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蘋果處理器哪一代提升最大

蘋果處理器哪一代提升最大

發布時間:2022-01-18 10:03:13

① 蘋果12用的處理器

據我了解,iPhone12今年在全面支持5G成本大提高的情況下,價格還不漲的最大功臣無非就是5nm工藝製程的A14處理器了,先和我一起來看看蘋果A14處理器性能特點吧~^_^



一、A14的性能提升有多大呢?

1.相比上一代的iPhone 11系列,iPhone 12系列除了支持5G,A14晶元的性能提升也值得期待。相比上一代蘋果A13性能提升巨大,其中CPU性能提升了40%,而GPU性能提升了50%。作為比較,高通每代的驍龍旗艦晶元也就提升10%或20%左右

按照常理來說,iPhone 12的處理器工藝更先進,網路功能更強大,又是技術上的進-步迭代升級,自然是性能表現也更為強悍的


2.其實我們可以發現,A14硬體規格上的升級重點,放在了NPU上。核心數從A13上的8核變成了16核,算力從6 TOPs增加到了11 TOPs,升級幅度相當驚人,和CPU、GPU性能上的擠牙膏形成了鮮明對比


3. 5nm製程可能是最大亮點:就CPU和GPU的性能提升幅度來說,A14顯得有點名不副實,甚至更像是一個小幅升級版的「A13+」。但A14還頭頂著一個首款5nm晶元的光環,這有可能成為A14晶元帶來的主要驚喜之一


4.iPhone 12全系的A14仿生晶元的性能跑分是目前最強的,安卓旗艦驍龍888、麒麟9000連它的上一代A13都比不過,這也是iPhone 12預計五年之內流暢運行的資本,但iPhone 12的實際游戲體驗一般,由於iPhone 12的6.1英寸機身非常小巧,內部是雙層主板,進一步壓縮了它的散熱空間,雙層主板的iPhone散熱不好是通病,雖然性能無敵,但游戲發熱也是它長久以來的問題,《原神》20分鍾就會很燙、《和平精英》、《王者榮耀》都發熱、並且它還是60Hz刷新率,在安卓普遍90Hz、120Hz甚至還有144Hz一眾電競手機中,iPhone 12沒有發揮出它游戲性能上的優勢,比較可惜,蘋果玩游戲比較好是單層主板的iPhone xr

二、最後就是功能性了

iPhone12內置了NFC晶元,同時也採用Face ID功能,這兩個功能可以保證iPhone12在未來幾年的使用中的便利性;另外iPhone12還支持PD快速充電技術,小宅猜測這種技術在未來會得到大規模的普及,只要是支持PD充電技術的充電器,iPhone12都是可以使用的



三、小結

A14晶元的性能提升如此之大,也不知道功耗和溫度控制的怎麼樣,因為5G基帶也是耗電大戶,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散熱問題,那麼再好的性能也會影響用戶體驗,畢竟5G手機的溫度一直都是個問

② 蘋果手機每一代的處理器都比前一代快50%真的假的

假的,照著么吹牛逼的話那蘋果手機現在的速度不是比一萬兆的速度還快!要是跟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手機比那是真的!

