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加油站與污水處理廠對生活那個危害更大
這倆對生活都是沒啥危害的。當然要是出事故了,肯定是加油站危害大。
㈡ 加油站油罐的清洗方法有哪些
(1)對清罐作業單位的要求:必須具有清洗資質,應通過質量管理體系和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2)對現場作業人員的要求:必須配備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帽、頭套、作業手套等;作業人員進罐前應釋放自身包括攜帶物品的靜電;不穿帶釘子的鞋和非防靜電服裝進罐;罐外專人監護,進罐時間不宜太長,一般為15至20分鍾為宜,輪班作業。
㈢ 加油站油罐怎樣進行油水分離
進行油水分離的方法:
1 重力分離法
重力分離法是典型的初級處理方法,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在靜止或流動狀態下實現油珠、懸浮物與水分離。分散在水中的油珠在浮力作用下緩慢上浮、分層,油珠上浮速度取決於油珠顆粒的大小,油與水的密度差,流動狀態及流體的粘度。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用stokes 和Newton 等定律來描述。
2 過濾法
過濾法是將廢水通過設有孔眼的裝置或通過由某種顆粒介質組成的濾層,利用其截留、篩分、慣性碰撞等作用使廢水中的懸浮物和油分等有害物質得以去除。
3 離心分離法
離心分離法是使裝有含油廢水的容器高速旋轉,形成離心力場,因固體顆粒、油珠與廢水的密度不同,受到的離心力也不同,達到從廢水中去除固體顆粒、油珠的方法。
4 浮選法
浮選法,又稱氣浮法,是國內外正在深入研究與不斷推廣的一種水處理技術。該法是在水中通入空氣或其他氣體產生微細氣泡,使水中的一些細小懸浮油珠及固體顆粒附著在氣泡上,隨氣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含油泡沫層) ,然後使用適當的撇油器將油撇去。
5 生物氧化法
生物氧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使廢水得到凈化的一種方法。油類是一種烴類有機物,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等生命活動將其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含油廢水中的有機物多以溶解態和乳化態,BOD5 較高,利於生物的氧化作用。
6 化學法
化學法又稱葯劑法,是投加葯劑由化學作用將廢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轉化為無害物質,使廢水得到凈化的一種方法。常用的化學方法有中和、沉澱、混凝、氧化還原等。對含油廢水主要用混凝法。混凝法是向含油廢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劑,在水中水解後形成帶正電荷的膠團與帶負電荷的乳化油產生電中和,油粒聚集,粒徑變大,同時生成絮狀物吸附細小油滴,然後通過沉降或氣浮的方法實現油水分離。
7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親油性材料,吸附廢水中的溶解油及其他溶解性有機物。最常用的吸油材料是活性炭,可吸附廢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
8 粗粒化法
粗粒化法是利用油、水兩相對聚結材料親和力相差懸殊的特性,油粒被材料捕獲而滯留於材料表面和孔隙內形成油膜,油膜增大到一定厚度時時,在水力和浮力等作用下油膜脫落合並聚結成較大的油粒。由斯托克斯公式可知,油粒在水中的浮升速度與油粒直徑的平方成正比。聚結後粒經較大的油珠則易於從水中被分離。經過粗粒化的廢水,其含油量及污油性質並無變化,只是更容易用重力分離法將油除去。
9 聲波、微波和超聲波脫水技術
聲波可加速水珠聚結,提高原油脫水效率;超聲波可降低能耗和減少破乳劑用量;而微波在降低乳狀液穩定性的同時,還可加熱乳狀液,進一步促進水滴的聚結,在解決我國東部老油田因三采等引起的原油性質復雜的深度脫水問題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10 超聲/ 電化學聯用技術
利用超聲的空化效應,可在電化學反應中使電極不形成覆蓋層,避免電極活性下降;超聲空化效應還有利於協同電催化過程產生·OH,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分解加速,超聲還可使有機物在水溶液中充分分散,從而大幅度提高反應器的處理能力。對印染廢水的處理表明,在超聲波和電場的協同作用下,廢水的脫色率大大高於單獨使用超聲波時的脫色率。
