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污水處理後的污泥處理規定

污水處理後的污泥處理規定

發布時間:2021-03-21 17:20:22

Ⅰ 葯廠污水處理後的污泥怎麼處理

在污泥濃縮、調理和脫水等實現污泥減量化的常規處理工藝基礎上,根據污泥處置要求和相應的泥質標准,選擇適宜的污泥處理技術路線。污泥以園林綠化、農業利用為處置方式時,鼓勵採用厭氧消化或高溫好氧發酵(堆肥)等方式處理污泥。 厭氧消化處理污泥。鼓勵城鎮污水處理廠採用污泥厭氧消化工藝,產生的沼氣應綜合利用;厭氧消化後污泥在園林綠化、農業利用前,還應按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 高溫好氧發酵處理污泥。鼓勵利用剪枝、落葉等園林廢棄物和礱糠、谷殼、秸桿等農業廢棄物作為高溫好氧發酵添加的輔助填充料,污泥處理過程中要防止臭氣污染。污泥以填埋為處置方式時,可採用高溫好氧發酵、石灰穩定等方式處理污泥,也可添加粉煤灰和陳化垃圾對污泥進行改性。 高溫好氧發酵後的污泥含水率應低於40%。 鼓勵採用石灰等無機葯劑對污泥進行調理,降低含水率,提高污泥橫向剪切力。污泥以建築材料綜合利用為處置方式時,可採用污泥熱干化、污泥焚燒等處理方式。 污泥熱干化。採用污泥熱干化工藝應與利用余熱相結合,鼓勵利用污泥厭氧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熱能、垃圾和污泥焚燒余熱、發電廠余熱或其他余熱作為污泥干化處理的熱源;不宜採用優質一次能源作為主要干化熱源;要嚴格防範熱干化可能產生的安全事故。 污泥焚燒。經濟較為發達的大中城市,可採用污泥焚燒工藝。鼓勵採用干化焚燒的聯用方式,提高污泥的熱能利用效率;鼓勵污泥焚燒廠與垃圾焚燒廠合建;在有條件的地區,鼓勵污泥作為低質燃料在火力發電廠焚燒爐、水泥窯或磚窯中混合焚燒。污泥焚燒的煙氣應進行處理,並滿足《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准》(GB18485)等有關規定。污泥焚燒的爐渣和除塵設備收集的飛灰應分別收集、儲存、運輸。鼓勵對符合要求的爐渣進行綜合利用;飛灰需經鑒別後妥善處置。

Ⅱ 分析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怎樣處理

污水處理的過程中處理單元繁復,每個環節都會發生固體別離物,這些固體一般應該怎麼處理呢?事實上,不同的污水水源,不同的污水處理工藝,不同的污水處理單元提純出來的污泥是不一樣的,因而,這些污泥的處理辦法也不盡相同。不過現在可行的污泥處置辦法基本上就是以下幾種,依據不同的污水處理體系的污泥成分不同挑選不同的辦法。
填埋:清潔填埋辦法操作相對簡略,處理費用不高,將脫水污泥直接運到廢物填埋場進行清潔填埋曾是我國大多數污水處理廠挑選的污泥處置辦法。可是在實踐運轉過程中發現,脫水泥餅直接填埋自身是對資源的嚴峻浪費,此外,還可能對填埋場構成諸多困難。
考慮到污泥是一種資源,一些國家開端約束污泥的直接填埋,填埋本錢的上升,引發了人們深度處理污泥、減量和資源化的市場需求。這些約束包含:污泥填埋的含水率有必要小於40%;有機質含量低於30%。為滿意上述要求,一般需對脫水污泥再進行以污泥干化為首要技能手法的後續處理。在我國綜合考慮各種處置辦法的本錢、對環境可能發生的影響及現在我國的實踐情況,對污泥進行填埋處置可能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污泥處置的一種辦法。
土地利用:城市污水廠污泥肥效對比典型的農家廄肥有明顯優勢。污泥中農作物成長所有必要的氮、磷、鉀等元素都遠高於農家廄肥,有機成分也較之高。。
使用有機肥的首要長處有:改進土壤,進步犁地生產能力;進步化肥利用率;進步農作物產值,改進農作物質量;增強微生物活性。可是,由於有機肥肥效釋怠慢,養分含量低,使用數量大,且當年利用率低,在作物成長旺盛、需肥多的時期,往往不能及時滿意作物的需求,所以需求與無機肥料配合使用。制備有機無機復合肥料是解決以上對立的最佳有效途徑。
堆肥技能是污泥農用的首要手法。由於好氧堆肥具有發酵周期短、無害化程度高、清潔條件好、易於機械化操作等特色,故國內外用廢物、污泥、人畜糞尿等有機廢棄物制肥的工廠,絕大多數都選用好氧堆肥。好氧堆肥過程是通過好氧性微生物的生物代謝作用,使污泥中有機物轉化成富含植物養分物的腐殖質,反響的最終代謝物是CO,、H,0和熱量,很多的熱量使物料保持持續高溫,下降物料的含水率,有效地去除病原體、寄生蟲卯和雜草種子,使污泥到達減量化、安穩化、無害化、資源化目的。
用於修建:污泥含有很多無機質,在處理後也能夠作為建材的質料。這種資源化利用計劃還在不斷測驗中。污泥修建材料利用辦法首要有制磚、制水泥、制纖維板等。現在使用較多的是制磚。
燃燒:污泥的燃燒有必要首要進行干化或半干化,在點著時增加少數輔佐燃料,這以後能夠到達自燃。選用先進的熱交換體系,能夠依託污泥燃燒所發生的熱能進行干化,其熱量能夠滿意大部分乃至悉數干化的需求。未經干化或半干化處理的污泥燃燒由於過多的水份將難以點著,其熱量平衡為負數,即有必要增加燃料才幹保持燃燒。以燃燒為中心的處理辦法是最完全的污泥處理辦法,它能使有機物悉數碳化,殺死病原體,最大程度地削減污泥體積。

