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返修品管理制度,誰知道幫幫忙
您好!關於企業,維持好企業這樣高深的話題,建議您到專業論壇上看看更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再次給你一點建議:
首先,一個企業是由很多個人組成的,是一個系統。所以治企也就是治人。只有將每個職員都緊緊的凝聚在一起,每個人都為企業的利益而努力,才能使企業取得最大利益。
古人有雲:「恩威並施,此為治也。」也就是說,除了要用利益留住人,也要用嚴厲的制度約束人。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別人重視,也就是所謂的自重感,只要你滿足他的自重感,那麼他就會為你做你想讓他做的事。當然,必須要在他覺得合算的情況下啦!其實每個人的價值觀念都不盡相同,就好象有的人更在乎氣節,所以就有頭可斷,血可流,氣節不能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然而有的人更在乎自身現實的利益,於是就出現了那些為後人所唾罵的**賊,漢奸什麼的。
所以呢!要取己之所需就必須先予人之所求。否則就是強盜行為了。
管理之道可簡單的概括為如下:
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
震之以威
予之以利
束之以法
這可能並不完全,但是也有一定的概括性。
❷ 返工返修品控製程序跟不合格品控製程序跟一樣嗎
1.目的:
對不合格品進行控制,防止非預期的使用和安裝,確保交付合格品.
2.范圍:
適用於原料進貨到產品交付的全過程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職責:
3.1質管部負責不合格品的控制和管理.
3.2生產部負責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處理.
4.工作程序:
4.1不合格品被發現後,必須經過記錄、標識、隔離、評審和處置過程,未經過上述程序不得投入使用、加工和交付.
4.2不合格品評審:
4.2.1輕微不合格品由檢驗員直接評審,並將結論記錄在《檢驗記錄表》上.
4.2.2重大不合格品(指批量不合格或嚴重影響產品外觀和功能的不合格品)由質管部組織生產部、技術部進行會議評審,並將評審結論記錄在《不合格品評審記錄表》上,評審結論由質管部經理審核,報總裁審批.
4.3不合格品處置:
4.3.1處置方式分:拒收或退貨(指材料)、返工、返修或不經返修作讓步接收、降級或改作他用、報廢等五種.
4.3.2進貨產品的不合格處置:
a)進貨產品經檢驗或驗證判定為不合格,由檢驗員做好標識,通知采購部退換,質管部跟蹤處理結果.
b)根據需要對不合格品進行全部檢驗挑選合格品入庫,不合格品交采購部處理,按(a)執行.
4.3.3生產過程的產品處置:
a)評審中判定為返工的產品,由檢驗員直接送給車間主任,安排返工.
b)評審中判定為返修和讓步接收的不合格品,由車間主任填寫《讓步接收申請單》經質管部確認後報總裁批准作讓步接收,合同要求定製產品時,使用返修和讓步接收的產品應經顧客同意.
c)評審中判定為降級或改作他用的不合格品,由車間主任填寫《降級和改用申請單》,經質管部確認後處理,並由車間主任交一份生產部重新下單補料.
d)評審中判定為報廢的不合格品,由車間主任填寫《報廢申請單》經質管部確認後報廢.並由車間主任交一份生產部重新下單補料.
4.3.4最終產品不合格處置.評審中判為不合格的產品直接交給檢驗工段,接下來按4.3.3操作.
4.3.5產品交付後,顧客投訴的不合格品按《退貨處理流程》操作.
4.4所有返工、返修產品,在返工或返修後由檢驗員重新檢驗.
4.5所有返工、返修產品記錄按《記錄控製程序》保存.
