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廠cass工藝每日進水量18000方每日出泥量應該多少
按我個人以前在污水廠日處理量2萬噸,每天產生污泥3噸(含水率80%)的,樓主可以轉化成你要的出泥量!答案來自環保通,水處理可以到上面問問,希望對您有幫助。
2. 水處理:關於活性污泥法和CASS法
我是搞水處理的現場員工,對活性污泥法的流程略略了解,把含COD較高的版污水注入權生物槽中經過暴氣流量調整水中的DO含量(只適用於好氧生物)用雙氧水調整ORP數值,然後經過中空膜吸收清水,然後流入二沉池,上清水會自動溢流。有時會出現污泥上浮的現象,我也不太懂了,你可以訪問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的工程師,他們培訓過我們,他們好厲害啊
3. 工程污水處理CAss代表什麼意思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一種循環式活性污泥法。與序批式反應器相比,增加了預反應區,設計更優專化合理的生物反應器。該工藝將屬主反應區中部分剩餘污泥迴流至選擇器中,實現了連續進水。
4. 污水處理cass工藝的缺點有什麼
CASS工藝的主要技術特徵
1 連續進水,間斷排水
傳統SBR工藝為間斷進水,間斷排水,而實際污水排放大都是連續或半連續的,CASS工藝可連續進水,克服了SBR工藝的不足,比較適合實際排水的特點,拓寬了SBR工藝的應用領域。雖然CASS工藝設計時均考慮為連續進水,但在實際運行中即使有間斷進水,也不影響處理系統的運行。
2 運行上的時序性
CASS反應池通常按曝氣、沉澱、排水和閑置四個階段根據時間依次進行。
3 運行過程的非穩態性
每個工作周期內排水開始時CASS池內液位最高,排水結束時,液位最低,液位的變化幅度取決於排水比,而排水比與處理廢水的濃度、排放標准及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等有關。反應池內混合液體積和基質濃度均是變化的,基質降解是非穩態的。
4 溶解氧周期性變化,濃度梯度高
CASS在反應階段是曝氣的,微生物處於好氧狀態,在沉澱和排水階段不曝氣,微生物處於缺氧甚至厭氧狀態。因此,反應池中溶解氧是周期性變化的,氧濃度梯度大、轉移效率高,這對於提高脫氮除磷效率、防止污泥膨脹及節約能耗都是有利的。實踐證實對同樣的曝氣設備而言,CASS工藝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有較高的氧利用率。
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CASS法的優點是: 建設費用低: 省去了初次沉澱池、二次沉澱池及污泥迴流設備,建設費用可節省10-25%。以10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為例,傳統活性污泥法的總投資約1.5億,CASS法總投資約1.1億。 工藝流程短,佔地面積少: 污水廠主要構築物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氣池、污泥池,而沒有初次沉澱池、二次沉澱池,布局緊湊,佔地面積可減少20-35%。以10萬噸的城市污水廠為例,傳統活性污泥法佔地面積約為180畝,CASS法佔地面積約120畝。 運轉費用省: 由於曝氣是周期性的,池內溶解氧的濃度也是變化的,沉澱階段和排水階段溶解氧降低,重新開始曝氣時,氧的濃度梯度大,傳遞效率高,節能效果顯著,運轉費用可節省10-25%。 有機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質好: 根據研究結果和工程應用情況,通過合理的設計和良好的管理,對城市污水,進水COD為400mg/L時,出水小於30mg/L以下。對可生物降解的工業廢水,即使進水COD高達3000mg/L,出水仍能達到50mg/L左右。對一般的生物處理工藝,很難達到這樣好的水質。所以,對CASS工藝,二級處理的投資,可達到三級處理的水質。 管理簡單,運行可靠: 污水處理廠設備種類和數量較少,控制系統比較簡單,工藝本身決定了不發生污泥膨脹。所以,系統管理簡單,運行可靠。 污泥產量低,污泥性質穩定。 具有脫氮除磷功能。 無異味。 CASS工藝特點 設備安裝簡便,施工周期短,具有較好的耐水、防腐能力,設備使用壽命長; 對原水的水質水量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可回用於污水處理廠內的如綠化、澆地、洗車等有關雜用用途; 處理工藝在國內外處於先進水平,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可用微機進行操作和控制; 整個工藝運轉操作較為簡單,維修方便,處理廠內不產生污染環境的臭氣和蚊螢; 投資較省,處理成本低,工藝有推廣應用價值。
缺點吧,我自己來說說:
1. 冬季或低溫會對運行有影響
2.加入四個池子的連續進水有點浪費~
3,構造相對SBR復雜點,維護提高。
4,適用於中小型污水處理站。
5. 廢水處理cass池上老是出現浮渣怎麼處理
不太懂,我知道有人知道!前幾天就為飄浮的小煤塊研究過.或許問題有些類似.