Ⅲ 污水處理場一般產生的污泥該怎麼處理

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為使污水經過一定方法處理後,達到設定的某些標准,排入水體、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等的採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刪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刪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各個處理構築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過粗格刪進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後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運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廠運行總能耗相當大的比例,這與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揚程有關。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砂池一般設於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減輕無機顆粒對水泵、管道的磨損;也可設於初沉池前,以減輕沉澱池負荷及改善污泥處理構築物的處理條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應的主要是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以及曝氣沉砂池的曝氣系統,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的動力系統。
3.初次沉澱池
初次沉澱池是一級污水處理廠的主題處理構築物,或作為二級污水處理廠的預處理構築物設在生物處理構築物的前面。處理的對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築物的運行條件並降低其BOD5負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澱池,輻流沉澱池和豎流沉澱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設備是排泥裝置,比如鏈帶式刮泥機,刮泥撇渣機,吸泥泵等,但由於排泥周期的影響,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較低的。

4.生物處理構築物
污水生物處理單元過程耗能量要佔污水廠直接能耗相當大的比例,它和污泥處理的單元過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氣系統的曝氣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其基本上是聯系運行的,且功率較大,否則達不到較好的曝氣效果,處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溝處理工藝安裝的曝氣機也是能耗很大的設備。生物膜法處理設備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較低,但目前應用較少,是以後需要大力推廣的處理工藝。
5.二次沉澱池
二次沉澱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較低。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濃縮池,污泥脫水,乾燥都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污泥處理單元的能量消耗是相當大的,這些設備的電耗功率都很大。

針對各個處理構築物的節能途徑
1.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節省能耗,主要是考慮污水提升泵如何進行電能節約,正確科學的選泵,讓水泵工作在高效段是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地形,減少污水的提升高度來降低水泵軸功率N也是有效的辦法,定期對水泵進行維護,減少摩擦也可以降低電耗。
2.沉砂池
採用平流沉砂,避免採用需要動力設備的沉砂池,如平流沉砂池。採用重力排砂,避免使用機械排砂,這些措施都可大大節省能耗。
3.初次沉澱池
初次沉澱池的能耗較低,主要能量消耗在排泥設備上,採用靜水壓力法無疑會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4.生物處理構築物
國外的學者通過能耗和費用效益分析比較了生物處理工藝流程,他們認為處理設施大部分的能量消耗是發生在電機這類單一的設備上,因而節能應從提高全廠功率因數、選擇高效機電設備及減少高峰用電要求等方面入手。他們提出的節能措施既包括改善電機的電氣性能,也包括解決運轉的工藝問題,還包括污水廠產物中的能量回收(Energy
Recovery)。
曝氣系統的能耗相當大,對曝氣系統能耗能效的研究總是涉及到曝氣設備的改造和革新。新型的曝氣設備雖然層出不窮,但目前仍然可劃分為2類:第1種是採用淹沒式的多孔擴散頭或空氣噴嘴產生空氣泡將氧氣傳遞進水溶液的方法,第2種是採用機械方法攪動污水促使大氣中的氧溶於水的方法。微孔曝氣,曝氣擴散頭的布局和曝氣系統的調節這些都是節能的有效措施。在傳統活性污泥處理廠曝氣池中辟出前端厭氧區,用淹沒式攪拌器混合的節能、生物除磷方案。這一簡單的改造可以節省近20%的曝氣能耗,如果算上混合用能,節能也達到12%。自動控制系統的應用於污水處理節能,曝氣系統進行階段曝氣,溶解氧存在濃度梯度,既減少了能耗,又可以改善處理效果,減少污泥量。
生物膜法處理工藝採用厭氧處理可以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5.二次沉澱池
二次沉澱池中對排泥設備的研究和排泥方式的改善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系統節能研究主要集中於污泥處理的能量回收。從污水污泥有機污染物中回收能量用於處理過程早在上世紀初就已投入實踐,但能源危機之前一直不受重視。目前有兩種回收途徑:一是污泥厭氧消化氣利用,一是污泥焚燒熱的利用。
消化氣性質穩定、易於貯存,它可通過內燃機或燃料電池轉化為機械能或電能,廢熱還可回收於消化污泥加熱。因此利用消化氣能解決污水廠不同程度的能量自給問題。林榮忱等人比較了沼氣發電機和燃料電池兩種利用形式,認為燃料電池能量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發展前途。對消化氣的最大化利用是提高能效的主要方式。沼氣發電機組並網發電的研究和應用在國內已有應用實例,是大型污水處理廠的沼氣綜合利用的可行途徑。

