水,由於它本身含有所需要的菌種和營養物,因此可以直接用來培養污泥*培養的方法是先將生活污水引入曝氣池進行充分曝氣,並開動污泥回施設備,使曝氣池和二次沉澱池接通循環。經I一2天曝氣後,曝氣池內就會出現模糊不清的絮凝體。培養時為了補充營養和排除對微生物塌長有害的代謝產物,要及時換水,即將污水再次引入曝氣池,並替換原有的部分培養液,經二次沉澱後誹走。換水可間歇進行,也可以連續進行。
間歇換水一般適用於生活污水所佔比重不太大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天換水1—2次。換水時,將污水引入曝氣池數小時後停止進水,再進行曝氣。上述換水過程重復操作,直至混合液的30min沉降比達到15%一20%為止。在污泥培養階段,污水BoD5去除率不斷提高,培養結束時,BODb的去除率可達到90%以上,當進入的行水濃度很低時,為使培養期不致過長,可將初次沉澱他的污泥引入曝氣池,或不經初次沉澱池將污水直接引入曝氣池。對於性質類似的工業廢水也可按上述方法培養,不過在開始培養時,應投入一部分作為茵種的糞便水。
連續換水是以邊進水、邊出水、邊迴流的方式培養活性污泥,適用於以生活污水為主的城市污水或純生活污水。對於工業廢水或以工業廢水為主的城市污水,由於其中缺乏專性菌種和足夠的營養傷,因此除用一般茵種和它所需要的營養來培養足量的活性污泥外,還應對所培養的活性污泥進行馴化,使活性污泥微生物群體逐漸具有代謝該種[業廢水的特定酶系統。活性污泥法的培養和馴化可歸納為非同步培馴法、同步培馴法和接種培馴法等。非同步法即先培養後馴化,同步法則是培養與馴化同時進行或交替進行,接種法系利用其他污水廠的剩餘污泥進行培養和馴化。在培養和馴化過程中,應保證微生物有良好的生存條件,如池
內水溫應小於15℃,混合液鎔解氧應控制在3—5「8/L,PH值在6.5—7.5。如氮、磷不足時,應投加生活污水或含氮、殃的物質作為營養物。培養和馴化活性污泥後,在系統正式投入運行前應進行試運行,試運行的目的是為了確定最佳的運行條件*在試遠行中應對各種運行條件,如污泥負荷、MLs5、迴流比、曝氣量、氮殃的投加量等不合適時加以調整。
3.4.2日常管理
活性污泥系統的管理.核心在於維持系統中微生物、營養、供氧三者的平衡,即維持曝氣池內污泥濃度、進水水量與進水濃度以及供氧量的平衡。為了保證系統能夠正常運轉,應進行一定的監捌分析,一般的監測分析項目有以下幾項。
(1)反映處理效果的項目 進出水的BOD、coD、ss以及有毒物質。
(2)反映活性污泥性狀的項目 污泥沉降比(sv)、MLss、MLv踢、SvI、溶解氧、生物相及污泥形態。
(3)反映污泥營養和環境條件的項目 N、P、PH值、水溫、溶解氧等。此外,還要定期、定時記錄進水量、迴流污泥量和剩餘污泥量,記錄剩餘污泥的徘放規律、剩餘污泥(或迴流污泥)濃度、曝氣設備的工作情況以及空氣縣、電耗、加葯旦等。

❼ 污水處理菌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
一、將活性污泥池或生物池之進水與出水關閉,並保持曝氣狀態,PH值調適到6.5-7.8之間較佳。
二、按1立方水投放1公斤的比例,將菌劑一次性全部均勻投入曝氣池中,比例可以依污水情況適量增減。
三、持續曝氣24小時,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並進行繁殖,達到活躍狀態。
四、建議採用階段式調適進水,以減小對微生物之沖擊,運行第一天打開正常進水量的1/3,第二天打開2/3,第三天即可全開。如進水量設計偏小,則可一次性全開。
五、監測與調適系統運行,約30天後若系統穩定,則無需再添加菌劑。