6. 求一cass工藝處理屠宰廢水的CAD圖,有調節池,CASS池,水解酸化池,格柵等!郵箱:[email protected]
屠宰廢水工藝 具體圖解請看:http://gudong1983.blog.163.com
1 化學法
常用於處理屠宰廢水的化學法主要有水解、混凝沉澱等,此法一般作為廢水的預處理,也可作為廢水的最終處理。 1.1 鹼性水解和酶水解 該法使用鹼性物質或酶水解以減少廢水中的脂肪顆粒,常作為屠宰廢水的預處理。通常採用石灰、NaOH、脂脂肪酶、細菌酶等,其中石灰經濟實用但是會產生大量的廢渣;用NaOH進行預處理時,控制NaOH的質量濃度在150-300mg/L范圍內,可使平均脂肪顆粒降到處理前脂肪顆粒(Din)的73%±7%;用胰脂肪酶進行預處理效果最佳,胰脂肪酶PL-250可使脂肪顆粒粒徑最大降到處理前廢水中脂肪顆粒的60%±3%,而且胰脂肪酶更適用於水解牛剛S肪;用細菌酶處理,細菌酶的使用量較多時才能達到明顯的水解效果[1]。但是用鹼性水解處理屠宰廢水會導致廢水的pH值出現波動,難以控制,使後續生物氧化法等工藝不易正常運行。 1.2 混凝處理 常用的混凝劑有鋁鹽、鐵鹽等,其中聚合硫酸鐵混凝處理屠宰廢水效果較好[2],為減少鋁鹽的使用量,也可用聚合氯化鋁(PAC)和聚乙烯銨混合作為混凝劑[3]。在聚合硫酸鐵的合成中,加入任意比例的鋁鹽和一定比例的硅酸鹽,以及少量的聚丙烯醯胺生成一種新混凝劑CPFA-CS.此復合無機高分子混凝劑具有較寬的pH值和溫度適用范圍,用它作為混凝劑處理屠宰廢水,CODcr,和色度去除串分別可達75%和95%以上,一次混凝處理即可達到或接近廢水綜合排放標准[4]。 單純的混凝處理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屠宰工序中產生的血水難以除去,並且同時產生大量的污泥和廢渣。所以如果在使用混凝劑處理前先對屠宰廢水進行適當變性處理,再採用硫酸亞鐵和氧化鈣復合混凝劑處理,出水CODcr,的質量濃度可以降到197.4mg/L,有較好的處理效果[5],且此法簡便、高效,有較好的環境效益,但是該法處理的廢水限於CODcr,的質量濃度小於1000mg/L的廢水。 混凝法處理廢水處理成本低,低溫下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此法多用於處理濃度較低的廢水,或作為高濃度廢水預處理,以降低後續的生物處理的負荷。
2 生物法
據屠宰廢水水質特點知其具有較好的可生化性,且在有機物含量、有機元素種類和pH值等方面都較適合於採用生物法進行處理[6]。因此目前在屠宰廢水處理技術的選擇上.生物法是經濟有效的處理方法。 2.1 好氧生物處理法 傳統的活性污泥法CODcr去除率一般為80%左右,BOD5為90%[7],處理後的廢水一般難以達到廢水綜合排放標准,而採用序批間歇活性污泥法(簡稱SBR法)可大大突破這一界限。SBR法用於宰雞廠廢水處理,CODcr去除率可達到95%以上[7]。屠宰廠的廢水經預沉池、厭氧、SBR反應等工藝處理後,出水水質可優於(GB8978-1996)一級排放標准[8]。在SBR法的基礎進行改造後出現了二段SBR法,其特點是系統設兩段SBR池串聯,分別培養出適宜於不同有機物的專性菌,從而使不同種類的有機物在不同的生化條件下都得到充分降解。該法對水質水量的變化適應能力強,運行靈活,抗沖擊能力強,出水的水質穩定,易實現自動化控制[9]。 