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污水處理好氧菌粉怎麼用

污水處理好氧菌粉怎麼用

發布時間:2021-03-11 12:15:05

污水處理菌

第一代:第一代的生物處理技術利用污水或污泥中的自發性細菌進行硝化與反硝化作用將有機污染物降解,使污水體恢復氮循環的自凈能力,由於菌種不全或數量不足,已經應付不了現代化高濃度與高復雜的污水;

第二代:第二代生物處理技術則是利用專業的污水處理微生物菌劑結合好氧、缺氧、厭氧等各種手段與設施來處理特定污水,由於環境適應能力與配方不全,不易全面解決污水中的高復雜污染成分與頑劣性的污水;

第三代:第三代BIO-1 污水處理菌劑是新一代的復合性微生物菌群,結合台灣27年微生物研發經驗與全球先進微生物基因工程培植技術,遴選萃取多種微生物中對水體污染物具有優秀降解性的菌種基因,培育成新一代更具降解污染能力的微生物,經過嚴格的篩選與馴化,再運用專用配方將多種微生物構成生物鏈,最終馴養成為專治復雜污水的復合菌群,使能處理各種高難度的污水/廢水

第三代BIO-1污水處理菌劑自身繁殖快,能很快增加系統中活性菌株濃度和代謝活動,菌株濃度增加後,更多的有機質被菌株吸附並吸收,一部分被同化成細胞物質幫助菌株增殖,另一部分被繼續分解為CO2、H2O、SO42-、NH3、PO43-等簡單無機物及能量釋放出,可達到污泥減量的目的。同時,BIO-1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自然進化等特性,一旦出現新的化合污染物,它們也能逐步通過自發或誘導產生新的酶系,具備新的代謝功能,促進污水中大分子有機物包括死亡的微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並釋放出可溶性氧化物。這些小分子有機物可被多種微生物利用從而達到污泥減量的目的。另外BIO-1與填料配合使用形成生物膜,污泥減量效果更加明顯,污泥去除率可達到90%以上。

Ⅱ 污水處理菌的作用是什麼

技術說明

在21世紀人類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也造成環境嚴重破壞與污染,使人們的健康遭受到嚴重的威脅,於是整治各種污染的環境保護措施迫在眉睫,從中央到地方,無不將其列為首要的施政重點。其中水污染的程度已經造成生態的嚴重失衡,大自然因過度的污染而失去了原有的氮循環自凈能力,所以藉由水處理方法是修復大自然生態的必須法門。

而在眾多的污水處理方法中,生物處理法因為工藝簡單、成效顯著、成本低廉、純天然環保、無二次公害等優點,在全世界都是最主要的污水處理工藝。其中生物膜法、生物滴慮法、活性污泥法或加入生物制劑等方法,都是利用生物的分解能力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但目前市面上大多的微生物處理僅靠存在於廢水污泥中自發菌之作用,由於現代工業化污水中的污染源種類相當復雜,而分解污染物的生物菌種類不全,該有的不存在,而不必要者又偏多,往往因為有效菌數量不足或菌種分解能力不夠,降解污染能力欠佳,以致於處理效果不易控制,有時還需憑借運氣,此種情形往往使投資興建設備之業主喪失信心,無所適從。

第三代BIO-1污水處理菌種的技術核心技術在於「以生物技術修復受污染水體氮循環自凈能力」,所有的菌種源自於大自然,加以人工培育馴化,最終回歸大自然,擔任修復水體氮循環的使命,符合無毒、無公害、無二次污染、對人體無害的原則。能有效去除氨氮、BOD、COD、SS、硝酸根、硫酸根、色度、臭味、毒性物質、化合污染物等,而不需化學混凝、助凝過程。

作用機理

一、好氧性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種利用水中的溶氧(DO),將有機污染物質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或轉化為污水處理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並利用這些養分進行繁殖,其過程正好可以降解污染物質,達到除污除臭的目的,此種處理法稱為好氧性處理,利用最多的就是活性污泥法。