③ 蘋果iPhone哪一代處理器較上代提升最大

iPhone5S為iPhone5的2倍來,自5為4S的2倍,4S為4的2.2倍

只有6和6P在iPhone5S的基礎上提升30%,和屏幕有關系

6和6P為A8,5S為A7,5為A6,4S為A5,4為A4

自己可以對照下

④ 為什麼蘋果處理器最近幾年突飛猛進

這是一篇遲來的評測,因為在4月19日星期一,蘋果剛剛發布了全系列的新PowerBook和iBook共8個型號,配置有不少提升而且價格保持不變,而我們本次評測的對象PowerBook G4 12和iBook G4 12幾天之內就淪為上一代的產品,盡管在幾天之前,它們還是最新的,真是計劃不如變化快啊:)。根據我們從蘋果內部得到的消息,新發布的8款PowerBook和iBoo k將在下個月中下旬開始在國內發售,有興趣的朋友看完這篇評測要趕快准備好銀子了:)。 為此我們在發布前重新編輯了這次的評測,這兩款機器的性能不再作為我們的重點,並且補充了新PowerBook和iBook的內容,由於我們的讀者大多數是PC用戶,但是對Mac這一從軟體到硬體都與PC不同的電腦產品非常好奇,因此我們把重點轉移到工業設計和一些觀念的差異上,本站之前和《數碼》雜志合作的專欄曾經刊登過一篇《我應該買蘋果嗎?》,講述了一些Mac和PC在使用觀念上的差異,但該文章更多的是從導購的角度去闡述一些基本觀念,幫助PC用戶去明確自己是否應該選擇Mac,這次的PowerBook Vs無可置疑的專長,我們也希望能把這個專長延續到蘋果筆記本電腦中,畢竟對於以筆記本電腦為主題的我們來說,缺乏蘋果筆記本電腦的題材是不完整的。 我們曾經與國內的一些Mac網站和蘋果官方進行了一些交流,他們對該文章表示贊許的同時,也對我們從PC用戶的角度來闡述這一方式感到好奇,從中我們發覺到PC和Mac用戶在使用和選購觀念上的巨大差異,同時從軟體到硬體深入了解Mac和PC兩個平台的「兩棲高手」還是相當的少,許多PC用戶只是被蘋果筆記本電腦的出色工業設計所吸引引發興趣,但最終在使用觀念的差異和資源獲取的相對困難前卻步,這讓我們萌發了做蘋果筆記本電腦評測乃至應用專題的念頭,有鑒於我們之前以PC角度看Mac的iPod評測大受好評,我們嘗試推出了這篇PowerBook Vs的網站伺服器則是運行Windows 2000 Advance Server+SQL Server的Intel伺服器,期間使用了數十種各個方面的軟體,並且在不同的網路環境中和運行各種版本的Windows PC有大量的互動,如果本文再次獲得好評,SunDigi.com將會繼續發布有關PC用戶向Mac平台轉換的軟硬體應用專題並且加入更多有關蘋果的報道。 PowerPC處理器,PowerBook和iBook的歷史 蘋果的筆記本電腦只有兩個大系列,分別是PowerBook和iBook,前者主要是為了高端專業應用而設計,屬於蘋果的高端機器,後者則針對中低價格的教育和個人市場,屬於蘋果的入門級機器,如果要用一個詞語分別形容PowerBook和iBook,那麼PowerBook應該是「專業」,而iBook則是「可愛」,這從它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兩者從外觀,配置到價格都有很明顯的區別,好像最新最快的CPU,大顯存的高端顯卡,Superdrive光碟機(DVD-R/RW),千兆網卡,金屬機殼和Firewire800介面,PC卡插槽,高畫質寬屏和高容量內存/硬碟一直是PowerBook的專利,iBook標配是不會有的,甚至PowerBook G4 12有些都不會具備,不過蘋果看來正在逐漸放寬這個限制,因為最新的iBook G4 14已經可以以BTO的方式在下單訂購的時候選擇SuperDrive光碟機:)! 有鑒於PowerBook和iBook在定位和實際配備的區別,我們在以下會簡要介紹其處理器,PowerBook和iBook的歷史,希望能幫助初次接觸Mac的朋友了解兩者的基本情況: 處理器:之所以要先說處理器,是因為早期的蘋果處理器分類非常混亂,我們只以應用在蘋果上的處理器舉例,還有很多處理器是IBM和Motorola有開發但是沒有被蘋果使用過......最早的Motorola MC68000/MC68HC000/MC68020/MC68030/MC68LC040是Motorola自家的16bit CPU,不屬於PowerPC處理器架構,我們姑且稱為G0(這只是為了表示方便,其實不是正式的官方名稱),後來Scully促成了PowerPC聯盟,IBM和Motorola開始共同合作研發和生產PowerPC系列處理器,PowerPC 601/601+是最早採用32bit的PowerPC架構處理器,我們姑且稱為G1(只是為了表示方便,並非正式的官方名稱),後來的PowerPC 603/603e/603ev/604/604e我們姑且稱為G2(只是為了表示方便,並非正式的官方名稱),再後來的PowerPC 750系列被蘋果官方正式命名成G3,隨後的MPC 74xx系列被蘋果官方命名成G4,PPC 970系列被命名成G5。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PowerPC架構處理器都被蘋果採用,除了蘋果使用PowerPC處理器之外,IBM自家的部分伺服器和Motorola的一些與電腦無關的工業設備也使用這些處理器(例如車載控制器之類)。 