SBR法處理屠宰廢水是一種較為經濟有效的方法,但由於屠宰廢水含有大量的油脂、血水,碳氮比和碳磷比大,氮、磷相對不足,此時易產生油性泡沫而使污泥鬆散和指數增高,易出現高粘性膨脹而導致污泥流失問題;為獲得較高的脫氮效果,SBR工藝必須設有攪拌裝置,且不可避免存在污泥上浮現象;另外該方法對油、SS、色度的去除效果並不理想,必須輔以一定的前、後處理工序[10],因此氣浮除油脂成為SBR法處理屠宰廢水時所必須的處理單元;廢水經過SBR法處理後,其中氨氮含量仍然很高,必要時可在該工序後輔以化學方法除去。 2.2 生物膜法 序批式生物膜法具有良好的反硝化脫氮功能,水力條件好,抗沖擊負荷強,生物濃度高,可適合世代時間較長的消化菌生長。在相同運行條件下,生物膜系統處理效果優於活性污泥系統,其CODcr,BOD5和油脂去除率分別可達97%,99%和82%[10-11],出水水質可達廢水綜合排放二級標准。達到相同的污染物去除率時,生物膜系統的運行管理更方便,且克服了活性污泥系統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該方法不會存在污泥流失問題,不需要設置攪拌裝置即可達到脫氮效果,且不存在污泥上浮現象。但序批式生物膜法對油脂、SS、色度的去除有限,故要設除油脂池和濾柱[10]。 2.3 其它好氧處理法 採用好氧生物處理有機廢水,需要足夠的供氧量,但是傳統的供氧方式難以滿足較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對氧的需求。20世紀80年代國外學者在總結深井曝氣和生物接觸氧化法各自的憂缺點的基礎上,開發了壓力生物接觸氧化法。此法通過提高反應器(壓力生物器,配有空壓機等壓力裝置)內的壓力,加快了氧的轉移速率,適合處理中濃度有機廢水[12]。此法具有反應速度快,佔地面積小,基建費用低,運行管理方便及出水水質穩定等優點。 採用規模為25L的深井曝氣設備對屠宰廢水進行處理,結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條件下曝氣8h,CODcr,BOD5,,懸浮物,動植物油平均去除率分別可達82%-83%,81.09%,85.2%,94.54%。處理費用估算僅0.15元/m3,能耗較普通活性污泥法節約40%—50%,佔地節省50%,處理費用節省50%以上,是一種高效低能耗處理屠宰廢水的較佳方法[13]。在廢水水溫較高,氣候溫和的環境下,採用喜溫好氧處理屠宰廢水效果較好.運行溫度維持在52℃時,CODcr去除率達93%以上[14]。
3 厭氧生物處理
厭氧生物處理法主要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在屠宰廢水的處理中使用很多種改進了的厭氧法,針對屠宰廢水的各種處理工藝的特點、處理對象特點,各種厭氧法的處理效果和優缺點如下表1。
表1 各種厭氧生物處理的比較
工藝名稱
有機負荷/(kg[CODcr]·m-3·d-1)
COD去除率/%
優缺點
厭氧固定膜反應器[15]
8
85-95
間歇操作簡單,但當有機負荷率過大時,去除效果不很理想
厭氧序批式反應器(ASBR)[16]
3
40
水力停留時間對系統性能影響較大
膨脹顆粒污泥床(EGSB)反應器[17]
15
67
污泥中不會發生脂肪堆積的現象
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反應器[18]
1-5
90
CODcr去除率高,但單個UASB處理達不到屠宰廢水排放標准
厭氧濾池(AF)[19]
2-3
80-85
耐沖擊負荷,但比USBR處理效果差
雙UASB迴流反應器[20]
1.8
77-82
處理效果較好