二、通用厭氧性污水處理微生物是在沒有溶氧的環境下將硝酸鹽還原(利用硝酸鹽中的氧),進行脫氮反應,使其產生氮氣,此種方廣泛運用於含有氮氣的廢水處理。而酸生成菌(通用厭氧性微生物)常用於絕對厭氧微生物污水處理工法中的前期酸化反應。

三、絕對厭氧性生物處理是利用酸生成菌進行酸化反應,將污水中的醣類或蛋白質分解成單醣類、胺基酸或低級脂肪酸(有機酸)。再以醋酸生成菌(絕對厭氧性微生物)將污水中的單醣類、胺基酸或有機酸分解成醋酸。最後再以甲烷生成菌(絕對厭氧性微生物)分解醋酸生成甲烷。

四、多數的污水處理微生物以污染物為食,比如碳水化合物類、蛋白質類和脂肪類等污染物,都能被各種污水處理微生物分解,使其成為自身生長繁殖的養分。而利用光合細菌和芽孢桿菌等,能將惡臭氣體硫化氫轉化成自身生長所需要的硫元素,進而達到除臭的效果。

五、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種本身具有的多糖類黏性物質,能利用來吸附環境中的污染物,此種特性常被運用來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

六、經過特殊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群進入到污水中時,會成為環境中的優勢菌,能抑制病原菌和腐敗菌的生長,比如乳酸菌等成為優勢菌後,就能抑制環境中大腸桿菌等的生長,從而減少氨氣等臭味的產生。

Ⅲ 污水處理菌種怎樣培養

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的培養,就是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長條件,在這種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活性污泥形成,並且在數量上逐漸增長,並最後達到處理廢水所需的污泥濃度。

為達到污水中污染物質降解的目的,遴選、培養、組合針對污水特別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形成菌群,成為專門的污水處理菌種,是目前污水處理技術中最先進的幾種方式之一。

菌種源自於大自然,加以人工培育馴化,最終回歸大自然,擔任修復水體氮循環的使命,符合無毒、無公害、無二次污染、對人體無害的原則。能有效去除氨氮、BOD、COD、SS、硝酸根、硫酸根、色度、臭味、毒性物質、化合污染物等,而不需化學混凝、助凝的過程。

第一代的生物處理技術利用污水或污泥中的自發性細菌進行硝化與反硝化作用將有機污染物降解,使水體恢復氮循環的自凈能力,由於菌種不全或數量不足,已經應付不了現代化高濃度與高復雜的污水;

第二代生物處理技術則是利用專業的微生物菌劑結合好氧、缺氧、厭氧等各種手段與設施來處理特定污水,由於環境適應能力與配方不全,不易全面解決污水中的高復雜污染成分與頑劣性的污水;

第三代污水處理菌技術是新一代的復合性微生物菌群,結合污水處理菌微生物研發經驗與全球先進微生物基因工程培植技術,遴選萃取多種微生物中對水體污染物具有優秀降解性的菌種基因。

培育成新一代更具降解污染能力的微生物,經過嚴格的篩選與馴化,再運用專用配方將多種微生物構成生物鏈,最終馴養成為專治復雜污水的復合菌群,使能處理各種高難度的廢水。

(3)污水處理好氧菌粉怎麼用擴展閱讀:

好氧性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種利用水中的溶氧(DO),將有機污染物質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或轉化為污水處理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並利用這些養分進行繁殖,其過程正好可以降解污染物質,達到除污除臭的目的,此種處理法稱為好氧性處理,利用最多的就是活性污泥法。

通用厭氧性污水處理微生物是在沒有溶氧的環境下將硝酸鹽還原(利用硝酸鹽中的氧),進行脫氮反應,使其產生氮氣,此種方廣泛運用於含有氮氣的廢水處理。而酸生成菌(通用厭氧性微生物)常用於絕對厭氧微生物污水處理工法中的前期酸化反應。

硝化反硝化復合菌種:具備硝化和反硝化雙重作用的復合菌種,在污水處理環境日益復雜的情況下,單一使用硝化或反硝化菌種越來越難達成菌種平衡,硝化反硝化的配比多數企業對污此的掌握也並非准確,造成大量菌種資源浪費或不足,難以達成理想的污水處理效果。復合菌種可根據水質情況自我擴繁,達到菌種平衡,讓污水處理工作更簡單、高效。

