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污水處理工程中各流程的效率
污水處復理設備中預處理制系統存在的問題污水在進入主體處理構築物之前一般要先進行預處理。傳統的兩道粗細格柵的組合可以除去大標準的漂浮物和懸浮物,並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粒徑較小的懸浮物,以利於後續處理工藝的工作。針對一些工業廢水,為了使污水處理流程對各類污水具有較大的適應性,在生物處理前選用厭氧水解工藝,既可前進廢水的可生化性,又可緩解進水水質的不堅定,下降沖擊負荷對後續生化處理的影響。
『貳』 污水處理中怎樣提高污水沉澱效率
要想沉澱效率好!簡單的就是加大水力停留時間!但是有些懸浮物不易沉澱,那就只好加一點絮凝劑了!改變污泥狀態!
『叄』 廢水處理 處理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求解
1、在一定范圍內,停留時間越長,處理效率越高,停留時間不夠,肯定處版理效率就不高了,但也不是權越長越好。這是一個定性之間的關系。
2、處理效率與停留時間沒有什麼公式上的關系。
3、你說的停留時間是全稱是水力停留時間,在一個容器中(如氣浮池或者是生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等於容器體積除以流量。
4、廢水處理效率的計算公式是效率n=(原水COD濃度—出水COD濃度)/原水COD濃度,這里以COD指標微粒,其它指標亦如此。
『肆』 污水處理廠擴大,日處理量加大。那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會又怎樣的變化呢
你問的不清楚,以前處理廠是不是滿負荷處理?是設計處理量的多少?如果達不到設計處理量,而且日處理增加會也並不超過設計處理量太多,自然問題不大。
如果超過處理量很多,但是可能設計的比較保守,調試時用點心可能還能挺過去。
『伍』 如何計算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率
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率一般可以分兩個層次理解,一是指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負荷(如設計處理能力為2萬噸每天的污水處理廠,實際進水為1萬噸每天,那麼它的處理率為50%),二是指污水中各污染因子的去除率。第一層次的問題比較簡單,下面就第二層次問題表述如下:
污水處理廠污水中污染因子的去除率是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涉及的因素較多,我們平時看到的處理率大多都是在正常工況下常年平均處理率。
具體到你的問題:
1、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率計算分兩種情況:其一是污水處理廠設計時設定的處理率;其二是污水處理廠運行後實測的處理率。
2、污水處理廠設計時設定的處理率是依據選定的進、出水水質標准而設定的,如COD 值進水設計值為500毫克升,出水要達到100毫克升,那麼污水處理效率便要求高於80%。
3、污水處理廠運行後實測的處理率一般為范圍值,具有一定波動性,管理水平較高的處理廠波動可能較小。實測處理率是利用國家認可的(或國際通用的)水質監測方法測得的污水指標值,計算得到的處理率,如用重鉻酸鉀法測得污水處理廠進水COD值為475毫克升,出水COD值為50毫克升,那麼該污水廠COD值去除率為為89.47%。當然這個處理率會因為進水水質變動、工藝參數控制、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存在變化,也可能與第2點表述的原始設定處理率值有所偏差,這些都屬正常現象。
4、以上幾點都是針對整個污水處理廠進行的表述,具體到各個處理工藝段處理率的設計計算原理基本一致,具體計算過程依據不同的污染因子可能涉及到沉澱理論、生物處理理論等,具體請參考工具書,在此不再贅述。
最後,建議剛進入水處理行業的朋友抽空看看《排水工程》孫慧修主編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里邊的講述內容詳實,條理清晰,對新人應該會有所幫助。
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QQ 群11934950共同提高。
『陸』 污水處理中的氧化溝工藝的處理效率是多少啊如BOD可降到好多等等 越詳細越好
80-90%去除率
『柒』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對氨氮的去除效率是多少
一般地埋式的一體化設備處理水量都很小,主要是處理生活污水,如果控制好COD和氨氮的平衡,是完全可以達標排放的。處理效率應該在60%以上。
『捌』 如何提高縣級污水處理廠使用效率
雖然我國擁有數量眾多的大江大湖,但我國卻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水環境面臨三大難題,形勢嚴峻。
這位負責人表示,確保人民喝上干凈的水,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十多年來,我國結合經濟結構調整,依法關閉、淘汰了一批技術落後、浪費資源、污染嚴重的小企業,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污水處理市場化、產業化進程加快,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淮河、太湖、巢湖水體中有機污染逐步降低。
這位負責人表示,盡管我們作出了巨大努力,以保護和改善水環境,但水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目前我國水環境面臨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分別是: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遠遠超過水環境容量。據專家測算,去年我國COD排放量超過環境容量的70%。二,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國七大江河水系741個監測斷面中,41%的監測斷面水質劣於五類標准;全國75%的湖泊出現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三,生態用水缺乏,水環境惡化加劇。遼河、淮河、黃河地表水資源利用率已遠遠超過國際上公認的40%的河流開發利用率上限,海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更接近90%。一些北方河流呈現出「有水皆污、有河皆干」的局面,生態功能幾近喪失。
這位負責人介紹,合理利用水資源、切實改善水環境是一項長期、艱巨和復雜的任務。環保部門將根據國家環保「十五」計劃的要求,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防止水污染,不斷改善水環境,確保人民群眾的用水安全。(完)
環保總局將採取五大措施改善水環境
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水污染又比較普遍。確保人民喝上干凈的水,是我國環保部門的一件大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表示,今後我國將重點採取五大措施,切實改善水環境。
這五大措施是:一,建立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體系,將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任務落到實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經濟發展必須考慮水環境承載能力,在超出水環境容量地區上新項目,必須通過優化結構、治理污染,對原有污染源排污量進行等量削減。要進一步加快污染防治工作,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快生活污染治理設施建設的速度,著力解決以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為重點的農業面源污染;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排污單位要做到依法持證排放污水。
二,集中力量抓緊治理重點流域的污染,及早解決危害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要按照國務院批復的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加快防治項目的建設。各地要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確定治理重點,逐個企業、逐條河流地解決問題,增強人民群眾改善環境的信心。