油水分離主要是根據水和油的密度差或者化學性質不同,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或者其他物化反應去除雜質或完成油份和水份的分離。已知的油水分離方法主要有重力式分離、離心式分離、電分離、吸附分離、氣浮分離等
㈣ 加油站油罐衛生清理最快方法
如果油品已經清空,人工清洗是最快的,一個清洗隊伍一天大概可以清洗五十立以下儲油罐五到六具,所以平均一個罐大概也就是2小時。但人工清洗需要專業資質隊伍和專業清洗人員。機器清洗一天大概2具,會產生大量廢水。
㈤ 加油站油氣回收方法有哪些
加油站油氣回收方法有吸附式,冷凝加吸附式兩種方法,智雲~~製冷油氣回收系統可以參考下
㈥ 加油站污染場地治理方法簡介
12.7.1.1 污染場地修復技術分類
污染場地的修復技術可按暴露情景和處置地點分類[13]。
(1)按暴露情景分類
可以按「污染源-暴露途徑-受體」對修復技術分類。對污染源進行處理的技術有生物修復(植物修復、生物通風、自然降解、生物堆等)、化學氧化、土壤淋洗、電動分離、氣提技術、熱處理、挖掘等;對暴露途徑進行阻斷的方法有穩定/固化、帽封、垂直/水平阻控系統等;降低受體風險的制度控制措施有增加室內通風強度、引入清潔空氣、減少室內外揚塵、減少人體與粉塵的接觸、對裸土進行覆蓋、減少人體與土壤的接觸、改變土地或建築物的使用類型、設立物障、減少污染食品的攝入、工作人員及其他受體轉移等。
(2)按處置地點分類
按照土壤是否要挖掘,可分為原位修復技術和異位修復技術。原位修復技術又可分為原位處理技術和原位控制技術,常用的原位處理技術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等。異位修復技術可分為挖掘和異位處理處置技術。異位處理處置技術可以按照修復工程是在場地內還是將污染土壤轉移到場地外進行修復,可以分為現場修復技術和離場修復技術。
12.7.1.2 常用修復技術簡介
(1)土壤污染修復治理技術簡介
常用的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主要包括挖掘、穩定/固化、化學淋洗、氣提、熱處理、生物修復等。[14~27]
1)挖掘。指通過機械、人工等手段,使土壤離開原位置的過程。一般包括挖掘過程和挖掘土壤的後續處理、處置和再利用過程。在場地修復的各個階段和多種修復技術實施過程中都可能採用挖掘技術,如場地環境評估、修復活動中和後評估階段。作為修復技術,《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送審稿)中推薦挖掘只能作為修復方案的一部分,不適用於傳統的挖掘—填埋技術方案。
2)穩定/固化。指通過固態形式在物理上隔離污染物或者將污染物轉化成化學性質不活潑的形態,降低污染物的危害,可分為原位和異位穩定/固化修復技術。原位穩定/固化技術適用於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異位穩定/固化技術通常適用於處理無機污染物質,不適用於半揮發性有機物和農葯殺蟲劑污染土壤的修復。
3)化學淋洗。指藉助能促進土壤環境中污染物溶解或遷移作用的溶劑,通過水力壓頭推動清洗液,將其注入被污染土層中,然後再將包含污染物的液體從土層中抽提出來,進行分離和污水處理的技術,可分為原位和異位化學淋洗技術。原位化學淋洗技術適用於水力傳導系數大於10-3cm/s的多孔隙、易滲透的土壤,如砂土、砂礫土壤、沖積土和濱海土,不適用於紅壤、黃壤等質地較細的土壤;異位化學淋洗技術適用於土壤黏粒含量低於25%、被重金屬、石油烴類、揮發性有機物、多氯聯苯和多環芳烴等污染的土壤。
4)氣提技術。指利用物理方法通過降低土壤孔隙的蒸汽壓,把土壤中的污染物轉化為蒸汽形式而加以去除的技術,可分為原位土壤氣提技術、異位土壤氣提技術和多相浸提技術。氣提技術適用於地下含水層以上的包氣帶;多相浸提技術適用於包氣帶和地下含水層。原位土壤氣提技術適用於處理亨利系數大於0.01或者蒸汽壓大於66.66Pa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揮發性有機鹵代物或非鹵代物,也可用於去除土壤中的油類、揮發態重金屬、多環芳烴或二
5)熱處理。指通過直接或間接熱交換,將污染介質及其所含的有機污染物加熱到足夠的溫度(150~540℃),使有機污染物從污染介質揮發或分離的過程。按溫度可分成低溫熱處理技術(土壤溫度為150~315℃)和高溫熱處理技術(土壤溫度為315~540℃)。熱處理修復技術適用於處理土壤中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農葯、高沸點氯代化合物,不適用於處理土壤中重金屬、腐蝕性有機物、活性氧化劑和還原劑等。
