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污水處理廠臭味如何治理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臭抄味主要來自市政污水進入污水廠前期處理部分,即在格柵、沉砂池部分,進入到好氧曝氣池之後,氣味就沒有那麼明顯了,還有一個就是污泥的臭味,要治理這些臭味,現在還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能將污水廠建在遠離居民區的下風向地區,或者將格柵、沉砂池和污泥堆場做成相對密閉的空間,收集臭氣,進入滌氣裝置進行處理。
2. 污水處理廠的臭味一般是從哪裡出來的
污水廠產生臭味的主要原因是:厭氧菌消解含硫有機物或無機物產生硫化氫(H2S)帶來的味道。
3. 污水處理廠污泥臭氣一般如何處理
一般的做法是給生化池加蓋,對臭氣進行收集並處理。
4. 在污水處理廠附近晚上會有臭味是怎麼回事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脫水車間的臭味比較大,尤其在脫泥的時候,車間內需要強制通風。
5. 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惡臭氣體的技術有哪些
消除惡臭的幾種方法
針對我國目前的情況,筆者認為濕式吸收氧化法和生物過濾法兩種技術是發展和應用的方向,以下將著重介紹.
(1)濕式吸收氧化法
濕式吸收氧化法是一種被廣泛應用於惡臭控制,非常成熟,穩定,有效的工藝方法.該工藝最適合於處理大氣量,高濃度的惡臭氣流,如污泥穩定,干化處理和焚燒過程所產生的惡臭等.常用的設備有三種塔:填料塔,噴霧塔和文丘里洗滌塔.它們的設計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液-氣接觸,增進傳質速率,從而達到較高處理率.在該處理工藝中,惡臭氣體首先被化學溶液吸收,然後被氧化,處理效果取決於惡臭氣體在化學溶液中的溶解度.當惡臭氣流中同時含有氨氣,硫化氫和其它含硫氣體時,通常需採用多級吸收系統,第一級用水或硫酸溶液吸收除去氨氣,然後用氫氧化鈉提升pH值,再由次氯酸鈉等氧化劑溶液吸收和氧化其餘的惡臭氣體,如硫化氫,硫醇和二甲基硫等,最後經過除霧裝置以後,直接排放或與干凈空氣混合稀釋後排放到大氣中去.該方法的優點是通過兩級或三級吸收系統,可以廣泛地除去多種惡臭氣體,並達到很高的去除效率.該系統可以通過調節加葯量和溶液的循環流量來適應氣流量和濃度的變化,因此具有較強的操作彈性.濕式吸收氧化法直接借用了化學工業里的單元操作理論和實踐經驗,具有非常成熟,可靠,有效,特別是佔地面積小等優點,因此,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並在未來相當時期內仍將是惡臭控制技術的主流,特別是針對老廠的改造和有土地局限性的新建廠的除惡臭更俱優勢.濕式吸收氧化法也有它的缺點,如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化學溶液,電力等.如果除霧裝置設計不當,可能會在排放氣體中夾帶殘留的氯化物,使得排氣中有類似於漂白劑的氣味.所以,除霧裝置也是非常重要的系統組成部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MET-PRO公司的惡臭控制系統,目前我們從DUALL分部引進最大的惡臭控制系統,整個系統有六台PT500-MD25多級吸收塔組成(五用一備),單台處理氣量為42000 Nm3/h.廠家對氨氣和硫化氫的設計去除率為95%,但根據該公司三十多年來的經驗,建成後的實際去除率可望達到99%(硫化氫)和98%(氨氣)以上.該系統今年年中可望正式投入運行.PT500-MD 25的工藝流程示意圖(見圖1).
為了進一步適應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地區的需求,MET-PRO公司已通過北京天傳海特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將技術和設備製造轉移到中國,以降低成本,更好地為改善環境提供快捷高效的設備和服務.
(2)生物過濾法
生物過濾法處理過程是由天然濾料來吸附和吸收惡臭氣流中的臭氣,然後由生長在濾料中的細菌和其它微生物來氧化降解.通常情況下,這些天然濾料上本身固有的細菌和其它微生物就足以用來除去臭氣,而非某些方法所謂細菌接種和添加化學葯劑等額外工作.然而,濾料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主要考慮因素是是否適合細菌和其它微生物的生長.可作為濾料的材料有:木削,垃圾堆肥過程的產物,沙,土壤,石頭,貝殼等.近年來,有機或無機的人工合成材料也逐漸被開發和用作生物過濾料,特別是類似於填料塔中的有機物填料被用於生物過濾洗滌塔,由於人工合成材料的強度,比表面積和均一性等性能均優於多數天然材料,生物過濾洗滌塔的操作和處理能力上將會有一個大的飛躍,如可望將生化反應停留時間從傳統的45到60秒縮短到6秒鍾.這樣,同樣濾料通過面積的處理能力可增加7到10倍.