Ⅳ 甘度污水處理菌種的使用方法

使用在好氧池培養污水要求:溶解氧要求在2-4mg/L,水中的溫度10-35度的水回溫適宜,水中PH值應在6.5-8.5之間。投加前需要答考慮以上的問題,如果溶解氧不夠就得看一下風機是不是出現了問題,溫度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能達到,至於ph值高於6.5就用鹼性物質調節,如果高於8.5就用酸性物質調節一下,即可進行下面的工作。
1、關閉污水處理生化段的進水口和出水口,並提前曝氣2小時,使好氧池水中的溶解氧在2-4mg/L區間中。
2、把甘度污水粉末狀菌種倒入提前准備好的20L的水桶中,然後取好氧池的污水與桶中的菌種混合攪拌成液態狀,並均勻或直接倒入正在曝氣的好氧池中。
3、好氧池曝氣設備此時還需要一直開著,連續曝氣48小時候後,此時的菌種已經適應曝氣池的環境並緩慢繁殖了,第三天就需緩慢進水,進入量時好氧池容積的水量三分之一,以此類推直到第七天正常進出水。

Ⅳ 污水處理菌種培養方法

開始少量進水 悶曝 然後 逐步加大水量 控制好 DO 做好鏡鑒 SV MLSS 等常規測量 培養過程 視情況適當排泥!

Ⅵ 污水處理好氧池沒有處理能力怎麼辦培養好氧菌的方法和關鍵參數是什麼

污泥活性不足,菌種的數量和種類不夠。先鏡檢下污泥吧,然後重新培養

Ⅶ 污水處理微生物菌種如何培養

1、甘度復合菌種:降解COD/BOD/氨氮/總氮/總磷等污染物;助力新老系統快速啟動。

復合菌種主要是降解COD/BOD/氨氮/總氮/總磷等污染物,復合菌種是一個復合型菌種,屬於兼性菌種,主要成分硝化細菌屬、反硝化細菌屬、芽孢桿菌屬、假單胞菌屬和活化酶以及多糖等等。同時應用於新老系統啟動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 甘度硝化細菌:主要降解氨氮

氨氮的去除所用的細菌是硝化細菌,硝化細菌屬於好氧菌種,主要應用於好氧池,其成分主要是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組成。

3、 甘度反硝化細菌:主要降解總氮

總氮的去除所用的細菌是反硝化細菌,屬於厭氧菌,主要應用於厭氧池或缺氧池,其主要成分是假單胞菌屬、芽孢桿菌科等等。­­­

硝化階段

硝化階段:含氮有機物(有機氮)在有氧貨無氧環境中被氨化為氨氮,改部分污水進入有氧的處理構築物後,在亞硝酸細菌和硝化菌的做一下轉化為硝酸鹽氮,為後續反硝化提供准備。

控制條件:

1、溶解氧:溶解氧控制在2~3mg/l之間,溶解氧低於0.6mg/l硝化過程將受到較大抑制,

2、水溫:硝化菌比較合適的水溫25~35℃之間。通常低於5℃時,細菌的活性會受到抑制,硝化菌就很難發揮它的作用。

3、PH值:硝化菌選擇在的PH值7.5~8.5之間

4、底物濃度:硝化細菌是自養型好氧菌,底物濃度對於硝化菌不是其生產的必要因素。

5、污泥齡:需要保證好氧系統的微生物有足夠的硝化菌,提供硝化菌的濃度,通常將污泥齡控制在10d左右。

反硝化階段

反硝化階段:承接硝化段的產物硝酸鹽氮,對其進行反硝化反應,使硝酸鹽氮轉化為氮氣排出水體。

PH值:反硝化過程合適的PH值6.5~7.5,PH值控制不當,將影響反硝化細菌的生長速率及反硝化酶的活性。

水溫:反硝化菌和硝化菌對水溫的要求基本相同,反硝化菌耐受高水溫較硝化菌強,一般在20~40℃。

底物濃度:底物濃度對於反硝化的進行至關重要,BOD5/RKN>4.0,否則需要補充底物(投加碳源)。

溶解氧:反硝化進行需要嚴格控制溶解氧,一般控制在DO>0.5mg/l,反硝化菌屬於兼性菌,有氧和無語條件下皆可生存,我們需要利用的是反硝化菌無氧代謝。

培菌方法:

