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響CPU運算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一:cpu
的主頻(主頻=外頻x倍頻)cpu的主頻,即cpu內核工作的時鍾頻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說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這個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頻」。
二:架構(這個詞語比較難理解,其實架構一詞源於英文「architecture」的翻譯,它的原意是建築,建築學,設計及構造的方式和方法。這個詞應用於處理器(cpu)是指處理器內部各個運算部件的有序安排和構造,達到設計的和諧統一,使之在運行時協調一致達到高效率。在計算機教科書上比較多的翻譯成「體系結構」,「體系架構」或者「系統結構」。這個其實弄不懂也沒關系關鍵點在於選購cpu
的時候買熱門的架構體系的cpu
就不會錯了!比如現在表熱門的架構就是intel
的酷睿,和amd的k8及k10為剛出來的新架構,市場上貨不是很多!
三:cpu
的核心數,因為現在雙核處理器已經成為了主流,所以有條件的話完全可以上一個雙核處理器,那核心數目又會cpu
產生什麼影響呢
?cpu
的性能大致可以用以下公式來計算:
cpu性能
=
主頻
x
ipc
ipc就是每個時鍾周期內可以執行的指令數(ipc:
instruction
per
clock),cpu架構的更新換代直接影響和提高的是ipc值,當然製造工藝和架構對主頻的影響也是關聯的。另外,並行計算也是直接提高ipc的途徑,這也是現在為什麼主流cpu從單核轉向雙核,將來轉向四核,和更多核。
如果把主頻和架構綜合起來考慮,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以百米運動員賽跑為例。主頻相當於百米選手的步頻,架構類比於步幅。所以大家可以看到:
1.
步幅一樣大(架構相同),步頻快的選手跑的快。
2.
步頻一樣快,步幅大(架構先進)的選手跑的快。
3.
步頻也快,步幅也大,選手成為世界百米飛人也就不是天方夜譚了。
⑵ 有什麼軟體可以使CPU的運算處理速度提高
重新安裝系統對系統性能有很大提升.不想重新安裝就用一些軟體優化,如超級兔內子,WINDOWS優化大師等都可以.系統分區容最好保留足夠的空間,經常清理磁碟,碎片整理等等.如果做了上面的過程以後還是性能不行的話,建議你超頻處理,那樣能夠提高性能,你晚游戲的時候卡很可能是因為你的顯卡自量不是很好或者顯卡緩存不夠,還要安裝最新的視頻音頻優化軟體DIREXT9.0,網上有下載.對於超頻有軟體暫時超頻和BIOS設置超頻,建議你看看說明書在操作.本人不建議你超頻,那樣會簡短CPU壽命如果你想超頻的話,要看看超頻以後系統的運行情況,如果發熱量大導致溫度很高的話就要換個風扇.如果超頻後導致無法啟動,將BIOS電池那下來幾分鍾後再上去,系統就會按照主板的預設值進行啟動.相信回有所改善^^^
⑶ 目前最快的cpu的運算速度
滿意請採納
Blue Gene/L是一抄部由襲3.3萬個處理器構成的超級計算機。最終的Blue Gene/L系統於2005年上半年提交給美國Lawrence Livermore國家試驗室。原型Blue Gene/L每秒可執行70.72萬億次計算。據IBM說,當它在Lawrence Livermore試驗室最終組裝完畢後,Blue Gene/L將是一台擁有13萬個處理器的系統,估計具有360萬億次的峰值速度。
⑷ 處理器的運算速度由什麼來決定
製作工藝,主頻,構架,核心數
⑸ cup的運算速度與許多因素有關,下面哪些是提高cpu速度的有效措施
加強散熱,降低CPU的溫度是最直接的有效措施;保證供電充足也是有效措施。
⑹ 提高CPU運算速度的措施
CPU超頻 還有加內存,換快一些的硬碟因為計算機的性能是看總體啊不是光cpu快就行的啊,樓上的兩位可能不懂
⑺ cpu的運算速度與許多因素有關,下面什麼是提高運算速度的有效措施
運算速抄度:是個綜合性襲的指標,單位為MIPS(百萬條指令/秒)。影響運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頻和存取周期,字長和存儲容量也有影響。 其他指標:機器的兼容性(包括數據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統兼容和設備兼容)、系統的可靠性(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系統的可維護性(平均修復時間MTTR)、機器允許配置的外部設備的最大數目、計算機系統的漢字處理能力、資料庫管理系統及網路功能等。性能/價格比是一項綜合性評價計算機性能的指標。
