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泥的SV、SVI、MLSS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污泥的SV、SVI和MLSS是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澱性能評價指標。
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 MLSS)
表示活性污泥在曝氣池內濃度,包括活性污泥組成的各種物質,即 MLSS=Ma+Me+Mi+Mii,其普遍應用於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相對指標。
式中,Ma——具有代謝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體;
Me——微生物內源代謝、自身氧化的殘留物;
Mi——由原污水帶入的難被微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機物質;
Mii——由污水帶入的無機物質。
污泥沉降比(SV)
又稱30min沉降率,表示混合液在量筒內靜置30min後所形成沉澱污泥的容積占原混合液容積的百分率,即沉降污泥的體積分數,以%表示。該指標能夠相對反應無你弄得和污泥凝聚、沉澱性能,用以控制污泥的排放量和污泥的早起膨脹。SV測定方法簡單。處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的SV一般介於20%~30%之間。
污泥容積指數(SVI)
通過將反應器內混合液置於1L的量筒內,靜置30分鍾後的沉澱污泥容積,初一混合液懸浮固體質量濃度來確定,其單位是mL/g,即SVI=混合液(1L)30min靜沉後形成的活性污泥容積(mL)/混合液(1L)中懸浮固體乾重(g)。
SVI能夠更好地評價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澱性能呢過,其值過低,說明粒徑細小、密實,但無機成分較多;過高有說明污泥沉降性能不好,將要或已經發生污泥膨脹。處理城市污水的SVI值一般介於50~150 mL/g之間。一把情況下,SVI<50 mL/g說明污泥活性太低,SVI介於70~100mL/g之間,污泥沉降性能良好;介於100~150 mL/g之間,說明污泥沉降性能一般;>150 mL/g污泥沉降性能差。故,SVI=150 mL/g常被作為污泥是否膨脹的界限。
Ⅱ 純化水系統的sv值是什麼意思
污泥沉降比(SV)
又稱30min沉降率,表示混合液在量筒內靜置30min後所形成沉澱污泥的容積占原混合回液容答積的百分率,即沉降污泥的體積分數,以%表示.該指標能夠相對反應污泥凝聚、沉澱性能,用以控制污泥的排放量和污泥的早起膨脹.SV測定方法簡單.處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的SV一般介於20%~30%之間.
污泥容積指數(SVI)
通過將反應器內混合液置於1L的量筒內,靜置30分鍾後的沉澱污泥容積,初一混合液懸浮固體質量濃度來確定,其單位是mL/g,即SVI=混合液(1L)30min靜沉後形成的活性污泥容積(mL)/混合液(1L)中懸浮固體乾重(g).
SVI能夠更好地評價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澱性能,其值過低,說明粒徑細小、密實,但無機成分較多;過高又說明污泥沉降性能不好,將要或已經發生污泥膨脹.處理城市污水的SVI值一般介於50~150 mL/g之間.一把情況下,SVI150 mL/g污泥沉降性能差.故,SVI=150 mL/g常被作為污泥是否膨脹的界限.
