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一下關於石墨廢水的主要處理工藝有哪些,處理關鍵點有是什麼呢
根據生產廢來水水量.水質特源點,廢水中主要是SS.COD溶度較高,平均值分別為2600mg/L和630mg/L;而BOD溶度很低,僅為30mg/L,該指標已達國家一級排放標准。故水理工藝,以去除水中SS,COD為主要目標。另外,由於廢水中COD/BOD高達21倍,故不宜選用生化法。因此確定以物理化學法為該處理工藝的首選方案。整個工藝設計先進,運行穩定可靠,投資和運行成本低的處理系統。
❷ 連續式石墨化工藝技術有哪些優點
在電解槽中,電流從此處流入電解液中的一級叫做石墨陽極板,電解行業,將陽極一般做成板狀,故叫做石墨陽極板,廣泛應用在電渡、廢水處理、工業防腐設備上或作特殊材料。
在電解工業中,使用石墨陽極板作為陽極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以金屬做陽極卻是近幾十年的事,我國對金屬陽極的研究和應用更晚,上世紀七十年代才對金屬陽極的有關技術進行研究和試驗,就電解行業的陽極而言,主要經歷了高銀(2%)低銀(0.5%)即鉛銀合金、鉛銀錫銻合金、鉛鈣合金、鉛銀加成核劑合金等幾個階段。
與其他材質相比石墨陽極板具有耐高溫、導電導熱性能良好,易機械加工,化學穩定性好,耐酸鹼腐蝕,灰份低等優點;用於電解水溶液,製取氯,苛性納,電解食鹽溶液製取鹼;例如應用石墨陽極板可作為電解食鹽溶液製取燒鹼的導電陽極。應用石墨陽極板可作為電鍍行業的導電陽極,是用於各種電鍍的理想材料;使電鍍的產品具有光滑、細膩、耐磨、耐腐蝕、亮度高、不易變色等優點。
❸ 石墨生產廢水如何處理,石墨生產廢水如何處理知識
廢水中主要是SS.COD溶度較高,平均值分別為2600mg/L和630mg/L;而BOD溶度很低,僅為30mg/L,所以以物理化學法為該處版理工藝的首權選方案。整個工藝設計先進,運行穩定可靠,投資和運行成本低的處理系統
❹ 石墨提純有哪些方法,各有何優缺點
浮選法是礦物常規提純方法中能耗和試劑消耗最少、成本最低的一種,這是浮選法提純石墨的最大優點。但使用浮選法提純石墨時只能使石墨的品位達到有限的提高,對於鱗片狀石墨,採用多段磨礦不但不能將其完全單體解離,而且不利於保護石墨的大鱗片。因此,採用浮選的方法進一步提高石墨品位既不經濟也不科學。若要獲得含碳量99%以上的高碳石墨,必須用化學方法提純石墨。
(一)鹼酸提純法。鹼酸法提純後的石墨含碳量可達99%以上,具有一次性投資少、產品品位較高、工藝適應性強等特點。而且還具有設備常規、通用性強(除石墨外,許多非金屬礦的提純都可以採用鹼酸法)等優點,鹼酸法是現今在我國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其缺點則是能量消耗大、反應時間長、石墨流失量大以及廢水污染嚴重。
(二)氫氟酸法。氫氟酸法最主要的優點是除雜效率高,所得產品的品位高、對石墨產品的性能影響小、能耗低。缺點是氟氫酸有劇毒和強腐蝕性,生產過程中必須有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對於設備的嚴格要求也導致成本的升高,另外氫氟酸法產生的廢水毒性和腐蝕性都很強,需要嚴格處理後才能排放,環保投入也使氫氟酸法成本低的優點大打折扣。
(三)氯化焙燒法。氯化焙燒法低的焙燒溫度和較小的氯氣消耗量使石墨的生產成本有較大的降低,同時石墨產品的含碳量與用氫氟酸法處理後的相當,相比之下氯化焙燒法的回收率較高。但因氯氣有毒,腐蝕性強,對設備操作要求較高,需要嚴格密封,對尾氣必須妥善處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廣應用。
(四)高溫法的最大優點是產品的含碳量極高,可達99.995%以上,缺點是須專門設計建造高溫爐,設備昂貴,一次性投資多,另外,能耗大,高額的電費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苛刻的生產條件也使這種方法的應用范圍極為有限,只有國防、航天等對石墨產品純度有特殊要求的場合才考慮採用該方法進行石墨的小批量生產,工業上還無法實現推廣。
比較分析表明,石墨提純的幾種方法各有千秋,也都具有一定的缺陷。鹼酸法易操作,生產成本低,對生產條件的要求也較低,但是生產的石墨固定碳含量較低,從目前看都無法達到99.9%。氫氟酸法除雜效果好,產品固定碳含量高,但是氟氫酸有劇毒和強腐蝕性,對安全保護措施和生產條件要求嚴格,而且廢水不易處理。