⑻ 為了提高計算機的運算速度用戶選擇了雙核CPU的計算機評測的運算速度等於兩顆CPU的速度對嗎
看點腦的CPU的處理速度比如主頻:2.5GHZ越高就是運轉速度越快。當然還和電腦CPU數目比如單核、雙核、4核..... 例:根據CPU的最高運算速度換算來的,比如P4 3G,每秒最高運行3G次,就是30億次。這就是運算速度。而CPU的運行速度是根據CPU的倍頻大小乘以外頻大小計算來的。P4 3G的外頻為866M,主頻為3.5倍,就是3031M,約等於3G。這裡面水分很多的,首先不是CPU每次運行都能實現運算,有時候大概運行十幾次才能完成一次運算。其次就算運算了也不等於運算完成了,有些運算還要等待很久才能反饋到內存。所以不要光看計算速度就判定CPU運算是否快,比如AMD的CPU運算速度是2G,大部分情況下都比P4 3G快
⑼ 目前最好的CPU的運算速度能達到多少
每秒復2萬億是目前最快的!!!!
2007年2月制11日 英特爾公司的研究人員已經研究出世界上首個具有與超級計算機相似性能的可編程處理器,這一內含80個內核的單晶元, 即每秒運算一萬億次, 耗電僅為62瓦.
2007年4月17月 英特爾公司首席技術官兼企業技術事業部總監英特爾資深院士 賈斯汀先生在他主講的「多重動力,攜手創新」的主題演講上展示了不久前才正式向世人宣布的80核心處理器,在演講期間,在技術工程師的配合下,該系統在190瓦供電的情況下成功突破了每秒2萬億運算的記錄
⑽ CPU的運算速度到底由什麼決定。
這個參數指的就是前端匯流排的頻率,它是處理器與主板交換數據的通道,既然是通道,那就是越大越好,現在主流中最高的FSB是800M,向下有533M、400M和333M等幾種,它們價格是遞減的。 CPU的主頻,即CPU內核工作的時鍾頻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說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這個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頻」。很多人認為CPU的主頻就是其運行速度,其實不然。CPU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盪的速度,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並沒有直接關系。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存在一定的關系,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公式能夠定量兩者的數值關系,因為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標(緩存、指令集,CPU的位數等等)。由於主頻並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比如AMD公司的AthlonXP系列CPU大多都能以較低的主頻,達到英特爾公司的Pentium 4系列CPU較高主頻的CPU性能,所以AthlonXP系列CPU才以PR值的方式來命名。因此主頻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 CPU的主頻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頻對於提高CPU運算速度卻是至關重要的。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某個CPU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執行一條運算指令,那麼當CPU運行在100MHz主頻時,將比它運行在50MHz主頻時速度快一倍。因為100MHz的時鍾周期比50MHz的時鍾周期佔用時間減少了一半,也就是工作在100MHz主頻的CPU執行一條運算指令所需時間僅為10ns比工作在50MHz主頻時的20ns縮短了一半,自然運算速度也就快了一倍。只不過電腦的整體運行速度不僅取決於CPU運算速度,還與其它各分系統的運行情況有關,只有在提高主頻的同時,各分系統運行速度和各分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都能得到提高後,電腦整體的運行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去往論壇瀏覽此文章,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