有的人會將SV與SVI混淆,故在這里也解釋了一下SVI。
Ⅲ 生活污水處理廠氧化溝的MLSS,SV30,SVI,厭氧DO,缺氧DO,好氧DO指標參數最佳是多少
個人經驗:
1、是否清澈,如果不清澈,看一下是有雜質還是水的顏色就不正版常,有雜質說明水中權懸浮物可能過多,去檢查下清水池是否有淤泥。
2、取水樣交給化驗人員進行化驗,看是否COD合格,或者拿COD快速測定儀測一下。
3、聞一下是否有異味,一般處理後的污水是沒有什麼特殊味道的。
Ⅳ 水處理svi為什麼算出來的結果是零點多呢。
但從你的問題,如果計算沒錯的話,可能是污泥活性偏低。建議你再發一個沉降比實驗圖片出來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Ⅳ 污泥體積指數SVI的倒數表示什麼
污泥體積指數SVI的倒數表示二沉池迴流污泥的污泥濃度。
污泥體積指數,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控制指標,該指數是指指曝氣池出口處混合液經30分鍾靜沉後,1g干污泥所佔的容積,以ml計。污泥指數反映活性污泥的鬆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污泥指數過低,說明泥粒細小、緊密,無機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指數過高,說明污泥將要膨脹,或已膨脹,污泥不易沉澱,影響對污水的處理效果。對一般城市污水,在正常情況下,污泥指數一般控制在50—150為宜。對有機物含量高的廢水,污泥指數可能遠超過上列數值。
Ⅵ 污水處理中SVI值為什麼與MLSS無關公式中SVI=SV/MLSS,但是結果卻與MLSS無關,這是為什麼啊
這個是因為SVI只是反應污泥活性的一個指標,例如你的MLSS是2200 SV30 是20%,同樣的污泥 只是換了個內更多水容量的池子,他的污泥濃度改了MLSS變成1100了,同樣SV30也變了變成了10%,但是SVI卻沒變,也就是這個污泥不管濃度變成多少,但是只要是一種污泥,他的污泥活性是固定的那SVI就不會變
SVI=SV30/MLSS
SVI:污泥體積指數,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標。指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靜沉後, 相應的1g干污泥所佔的容積(以mL計), 單位mL/g 。即: SVI=混合液30min靜沉後污泥容積(mL)/污泥乾重(g) ,即SVI=SV30/MLSS。
記得要換單位
例如MLSS=1100mg/l,SV30=10%(即100ml水中污泥佔10ml) 則計算的時候1100mg/L=1.1g/L sv30=10ml/100ml=100ml/L SVI=(100ml/L)/(1.1g/L)=90.9ml/g
測出MLSS和SV30就可以算了,它其實就是算出來的
Ⅶ 污水處理中SV與SVI在實際中有何區分
兩者區別主要有三點:過程不同、意義不同、測量方式不同。
1、過程不同:污泥沉降比內SV為廢水好氧生物處理中,容曝氣池混合液在量筒內靜置30 min後所形成的沉澱污泥容積占原混合液容積的比例;污泥指數為反映活性污泥的鬆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
2、意義不同:通過SV值變化可以判斷和發現污泥膨脹現象的發生。SV值的大小與污泥種類、絮凝性能及污泥濃度等有關。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在50~200之間,SVI值過低,說明污泥活性不夠,為水體中營養元素缺失導致。SVI過高的污泥,說明可能發生污泥膨脹。
3、測量方式不同:污泥沉降比(SV)將混勻的曝氣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進100ml量筒中至滿刻度,靜置沉澱30分鍾後,則沉澱污泥與所取混合液之體積比為污泥沉降比;污泥體積指數(Sludge Volume Index)表示污泥沉降性能的參數,在曝氣池出口處的混合液,經過沉澱30min後,每單位質量的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澱污泥所佔有的容積。
Ⅷ SVI與迴流污泥濃度的計算
SVI公式=SV的百分數x10/MSLL(g/L)
污水處理在生物處理系統中必須保持足夠且恆定的生物群體,因此在二沉池中所沉澱的生物固體(污泥)一部分必須返回到曝氣池,另一部分從二沉池中排放掉。
返回到曝氣池的生物量,是用來維持系統所要求的污泥濃度,降解進入系統中的有機物質。有機物越多,需要的生物量越大,要想維持系統所要求的污泥濃度,就必須保證迴流污泥的量。
迴流污泥濃度(Xr)與SVI之間有下列關系:
Xr=r•106/SVI(mg/l)
式中的r是考慮污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時間、池深、污泥層厚度等因素有關的系數,一般取1.2左右。
二沉池底流污泥濃度(XB)與濃縮時間(tE)之間的關系式:
XB=(103/SVI)•(tE)1/3 (kg/m3)
式中:SVI—污泥指數(L/kg);
Ⅸ 污水處理中SVI代表什麼
...
總氮TN
30分鍾沉降比SV
污泥指數SVI
...
Ⅹ 一個污水處理廠曝氣池和二沉池SVI值一樣嗎
如果你把曝氣池的SS稀釋到和二沉池相同,那麼測出的SVI就會很接近。二沉池的水是曝氣池的出水,水中的SS大大低於曝氣池。不能直接拿來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