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滇池治理
治理措施
實施環湖截污和交通工程
環湖截污工程包括分片區截污、河道截污、集鎮及村莊截污、乾渠(管)截污四個層次推進截污工作。在全力抓好以滇池北岸工程為核心的片區截污和以盤龍江水環境綜合治理為重點的河道截污的同時,著力推進環湖乾渠(管)截污以及環湖公路項目建設,以形成環滇池截污的最後一道屏障,構築環湖截污線107公里,將最大限度地截流片區點源、城市面源、農村面源污水,截留率分別達到90%、50%、30%,送至污水處理廠和雨水處理站處理後,通過環湖濕地進入滇池,從而有效削減入湖污染物。環湖截污乾渠投資估算54.55億元,目前東岸截污乾渠已經開工,南岸乾渠截污已經完成工程初步設計,西岸和北岸干管截污完善工程正在開展可行性研究。
實施外流域引水及節水工程
滇池屬半封閉寬淺型高原湖泊,主要依靠城市排水和雨季徑流水補充,水體置換及循環周期長,自凈能力極差。通過從外流域引水入湖加快水循環的方式促進滇池水生生態環境恢復,是治理滇池的關鍵措施。經過深入研究論證,確定了從曲靖市牛欄江引水補充滇池生態用水的方案。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規劃靜態總投資76.44億元,施工工期為4年。目前,關鍵性工程—德澤水庫已增加列入全國「十一五」水庫建設規劃;工程規劃和項目建議書已通過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審查。牛欄江為金沙江中游的一條支流,從昆明市嵩明縣發源,流經曲靖、昭通進入金沙江,總長440公里,多年平均來水量17億立方米,水質年平均優於Ⅲ類。實施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具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一是增加滇池生態環境水量,使滇池水體置換周期縮短一半;二是增加昆明城市供水水源,有效緩解昆明城市用水緊張局面外流域調水補給,增強水動力。
實施入湖河道整治工程
開展29條主要入湖河道及90條支流的截污、清淤、生態修復等綜合整治,目前,已完成7條河道的全面整治,其餘的正在開展綜合整治,河道污染程度有所減輕。
實施農業農村面源治理工程。在生活居住區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建立農村垃圾「村收集、鄉運輸、縣處置」的運轉機制。滇池流域全面禁止和限制規模畜禽養殖,已關閉養殖戶3.46萬戶,遷出禁養畜禽520餘萬頭,有效削減了入湖污染負荷。
實施生態修復與建設工程
滇池環湖生態建設的范圍為界樁後延100米以內的區域,約33.3平方公里,全面開展滇池湖濱「四退三還」工程。通過實施「退塘、退田、退人、退房」,實現「還湖、還濕地、還林」,規劃建設湖濱生態總面積為5萬畝。截至2009年6月底,已完成「退塘、退田」3.1萬畝,建設湖濱生態2.8萬畝,其中濕地1.7萬畝,生態林1.1萬畝,滇池沿湖各縣(區)「退人退房」工作共完成退人1250餘人,退房7.8萬平方米,滇池濕地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實施生態清淤工程
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處置二期工程是《滇池治理「十五」計劃》確定的項目,結轉到「十一五」期間實施。該項目主要內容包括底泥疏浚、底泥堆場建設、堆場余水處理、堆場復耕等。疏浚水域面積441萬平方米,底泥疏浚工程量343萬立方米。在底泥淤積嚴重的區域,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生態清淤,削減內污染源,在一期疏浚的基礎上,已開工實施二期疏浚工程,共疏浚底泥近1000萬立方米。目前已開展污染底泥處置工程,同時污染底泥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年5月底,滇池治理累計安排資金96.42億元(中央資金21億元,地方配套57.34億元,其他方式18.08億元)。其中,「十一五」前3年安排33.8億元(中央資金8.1億元,地方配套22.8億元,國外貸款2.9億元)。
據我了解 每年的投入量應該是2億
⑵ 「十三五」期間滇池怎麼治理 水質要達幾類標准
「十三五」期間滇池怎麼治理 水質要達幾類標准?