6. 我在生活污水處理廠做污泥運輸工作,我想知道污泥中的氣味對人有害嗎
沒什麼的,就是臭味,跟茅坑一樣的味道。下班回家之前,洗澡換衣服就行了
7. 污水處理廠釋放的臭味對人有危害嗎
生活污水沒有害,但是工業污水對身體是有點害的,有害成分主要集中在氣體和污泥中專。
污水處理中難免屬會有臭味其味道主要來源於待處理的污水中含有易揮發異臭味的化合物,經設備攪動、翻轉等機械運動,使得這些化合物揮發出來,產生異臭味。
污水在輸送、儲存等過程中因微生物作用,釋放異臭味。還有就是污水處理過程中,因工藝條件和要求造成異臭味的產生。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異臭分子,主要是含氮、含硫的化合物,如氨氣、硫化氫。
只要按照國家綜合污水處理要求進行污水處理,使處理過的污水達標,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7)污水處理廠污泥滯留臭味擴展閱讀:
國家標准GB14554-93將惡臭定義為:一切刺激嗅覺器官引起人們不愉快及損壞生活環境的氣體物質。
工業生產、市政污水、污泥處理及垃圾處置設施等是惡臭氣體的主要來源。
惡臭氣體主要產生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排污泵站、進水格柵、嚗氣沉沙池、初沉池等處,污泥處理過程中的污泥濃縮、脫水干化、轉運等處,垃圾處理過程中的堆肥處理、填埋、焚燒、轉運等處,以及化學制葯、橡膠塑料、油漆塗料、印染皮革、牲畜養殖和發酵制葯等相應的產生源處。
8. 污水處理廠裡面污水池散發臭氣的量(每平方米散發的量)大約是多少有相關的計算公式嗎
表1 臭氣濃度控制參考值
序號 控制項目 一級標准 二級標准
1 氨 1.5 4.0
2 硫化氫 .06 .32
3 甲硫醇 .007 .02
4 甲硫醚 .07 .55
5 臭氣濃度(倍數) 20 60
6 甲烷氣(廠區最高濃度) 5 5
7 氯氣 .4 .6
表2 污水處理廠構築物脫臭通量
設施名稱 通風量 備注
沉沙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非作業空間 1~3次/小時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5~10次/小時 在漏鬥上加蓋辦事為3~5次/小時
泵房 3~5次/小時或根據發熱量計算 考慮內燃機用氣
鼓風機房 3~5次/小時或根據發熱量計算
電氣室 根據發熱量計算
發電機房 3~5次/小時 考慮內燃機用氣
初沉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非作業空間 1~3次/小時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5~10次/小時
曝氣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非作業空間 1.2×曝氣空氣量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
加氯機房 5~7次/小時
污泥濃縮池 二層蓋板作業空間 3~5次/小時+1.5×曝氣空氣量
非作業空間 1~3次/小時
廠房式蓋板作業空間 5~10次/小時
污泥濃縮機房 3~10次/小時 熱處理時採用其他方法
一般機械室 3~5次/小時
管廊 3~5次/小時
2.1 土壤脫臭技術
2.1.1土壤脫臭原理及特點
土壤脫臭機理主要可分為物理吸附和生物分解兩類,惡臭氣體-如胺類、硫化氫、低級脂肪酸等水溶性臭氣類,被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去除,而非溶性臭氣則被土壤表面物理吸附繼而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土壤脫臭法特點:① 維護管理費用低,效果與活性炭脫臭同等,② 處理1m2的臭氣需2.5~3.3 m2土地;③ 但不適於降暴雨、下大雪地區;對於高溫、高濕和水分、塵土、微塵等氣體須予處理。
2.1.2 土壤和參數
設計土壤脫臭時選擇的土壤指標應是:腐殖土為好,亞粘土等紅土需摻入雞糞、垃圾和污泥肥料進行改良後使用;礦質土和粘土不宜。土壤水分40~70%為宜。過於乾燥的土壤需裝設水噴淋器。種植草坪土壤表面保持傾斜,作為防降暴雨的措施。
日本經驗得出:
臭氣通過土壤中速度:2mm ~17mm/s;
設計一般選為5mm/s;
有效土壤厚度為50 cm;
臭氣與土壤接觸時間為1分40秒;
臭氣通過活性炭速度:30cm~40cm/s;
有效厚度為40cm;
臭氣與活性碳接觸時間為1秒。
2.1.3 工程範例
(1)日本某處土壤脫臭床
臭氣風量:600m3/min
臭氣與土壤接觸時間:2.7m3/m2min
需土壤面積:1580m2
(2)我國某處污泥脫水機房土壤脫臭床
脫水機房容積:V=450m3
設換氣周期:每小時3次(20min)
換臭氣量:22.5m3/min(450m3/20min)
脫臭負荷:設2.7m3(臭氣)/m2(土)min
需土壤面積(計算值):8.3m2
(設計值):25m2
結構設計(自土壤表層向下)
2.3 高能離子脫臭技術
2.3.1 技術簡介及工作原理