與好氧法相比,厭氧法在獲得同樣高的BOD5去除宰條件下具有成本低,產生的淤泥少、穩定、易脫水,佔地面積小,操作方便,且產生的甲烷可作為燃料再利用的優點。但常用的UASB,AF,ASBR等高效厭氧反應器受廢水中懸浮固體及其油脂、脂肪濃度的影響較大。如果廢水中含有的氨氮濃度較高,或者厭氧分解有機物過程產生的氨氮較多,使得水質達不到排放標准,就必須採用如下敘述的組合工藝。
4 組合工藝處理
為了既獲得更好的處理效果,又可以降低處理成本,屠宰廢水的處理往往採用多種方法相結合的工藝。下面敘述幾種典型的組合工藝。 ①加壓生物接觸氧化—混凝沉澱組合工藝,該工藝適合處理中濃度的屠宰廢水,試驗結果表明,生物反應器壓力平均為300kPa,進水ρ(CODcr)約為1100—1700mg/L,ρ(BOD5)約為600—900mg/L,BOD5容積負荷(以BOD5計)平均7.6k/g(m3·d),出水先經過加壓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後,提高廢水中的溶解氧和有機物的降解速率,再經 混凝沉澱後可達到現有企業的二級排放標准[2]。該工藝處理中濃度廢水效率較高,但處理成本高,難於維護與管理。 ②二段高速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法和溶解空氣浮選—升流式厭氧污泥床(DAF-UASB)法是在單個UASB法上的改進工藝,適合處理含高濃度懸浮固體、脂肪顆粒和油脂的屠宰廢水。二段高速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法的第一階段為使用蕈凝劑淤泥的UASB(即UASBf)反應器,可以去除脂肪顆粒、油脂等不溶解的CODcr,第二階段為使用粒狀淤泥的UASB(即UASBa)反應器,去除溶解性的CODcr,此法CODcr,去除率可達90%以上。 ③水解酸化—生物吸附再生—接觸氧化工藝,該工藝特別適合於處理高濃度、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廢水。在進水ρ(CODcr)為1500—4000mg/L的條件下,CODcr去除率可達95%以上,該法採用AB兩段組合工藝,A段負荷高,污泥絮體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抗沖擊負荷能力很強,對有毒物質的影響具有很大的緩沖作用,但是污泥量較高,需採取相應的污泥處理措施,B段二沉池出水中的少量難沉降的脫落生物膜通過氣浮處理進一步去除,以提高出水水質[12]。 ④CAF渦凹氣浮-SBR法採用機械格柵去除了大部分固體污染物,避免了大塊固體顆粒影響氣浮、曝氣工藝,大大降低了後續工藝的處理負荷,然後機械過濾把關,保證了出水穩定達標,再經過氣浮池和SBR塔。該工藝綜合了CAF和SBR的優點,CAF氣浮系統操作彈性大,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出水穩定,對於污染物濃度較小的原水,僅採用CAF系統即可滿足水質的排放要求,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運行SBR塔,節省運行維護費用,採用該工藝處理的廢水CODcr去除率達80%-90%[22]。 ⑤升流式厭氧污泥床過濾器(UASBAF)—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藝,該工藝是適用於水質波動較大、蛋白質含量高的廢水處理。其中升流式厭氧污泥過濾器是將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和厭氧濾池(AF)組合為一體的反應器,適應於間歇進水的屠宰廢水,容積負荷(以CODcr計)為0.114—0.346kg/(m3·d);而SBR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在同一池內按進水、反應、沉澱、排水分階段周期進行,耐水量水質沖擊負荷。