1、所謂活性污泥培養,就是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長繁殖條件,即營養物,溶解氧,適宜溫度和酸鹼度。

(1)營養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應保持100∶5∶1。

(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環境溶解氧大於0.3mg/l,正常代謝活動已經足夠。但因污泥以絮體形式存在於曝氣池中,以直徑500µ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圍溶解氧濃度2mg/l時,絮粒已低於0.1mg/l,好氧菌生長緩慢,所以曝氣池溶解氧濃度常需高於3-5mg/l,常按5-10mg/l控制。調試一般認為,曝氣池出口處溶解氧控制在2mg/l較為適宜。

(3)溫度:任何一種細菌都有一個適生長溫度,隨溫度上升,細菌生長加速,但有一個低和高生長溫度范圍,一般為10-45ºC,適宜溫度為15-35ºC,此范圍內溫度變化對運行影響不大。

(4)酸鹼度:一般PH為6-9。特殊時,進水高可為PH 9-10.5,超過上述規定值時,應加酸鹼調節。

培菌法:

(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溫暖季節,先使曝氣池充滿生活污水,悶曝(即曝氣而不進污水)數十小時後,即可開始進水。引進水量由小到大逐漸調節,連續運行數天即可見活性污泥出現,並逐漸增多。為加快培養進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濃質糞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營養物濃度。特別注意,培菌時期(尤其初期)由於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濃度低,故應控制曝氣量,應大大低於正常期曝氣量。

(2)干泥接種培菌法:取水質相同已正常運行的污水系統脫水後的干污泥作菌種源進行接種培養。一般按曝氣池總溶積1%的干泥量,加適量水搗碎,然後再加適量工業廢水和濃糞便水。按上述的方法培菌,污泥即可很快形成並增加至所需濃度

(3)數級擴大培菌法:根據微生物生長繁殖快的特點,仿照發酵工業中菌種→種子罐→發酵罐數級擴大培菌工藝,分級擴大培菌。如某工程設計為三級曝氣池,此時可先在一個池中培菌,在少量接種條件下,在一個曝氣池內培菌,成功後直接擴大至二三級。

(4)工業廢水直接培菌法:某些工業廢水,如罐頭食品、豆製品、肉類加工廢水,可直接培菌;另一類工業廢水,營養成分尚全,但濃度不夠,需補充營養物,以加快培養進程。所加營養物品常有:澱粉漿料、食堂米泔水、面湯水(碳源);或尿素、硫氨、氨水(氮源)等,具體情況應按不同水質而定。

(5)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培菌: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只能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後再將工業廢水逐步引入,逐步馴化的方式進行。