三,積極推進城市污水處理與資源化。按照國家環保「十五」計劃要求,2005年,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應達到45%,50萬以上人口城市的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缺水城市在規劃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時,要同時安排回用設施的建設,開展污水的深度處理,提高污水的回用率和資源化水平。
四,科學合理分配水資源,確保生態用水。水資源開發利用要以保護水環境功能為前提,要兼顧流域上、下游之間的水資源需求,保證生態用水,維持河流的自凈能力。 五,依法管理水環境,積極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要堅決扭轉一些地方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嚴格執行水污染防治法。今年,國家環保總局將開展以「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為主要內容的嚴查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污染水環境、破壞水生態的違法行為
資源節約方面。狠抓重點行業和領域的資源節約,突出搞好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的節能工作。依法淘汰了一大批落後生產能力,已關停小火電2157萬千瓦,小煤礦1.12萬處,淘汰落後煉鐵產能4659萬噸、煉鋼產能3747萬噸、水泥產能8700萬噸。實施了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重點流域區域工業污染治理工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範項目,推動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僅2007年,通過實施重點節能工程,即形成節能能力2550萬噸標准煤。國家還制定了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實施方案,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組織能效水平對標活動。2007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27%,為完成「十一五」規劃中的節能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環境保護方面。五年來,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群眾消費水平顯著提高的情況下,污染減排取得突破性進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有所減緩,重點流域區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工業污染排放強度有所下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綜合措施,污染減排出現重要轉機。「十一五」規劃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10%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受國務院委託,環保總局與各省級人民政府簽訂了減排目標責任書;各省(區、市)都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節能減排領導小組。2006年,將兩項污染減排指標層層分解,落實了責任,加大了力度,兩項污染物增加的趨勢明顯減緩。2007年,污染減排取得突破性進展,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近年來首次出現雙下降,比上年分別下降3.14%和4.66%。
二是加大污染防控力度,重點流域區域環境治理持續推進。國家將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把保障群眾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環保主管部門組織了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專項調查,初步摸清了全國縣級以上城市的情況,發布了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70%的飲用水源保護區達到了規范要求。取締關閉了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排污口,依法嚴厲打擊了二級保護區內的違法排污行為。松花江流域、三峽庫區、丹江口水庫及上游污染防治規劃已經國務院批復實施。經國務院批准,北京周邊6省(區、市)與國家環保總局共同成立了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協調小組,共同採取行動,為綠色奧運提供環境保障。
三是嚴格執行環評制度,遏制「兩高一資」行業過快增長。國家提高了電力、鋼鐵、石化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准入條件,否決了一批違法違規項目。全國9000多個新開工項目開展了環保專項清理檢查,對不符合環評要求的1194個項目依法予以處理,否決或暫緩10家企業84億元的上市申請。同時,積極開展規劃環評,努力從源頭防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四是加大執法立法工作力度,努力解決關系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緊緊圍繞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連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突出執法重點,集中整治了飲用水源保護區、工業園區以及涉鉛和造紙企業環境違法問題。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開展環保後督察。五年來,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700餘萬人次,檢查企業300餘萬家次,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12餘萬件,取締關閉違法排污企業近2萬家,掛牌督辦2餘萬件,維護了群眾環境權益。
五是全面啟動農村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於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環保總局發布了《全國農村環境污染防治規劃綱要》,確定了主要目標和任務。首次啟動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截至目前共採集農產品和土壤樣品3.6萬個,完成了3萬多個樣品的分析測試,獲得近84萬個有效調查數據。各地也進行了積極探索,一些地方建立了「戶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轉、縣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進一步加強生態保護力度,全國自然保護區面積占陸地國土面積15%以上,初步形成了類型比較齊全、布局比較合理的自然保護區網路。
六是開展「加強地方環保年」活動,全面增強地方環境保護能力。國家財政預算設立了「211環境保護」科目,經費渠道日趨完善。2007年,中央預算內建設資金安排146億元支持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中央財政資金拿出235億元支持節能減排和環保重點工程。近兩年來,全國環保投入共5560億元,約占同期GDP的1.24%。中央財政設立了污染減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指標、監測和考核三大體系能力建設,總投資32億元,是2006年的4.2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有力帶動了地方對環保能力建設的投入
『玖』 驗收中要測污水處理設施的凈化效率嗎
驗收中,最基本需要取樣檢測進水和出水的化學指標,檢驗是否污水處理設施是否處理達標排放,只有達標了才能驗收。但是有些項目驗收還需要要分單元進行檢測分析,並計算污染物去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