SBR非常適應於屠宰廢水每天有規律地間歇排放的特點。有機物先經過UASBAF厭氧消化後,分解生成的氨氮經過SBR後去除率達68.6%[23]。該工藝具有工藝流程簡單、耐沖擊負荷、運行管理簡便、工程造價省和運行費用低等特點,適合於小型肉類加工廠的屠宰廢水處理工程。
5 屠宰廢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分析
考慮屠宰廢水水質特點,對比各種處理方法的優缺點,得出目前屠宰廢水最經濟有效的處理技術為:以生物法為主,輔助必要的物理、化學等方法作預處理。例如以採用生物處理法為主體的二級SBR法工藝路線處理效果較好。在北方地區,尤其是經濟不發達的北方地區,考慮到氣溫低,佔地要求小,運行費用要求低等因素,深井曝氣法為首選方法。 · 厭氧生物處理成本低,但不能較好地去除氨氮,故對於出水水質要求較高的情況下,通常經過厭氧處理後,還需進行好氧處理或採用化學法去除氨氮才能達到水質排放要求。好氧法不僅可以獲得很高的CODcr去除率,而且還可以去除氮、磷,但成本很高,所以對於高濃度屠宰廢水,通常首先經厭氧生物法處理,然後使用好氧法處理,綜合使用厭氧和好氧生物法的優點,可以獲得高CODcr去除率,同時去除氮、磷,還降低成本。
採用生物法處理屠宰廢水可考慮回收利用問題。活性污泥經過一定處理後,可作為動物飼料用[24],還可回收屠宰廢水中的蛋白質和脂肪,產品可用作動物飼料,還可以生產沼氣和無害肥。達到開發能源,變廢為寶,又促進農業養殖業發展的目的,是一項具有生態平衡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工程。屠宰廢水的治理經驗對於城市和養殖業糞便污染的治理有著較好的參考價值。
7. 污水處理CASS工藝的污泥怎樣排出
和一般的工藝一樣的吧 ,只是排泥時段有所不同吧。
8. 什麼是污水處理cass工藝,什麼是AO工藝
給你簡單的說一下:
1、CASS工藝你可以理解為在一個池子里完成所有反應,他分階段進行處理,回每個答階段算一個周期,比如4小時內完成一系列反應,在4小時內,曝氣時完成好氧反應,停止曝氣時完成厭氧和兼氧反應,之後取出上清液排放,排放完成後算一個周期,再進水進行下一個周期。
2、AO工藝就是厭氧+好氧工藝,厭氧里有攪拌器,好氧里有曝氣。
9. 污水處理的CASS工藝是怎樣脫氮除磷的
1.CASS工藝,我曾參來觀和了解過,源但是具體的操作我沒有涉及,所以對你的幫助可能有限的,請見諒!! 2.CASS工藝有點像我們比較了解的SBR工藝,屬批次處理范疇。為了提高脫氮除磷的效果並抑制絲狀菌的增生。曝氣池前又加設了厭氧和缺氧段。 3.設計中應該根據水量和負荷來確定各池的大小及比例。 4.出水堰大多由泌水器代替的,保證排水時液面均勻下降。排水量可根據設定的排水時間來確定選擇。 5.所用到的設備與SBR工藝接近,泌水器和厭缺氧段的潛水式攪拌機要設置的。當然還要一套自動控制裝置。 6.污泥培養也沒有太大的特殊之處,首先接種污泥,24小時悶曝,而後正常曝氣(不要過度)先少量排水少量進水,然後逐漸提高進水即可。 7.調試和運行過程中要自己總結合理的操控參數,如進水、反應、沉澱、泌水的時間;迴流污泥量等。 8.曝氣裝置選擇,對曝氣頭選擇應保證沉澱時不堵塞,也可選射流曝氣器,攪拌和充氧都比較好,也很少發生堵塞。
10. 污水處理中(CASS工藝,日處理量為4W),每天大約可以產生多少剩餘污泥謝謝!!