雲南《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滇池「十二五」規劃》)發布,其中城鎮污水處理及配套設施項目33個,投資77.53億元。投資金額最大的為昆明主城北部合流污水處理廠(昆明市第十四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投資13.1億元,將在昆明主城北部新建一座污水處理廠,規模為10萬立方米/天(含40萬立方米/天一級強化處理設施),配套建設1座合流轉輸泵站、4.8km轉輸管網,及新建改造6處合流溝渠截留井。昆明主城老舊排水管網改造及泵站建設工程,投資9.5億元,責任單位排水公司,在清查梳理主城排水系統的基礎上,更新改造老舊排水管網約100公里,完善排水系統節點約100處,在部分城市交通、人流密集道路下方主幹排水管網加裝水力沖洗等設施、設備。
2015年
滇池流域常住總人口約406.86萬人
滇池流域涉及昆明市五華區、官渡區、西山區、盤龍區、呈貢區及晉寧縣、嵩明縣五區兩縣,5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流域面積292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412平方公里。2015年滇池流域常住總人口約為406.86萬人,約占昆明市總人口的60%;流域GDP達到3168億元,約占昆明市GDP的80%。
「十二五」:
完成項目67個在建25個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滇池「十二五」規劃》)共有項目101個,規劃總投資420.14億元。截至2015年底,已完成項目67個,在建25個,項目完成率為66%,完成投資289.79億元,投資完成率為69%。
「十三五」期間,滇池怎麼治理,將實施哪些項目,水質要達幾類標准?將於本月底聽證的《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十三五」規劃(聽證稿)》(以下簡稱《規劃(聽證稿)》)給出了明確答復。
力爭到2018年,草海穩定達到V類;到2020年,滇池湖體富營養水平明顯降低,藍藻水華程度明顯減輕,外海水質穩定達到IV類。「十三五」期間,規劃項目總計100個,總投資192.68億元。其中,滇池外海環湖濕地建設四退三還工程(續建)。
《規劃(聽證稿)》將於8月31日在昆明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舉行。可登錄昆明市環保局查閱《規劃》具體內容。
規劃目標
滇池外海水質穩定達到IV類
到2018年,草海穩定達到V類;到2020年,滇池湖體富營養水平明顯降低,藍藻水華程度明顯減輕(外海北部水域發生中度以上藍藻水華天數降低20%以上),流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滇池外海水質穩定達到IV類(COD≤40mg/L);「十三五」期間,盤龍江、洛龍河穩定保持Ⅲ類,新寶象河、馬料河、大河(淤泥河)、東大河穩定保持IV類,船房河、茨巷河、大觀河、撈魚河、金汁河穩定保持V類;到2020年,西壩河等其它主要入湖河流穩定達到V類;7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
規劃項目:
共計100個,總投資192.68億元
規劃項目總計100個,總投資192.68億元。其中新建項目77個,投資約106.69億元;結轉「十二五」項目23個,投資85.99億元。規劃項目分為四類。
城鎮污水處理及配套設施項目33個,投資77.53億元。
投資金額最大的為昆明主城北部合流污水處理廠(昆明市第十四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投資13.1億元,將在昆明主城北部新建一座污水處理廠,規模為10萬立方米/天(含40萬立方米/天一級強化處理設施),配套建設1座合流轉輸泵站、4.8km轉輸管網,及新建改造6處合流溝渠截留井。昆明主城老舊排水管網改造及泵站建設工程,投資9.5億元,責任單位排水公司,在清查梳理主城排水系統的基礎上,更新改造老舊排水管網約100公里,完善排水系統節點約100處,在部分城市交通、人流密集道路下方主幹排水管網加裝水力沖洗等設施、設備。
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項目9個,投資1.72億元。
松華壩水庫水源保護區冷水河沿岸村莊截污工程,投資0.41億元,冷水河沿岸村莊埋設截污管,實施污水收集及處理;冷水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投資0.4億元,青龍潭-松華壩庫尾長14.6公里,實施河道截污、生態河堤整治、清淤、濕地提升改造、綠化、管護道路。
區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44個,投資107.61億元。
投資金額最大的為滇池外海環湖濕地建設四退三還工程(續建),達46.3億元,繼續在滇池湖濱實施退塘、退田、退人、退房,開展生態修復,實現還濕地、還林、還湖。其次是滇池外海北岸水質改善與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投資12.5億元,在滇池外海北岸建設進口取水工程、輸水隧洞工程,提高滇池防洪能力,改善滇池水質。滇池外海西岸濕地建設工程,投資7.1億元,建設西華濕地939.7畝、觀音山南濕地724.35畝、觀音山北濕地462.15畝,總計建設濕地2126.2畝。
環境管理類項目14個,投資5.82億元。
濕地維護運行管理項目,投資2.5億元,每年對沿湖已建濕地進行運營管護,5000萬元/年。滇池流域入湖河道水量監測項目,投資1.043億元,2016年對滇池流域入湖河道91個水量巡測站點按月開展瞬時流量巡測,在滇池流域入湖河道157個監測斷面建設自動監測站。
⑶ 滇池水務第三污水處理廠是在哪裡具體地址啊,謝謝!
