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給水工藝包含哪幾個工序
包含很多認為工序,我們大概非常喜歡的就是其中一種。
㈡ 飲用水水水處理的工藝流程具體點的啊
萬達環保為您解答:
水廠專用純凈水設備是將原水經過精細過濾器版、顆粒活性碳過濾權器、壓縮活性碳過濾器等,再通過泵加壓,利用孔徑為1/10000μm的反滲透膜(RO膜),使較高濃度的水變為低濃度水,同時將工業污染物、重金屬、細菌、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雜質全部隔離,從而達到飲用規定的理化指標及衛生標准,產出至清至純的水。
飲用水工藝流程:
源水箱→源水增壓泵→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陽樹脂軟化器→精密過濾器→高壓泵1→一級RO反滲透純水系統→高壓泵2→二級RO反滲透純水系統→純水箱→ 全自動灌裝線。
更多詳細信息可以咨詢我們
㈢ 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污水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分為三級:一級處理:物理處理、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澱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沙子、脂肪、油脂等。二級處理:生化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轉化為污泥。
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包括通過氯化、紫外線或臭氧技術去除污水中的營養物質和消毒。根據不同的處理目標和水質,有些污水處理工藝並不包括上述所有工藝。
1、一級處理
機械(一級)處理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結構,用於去除粗顆粒和懸浮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物理方法實現固液分離,實現污染物與污水的分離,這是污水處理的常用方法。
所有廢水處理工藝都需要機械(初級)處理(盡管有些工藝有時省略初級沉澱池)。城市污水一級處理中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別為25%和50%。
生物除磷脫氮廢水處理廠一般不推薦採用曝氣沉砂池,以避免快速降解的有機物的去除;在原有廢水水質特性不利於除磷脫氮的情況下,根據後續工藝的水質特點,需要對初沉的設置和設置方法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考慮,以保證和改善後續工藝的除磷、脫氮等水質。。
2、二次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是一種二級處理,其主要目的是去除不沉降的懸浮物和可溶的可生物降解有機物。其工藝組成多樣,可分為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CASS法、土地處理法等處理方法。目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採用活性污泥法。
生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特別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有機物的合成,從而將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的氣體產物(CO2)。富含有機物(微生物群或生物污泥)的液體產物(水)和固體產物;剩餘的生物污泥通過沉澱池內的固液分離從沉澱池內的凈化生物污泥中分離出來。從污水中清除。
3、三級處理
三級處理是水的深度處理,二級處理後的廢水處理工藝,是廢水的最高處理措施。目前,我國的污水處理廠還不多。
對二級處理後的水進行脫氮除磷,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去除水中殘留的污染物,用臭氧或氯氣對細菌和病毒進行消毒,然後將處理後的水作為水送至中間水道沖廁、噴灑街道、綠化帶、工業用水、消防等水源。
由此可見,污水處理工藝的作用只是通過生物降解轉化和固液分離,從而凈化污水,使污染物富集到污泥中,包括一級處理段產生的一級污泥和二級污泥。
(3)城市給水處理流程工藝擴展閱讀:
未來發展的趨勢。
1、行業整體的績效提高。內部行業的績效成為當務之急,所以國家十二五重大專項裡面,專門有項目要建立國家范圍的行業管理績效體系。
2、服務成為我們行業的核心任務,成為行業的核心環節。這跟發達國家是一致的,發達國家基本上服務業占整個環保產業,設備、投資、建設大概佔50%左右,我國估計佔10%左右,所以有這么大的空間,內部的結構調整面臨從建設到發展的需求。
沒有哪一個運營主體在一個國家層面上能夠占絕對的主導地位,不論是國有企業也好,外資企業也好,事業單位也好,還是股份制公司也好,都呈現了多樣化形式。