另外一種能量回收方式是將城市固體廢物焚燒場建在污水處理廠旁,將固廢與污水污泥一起焚燒,獲得的電能用於處理廠的運轉。
城市污水處理的能耗分析研究與節能技術和手段的發展往往並不同步。由於污水處理能量平衡分析方法研究的欠缺,節能措施的制訂和實施常常超前。而多數節能途徑和手段常常由處理廠的操作管理人員結合各處理設施實際情況提出,具有經驗性和個別性,不一定能適用於其他污水廠甚至是工藝相似的污水廠;另一方面,從廣義上說,污水處理學科領域的技術創新、新材料和新設備的使用都蘊涵著節能增效的潛力,因而節能的途徑和手段往往是很寬泛的。

結論
污水處理是能源密集(energy intensity)型的綜合技術。一段時期以來,能耗大、運行費用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建成的一些處理廠也因能耗原因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能耗問題將成為城市污水處理的瓶頸。能否解決耗污水廠的能耗問題,合理進行能源分配,已經成為決定污水處理廠運行效益好壞的關鍵因素。能耗是否較低,也是未來新的污水處理廠可行性分析的決定性因素,開發能效較高的污水處理技術,合理設計及運行污水處理廠,必將是未來污水處理廠設計和運行的必由之路。

Ⅳ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怎麼處理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來處理有以自下幾個途徑:一是垃圾廠填埋,因為不好脫水,不易於壓實,所以現在很少有垃圾廠要法泥;二是制肥,在符合國家規定的污泥農用限值的情況下需要將污泥脫水干化,並加入一定的營養劑,包裝出售;三是用於電廠摻煤焚燒,這也是比較環保的一種處理方式,缺點是性價比不高。

Ⅳ 污水處理後的污泥該怎麼處理,量很大,填埋不是辦法

壓濾機壓完的污泥含水率一般是70~%,起碼先做到這個水平,做不到的話,自己找找是不是壓濾機操作不當(投葯、復合,或者是設備選錯了)。
產生的污泥如果很多直接外運肯定貴的很,垃圾填埋場是按照重量收費的,必然的貴。
當然也不是沒辦法:
而且如果有足夠的地的話,先做幾個干化場,日光要好的地方,少雨不結冰的最好,曬半個月到2個月時間,把含水率降到50%以下最好。生化污泥要曬時間長些,初沉池絮凝污泥化學沉渣之類的可以曬半個月就足夠了,或能到30%。然後在外運,豈不是省了大量的外運填埋費用。很不錯的,用水泥摸一個區域,最好是有幾百上千平米一塊的,做四五個輪流使用(你自己算好了),污泥厚度不宜超過30cm,否則曬起來很慢,水泥抹面放個5‰以上的坡即可(最好不要上大型車輛以防壓壞了),曬的時候,從坡高出堆放,分批曬干後一起拉走。下雨前可以適當遮蓋些白色塑料膜(0.5~1mm厚)。
如果需要自動化程度高的,建議取曬鹽場看看,哪裡的有專業的曬乾和遮蓋膜的機械,面積很大。
如果你實在是沒有地的話,污泥含水率已經做到沉污泥小於75%、生化污泥小於80%了,那隻能交給垃圾填埋場或者污泥處置中心了,真是沒轍了。再有的辦法就是烤乾、焚燒之類的,還不如送填埋場省事省錢呢。