PowerPC 601/602/604系列都沒有應用在筆記本電腦上而是應用在蘋果的台式機和伺服器中,只有MC68000/MC68HC000/MC68030/MC68LC040和PowerPC 603系列應用在早期的PowerBook中,下圖是MC68000,蘋果第一台「攜帶型電腦」Macintosh Portable(1989年9月)所使用的處理器: 圖為:MC68000處理器 下圖是MC68030的兩個版本,最早使用在1991年10月推出的PowerBook 140上: 圖為:MC68030處理器 這是PowerPC 603e,最早使用在1995年8月推出的PowerBook 500中: 圖為:PowerPC 603e處理器 在此給大家一個小插曲,PowerPC處理器也有應用在Windows機器上的,而且正是由IBM出品的,隸屬ThinkPad Power Series:),有820和850兩個型號,1995年6月推出,屬於天價級別的工作站機器,當年售價達到12000美金!!運行Windows NT操作系統(現在不必奇怪為什麼Windows NT操作系統支持PowerPC處理器了:),同時還支持IBM自家的OS 2,Unix類的Solaris和AIX,在1995年,ThinkPad Power Series850已經內建硬體視頻採集模塊,可以直接以MPEG和AVI格式收錄電視信號,可謂ThinkPad中的貴族+異類。不過IBM也就出了這么幾款使用PowerPC處理器的筆記本,以後再也不見蹤影,但在IBM自己的伺服器上PowerPC處理器應用很廣泛。 我們找來了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在日本發布時的珍貴資料掃描件,讓大家見識850當年的風采:),機身左下角有醒目的PowerPC字樣:): 圖為: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在日本發布時的珍貴資料 最後一代使用PowerPC 603ev的蘋果筆記本電腦是1997年2月推出的PowerBook 3400,IBM和Motorola的合作從G1~G3年代一直持續,兩家時常有生產一個相同的型號,為了區分,IBM生產的稱為PPC(PowerPC),Motorola生產的稱為MPC(Motorola PowerPC)。不過蘋果一般只會在機器規格上標注PowerPC,而不會告訴消費者是用哪個公司的處理器:(。 下圖是IBM生產的PowerPC 750處理器,也就是蘋果稱為G3的處理器: 圖為:IBM生產的PowerPC 750處理器 這種合作一直持續到G4處理器面世,Motorola開發了有利於多媒體性能加強的Ativec(也就是後來的Velocity Engine/極速引擎),但IBM將PowerPC處理器的重點放在伺服器上,認為Ativec是多餘的東西,因此只是取得了授權但是沒有加入實際生產,轉而生產自己的Power 4系列處理器用於伺服器,後來的G5其實就是Power 4處理器的簡化版。由於IBM沒有加入生產,Motorola於是從此包辦了所有的G4處理器,現在看來,這似乎是蘋果的一個錯誤選擇,由於Motorola在G4處理器的研發和製造工藝上進展緩慢,造成Mac自1999年到2002年來主頻上一直落後於PC,而此時正是Intel和AMD主頻大戰的高峰時期,PC的主頻突飛猛進,而蘋果電腦的主頻卻只能緩慢前進,有18個月G4最快的主頻都只有500MHz,當18個月後蘋果發布G4 733MHz的時候,PC的Pentium 4已經到1.5GHz.....在Motorola的這種拖累下,蘋果還出現過高端處理器供貨不足,將低端處理器機種直接以高端價格發售的尷尬紀錄。實際上,IBM生產的PowerPC 750(G3),在後期已經達到1GHz 512K L2的水平,Power 4處理器更加是成功作品,以至於當時曾經有謠言說G4處理器要改用Power 4:),當然最後並沒有兌現。 下圖是Motorola生產的MPC 7400處理器: 圖為:Motorola生產的MPC 7400處理器 也許是吃夠了Motorola的苦頭,在進入G5年代後,蘋果開始選擇IBM生產的PowerPC 970系列作為G5處理器。所以我們至少可以明確一點,G0是Motorola的獨家產物,G1到G3由Motorola和IBM聯合生產,而G4由Motorola包辦,G5由IBM包辦。下圖是IBM生產的PowerPC 970處理器(也就是被蘋果稱為G5的64bit處理器),右邊的Power PC 970 FX是X Serve G5使用的處理器(也就是之前網上PowerBook G5謠言的來源,呵呵!),左邊的則是PowerMac使用的,主頻從1.6GHz到2GHz: 圖為:IBM生產的PowerPC 970處理器 呼呼,很混亂是不是,之所以要寫這些處理器的歷史陳跡,主要是因為希望在下文中使用比較准確的稱呼,由於種種歷史原因,蘋果自己的命名有時候也亂套,例如蘋果最早的筆記本電腦都稱為PowerBook,使用的處理器有G0和G2(沒有用過G1),但並沒有所謂PowerBook G0/G2的稱呼,最令人迷惑的是PowerBook G3的最後一代產品(代號Pismo)居然又直接叫做PowerBook而不繼承PowerBook G3的系列名稱…… 參考資料:網路