滇池水務第三污水處理廠位於昆明市西山區西郊明波、運糧河內南岸。
公交信息:容
小河埂(公交站)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碧雞路
途經公交:100路,51路
鴻運小區(公交站)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明河路
途經公交:131路,100路
明河路東口(公交站)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明河路
途經公交:131路,100路
明波駕校(公交站)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碧雞路
途經公交:100路,51路
⑷ 求一篇關於滇池的污染與治理論文
滇池污染治理工作若干問題的思考 摘要:介紹了滇池污染治理工作的現狀和國外治理富營養化湖泊的 先進經驗,提出了治理滇池污染的對策:只要政府重視,提高全民環保意識,措施得力,方 法對頭,加大環境治理的投入,滇池治理在短期內得到根本性改觀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關鍵詞:富營養化;污染治理;水環境 滇池位於昆明市西南,屬金沙江水系,總容水量15.7×108m3,流域面積2 855 km2,接納盤龍江、寶象河、馬料河、落龍河、撈魚河等20多條河流,年來水量約7×108m3,最大水深8 m,平均水深5m。 改革開放20年來,昆明市的國民經濟、城市規模、人口數量、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發展,經濟的高速發展伴隨著水環境質量狀況不斷惡化的情況也表現得十分突出。經濟發展初期,人們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對經濟快速發展給水環境造成的影響和破壞雖有所認識,但限於資金短缺,加之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不能集中較大的力量對污水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1990年以前,昆明市甚至沒有一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工業廢水有的沒有經過任何處理 就直接排放水體,有的雖有處理設施,但運轉不正常,形同虛設。 昆明市西南的滇池位於城市下游地帶,整個城市地形呈南高北低態勢,城市污水和雨水 排入滇池後通過海口流入普渡河,匯入金沙江。滇池在生態系統相對穩定時期,水質呈黃色、淡黃色,透明度約為1~1.5m。過去,昆明市受城市規模、工業生產、人口數量及生活水平的限制,排放的污染負荷沒有超過滇池水體的自凈能力,滇池得以維持生態平衡。隨著生產和生活用水量的迅猛增加,城市排出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負荷大幅度增加,這種生態平衡關系已經被嚴重破壞,這是造成滇池水質嚴重污染和惡化的根本原因。 1 治理滇池污染的對策 近年來滇池水體中的氮、磷嚴重超標,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油綠色的湖面上水葫蘆橫生,匯入滇池支流的水質已經發黑變臭,滇池已達Ⅴ類水體。目前,排入水體的總污染量還沒有得 到根本控制,排放量大於治理量,滇池及其水系的生態平衡沒有根本好轉。要使滇池水體在 短期內恢復至Ⅱ類水質標准,難度相當大。滇池已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治理的湖泊,省、市政府高度重視滇池的治理工作,已經投入50多億元巨額資金,採取包括打通 西園隧洞及疏挖草海底泥、投葯殺藻等一系列措施根治滇池。經過多年的努力,昆明市已建 成四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達到36.5×104m3/d,城市污水處理率達6 0%以上,滇池流域內的工業廢水在1999年5月1日實現了達標排放,滇池綜合治理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 但是,滇池治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使滇池水質得到根本好轉,水質得以變清,還需大量的工作,任務相當艱巨。