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城鎮三萬人口污水處理量大概有多大
可按照來污水排放系數推自算(工程設計上的安全方法),自來水用水量*0.85即可。同時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按人口基數的遞增率(比如或人口3萬,每年遞增5%)計算目標設計年份(5年或十年)人口水平對污水排放量進行放大。
通常說來,每月城鎮人均用水量在3-6方。每天人均用水量在100-200L(取上限),三萬人口約6000方,核算未來的人口發展空間,可設定在10000方以內。前面人說的不錯,這里只是做進一步解釋。
祝好。
⑵ 建設規模1100立方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是多少
咸陽路污水處理廠:位於天津市外環線西半環外側,規劃中的大學路以北,與國際女子駕校相鄰,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污水45萬噸,佔地約60公頃,收水面積6806公頃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河西區紫金山路2號,佔地面積(公頃):35處理規模(萬立方/日):26東郊污水處理廠:天津市東麗區澄州路,佔地面積(公頃):30處理規模(萬立方/日):40北辰污水處理廠:位於北辰科技園區,日處理量可達10萬噸,服務人口達到20萬。塘沽區新河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位於塘黃公路西側與京津塘高速公路南側交叉口處,佔地面積22公頃。收水總面積為42.05平方公里。收水范圍包括:塘沽城區的新河地區;以及遠期塘沽區河頭——中心橋鎮一帶規劃范圍。塘沽新河污水處理廠工程建設規模為15萬噸/日(遠期2010年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為25萬噸/日)。津南區環興污水處理廠:總投資:5160萬元項目概況:津南區污水處理廠規模6萬噸/日,分兩期完成,一期處理3萬噸/日,總投資5160萬元,採用天津市環科院「復合水解+生物濾池」工藝。大港區污水處理廠:大港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佔地6603平方米,建築面積2351平方米,綠化率37.36%,容積率35.62%,最終處理規模為4000噸/天。塘沽區南排河污水處理廠:位於南大排污河以南、天津港散貨物流中心以北,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規劃日處理污水10萬噸。塘沽城區海河以南規劃范圍內的全部區域和新城鎮規劃范圍內的全部區域的生活污水都將由建成後的南排污河污水處理廠處理,總收水面積約27.6平方公里。
⑶ 污水日處理量和年處理量的關系是什麼182.5天嗎
年運行成本=人、耗材、水電燃氣、葯劑、管理、稅金、維修保養、貸款利息。這個是按照第一年計算的,靜態經濟計算方式算的,今年 是這個數字明年也按照這個數字算的,不計算物價通貨膨脹的情況。
年收益=主營收益(水費)+其他收益(國家補貼)
你如果算BOT污水處理廠的投資方案效益比選,運行成本年收益都不能把通貨膨脹和水價調價增高的因素考慮進去,這是財務分析的做法。
你文中所謂的「完全經營成本」其實要表達的意思是「年經營成本」=年運行成本+年折舊攤銷額——所以你看不懂。這個「完全經營成本」說的也太外行了。
年收益比較容易理解,一般就是年總收益=主營收益(水價×水量)+其他收益(補貼獎獎金退稅)
你是做水處理BOT的嗎?
「年利率以4.14%計」——太樂觀了吧......不像是商業貸款
噸水造價為1200元——夠便宜的,以2014年的物價水平,你可能這個價格常規工藝可能做不到了。
⑷ 污水處理廠的年減排量怎麼計算啊 求助啊!!!急!!