⑤ 蘋果處理器性能排行

1、截止至最新的iPhone XS上搭載的A12,從iPhone 4首次搭載A4處理器開始,目前已經有9代的蘋果A系列處理器;

2、A4是一顆45nm製程的ARM Cortex-A8的單核心處理器,GPU為PowerVR SGX 535,L2的緩存為640KB,在同等頻率下性能表現好於三星S5PC110,但是其核心的結構和此前使用的三星處理器十分相似,僅僅是主頻升高,核心的CPU架構方面沒有什麼變化;

3、A5是第一款蘋果設計的雙核處理器晶元,號稱 CPU 的是初代 iPad 的兩倍,GPU 是初代的 9 倍;採用了支持多核心的Cortex-A9架構處理器同時搭配Powervr SGX543圖形晶元;A5X是其性能的加強版,圖形處理器採用的是四核心,用於第三代iPad,圖形處理能力為iPad 2上的兩倍;

4、A6由蘋果旗下的子公司Intrinsity設計、三星代工製造,採用了獨特架構設計,性能介乎於Cortex-A9和Cortex-A5之間,基於32nm工藝製程;能夠動態調整CPU電壓/頻率特性;GPU集成的是一顆三核心的PowerVR SGX 543MP3圖形處理單元,性能是A5的兩倍多;

和A5一樣,A6X是專為iPad推出,在CPU主頻上提高,GPU更換成SGX554MP4,擁有四核心;

5、A7採用的是全新的64位設計,使用Arm-v8 64位指令集,自家的Cyclone架構;A7處理器的性能比iPhone 5上的A6快2倍,是初代iPhone上使用的處理器的40倍,圖形能力是初代的56倍。此外還開始搭載協處理晶元M7,專門負責計算手機的各項感測器數據,並且可以保持極低的功耗;

6、A8採用了最先進的20nm工藝製造(台積電代工),面積更小巧,能耗比更為出色,也同時繼承了專門的M8運動協處理器;相比於A7,A8在CPU性能提升25%,圖形性能提高了50%;

A8X集成多達30億個晶體管,介於NVIDIA GK104 35億個、GK106 25億個之間,在CPU上採用三核心設計比A7提升了40%,2GB的內存,GPU型號為PowerVR GX6850;

7、A9處理器擁有雙版本和代工廠,6s為APL0898,封裝的是三星2GB LPDDR4 RAM由三星代工,14nm;6s Plus 的 A9 處理器型號為APL1022 ,封裝的是海力士 2GB LPDDR4 RAM,由台積電代工,16nm;

A9是A8性能的130%,單核的跑分為2526分,多核為4404分;A9X回到雙核心設計,GPU採用6個GPU單元,總共12個GPU核心,用有384個流處理器;

8、A10內核上的編號為TMGK98,延續了A9 TMGK96,而核心面積大約125平方毫米,封裝使用了台積電最新的InFO技術;A10 Fusion性能是第一代iPhone晶元的120倍,比iPhone 6s中的A9提升40%。同時這是A系列的首個四核處理器,採用的是兩個大核和兩個小核的設計;

高性能核心的運行速度最高可達iPhone 6 的2倍,而高能效核心在運行時的功率則可低至高性能核心的五分之一;

9、A11採用台積電最先進的10nm工藝製程,採用六核心的設計,大河性能相比A10提升25%,4顆小核相較A10提升70%,多性能處理提升75%;搭載的GPU是蘋果自研的三核心 GPU ,性能較 A10 性能提升 30%,而功耗則降低了 50%;首次搭載神經網路引擎,用於AR和圖像識別;