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標本兼治,先治本後治標, 同時採取各種處理措施和辦法,加大管理監督和執法力度,各項工作多管齊下,才能夠 在比較短的時間內使滇池水質得到根本性的改觀,恢復滇池的生態平衡。 ①首先要截斷污染滇池的根源。從滇池及其流域的生態和環境考慮,所有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必須經過處理達標後再排放。工業廢水污染物質成分非常復雜,難於用單一的處理工藝進行處理,必須分門別類,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門工藝處理。各種工業廢水不能混合後再處理,污水應在出廠前進行達標處理後再進入城市排水系統。 ②加緊進行城市排水系統的建設。昆明市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已達全市污水量的80%,這在全國是比較高的。但城市排水管渠的總長度數量有限,城市排水設施普及率還不高,許多污水經過化糞池的簡單處理後就近排入河道。目前,昆明市城市排水管渠多數為合流制,雨季污水和雨水混為一體,污水處理廠難以將混合污水全部進行處理,造成部分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水體,形成污染。為了保護水體,必須有計劃地逐步將合流制改建為分流制,實現清污分流。因此,城市排水系統的 新建和現有排水系統的改進與擴建工作,以及污水廠的建設任務等都是極其繁重的。 ③加強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和運行管理水平,始終保證污水廠滿負荷運行,是當前做好滇池保護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由於長期以來人們重生產、輕環保, 許多工業廢水處理設施雖然已經建成投產,但多數運行不正常,廢水處理設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加強現有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充分發揮現有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建立考核、監督管理機制,將現在按污水廠設計規模撥付運行管理費用改為按實際處理污水量撥付經費,考核單位處理成本費用,以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和處理能力。建立水質水量監測統計報告等一系列的工作制度都是保護滇池切實可行的措施辦法。 ④在保證滇池水體總量平穩的前提下,應充分發揮滇池北岸截污工程和西園隧洞工程的作用,及時將排入滇池草海的污水短路排放,減少對滇池的污染。 ⑤滇池湖面的藍藻和漂浮污染物質可採用機械方法進行表面抽吸、排出,有利於空氣中的氧轉移到水中,加快水體的自然凈化過程,同時滇池湖面的外觀也將有較大改善。 /'P ⑥為加快滇池恢復生態平衡的速度,可採用氣浮工藝對滇池水進行循環處理,即將滇池水 提升到處理廠,投加混凝劑後,通過氣浮工藝處理後,又排入滇池。處理廠設在滇池邊,水泵 揚程短,常年運行費用較低。現階段可利用昆明市自來水總公司三水廠現閑置的氣浮設備 進行處理,只需對氣浮池後的管道工藝和出水管道進行局部改造後就能運行,既現實又可行 。 g_$?:*"\`wfy*3=LO-t{b[5SToM= )5lk畢業論文範文XLZ#F]4 IZ '=N_7=yWq$C$H
⑸ 滇池治理六大工程是什麼
環湖截污:以清污分流為重點,強化城市排水管網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要配套脫氮、除磷工藝,達到一級A排放標准。 環湖生態:要在滇池沿湖開展退塘、退田、退房、還湖、還濕地、還林的「三退三還」工作。 河道治理:以主要入滇河道——盤龍江全面治理為中心,在「十一五」期間,完成14條主要河道截污及水環境治理。 底泥疏浚:近期,以草海污染底泥疏浚為重點。8月底完成污染底泥堆場用地的收儲工作。年內啟動滇池污染底泥疏浚及處置二期工程。 水源地保護:今年主要突出松華壩水源保護。年內開展冷水河、牧羊河等主要污染物減污示範工程。確保到2010年,流域內主要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7%。 外流域引水:堅持開源節流並舉,加強節約用水和污水再生利用。
滿意請採納
⑹ 滇池邊污水處理站的地址