Ⅷ 生活污水處理中如何培養厭氧好氧生化池的菌種

在工業廢水處理工程中常用培養活性污泥(菌種)的方法為: 1. 向好氧池注入清水(同時引入生活污水)至一定水位,並注意水溫。 2. 按風機操作規程啟動風機,鼓風。 3. 向好氧池投加經過濾的濃糞便水(當糞便水不充足時,可用化糞池和排水溝內的污泥補充。),使得污泥濃度不小於1000mg/L,BOD達到一定數值。 4. 有條件時可投加活性污泥的菌種,加快培養速度。 5. 按照活性污泥培養運行工藝對反應池進行曝氣、攪拌、沉降、排水。 6. 通過鏡檢及測定沉降比、污泥濃度,注意觀察活性污泥的增長情況。並注意觀察在線PH值、DO的數值變化,及時對工藝進行調整。 7. 測定初期水質及排水階段上清液的水質,根據進出水NH3-N、BOD、COD、NO3-、NO2-等濃度數值的變化,判斷出活性污泥的活性及優勢菌種的情況,並由此調節進水量、置換量、糞水、NH4Cl、H3PO4、CH3OH的投加量及周期內時間分布情況。 8. 注意觀察活性污泥增長情況,當通過鏡檢觀察到菌膠團大量密實出現,並能觀察到原生動物(如鍾蟲),且數量由少迅速增多時,說明污泥培養成熟,可以進生產廢水,進行馴化。活性污泥的馴化步驟 1. 通過分析確認來水各項指標在允許范圍內,准備進水。 2. 開始進入少量生產廢水,進入量不超過馴化前 處理能力的20%。同時補充新鮮水、糞便水及NH4Cl。 3. 達到較好處理後,可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過10~20%,同時減少NH4CL投加量。且待微生物適應鞏固後再繼續增生產廢水,直至完全停加NH4Cl。同步監測出水CODcr濃度等指標,並觀察混合液污泥性狀。在污泥馴化期還要適時排放代謝產物,即泥水分離後上清液。 4. 繼續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直至滿負荷。滿負荷運行階段,由於池中已培養和保持了高濃度、高活性的足夠數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氣後混合液的MLSS達到5000mg/1,此過程同步監測溶解氧,控制曝氣機的運行,並進行污泥的生物相鏡檢。調試期間的監測和控制在調試及運行過程有許多影響處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進水CODcr濃度、pH值、溫度、溶解氧等,所以對整個系統通過感官判斷和化學分析方法進行監測是必不可少的。根據監測分析的結果對影響因素進行調整,使處理達到最佳效果。 1、溫度溫度是影響整個工藝處理的主要環境因素,各種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圍的溫度內生長。生化處理的溫度范圍在10~40℃,最佳溫度在20~30℃。任何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生存,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可大量生長繁殖。在污泥培養時,要將它們置於最適宜溫度條件下,使微生物以最快的生長速率生長,過低或過高的溫度會使代謝速率緩慢、生長速率也緩慢,過高的溫度對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2、pH值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密切相關。大多數細菌、原生動物的最適pH值為6.5~7.5,在此環境中生長繁殖最好,它們對pH值的適應范圍在4~10。而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曝氣系統中,作為活性污泥的主體,菌膠團細菌在6.5~8.5的pH值條件下可產生較多粘性物質,形成良好的絮狀物。 3、營養物質廢水中的微生物要不斷地攝取營養物質,經過分解代謝(異化作用)使復雜的高分子物質或高能化合物降解為簡單的低分子物質或低能化合物,並釋放出能量;通過合成代謝(同化作用)利用分解代謝所提供的能量和物質,轉化成自身的細胞物質;同時將產生的代謝廢物排泄到體外。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及生長因素為微生物生長的條件。廢水中應按BOD5∶N∶P=100∶4∶1的比例補充氮源、含磷無機鹽,為活性污泥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營養條件。 4、懸浮物質SS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通過預處理懸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能降解,曝氣時會形成浮渣層,但不影響系統對污水的處理。 5、溶解氧量DO 好養的生化細菌屬於好氧性的。氧對好氧微生物有兩個作用:①在呼吸作用中氧作為最終電子受體;②在醇類和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需要氧。且只有溶於水的氧(稱溶解氧)微生物才能利用。在活性污泥的培養中,DO的供給量要根據活性污泥的結構狀況、濃度及廢水的濃度綜合考慮。具體說來,也就是通過觀察顯微鏡下活性污環保泥的結構即成熟程度,測量曝氣池混合液的濃度、監測曝氣池上清液中CODCr的變化來確定。根據經驗,在培養初期DO控制在1~2mg/l,這是因為菌膠團此時尚未形成絮狀結構,氧供應過多,使微生物代謝活動增強,營養供應不上而使污泥自身產生氧化,促使污泥老化。在污泥培養成熟期,要將DO提高到3~4mg/l左右,這樣可使污泥絮體內部微生物也能得到充足的DO,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在整個培養過程中要根據污泥培養情況逐步提高DO。特別注意DO不能過低,DO不足,好氧微生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正常的生長規律將受到影響,新陳代謝能力降低,而同時對DO要求較低的微生物將應運而生,這樣正常的生化細菌培養過程將被破壞。 6、混合液MLSS濃度微生物是生物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機物代謝的主體,在生物處理工藝中起主要作用,而混合液污泥MLSS的數值即大概能表示活性部分的多少。對高濃度有機污水的生物處理一般均需保持較高的污泥濃度,本工程調試運行期間MLSS范圍在:4.4~5.6g/l之間,最佳值為4.8g/l左右。 7、進水CODcr濃度,進水中有機物濃度對處理影響很大。 8、污泥的生物相鏡檢活性污泥處於不同的生長階段,各類微生物也呈現出不同的比例。細菌承擔著分解有機物的基本和基礎的代謝作用,而原生動物〈也包括後生動物〉則吞食游離細菌。污水調試運行期間出現的微生物種類繁多,有細菌、綠藻等藻類、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原生動物有太陽蟲、蓋纖蟲、累校蟲等,後生動物出現了線蟲。調試運行後期混合液中固著型纖毛蟲,如累校蟲的大量存在,說明處理系統有良好的出水水質。 9、污泥指數SVI,正常運行時污泥指數在801/mg左右。