10、A12的處理器採用最新的7nm的製程,使用的是蘋果自研Fusion架構,均為2(性能核心,性能提升15%)+4(能效核心,功耗表現提升50%);GPU採用新一代自研GPU,核心從三核升級到四核,官方性能提升了50%;神經網路從雙核升級為八核能夠實現50000億次計算次數;

根據蘋果的數據,2個大核提升15%,4個小核功耗表現提升50%;採用了新一代自研GPU,核心數升級為4核,性能提升50%。

⑥ iphone歷代手機的處理器都是什麼

1、A4

蘋果在2010年1月27日正式發布A4晶元,這顆晶元堪稱蘋果的處女作。它採用一顆45nm製程800MHz ARM Cortex-A8的單核心處理器。

在同等頻率下性能表現好於三星S5PC110,但是其核心的結構和此前使用的三星處理器十分相似,僅僅是主頻升高,因此A4晶元並不能算蘋果真正意義上的成果,但這卻為蘋果實現真正自研奠定了基礎。

2、A5和A6

A5是蘋果首款雙核處理器,發布於喬布斯的遺作iPhone 4S,其擁有更高的計算能力和更低的功耗。

蘋果A6是蘋果公司於2012年發布的處理器,這顆處理器由蘋果設計,三星負責生產組裝。它是一款ARM架構雙核處理器,採用ARMv7-A指令集,性能介於Cortex-A9和Cortex-A15之間,性能表現比高通Krait 300強。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A6隻是一顆雙核處理器,而搭載A6的iPhone 5在跑分榜上卻將不少採用四核處理器的安卓機皇踩在腳下,蘋果藉此也向眾多發燒友證明一款處理器性能怎樣,不能光看單純的核心數量。

3、A7

對於蘋果和發燒友來說,A7絕對可以被稱為一代神U,它為手機處理器打開了64位時代的大門,具有巨大的劃時代意義。A7在iPhone 5s上首發,它採用的是全新的64位設計,使用Arm-v8 64位指令集,自家的Cyclone架構,採用28nm工藝,主頻為1.3GHz。

憑借這顆強大的處理器,iPhone 5s由此成為了蘋果最經典機型之一,它支持升級到iOS 12,目前我仍然能夠用iPhone 5s流暢運行主流軟體,看視頻和網頁完全沒問題。

4、A8和A9

A8處理器是蘋果公司自行研發的第二代64位手機處理器,它依然採用的是Cyclone架構,主頻參數提升至1.4GHz,這顆處理器被用於2014年10月份發布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之上。

A9處理器是第三代雙核心64位移動處理器,採用台積電16nm技術/三星14nm技術,被用於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SE上。

5、A10

A10處理器是蘋果首款四核處理器,採用64位設計,擁有33億個晶體管。因為A10處理器擁有兩個高性能核心和兩個高能效核心,所以它並不是真正的四核處理器。

當然,它的性能仍然強悍,其綜合體驗完全不比搭載高通驍龍845的安卓機差,而蘋果也號稱A10處理器已經達到了主機級別的性能。

6、A11

在A11上,蘋果的自研實力凸顯而出,其CPU、GPU、性能控制器、神經網路引擎都是由蘋果自主研發,這顆處理器首先被應用於iPhone 8、iPhone 8 Plus以及iPhone X之上。

A11仿生晶元不僅擁有強大的性能(A11的單核跑分達4200分,多核達10000分,比驍龍835單核多110%,多核多55%),還擁有神經網路引擎。它的神經網路引擎採用了雙核技術,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6000億次!

7、A12和A13

A12是2018年發布的六核心仿生晶元,首先應用在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三款機型上。它採用7nm工藝技術,CPU部分採用自研Fusion架構,性能比之前的A11提升15%,功耗降低50%。

A13是2019年9月發布的仿生晶元,首先應用在了 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上。

其採用台積電升級版7nm工藝,集成85億個晶體管,CPU為六核心設計,GPU為四核心設計。同時,A13還有一個8核的神經計算引擎,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15%。

⑦ 求高手給我看下蘋果mac這三款處理器哪款更強

當然是i7 九代(八核芯,酷睿4.8Ghz)>i5 九代(六核芯,酷睿4.5Ghz,初始主頻高沒用)。

⑧ 手機處理器哪一個最高

手機處理器排行榜目前最高的有:蘋果的A12處理器、高通的驍龍855、麒麟980等。值得推薦麒麟980的處理器。

麒麟
980在全球創造了六項第一,分別是:全球首款商用7nm手機SoC晶元、全球首款Cortex-A76 Based
CPU、全球首款雙核NPU、全球首款Mali G76 GPU、全球首款1.4Gbps Cat.21 Modem和全球首款支持 2133Mhz
LPDDR4 X的手機SOC。而這些成績則是他們歷經多代產品迭代,從立項到發布36個月耕耘獲得的成績。