高能離子凈化系統是瑞典的高新技術,它能有效地清除空氣中的細菌、可吸入顆粒物、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質。使人的嗅覺感受到模擬自然的清新空氣。它的核心裝置是BENTAX離子空氣凈化系統,其工作原理是置於室內的離子發生裝置發射出高能正、負離子,它可以與室內空氣當中的有機揮發性氣體分子(VOC)接觸,打開VOC分子化學鍵,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對硫化氫、氨同樣具有分解作用;離子發生裝置發射離子與空氣中塵埃粒子及固體顆粒碰撞,使顆粒荷電產生聚合作用,形成較大顆粒靠自身重力沉降下來,達到凈化目的;發射離子還可以與室內靜電、異味等相互發生作用,同時有效地破壞空氣中細菌生存的環境,降低室內細菌濃度,並將其完全消除。最終的效果是使室內空氣變得象雨後森林般的純凈。
高能離子凈化系統在歐洲諸國應用於醫院、辦公樓、公眾大廳等,以空氣凈化以致達到模擬自然森林空氣清新的效果。近些年逐步開發應用於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提升泵房的脫臭方面,法國、英國、蘇格蘭、瑞典等國的應用實例很多。
2.3.2 天津市某污水廠試驗效果
(1)試驗場地
脫臭中試場地選擇在天津市某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實驗室內,臭源是脫水污泥處置過程中產生的臭氣。
(2)試驗條件:
①污泥中試實驗室
總容積:30m3 (3×4×2.5m3) ;
污泥發酵倉直徑φ600mm,長3m;
臭氣測試點與發酵倉的水平距離為1m;
高能離子凈化系統主機及通風系統置於室內。
②臭氣源
260kg脫水污泥投入到回轉式污泥發酵倉中;
為了加強臭氣強度,污泥採用了太陽能加熱。
③高能離子凈化系統
離子機規格型號:2—E—S氣流:0.42m3/s
空氣處理量:1500m3/h 功率:22w
為離子發射系統配套的通風系統;
④ 測試項目
負離子濃度;VOC(有機污染)氣體總量;
H2S、O2、CO、CH4濃度。
⑤ 試驗數據分析及評價
9小時連續運行,臭源VOC濃度周期性變化從25~100ppm,室內則從15~16.7ppm逐漸衰減到0~1ppm;室內測點離子濃度始終保持在160~170Ions/cm3;H2S氣體濃度也保持為0。
試驗結果變化曲線見圖1及2。
⑥ 試驗結果評價
A試驗所採用的VOC測定儀,離子檢測計和有毒有害氣體測定儀都是先進的攜帶型儀器,靈敏度很高,能保證數據的可靠性;
B試運行是污泥發酵倉及太陽能加熱後的污泥臭氣,臭氣強度高,通過BENTAX離子空氣凈化系統凈化,僅1小時後,VOC濃度降低至零,離子濃度升高,H2S氣體由4.0ppm減小到0,人員嗅覺感覺臭味明顯下降。負載試驗是在脫水污泥處置臭源條件下進行的,臭源VOC濃度從25~100ppm,室內測點則從15~16.7ppm逐漸衰減到0~1ppm;離子濃度始終保持在160~170 Ions/cm3;H2S氣體濃度也保持為0。
技術結論意見為:通過利用高能離子除臭,在上述試驗條件下,除臭效果技術上是可行的。
C 經濟分析
在本實驗條件下,高能離子凈化系統對污水廠脫水污泥臭氣的凈化效果較顯著,運行成本分析如下:
24小時運行耗電量僅為0.53kwh;
單位空間耗電量為0.018 kwh/m3.d;
按每度電0.45元計算
凈化1立方米臭氣的成本約為0.0081元/m3.d;
污泥脫水車間以1000 m3為計;
則運行成本直接耗電費用為8.1元/d。
9. 醫院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很多,並且又臟又臭,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污泥量,最好還能減少臭味
污水生化處理的技術核心是微生物,傳統生化法污水處理法效果差、效率低、難穩定,微生物發生器能迅速締造和播種微生物,並在復雜氣候和水質條件下治理污染,凈化水質.
微生物發生器產生的是高密度優勢微生物菌群,能快速食掉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淤泥,且不產生臭味,不用污泥脫水機、污泥傳輸機、泥餅外運車、廢氣處理設備和大功率的鼓風曝氣設備,與傳統方法比較,能耗是活性污泥法的1/8,設備投資可節約百分之七十,還可在淺層水池上運轉,從而使污水處理池體積縮小、深度減淺,大大降低了一次投資費用和長期管理費用。
微生物發生器產生的高密度微生物菌群通過射流進入處理池後,能迅速減少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和固體懸浮物(TSS),並有極強的脫氮除磷功能,還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使5類水轉變成3類以上,7天內消除污水中的臭味,10天內吃掉污水中50%左右的淤泥,每天降解20%的BOD,10-15天內實現達標排放或中水回用。
採用微生物發生器處理污水無污泥膨脹之憂,也不受操作員學歷年齡限制,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隨著高密度微生物菌群發生量的不斷增加,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也越來越少,大量的微生物因缺少BOD而失去存活能源自滅,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未自滅微生物還可成為魚類和浮游生物的餌料,進而形成良性的生態處理凈化過程,沒有臭味、不產生污泥、無二次污染,營造綠色環境。
10. 污水處理廠污泥中臭度哪裡能夠檢測,需要CMA資質
污泥的臭氣檢測還是臭度,好像沒有聽說過臭度檢測項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