6)生物修復。生物修復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動物將土壤、地下水中的危險污染物降解、吸收或富集的生物工程技術系統。按處置地點分為原位和異位生物修復。生物修復技術適用於烴類及衍生物,如汽油、燃油、乙醇、酮、乙醚等,不適合處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2)地下水污染修復治理技術簡介[28~43]
1)監控條件下的自然衰減法。依賴自然衰減作用,在同其他更有效的方法所用時間相比屬合理的時間限定內,使特定地點達到修復目的包括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擴散、稀釋、吸附、揮發、及化學或生物固定、轉化或破壞等 這些作用在無人為干擾的可行條件下,能夠降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的數量、毒性、遷移性、體積或濃度。
優點是污染物最終能轉化成無毒的副產物、無須人為介入、不會涉及廢物的重新產生或遷移、費用低廉、克服機械化修復設施所帶來的局限。
缺點是進行長期監測並負擔相關費用、時間很長;受當地水文地質條件的自然變化及人為因素的影響;有利的水文和地球化學條件可能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曾經穩定化了的污染物重新發生遷移;對修復成果產生負面影響;含水層的各向異性可能是場地特徵復雜化;生物降解的中堅產物可能比原來的化合物更毒。
2)抽出處理法。抽取處理法是最早使用、應用最廣的傳統經典方法,從污染場地抽出被污染的水,並用潔凈的水置換,同時對抽出的水加以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把對抽取處理系統的監測作為修復措施整體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監測系統的運行狀態。處理後的地下水可直接使用,或者回灌以稀釋受污染水體、沖洗含水層,加速地下水的循環流動。
該方法存在操作繁瑣、時間長、成本高的問題,需要長期監測和維護。而且,一旦抽水停止,污染物濃度又會升高,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3)滲透性反應牆法。近幾年,隨著研究的深入,透水性反應牆法被認為是替代傳統抽取處理方法的一種有效方法。該技術廣泛用於處理地下水中的有機和無機污染物,它具有能夠較長時間持續原位處理、處理組分較多、價格相對便宜等優點,因此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PRB是一種原位被動修復技術,由透水的反應介質組成,一般安裝於地下水污染羽狀體的下游,通常與地下水流相垂直,並且它也可以作為污染地下水的地面處理設施。當地下水在自身水力梯度作用下通過活性滲濾牆時,污染物與牆體材料發生各種反應而被去除,從而達到地下水修復的目的。
4)生物修復法。運用植物和與之相關的微生物來原位處理受到污染的水與土壤,它是能夠有效、便宜清除多種有機和無機廢物的新技術 從本質上而言,植物修復法是運用人類的主動性,來提高自然區的自然衰減,它是介於工程方法和自然衰減之間的一種方法。
㈦ 加油站清罐污水怎麼處理
①沉降罐:現有沉降罐為700m3,保留原有筒體,內部構件按新工藝要求改造為逆向流沉降系統,規格為φ11500mm×7180mm,出水口高度5900mm,有效容積為540m3,沉降時間為4.3h,上部設有收油槽,下部有排泥管和沖泥管。
②混合反應器:混合反應器為鋼制容器,φ2000mm×7100mm,各種水處理葯劑加入其中,利用水力作用的原理完成混合攪拌,使反應進行完全,有效容積15m3,反應時間3.6min。
③加葯裝置:根據工藝要求加入4種化學葯劑,加葯系統按照加葯量進行配套,選擇耐磨加葯泵進行加葯,便於准確控制加葯量。
④過濾器:為保證污水水質,在沉降罐後採用雙濾料全自動過濾器。規格為GLWA100/0.6(φ3000×4250),處理水量為270m3/h,濾料為無煙煤、石英砂,按不同粒徑和級配比從下到上依次填裝,濾料反沖洗高度為0.80m,反沖洗時間為8h一次。
⑤污泥池:污泥濃縮池1座,鋼混結構,有效容積420m3,設置PNT-5000型刮泥機2台,污水回收泵1台,Q=50m3/h。
⑥污泥脫水機:選用自動廂式壓濾機XAZ100/1080-U-0.8型2台,配套耐莫污泥泵2台,Q=25m3/h,P=0.8MPa。
⑦自動加葯控制系統
為保證加葯連續准確進行,防止水量波動起伏時加葯量不準而引起水質的變化,對4種葯劑加量,通過測定來水的總流量,輸入計算機,由專用控制軟體對加葯泵進行控制,保證加葯的准確性。
㈧ 加油站洗車房廢水怎樣處理
使用小型高效一體化溶氣氣浮機連續處理後,清水循環使用。設備大概投資 8萬元
㈨ 關於中石化加油站的污水處理及儲油罐里的水的問題。求高手解答,萬分感謝。
問題1:外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