在這個晶元研發的過程中,華為需要投入是多方面的。例如面對7nm晶元的設計難度大大增加的現狀。因為7nm相當於70個原子直徑,逼近了硅基半導體工藝的物理極限,麒麟

980想要在針尖上翩翩起舞,還需要克服復雜的半導體技術效應及晶體管本身的三維電阻電容帶來的影響,其挑戰之大超乎想像,這是華為首先需要解決的。其他如將CPU、GPU、ISP、DSP和NPU等產品高效地整合到一起,也是華為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⑨ 為什麼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被稱為歷代酷睿性能提升最大的一代

Intel官方給出的數據是,8代酷睿相較7代酷睿性能提升了40%,相比5年前的PC性能直接提升2倍,不經意間,這就成了歷代酷睿性能提升最大的一次。

⑩ 蘋果CPU是如何每年獲得巨大進步的呢

Intel這幾年的進步在於指令集優化和新指令集技術,比如SNB增加了AVX,LVB增加FP16和隨機數指令,HSW劃時代的加入了AVX2,FMA3,TSX指令集,FIVR電壓控制器,優化指令延遲平均IPC提高10%,至於什麼ROB從SNB的6到8,(SKL還是8),同時運行的微操作能力從SNB的168到192(SKL到224)就不說了AVX2支持整數256位SIMD,FMA3讓理論浮點性能翻倍,可是結果是什麼。最支持AVX2的程序是什麼你知道嗎?Prime95和AIDA64拷機,結果HSW功耗爆炸,FIRV反而加劇了功耗問題,但是跑的benchmark基本不支持,TSX指令集還出了bug,結果就是這個全新的產品變成了hotwell異常尷尬(當然。現在H265 HEVC支持AVX2 FMA3了,Intel cpu如果使用最新編碼器,編碼器更新很快,最好會自己下載,就能發揮雙倍於AMD同核心的FMA性能,一堆E5 V3熱淚盈眶),到了BDW,終於14nm了,結果成了打醬油的一代,加入了ADX指令集,其實跑圓周率有幫助,但要用y-cruncher這種軟體,什麼wprime和superpi效果不明顯,到了SKL,再次增加了decoder和微操作能力,同時提高了AVX2在部分演算法下的峰值性能,同時平均IPC再次提升10%,但是日常你只能看見這10%的IPC提升,於是還是擠牙膏。Skylake-X支持了AVX512,浮點峰值再次翻倍,但是SKL-X再次遇到了HSW的問題,P95最早支持AVX512,結果還是拷機爆炸實際用不到,其實能支持AVX512的軟體如下,y-cruncher,linpack,sisoftware sandra,這些測試都顯示了IntelCPU巨大提升,性能更是可怕,比如7900X通過支持AVX512的y-cruncher跑出了5000萬位圓周率不到2秒的成績,這個蘋果跑5000萬圓周率得幾秒。

閱讀全文

與蘋果處理器哪一代提升最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的有何區別 瀏覽:19
農村污水設施運維管理公司 瀏覽:867
蛋白質超濾膜濃縮儀器 瀏覽:273
學校url過濾 瀏覽:630
養殖污水出水cod多少正常 瀏覽:942
百度文庫污水泵自動控制原理 瀏覽:291
環氧樹脂中加乙酸 瀏覽:375
日本進口自來水凈化器一台多少錢 瀏覽:483
EDi去離子設備價格 瀏覽:422
中石化128樹脂 瀏覽:689
污水處理廠高壓壓力多少 瀏覽:438
水壺里的水垢的主演成分 瀏覽:164
45方缸森森302過濾桶 瀏覽:834
現代鐵路機車廁所污水如何處理 瀏覽:243
怎麼設置無線路由器的網站過濾 瀏覽:126
萬億農村污水處理市場 瀏覽:256
污水比重怎麼計算 瀏覽:440
福特嘉年華空氣濾芯底座怎麼拆 瀏覽:503
污水井圈井蓋尺寸 瀏覽:582
凈水機與管線怎麼連接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