(二)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
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ntermittent Cycle Extended Aeration System,簡稱
圖案2 ICEAS及CASS原理圖
ICEAS)是80年代初在澳大利亞發展起來的。1976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ICEAS污水處理廠,隨後在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得到廣泛應用。1986年美國國家環保局正式承認ICEAS工藝屬於革新代用技術(I/A)技術。
ICEAS最大的特點是在SBR池內增加了一個生物選擇器,實現了連續進水(沉澱期、排水期仍連續進水),間歇排水。設置生物選擇器的主要目的是使系統選擇出絮凝性細菌, 其容積約占整個池子的10%。生物選擇器的工藝過程遵循活性污泥的基質積累——再生理論,使活性污泥在選擇器中經歷一個高負荷的吸附階段(基質積累),隨後在主反應區經歷一個較低負荷的基質降解階段,以完成整個基質降解的全過程和污泥再生。
據有關資料介紹,污泥膨脹的直接原因是絲狀菌的過量繁殖。由於絲狀菌比菌膠團的比表面積大,因此,有利於攝取低濃度底物。但一般絲狀菌的比增殖速率比非絲狀菌小,在高底物濃度下菌膠團和絲狀菌都以較大速率降解底物與增殖,但由於膠團細菌比增殖速率較大,其增殖量也較大,從而較絲狀菌占優勢,這樣利用基質作為推動力選擇性地培養菌膠團細菌,使其成為曝氣池中的優勢菌。所以,在ICEAS池進水端增加一個設計合理的生物選擇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絲狀菌的生長和繁殖,克服污泥膨脹,提高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ICEAS工藝對污染物質的降解是一個時間上的推流過程,集反應、沉澱、排水於一體,是一個好氧—缺氧—厭氧交替運行的過程,並具有一定脫氮除磷效果。
綜上所述,ICEAS工藝流程簡單,具有SBR的優點,實現了連續進水,使其在大型污水處理廠的應用成為現實。該工藝強調延時曝氣,污泥負荷很低(0.04-0.05kgBOD5/kgMLSS.d),因此,使ICEAS工藝投資低(無初沉池、二沉池及污泥迴流設備)的優點在實際工程中無法體現,因此影響了這種工藝的推廣應用
(三)周期循環曝氣活性污泥法(CASS)的提出
1.CASS工藝的提出
CASS(Cyclic Activted Sludge System)與ICEAS在工藝流程上差別不大,只是污泥負荷不同。ICEAS屬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污泥負荷通常控制在0.04~0.05 kgBOD5/kgMLSS.d以下。 實踐證明,如果以此負荷進行設計,其工程投資與其它生物處理方法相比無任何優勢,而且還要高,先進技術的工藝失去經濟優勢後,應用自然受到很大限制,這正是ICEAS工藝在我國推廣有一定難度的原因所在。本文所述的CASS工藝是結合我們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實際總結出來的,即在給定的水質條件下達到要求的排放標准,是我們設計參數選擇的依據,實驗研究和應用表明,在負荷為0.1-0.2kgBOD5/kgMLSS.d 或再高一些,CASS的去除效果並不比ICEAS差, 而且有利於形成絮凝性能好的污泥,出水達到排放標准也是可以的(如COD60mg/L, BOD520 mg/L)。當要求更嚴格的排放標准或污水回用時可適當降低負荷。因此,負荷的提高使CASS工藝的工程投資比ICEAS節省。
2.CASS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比較
建設費用底,省去了初次沉澱池、二次沉澱池及污泥迴流設備,建設費用可節省20%-30%。工藝流程簡潔,污水廠主要構築物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氣池、污泥池,布局緊湊,佔地面積可減少35%。
運轉費用省,由於曝氣是周期性的,池內溶解氧的濃度也是變化的,沉澱階段和排水階段溶解氧降低,重新開始曝氣時,氧濃度梯度大,傳遞效率高,節能效果顯著,運轉費用可節省10—25%。