所以以資產為基礎的整合機會,這個不容易。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困難。但是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如果看國際上做資產整合的話,早期是英國做的比較成功,它先解決整合的問題,然後再解決市場化的問題。
3、從技術層面上看,水資源問題,本身開始出現流域化的趨勢,過去叫「多龍治水」,越來越強調從流域的層面協調,從流域的尺度上,不僅僅是協調水資源,而且協調再生水。只有從流域角度上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
㈣ 以地表水作為水源的給水處理廠常規處理的工藝流程包括( )。
正確答案來為:B,C,D,E選項
答案解析:源
一般地表水處理廠廣泛採用的常規處理流程是原水一混凝、沉澱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適用於濁度小於3mg/L的河流水。河流小溪水濁度通常較低,洪水時含砂量大,可採用此流程對低濁度、無污染的水不加凝聚劑或跨越沉澱直接過濾。
㈤ 自來水處理工藝流程
該污水處理廠採用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所的專利技術「垂直流人工濕地系統」
設備相關http://www.xtqyhb.cn/proct.asp
原文如下http://www.chinacitywater.org/rdzt/rssdbhsd/5127.shtml
城市污水經粗格柵去除大塊漂浮物後,通過攔水溢流閘截流,再通過進水管進入細格柵進一步去除細的漂浮物,經去除漂浮物後的污水進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中裝置填料,污水中的污染物被攔截和被填實中微生物膜作用,在此外固體懸浮物被沉降,大分子的有機物被分解而部分去除。水角酸化池的出水通過配水管網進入人工濕地系統的各個單元,各個單元配置有填料及種植各種水生植物,污水經人工濕地系統處理後由集水管收集後排放。該濕地系統分成六個單元,各單元由閥門控制輪換進水,並保持出水連續性。排水系統設有排水渠及排水泵站。當崇陽溪水位低於排水口時,排放水可直流到崇陽溪。當崇陽溪水位高於排水口時,由排水泵站將處理水提升排出。排水泵站也可將處理水提升到現清獻河的下遊河道,以供下游的農田灌溉之用。水解酸化池在處理過程中有少量污泥產生,污泥通過水壓進入污泥濃縮池,池內其上清液通過提升泵送入配水系統進入濕地系統,濃縮後污泥送至污泥干化池,污泥經干化後外運處置。
污水水質數據
單位:mg/l
BOD
COD
SS
TN
TP
南方城市
生活污水
分流制
150-230
250-400
150-250
20-40
4.8
合流制
60-130
170-250
70-150
15-25
3-5
清獻河
22.74
45.45
17.3
9.6*
-
*o NH3-N
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污染物削減量
BOD5
COD
SS
TN
TP
排放標准(mg/L)
20
60
20
20
1.5
污水
管網
分流制
進水濃度 (mg/L)
150
230
250
400
150
250
20
40
4
8
削減量
mg/L
130
210
190
340
130
230
-
20
2.5
6.5
Kg/d*
650
1050
950
1700
650
1150
-
100
12.5
32.5
進水濃度 (mg/L)
60
130
170
250
70
150
15
23
3
5
合流制
削減量
mg/L
40
110
110
190
50
130
-
3
1.5
3.5
Kg/d*
200
550
550
950
250
650
-
7.5
7.5
17.5
清獻河
進水濃度 (mg/L)
22.7
45.5
17.3
9.6***
2.5
出水濃度(mg/L)**
10
40
5
2***
0.4
削減量
mg/L
12.7
5.5
12.3
7.6***
2.1
Kg/d*
63.5
27.5
61.5
38***
1.5
㈥ 常規給水處理工藝的流程是什麼
水處理方法和工藝復流程簡介
一、給水處制理
(一)給水處理的基本方法
1.去除水中的懸浮物:混凝、澄清、沉澱、過濾、消毒
2.變革水中溶解物質:減少、調整
如軟化、除鹽、水質穩定
3.降低水溫:冷卻
4.去除微量有機物
(二) 常規處理工藝
以沒有受到污染的地面水源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
原水-混凝-沉澱-過濾-消毒-飲用水
以去除濁度、滿足衛生學標准。
地面水源水質:雜質多、含鹽量較低。
㈦ 城市自來水凈化過程
「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常規處理工藝流程