Ⅸ 污水處理乾粉硝化細菌怎麼用

朋友你是什麼廢水?是水產類還是工業類、生活類廢水。

甘度-乾粉硝化細菌:

硝化細菌是由 5個屬共 27 種不同的硝化細菌組成的復合菌系,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污水水質中選擇性的篩選馴化出合適的硝化污泥,適用面及其廣闊。

化作用分為兩個階段,即亞硝化(氨氧化)和硝化(亞硝酸氧化),分別由兩類化能自養微生物完成,亞硝化細菌進行氨的氧化,硝化細菌完成亞硝酸氧化。

【產品功能】

1. 強力將氨氮先氧化成亞硝酸氮再氧化成硝酸氮。

2. 加速污水中的污泥沉降,增大污泥絮體顆粒,調整污泥絮體結構。

3. 選擇性篩選出合適的特異性強的硝化細菌,從而縮短馴化時間,增加硝化效率。

4. 可與反硝化系統聯動,形成共生互補作用,提高系統脫氮能力。

5. 有效抑制病毒、病菌與寄生蟲。

6. 針對藻類過度繁殖的水體,能夠大量消耗氮素營養,切斷藻類氮素營養,抑制藻類繁殖,有效凈化水體與良好水色。

【用法】

1. 使用量: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用量在300ppm-1000ppm,投加比例可以依污水情況適量增減。

2. 按照 1:6 比例和污水溶解,投加到好氧段池體中,曝氣量控制在溶解氧達到 3.5-4 左右,經過 24 小時,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並進行繁殖,達到活躍狀態。

3. 建議採用階段式調適進水,以減小對微生物之沖擊,運行初期打開正常進水量的 1/3,後期逐步增加水量直至滿負荷運行,時間一般為兩周。如進水量設計負荷偏小,則可一次性全開。

粉末菌種找甘度環境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好氧菌粉怎麼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豆漿機過濾的豆渣能吃嗎 瀏覽:754
污水歸哪個部門 瀏覽:46
閥門除垢劑 瀏覽:88
液接電勢半透膜 瀏覽:939
燃氣壁掛爐地暖過濾器 瀏覽:320
沁園250左邊是什麼濾芯 瀏覽:40
污水井潛水用的什麼氧氣 瀏覽:549
飲水機壓力桶沒水是怎麼回事 瀏覽:45
真離子交換樹脂耐溫 瀏覽:107
廢離子交換樹脂主要危廢特性 瀏覽:243
農村建設污水處理設施 瀏覽:964
凈水器黃色顆粒是什麼 瀏覽:92
水處理樹脂的再生 瀏覽:143
凈水時活性炭可以用什麼代替 瀏覽:152
溴水分離為什麼要用蒸餾 瀏覽:580
污水集中處理站 瀏覽:232
城市污水處理公司年終總結 瀏覽:601
賓館的廢水排水量 瀏覽:237
污水池護欄安裝多少錢一米 瀏覽:943
雨水收集回用系統品牌 瀏覽: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