【產品功效與特點】
1、德豐生物第三代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為德豐29年技術結晶,本土生產,菌種更符合本地,供貨周期更短,價格更優!
2、零污泥污水處理技術,一舉攻堅污水處理程序中污泥排放之痛
3、具備超強去除BOD、COD、SS、氨氮、磷等污染物質,有效率達90-95%以上。
4、二沉池出水可直接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或相關標准。
5、一次性投入,系統穩定後無需持續投加菌種,大幅降低治污成本
6、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具備顯著的除臭效果,消除 NH3、P、H2S及有機酸之能力超強。
7、硝化細菌只需一次投放,系統穩定後無需持續添加菌種
8、第三代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易培養、繁殖快、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自然進化等特性,一旦出現新的污染化合物,它們也能逐步通過自發或誘導產生新的酶系,具備新的代謝功能,從而降解或轉化新的化合物。

注意事項
一、PH值 :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PH的作用范圍為6~8.5之間,更適使用范圍在6.5~7.5之間。
二、溫度: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溫度的作用范圍在10℃~38℃之間,更適作用溫度為22~35℃。;高於60℃會導致細菌的死亡;低於10 ℃時,細菌生長會受到限制。
三、DO溶解氧:在曝氣池中,溶氧量應保持在3-6毫克/升; 充足的氧氣能提高好氧細菌的降解污染能力。
四、鹽度: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在海水和淡水中都適用,極限可耐受5%的鹽度。
鹽度小於0.5%直接投放即產生效果,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
鹽度0.5%-2%之間約需要2-10天馴化適應該水質,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
鹽度2%-4%之間約需要10-30天馴化適應該水質,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
五、抗毒性: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可以較有效地抵抗化學毒性物質,包括重金屬等。當受污染區含有殺菌劑時,應預先研究它們對微生物的作用。
六、儲存方法:應密封貯存於陰涼、乾燥處,不要與有毒物品一起存放。

❽ 水處理過程中能否不利用化學原理即可去除懸浮固體、微生物、細菌病毒等

可以採用超濾膜技術或者間歇式PAC投加,超濾膜是一種物理阻隔層,這個系統佔地面積小回,濾後清水池答可位於地下,壓力式CP超濾裝置設計可在略有真空的條件下操作,能有效去除海藻、鞭毛蟲及隱孢子蟲的雜質。比如Memcor®CP超濾膜,可減少有機物,操作方便,進水壓力200kPa且用電量比普通膜廠要節約高達40%。

❾ 污水處理菌種培養方法

開始少量進水 悶曝 然後 逐步加大水量 控制好 DO 做好鏡鑒 SV MLSS 等常規測量 培養過程 視情況適當排泥!

❿ 目前水處理可以做到過流式殺菌嗎

一般使用的泳池消毒劑只能殺滅浮游狀態的細菌,卻無法清除水管內壁、池子四壁和池底的生物膜,生物膜是細菌滋生的溫床,它不斷地滋生細菌進入池水中,導致細菌超標。可以使用丹麥dcw殺菌系統處理泳池水,清除泳池內生物膜,並抑制其再生,徹底殺滅水中細菌,而且氣味自然,給游泳者全新的體驗。

閱讀全文

與水處理中的細菌除去辦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紐約豬下水處理小說 瀏覽:192
分層美容樹脂 瀏覽:561
飲水機下至水桶為什麼這么貴 瀏覽:911
博越汽車機油濾芯怎麼換 瀏覽:957
臭氧水處理設備作用 瀏覽:160
樹脂核桃有什麼特徵 瀏覽:247
污水提升器電粉碎馬桶 瀏覽:918
水溶性樹脂會發臭嗎 瀏覽:550
凈水器可以兩條超濾嗎 瀏覽:50
一元凈化器是什麼 瀏覽:155
水壺里的水垢白醋 瀏覽:845
等離子料台去渣機 瀏覽:826
廢水比堵了怎麼修 瀏覽:790
塑料顆粒用的過濾網片 瀏覽:285
西安工農業廢水達標率 瀏覽:363
徐州哪裡有污水池集氣罩生產廠家 瀏覽:328
反滲透凈水器怎麼維護 瀏覽:8
網吧電腦回在家可以用吧 瀏覽:579
飲水機濾芯多少公里換一次 瀏覽:820
超濾出水要求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