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AFF工藝是一種簡單的中水回用工藝,其特點是在活性污泥池(Activatedsludge)中設置一個沉澱池,通過水泵將上清液泵入不對稱纖維過濾器(Asymmetryfiberfilter簡稱AFF),過濾出水直接外排,或進入MBFB組合工藝進行深度處理,反沖污泥直接打回活性污泥池。
MBFB組合工藝是一種深度處理的中水回用工藝,改工藝以生物流化床為基礎,以粉末活性炭(Pow-deredactivatedcarbon,簡稱PAC)為載體,結合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embranebioreactor,簡稱MBR)工藝的固液分離技術,使反應器集活性炭的物理吸附、生物反應器的生物凈化和膜的高效分離作用為一體,使水體中難以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與在曝氣條件下處於流化狀態的活性炭粉末進行傳質、混合,被吸附、富集在活性炭表面,使活性炭表面形成局部污染物濃縮區域;粉末活性炭同時也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特殊的表面,其多孔的表面吸附了大量微生物菌群,在高溶解氧條件下,微生物對富集在活性炭表面小分子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然後利用陶瓷膜分離系統將水和吸附了有機物的粉末活性炭等懸浮顆粒分開,通過錯流過濾,進一步凈化污水,使其達到中水回用標准。研究表明,MBFB能有效除去微污染水體中氨氮、COD和其它難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機物等。
㈡ 求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
1、先進行污水一級處理:機械處理(預處理階段),處理粗格柵及細格柵、沉砂池、初沉池、氣浮池、調節池;
調節池的作用:為了保證後續處理構築物或設備的正常運行,需對污水的水量和水質進行調節。酸性污水和鹼性污水在調節池內進行混合,可達到中和的目的。短期排出的高溫污水也可用調節的辦法來平衡水溫。
(2)a2o2污水處理工藝流程擴展閱讀:
根據城市市政規劃或環境保護部門要求,分析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階段以確定項目為中心,一般由建設單位或其委託的設計研究單位編制項目建議書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通過國家計劃部門、投資銀行或企業計劃部門論證便可獲得立項,對於某些小規模項目,只編制污水處理工程方案設計,並通過投資部門的論證便可立項。
從污水中分離密度較大的無機顆粒,保護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損,縮小污泥處理構築物容積,提高污泥有機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為肥料的價值。
㈢ A2O污水處理方法原理
A2/O工藝是將厭/好氧除磷系統和缺氧/好氧脫氮系統相結合而成,是生物脫氮除磷的基礎工藝,可同時去除水中的BOD、氮和磷。
工藝為:原水與從沉澱池迴流的污泥首先進入厭氧池,在此污泥中的聚磷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溶解態有機物進行厭氧釋磷;然後與好氧末端迴流的混合液一起進入缺氧池,在此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剩餘的有機物和迴流的硝酸鹽進行反硝化作用脫氮;脫氮反應完成後,進入好氧池,在此污泥中的硝化菌進行硝化作用將廢水中的氨氮轉化為硝酸鹽同時聚磷菌進行好氧吸磷,剩餘的有機物也在此被好氧細菌氧化,最後經沉澱池進行泥水分離,出水排放,沉澱的污泥部分返回厭氧池,部分以富磷剩餘污泥排出。
厭氧 厭氧釋磷
缺氧 反硝化細菌反硝化脫氮
好氧 硝化細菌硝化作用生成硝酸鹽;聚磷菌好氧吸磷
a.本工藝特點
(1)本工藝在系統上可以稱為最簡單的同步脫N除P工藝,總的水力停留時間少於其他同類工藝;
(2)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條件下,絲狀菌不能大量增殖,無污泥膨脹之虞,SVI值一般均小於100;
(3)污泥中含P濃度高,一般為2.5%以上,具有很高的肥效;
(4)運行中勿需投葯,兩個A段只用輕緩攪拌,以不增加溶解氧為度,運行費用低;
(5)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N除P的功能;
(6)脫N效果受混合液迴流比大小的影響,除P效果則受迴流污泥中夾帶DO和硝酸態氧的影響,因而脫N除P效率不可能很高。
b.存在問題
(1)厭氧區居前,迴流污泥中帶有大量的硝酸根,破壞厭氧環境,對厭氧區聚磷菌厭氧釋磷不利;
(2)缺氧區處於系統中間,反硝化脫氮C源供給不足,使系統脫氮受限;
(3由於存在內循環,常規工藝系統所排放的剩餘污泥中實際中只有一部分經歷了完整的釋P、吸P過程,其餘則基本上未經厭氧狀態而直接由缺氧進入好氧區,這對系統除P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