❺ 請問一下關於石墨廢水的主要處理工藝有哪些,處理關鍵點有是什麼呢
關鍵是破乳,一般對於乳化廢水,首先第一步考慮最大限度的破壞其版乳化結構,而針對不一權樣的水質特點,選擇的破乳劑也是不一樣的。對廢水進行破乳後,可經過混凝沉澱,再視水質情況,將破乳後廢水進生化或者其他處理工藝。網路武漢格林環保了解更多。
❻ 石墨都有什麼提純方法
石墨提純:化學提純和物理提純兩種方法。
(1)化學提純是利用石墨耐酸、鹼、抗腐蝕的性質,用酸、鹼處理石墨精礦,使雜質溶解,然後洗滌掉,提高精礦品位。化學提純可獲品位為99%的高碳石墨。化學提純有多種方法,國內應用最廣的是氫氧化鈉高溫熔融法。
基本原理是在500℃以上高溫條件下,使石墨中的雜質(以硅酸鹽礦物為主)與燒鹼,即NaOH起反應,生成水溶性反應物,用水浸取反應物,即可消除掉部分雜質,另一部分雜質,如鐵的氧化物,鹼熔後用HCl中和,生成可溶子水的氯化鐵,用水洗滌即可除去。
上述工藝流程中,NaOH濃度為50%左右,與石墨按1:0.8的比例混合,即生產1t高碳石墨消耗NaOH0.4t左右。HCl的加入量約為石墨的30%。燃料用煤約為o.6一o.7t。鹼熔法所用設備主要有錨式攪拌機,熔融爐、螺旋漿攪拌機、V型洗滌槽等。回收率85—90%,投資15—20萬元。這種,工藝雖較先進,但也存在耗水量大、石墨流失多,生產率較低,耗鹼量大,且排放的廢液污染環境等不足。
由上原因,成本較高。為解決或改善上述不足,河南省地礦廳岩礦測試中心研製了提純高碳石墨新工藝,以離心洗滌取代V型洗滌槽,將廢液處理後循環使用。採用這種新工藝,可降低材料成本50%左右,節水50%左右,產率提高10%左右,並減少了廢液對環境的污染。石墨固定碳含量大於99%,回收率達92.8%。
(2)物理提純即高溫提純,利用石墨耐高溫的性質,將其置於電爐中,隔絕空氣加熱到2500℃,使灰分(即雜質)揮發掉,從而提高精礦品位。高溫提純可獲品位為99.9%的高純石墨。
❼ 石墨有哪些提純方法
石墨是一種高能晶體碳材料,因其獨特的結構和導電、導熱、潤滑、耐高溫、化學性能穩定等特點,使其在高性能材料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廣泛應用於冶金、機械、環保、化工、耐火、電子、醫葯、軍工和航空航天等領域,成為現代工業及高、新、尖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非金屬材料。
提純方法:1..浮選法。浮選法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提純礦物的方法,由於石墨表面不易被水浸潤,因此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容易使其與雜質礦物分離,在中國基本上都是採用浮選方法對石墨進行選礦。石墨原礦的浮選一般先使用正浮選法,然後再對正浮選精礦進行反浮選。採用浮選法就能得到品位較高的石墨精礦。浮選石墨精礦品位通常可達80%~90%,採用多段磨選,純度可達98%左右。
2.鹼酸法。鹼酸法是石墨化學提純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比較成熟的工藝方法。該方法包括NaOH-HCl,NaOH-H2SO4,NaOH-HCl-HNO3等體系。其中NaOH-HCl法最常見。
3.氫氟酸法。任何硅酸鹽都可以被氫氟酸溶解,這一性質使氫氟酸成為處理石墨中難溶礦物的特效試劑。1979年以來,國內外相繼開發了氣態氟化氫、液態氫氟酸體系以及氟化銨鹽體系的凈化方法,其中,液態氫氟酸法應用最為廣泛,它利用石墨中的雜質和氫氟酸反應生成溶於水的氟化物及揮發物而達到提純的目的。
4.氯化焙燒法。氯化焙燒法是將石墨粉摻加一定量的還原劑,在一定溫度和特定氣氛下焙燒,再通入氯氣進行化學反應,使物料中有價金屬轉變成熔沸點較低的氣相或凝聚相的氯化物及絡合物而逸出,從而與其餘組分分離,達到提純石墨的目的。
5.高溫提純法 。石墨是自然界中熔沸點最高的物質之一,熔點為3850±50℃,沸點為4500℃,而硅酸鹽礦物的沸點都在2750℃(石英沸點)以下,石墨的沸點遠高於所含雜質硅酸鹽的沸點。這一特性正是高溫法提純石墨的理論基礎。
❽ 石墨換熱器處理廢水原理
這個問題有點NB。
一般都是用蒸鍋,用石墨換熱器不知道是個什麼意思,不怕在換熱器內部結晶?或者想把鹽水冷卻到析出點以上,放到離心機裡面繼續冷卻?