有機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質好,不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機碳源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功能。
管理簡單,運行可靠,不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水處理廠設備種類和數量較少,控制系統簡單,運行安全可靠。
污泥產量低,性質穩定。
3.CASS與SBR的比較
CASS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預反應區控制在缺氧狀態,因此,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果提高;
CASS進水過程連續,因此進水管道上無電磁閥控制元件,單個池子可獨立運行,而SBR或CAST進水過程是間歇的,應用中一般要2個或2個以上池子交替使用,控制系統復雜程度增加。
CASS每個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過池內總水量的1/3,而SBR則為1/2-3/4,CASS抗沖擊能力較好。
CASS比CAST系統簡單,但脫氮除磷效果不如後者。
(四)CASS與SBR曝氣方式的選擇
由於小區大都是居民居住區,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因此,污水廠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噪音擾民問題和污水廠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採用水下曝氣機代替傳統的鼓風機曝氣可有效解決噪音污染。另外,由於CASS工藝獨特的運行方式,採用水下曝氣機可省去復雜的管路及閥門,安裝、維修方便,使用靈活,可根據進出水情況開不同的台數,在保證效果的條件下,達到經濟運行的目的。
(五)CASS與SBR撇水機的選擇
撇水機是CASS工藝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性能是否穩定可靠直接影響到CASS工藝的正常運行。目前,國內外對撇水機仍在進行研究和開發,按照目前所用的原理撇水機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浮球式、旋轉式和虹吸式。撇水機研製的關鍵是解決潷水過程中,堰口、導水軟管和升降控制裝置與水流之間形成的動態平衡,使之可隨排水量的不同調整浮動水堰浸沒的深度,並隨水位均勻地升降,將排水對底層污泥的干擾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證出水水質穩定。
我院自主研製開發的撇水機屬絲杠旋轉式,自動撇水裝置主要組成部分是:潷水器、可擾動的軟管、水位控制器、可伸縮推動桿和驅動電機等。其中潷水器又叫自動浮動式水堰,上部為堰口和防止浮渣進入出水的浮筒,下部出水管兼起支撐作用,部分浸沒在水中,通過可伸縮推動桿使方形堰口達到連續均勻地排出反應池中的上清液。實際應用表明,所研製的撇水裝置達到了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具有升降平穩、排水均勻、自動控制、價格低廉等優點,該項研究不僅滿足了工程的需要,而且具有創新,屬專項保密技術之一。
五、處理小區污水主要設計參數
SBR設計參數:污泥負荷0.1~0.15kgBOD5/kgMLSS.d, 污泥齡20~30天
工作周期12小時, 其中, 進水2.5小時(曝氣或不曝氣),反應6小時, 沉澱0.75~1小時, 排水2小時,閑置0.5~0.75小時。出水指標:COD〈50mg/L, BOD5〈20mg/L, SS〈10mg/L
CASS設計參數:污泥負荷0.1~0.2kgBOD5/kgMLSS.d, 污泥齡15~30天
水力停留時間12小時,工作周期4小時,其中曝氣2.5小時, 沉澱0.75小時,排水0.5~0.75小時,出水指標與SBR相近。
六 、污泥處理
污水處理量上千噸時,一般採用濃縮後脫水處理,小規模時一般濃縮後定期用大糞車運至填埋或作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