Ⅵ 污水處理污泥怎麼處理

污泥穩定處理有好氧穩定和厭氧穩定,好氧穩定有很多優點,但能耗很高,只有當污泥量較少時才採用。污泥厭氧穩定處理通常採用中溫(35℃)厭氧消化方法。國內已有十幾座大型污水處理廠採用此方法,污泥經消化後,有機物含量減少,性能穩定,總體積減少,污泥消化過程中還產生大量沼氣(消化降解1kgCOD可產生350L沼氣)可以回收利用。

但由於消化裝置工藝復雜,一次性投資大,運行有難度。污泥厭氧消化和沼氣利用裝置費用,約占污水處理廠投資和運行費的30%左右,而且大多需進口技術和設備。從調查已建消化池的實際運行看,只有少數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管理、設計問題,亦有沼氣利用的經濟性和安全性問題。比較好的如天津市東郊污水處理廠,該廠設計規模為處理城市污水40萬m3/d,污泥日產2460m3(含水率96%),產生沼氣13300m3,供4台248kW發電機發電,日可發電27000度,並與市電並網。

污泥的穩定問題,除了採取污泥厭氧消化外,還應結合污水處理工藝中考慮少產生污泥和穩定泥質的方案。例如污水處理工藝設計中採用延長污水曝氣時間,減少污泥的產量;設計參數中增加污泥泥齡(如泥齡20天以上),盡量使污泥趨向穩定的污水處理工藝。對中小型污水處理廠來說,採用帶有延時曝氣功能處理工藝(如氧化溝等處理工藝)是可取的。有的污水處理工藝投資低(如AB法的A段),而污泥量較多,增加了污泥的處理成本。故應當把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統一考慮,一並計算投資和運行費用。

污泥的穩定並不等於污泥無害,用於農田還需要符合國家標准中關於污泥農用時污染物控制標准限值。見下表。其中對鎘、汞、砷、苯並芘、多氯聯苯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應該通過嚴格控制工業廢水源頭的排放,來控制污泥的性質。

國外在污泥穩定方面,除了用生物法(包括中溫消化、高溫消化及利用微生物和某些添加劑)外,還採用了化學法,有的將脫水後的污泥加鹽酸調pH值至2~3,反應60分鍾再加硝酸鈉;有的對脫水污泥添加石灰。後者在歐洲應用較多。

Ⅶ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是怎麼處理的

  1. 垃圾廠填埋,因為不好脫水,不易於壓實,所以現在很少有垃圾廠專要法泥。

  2. 制肥,在符合國屬家規定的污泥農用限值的情況下需要將污泥脫水干化,並加入一定的營養劑,包裝出售。

  3. 用於電廠摻煤焚燒,這也是比較環保的一種處理方式,缺點是性價比不高。

  4. 填海,現在國家不提倡這種方法,存在二次污染。

Ⅷ 污水處理後的污泥怎麼處理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有以下幾個途徑:一是垃圾廠填埋,因為不好脫水,不易專於壓實,所以屬現在很少有垃圾廠要法泥;二是制肥,在符合國家規定的污泥農用限值的情況下需要將污泥脫水干化,並加入一定的營養劑,包裝出售;三是用於電廠摻煤焚燒,這也是比較環保的一種處理方式,缺點是性價比不高;還有教材上說填海,現在國家不提倡這種方法,存在二次污染。

Ⅸ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怎麼處理

目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採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泥。

生物處理的原理回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答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餘的生物污泥在沉澱池中經沉澱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後的污水中除去。

(9)污水處理後的污泥處理規定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工藝分三級:

一級處理:物理處理,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澱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

二級處理:生物化學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

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並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後的污泥處理規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脫硫廢水除氨氮 瀏覽:480
凈水器有兩個濾芯怎麼分開 瀏覽:857
污水井巡查檢查標准 瀏覽:580
天湧泉凈水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753
污酸廢水水量 瀏覽:900
雨水收集池回用系統方案 瀏覽:973
氨基酸陰離子交換樹脂洗脫順序 瀏覽:503
凈水機雙出水多少ppm 瀏覽:445
天津污水處理廠英語怎麼說 瀏覽:98
半透膜透葡萄糖嗎 瀏覽:602
光固化樹脂補牙怎樣用 瀏覽:889
凈水器濾芯三個圈是什麼意思 瀏覽:139
蒸餾水裝置自製 瀏覽:464
冀億反滲透膜 瀏覽:924
新款斯柯達明銳空氣濾芯怎麼拆 瀏覽:141
污水池投葯表 瀏覽:404
用什麼辦法將污水中的鹼提取 瀏覽:715
藍飄爾的反滲透膜 瀏覽:31
聚丙烯樹脂粉末 瀏覽:427
容聲凈水器怎麼燒熱水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