❾ 石墨方表面處理
石墨表面改性處理的方法石墨表面處理方法大致分為以下四種:
1、表面活性劑法:
採用有機物表面活性劑,利用其極性對石墨表面進行親水處理。但該活性劑,不得與減水劑等外加劑發生化學作用,否則將惡化含碳耐火澆注料的性能。
2、表面塗層法:
採用三氯化鈦和四丁氮基鈦酸等水解沉積法,使石墨表面吸附一層親水性的二氧化鈦,經熱處理後形成二氧化鈦膜;也可以用鋁的醇鹽經乙醇調製成溶膠,與石墨共磨後,經乾燥和500℃處理,使石墨表面塗上氧化鋁塗層。總之,可用各種溶劑處理石墨,使其表面獲得親水性的塗層,以提高施工性。
3、高速撞擊法:
高速撞擊法是採用具有良好的潤濕性的氧化物和碳化物等材料,與石墨按比例混合後裝進沖擊式混合機中,物料在各種機械力的作用下,使石墨顆粒表面覆蓋一層氧化物或碳化物,從而提高其親水性。該方法成本低、易批量生產,但濕拌料時間不宜太長,否則覆蓋在石墨表面的親水顆粒會分離下來,影響施工性能。
4、造粒法:
採用鎂砂和石墨作耐火原料,用樹脂或中溫瀝青等料作結合劑,擠壓成型和低溫處理後破碎,即為鎂碳顆粒。其石墨黏附在鎂砂顆粒表面,並被有機結合劑包裹,因此具有較好的親水性。另外,用鎂碳磚破碎成顆粒料,也可作含碳耐火澆注料的原材料。
❿ 高純石墨提純工藝有哪些具體工藝方法是什麼
高純石墨是指含碳量大於99.99%的石墨。高純石墨具有耐高溫、耐腐蝕、抗熱震、熱膨脹系數小、自潤滑、電阻系數小及易於機械加工等優點。開展高純石墨生產工藝研究,提高產品質量,對我國高純石墨產業的發展意義深遠。
1生產高純石墨的一般工藝流程具體內容可以在中國粉體技術 網這個網 站上看一看。
高純石墨的主要生產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很明顯,高純石墨的生產工藝與石墨電極的生產工藝不同。高純石墨需要結構上各向同性的原料,需要將原料磨製成更細的粉末,需要應用等靜壓成型技術,焙燒周期長,為了達到所希望密度,需要多次的浸漬-焙燒循環, 石墨化的周期也要比普通石墨長得多。
1.1原料
生產高純石墨的原料包括骨料、黏結劑和浸漬劑。骨料通常是用針狀石油焦和瀝青焦。這是因為針狀石油焦具有灰分低(一般小於1%),在高溫下容易石墨化,導電與導熱性能好,線膨脹系數小等特性; 用瀝青焦在同樣的石墨化溫度下得到的石墨,其電阻率較大,但機械強度較高,所以一般生產石墨化產品時, 除石油焦外還採用一定比例的瀝青焦,以便提高產品的機械強度。黏結劑通常使用煤瀝青,它是煤焦油蒸餾加工過程中的產物,在常溫下為黑色固體,無固定熔點。
1.2煅燒/提純
煅燒就是將各種固體炭素原料在隔離空氣的條件下進行高溫加熱處理。選好後的骨料,由於它們的成焦溫度或成煤的地質年代等不同,在內部結構中不同程度地含有水分、雜質或揮發物,這些物質需預先排除,否則會影響產品質量和使用性能,應對選好的骨料進行煅燒或提純。
1.3磨粉
用於石墨生產的固體材料,雖經煅燒或提純的塊度有所減小,但粒度仍比較大,且波動較大,組成不均勻,需要將骨料粒度粉碎到配料要求。
1.4混捏
磨製好的粉末需與煤瀝青黏結劑按一定比例配好後投入到加熱式混捏機中進行混捏,使物料分布均勻。
1.5成型
主要方法有擠壓成型(圖2a)、模壓成型(圖2b)、振動成型、等靜壓成型(圖2c)等4 種
1.6焙燒
成型後的炭素製品,須經焙燒過程,就是將壓型後的生坯在隔離空氣條件下通過熱處理(大約1 000 ℃),使黏結劑炭化為黏結劑焦。
1.7浸漬
浸漬的目的就是將熔融瀝青等浸漬劑,充填到焙燒過程中製品內部形成的微小氣孔以及骨料焦炭顆粒中原來存在的開口氣孔里,提高製品的體積密度、導電率、機械強度、抗化學腐蝕性等。
1.8石墨化
石墨化是指使熱力學不穩定的非石墨質碳通過熱活化作用轉變為石墨質碳的高溫熱處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