污水處理指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專
按污水來源分屬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⑵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⑶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⑷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礦山污水。
⑺ 滇池污染有多嚴重
上個世紀70年代的滇池,水質還相當不錯,生物多樣性良好。污染加劇是90年代的事。這個時候,滇池周邊人類活動強度加大,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環境質量急劇惡化,湖水富營養化趨勢明顯。主要體現在草海水質發黑發臭,水質超出V類水標准,特別是氮、磷濃度很高,分別達到7.5毫克/升和0.19毫克/升,生物多樣性破壞嚴重,整個草海以鳳眼蓮為優勢群落,魚蝦罕見;滇池外海水質惡化,已超過IV類水標准,氮、磷濃度分別達1.5毫克/升和0.14毫克/升,原本極為豐富的水生植物從種類、分布、數量到演替各方面發生的變化前所未有,一些敏感水生生物群落滅絕或瀕於滅絕;大型水生植物面積急劇減少並向淺水區遷移,群落小型化,耐污水生生物成為優勢群落,「水華」大面積、長時間出現,魚蝦銳減。水質惡化已經對昆明市的生活用水產生嚴重影響,自來水廠被迫停產或另尋水源,城市水危機日趨嚴重。
對滇池富營養化的控制耗資巨大,近幾年國家和地方政府為此投入的資金達40億元人民幣。昆明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滇池北岸截污工程和西苑隧道工程的相繼建成運行,草海清淤工程也已經完成,但是滇池周邊生活和工業點源污染也僅僅得到控制而已,現在,據我了解,一系列水環境治理項目如養魚除藻、養草去污、污泥曝氣等正在進行。但遺憾的是,滇池富營養化表徵並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水華」仍大面積、長時間出現,外海情況尤其不容樂觀。
⑻ 滇池的污染原因及治理
滇池的污染主要是兩方面原因:1.人類的活動使得大量污染物排入 滇池的支流中最終匯聚到滇池
2.滇池屬於內陸湖 湖水的更新相對加長 由於蒸發作用水體不斷濃縮一但有污染物排入滇池就很難排出
治理 現在滇池的治理主要通過:1.控制污染物向附近水體的排入 2.對滇池進行強化處理 藉助水生植物進行水體凈化 最近許多環保機構及公司正在對滇池進行治理 主要通過 可控性水葫蘆種植進行水體凈化
⑼ 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是什麼
滇池的污染原因:滇池的污染加重是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雙重作用造成的。
自然原因:
(1)、滇池由落陷構造形成,距今已有340萬年漫長演化歷史了,按湖泊的發展規律,目前正處於湖底升高,湖盆變淺湖,面積變小的老年化階段,老化速度很快目前的滇池面積僅為古滇池的25%,蓄水量更是古滇池的1.9%,滇池已演化成半封閉的湖泊由於胡水置換周期過長,湖流緩慢,造成物質循環不通暢,出入不平衡自凈能力有限,大量沉澱的污染物堆積於湖底間,從而形成了大量的內污染。
(2)、滇池位於昆明城區的下游,是昆明城區的最低地帶,從而不幸成為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地,再有就是滇池流域的雨季集中在2—5月份,因為長下大雨或暴雨,一場大雨都將地面上的污水和污物全都帶進滇池。加重了滇池的污染。而滇池又是處在昆明的下游,幾乎容納量所有的廢水。
人為原因:
(1)、由於人們對滇池流域的不合理開發利用,致使滇池老化其流域的水土流失嚴重,植被覆蓋率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樣性顯著下降,不僅水生植被面積大大縮小,且物種多樣性亦顯著下降。耐污染植物增加,浮游植物異常增殖,水華大面積發生,破壞了滇池的生態平衡,加劇了滇池的富營養化。
(2)、人口大幅度的增長與水資源短缺,由於近年來雲南旅遊業的發展,到此旅遊的旅客大幅度增加,同時昆明城發展迅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給滇池的治理帶來了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