❸ 返工和返修有什麼區別
返工:是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要求而對其採取的措施。
返修:是指為使不合格產品滿足預期用途而對其所採取的措施。
❹ 返工與返修的區別以及他們的定義
返工:因為質量不合要求而重新加工或製作
返修:退給原修理者重新修理;退給出品單位修理
前者是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後者則是因為維修服務未達到要求,因而退回給產品或勞務的提供者。
❺ 返工、返修如果要做FMEA,如何做
首先要確定返工,返修的要求是什麼。
返工的要求是
(1)返工件得到正 確標識;(
2)返工件不被誤使用;
(3)正確記錄返工件信息;
(4)返工中 的加工操作因加工工藝不同會有各種各樣的要求;
(5)返工期間重新檢驗。
那麼,失效模式可以是返工時外觀受損、返工件未標識等。
2.針對要求,再類似加工過程的方式展開FMEA的其它部分。
注.除了FMEA,也可以用其它的風險分析的工具。
❻ 什麼是返工,什麼是返修,別再傻傻分不清
嗯嗯
「返工」定義為:「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要求而對其採取的措施」。
中文:返工
意思:返回來重做;凡是質量不合格的產品一律返工。
2010版GMP返工定義:將某一生產工序生產的不符合質量標準的一批中間產品或待包裝產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返回到之前的工序,採用同樣的常規生產工藝進行再加工,以符合預定的質量標准。
返修,指為使不合格產品滿足預期用途而對其所採取的措施。在GB/T1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標准中,將「返工」定義為:「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要求而對其採取的措施」。
在GB/T19000-2000《基礎和術語》標准中,將「返工」定義為:「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要求而對其採取的措施」。
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返工和返修是有明顯區別的。其主要區別是,返工後的產品可以消除不合格,使原不合格產品經採取措施後,可以成為合格產品。例如對某機械產品在軸加工中對需與軸承配合的「軸肩」部位,加工結果尺寸偏大超差,軸承裝配不進去。則該軸肩部位屬不合格產品。針對這樣的不合格產品,可採取重新到磨床上加工的措施,使軸肩部位達到公差要求,從而使原不合格的產品,可以在採取措施後,達到合格要求。這種對不合格品所採取的措施則屬返工。
而返修的產品,經採取措施後,仍屬不合格產品。但採取措施後,產品可以滿足預期的使用要求。例如在機械產品軸加工中對需與軸承配合的「軸肩」部位,加工結果尺寸小於公差要求,則此處軸肩與軸承已無法配合完成裝配任務。為使該軸肩部位不報廢而遭受損失,在尺寸超差不大的情況下,可將此軸肩部位到電鍍車間鍍上一層硬鉻,然後到磨床上加工到要求的公差范圍。此時這一軸肩的公差符合軸承的裝配要求,這一根軸是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了。但這一軸肩部位仍屬不合格產品,因為這一根軸的軸肩部位已鍍上一層硬鉻,材質已發生變化,仍屬不合格產品。
❼ 關於返工時報廢材料的進項稅問題。急!
分清是正常損失還是非正常損失。非正常損失的話就需要進項稅轉出。
非正常損失,是指生產、經營過程中正常損耗外的損失,包括:
(一)自然災害損失;
(二)因管理不善造成貨物被盜竊、發生霉爛變質等損失;
(三)其他非正常損失。
我感覺你們這個情況屬於(二),外包裝屬於報廢,需要去稅局備案(不用審批),進項稅需要轉出。
❽ 對返工返修,報廢的產品要日清管理與監控
摘要 應對所有員工進行培訓;
❾ 簡述返工和返修的區別,有何控制要求
返工是指沒有出廠前或者沒有交付客戶前因為質量問題進行的修理工作;返修是指客戶使用後發現質量問題相關生產方返回修理。所以最大的區別就在是否交付客戶使用。
❿ 返工、返修、降級都是糾正的示例嗎
返工、降級是糾正示例,這個可以肯定,在術語中3.6.6糾正的注2里很清楚。但是返修是不是可以做為糾正的示例,很有爭議,我個人認為是對的。理由:術語附錄A.9有關合格的概念(3.6)關系圖中很明確的表明返修同返工是屬種關系。由此推理返修是返工的一種,如春是一個季節的關系。那麼返修就可以做為糾正的示例。結論:返工、返修、降級都是糾正的示例。這句話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