以廣州水源為例,由於水源差,七間水廠的水源有六間達不到國家規定的五類標准,因此在進行常規處理前須經過預處理,在泵前投加高錳酸鉀(主要通過氧化作用,使有機物膜被氧化,懸浮顆粒物或膠體的表面性質發生有利於脫穩凝聚的變化,從而使除濁效率增加,有機物含量也隨之降低,減輕了水的異臭味。並且高錳酸鉀與水中還原性物質發生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中間產物二氧化錳,也可以為新生凝核促使膠體凝聚。用隔膜泵直接投加到源水。)、活性炭(物理吸附與化學吸附,物理吸附主要是其多孔結構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積,從而使其非常容易達到吸收收集雜質的目的;化學吸附指被吸附的物質與活性炭表面物質發生反應,如:與水中的亞氯酸鹽發生反應,使亞氯酸鹽變成氯離子形式,從而達到去除水中亞氯酸鹽目的,使水中不再有令人反感的味道和氣味。用螺桿泵直接投加到源水。)、氨(主要為穩定水中余氯。在氯化的同時投加氨使其優先生成氯氨,然後逐步對其他物質發生氧化,使水中游離氯減少,增強了消毒目的。由氨機自動調節直接投加到源水管)。泵後投加氯(主要目的是殺死水體中的青苔、氧化部分有機物和降低亞硝酸鹽的生成。且此值須根據待慮水的余氯值進行投加。由氯機及水射器直接投加到源水管。)、礬(主要成分一般為鹼鋁或硫酸鋁。但鹼鋁腐蝕性及對水溫的適應性相對較高,因此鹼鋁較常用。用螺桿泵直接投加到源水管。)
預處理後,進入澄清工藝,即混凝、沉澱和過濾,處理對象主要是水中懸浮物和膠體雜質,水中雜質通過葯,形成大顆粒的絮凝(此步驟在絮凝池中完成,俗稱反應池。本廠全部反應池都為網格反應池,由多格豎井串聯而成,進水水流順序從一格到下一格,上下對角交錯流動,直到出口,使礬與水中懸浮物和膠體雜質充分反應。),而後經沉澱池進行礬花與水的重力分離(本廠沉澱池有平流沉澱池與斜管沉澱池。平流沉澱池利用重力作用,使礬花以拋物線形式沉到池底,使其與待慮水分開;斜管沉澱池根據水流向上流動,污泥下滑的原理將水與礬花分離。),再者待濾水進入濾池,使細微殘余的雜質顆粒經沙(從上而下沙層依次為:細沙,粗沙,春石)濾掉(本廠有移動罩慮池與普通快慮池,這兩鍾慮池主要區別在於沖洗沙層的方法。移動罩慮池利用虹吸原理將沙層表面雜物抽掉;普通快慮池則通過反沖洗,包括300秒的氣沖,主要目的將沙層沖散,7分鍾的水沖,將沙層里的雜質徹底沖洗干凈。)。濾後水須經後加氯(主要目的是殺死細菌、病毒和其它致病微生物,保證出廠水有適量的余氯量,以抑制水中殘存細菌的繁殖及防止管網再度被污染,但須根據出廠水余氯值進行投加,本廠一般控制在2.8-3.3之間。),成品水流入清水池後,經吸水井由二級泵房的泵機加壓進入城市供水管網。
二,混凝原理
原水之所以渾濁不清,是因為水中含有大量以膠體形式存在的粘土顆粒。由於這些粘土顆粒一般都帶有一定的負電荷,在靜電的相斥作用下,這些顆粒一般不易結大而沉澱,原水始終表現為渾濁現象。要讓這些顆粒互相凝聚、結大而沉澱出來,最有效的辦法之一是加入致沉作用強的三價鋁離子 。在鋁離子的衍生物中,由於以聚合物形式存在的聚合氯化鋁具有反應時間短、混凝效果好、形成礬花大、沉澱速度快、適應不同水質及較寬的PH范圍等優點,在生產上我們採用加入聚合氯化鋁水溶液的方法使渾濁的原水變得清澈。聚合氯化鋁的分子式可表示為: 。
我們把一定量的礬溶液按比例混合到原水中,並在混合槽和反應池中充分混合、反應,凝聚成較大顆粒的礬花的過程稱為混凝。在混凝過程中起混凝作用的致沉劑,也可稱為混凝劑。水的混凝機理是水處理的一個重要的課題。混凝包括凝聚與絮凝兩種過程。凝聚是指膠體被壓縮雙電層而脫穩的過程。凝聚是瞬間的,只需將化學葯劑擴散到全部水中即可。絮凝則是指膠體脫穩後(或由於高分子物質的吸附橋作用)聚結成大顆粒絮體的過程。絮凝過程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完成的。但是一般情況下二者很難區分,因此把能起凝聚與絮凝作用的葯劑通稱為混凝劑。
注意的是,混凝劑的添加量存在一個最佳的范圍。添加少了,致沉作用不大;添加多了,反而會因過多的鋁離子致使原來帶負電荷的膠粒變為帶正電荷,顆粒間的斥力又增加了,從而導致凝聚效果下降。因此,在投礬工藝中,必須准確控制添加量,且應經常跟蹤投加效果。
三、投氯流程
氯瓶——液氯管——蒸發器——真空調節器——投氯機——水射器——水
四、凈化工藝通用流程
源水反應池沉澱
㈧ 簡述自來水生產的工藝流程
自來水的生產:混凝反應處理、沉澱處理、過濾處理、濾後消毒處理。
1、混合、絮凝處理
原水經取水泵房提升後,首先經過絮凝工藝處理,常用的水處理劑有聚合氯化鋁、硫酸鋁、三氯化鐵等,它們都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澱的膠粒及微小懸浮物脫穩、相互聚結,再被吸附架橋,從而形成較大的絮粒,以利於從水中分離、沉降下來。混合的目的是通過水力、機械的劇烈攪拌,使葯劑迅速均勻地散於水中,絮凝處理過的水通過道管流入沉澱池,進入凈水第二階段。
(8)城市給水處理流程工藝擴展閱讀:
自來水健康:
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可見河水中原有的種種懸浮顆粒及膠體物質已在混凝過程中分離。而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也已在濾後消毒處理過程中被消滅。因此,在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已把原水含有的有害人體健康物質去除掉。現採用的消毒方法是加氯消毒,同時也保證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細菌繁殖且預防污染。消毒後的水由清水池經送水泵房提升達到一定的水壓,再通過輸、配水管網送給千家萬戶。
㈨ 常規給水處理的流程
原水-絮凝澄清-沙濾-加氯氣消毒-活性碳過濾-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