減排量一般復可以制以COD減排量來計算。用進水COD值減掉出水COD值,再乘以年處理水量水量,就是水廠的減排量。要是想算水廠升級改造的減排量,則可以用升級前的出水COD值減掉升級後的出水COD值,再乘以水量即可。若用氮磷等指標來表示,則道理一樣。
⑸ 我國每年污水處理率是百分幾
目前,水污染在中國已成為不容忽視的事實,而日益膨脹的城鎮每天產生的大量生產生活污水也成了水污染的元兇之一。污水處理,這一人類自身能夠採取的應對補救措施也更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
城鎮污水處理現狀不容樂觀
「2004年,全國661座城市有污水處理廠708座,處理能力4912萬m3/d,全年城市污水處理量162.8億m3,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了45.7%;全國的1636個縣城有117座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273萬m3/d,污水處理率只有11.2%。」 近日,在2006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社會事業部城建環保處副處長於曉東指出,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的現狀不容樂觀。
「我們對1995年和2004年的745個國控斷面進行對比分析,發現Ⅰ類到Ⅲ類水質從1995年的27.4%增加到了2004年的37.7%,同時劣Ⅴ類水質下降到了28.2%。雖然水環境整體情況還不是很樂觀,但它已經開始從一個不好的狀態向好的方向發展。在近十年GDP增長迅速、環境承載量巨大的情況下,我們的水環境發生轉變,說明我國』十五』對污水設施投入力度的加大還是非常正確的。」於曉東介紹,從1998年以來,各地就加大城市污水處理方面的投入力度,至2005年國家共投入國債資金600億元,帶動其他資金1500億元。
通過對1990年~2004年我國的用水量分析,於曉東發現用水量在1994年達到最高點之後,一直呈下降趨勢,我國這幾年經濟整體增長非常快,但是用水量並沒有一起增長,說明我國經濟在向節約型轉變。
「2004年,全國城市污水管道長度是7.8萬千米。單位污水排放量的平均長度為8.1km/(萬m3/d),但是低的省份可能連1km/(萬m3/d)都不到,各個城市相差非常大,大部分城市的污水管網建設整體處於明顯不足和滯後狀態。」於曉東指出,我國城鎮管網建設滯後,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偏大、負荷率普遍較低是目前污水處理設施的主要問題。
而除了投資不足之外,於曉東認為,影響城鎮污水管網建設的主要原因在於規劃不科學,建設歸建設,規劃放在規劃一邊,雙方根本沒有銜接。部分污水處理廠建設時未充分調查並合理預測污水量,沒有充分考慮到工業企業、城市建設布局調整或水價提高等原因導致規劃范圍內的用水量下降等因素,造成設施建設脫離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貪大求洋」,設計規模偏大。加之我國尚未形成有效的污水再生利用激勵機制,再生水管線等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由於資金不足、設計建設缺陷、執行標准逐步趨嚴等方面的原因,有相當一部分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不達標或不能同時達標的問題。
「收費不到位,相關運行機制尚未完善也是大的問題。」於曉東介紹,截至2005年6月底,全國有475個城市實行了污水處理收費制度,還有186個城市沒有開征污水處理費,已經開征污水處理費的城市普遍存在收費標准低、征繳率低的問題。同時,政府和污水處理企業之間的職責分工仍然不明確,部門協調與征地、收費、運行等方面相應配套機制不完善,城市污水處理市場化、產業化進展比較緩慢,「這造成整個污水處理行業現在總量很大,但是效率不高的局面」。
「十一五」污水處理:嚴格對接重點流域保護
「當前工作要優先建設配套管網,保障污水處理率,加快處理設施的建設和升級改造,』十一五』末要保證達到1億m3/d的能力,到』十二五』希望再增長三千萬的規模。」於曉東說。
據悉,2004年,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總能力達到了5185萬m3/d,如果加上各省市自治區目前在建規模,「十一五」初期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可望達到近9000萬m3/d。
「對新增能力要進行一個總體布局的分析,布局總體效果要與污染貢獻和水環境污染嚴重地區相吻合,達到治理效果最優。」於曉東建議,目前,尚未建成污水處理廠的297個城市,尤其是地級以上城市,應優先啟動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優先考慮水源保護區、沿江與河流上游城鎮、國家重點保護區和風景區;重點流域區域及大江大河沿岸城市應嚴加要求,達到較高的城鎮污水處理率和處理程度;飲用水水源地周圍及影響區的城市和縣鎮,根據相關法規和標准規范,從嚴確定污水處理率和處理程度;重點國家級保護區、風景區和自然遺產等,城鎮污水處理率盡可能滿足水環境保護的要求;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地區及西部欠發達地區,其他非重點領域、區域,根據當地環境容量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確定合理可行的城鎮污水處理率。
「城鎮污水處理要與國家幾個重點流域的保護規劃嚴格對接,到2010年,南水北調東線、三峽庫區及上游影響區、21世紀首都水資源影響區、滇池流域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達到75%,海河流域、遼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達到70%,黃河流域、珠江流域、長江中游達到60%。」
於曉東說,「十一五」期間要完成以上規劃目標,新增投資將比「十五」期間更大,投資額度排序為:管網、新增污水能力、污泥處理處置、舊廠升級改造、再生水。同時保障措施必須跟上,如建立和完善技術標准和評估體系,組織技術開發、示範,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推行有利於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的經濟政策,積極推進水價改革,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污水處理收費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組織協調,整合和優化配置資源;完善法律法規,規范項目建設,加強運營和市場監管等。
「到2010年底,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率平均達到60%以上,其中省會以上城市達到80%以上,地級市達到60%,縣級市達到50%,縣城達到30%,北方地區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污水處理量的20%以上。到』十一五』末,全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能力達到1億m3/d左右,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系統的處理量達到300億m3/年左右,預計污染物每年削減量為COD600萬噸以上。」最後,於曉東用這一連串數字描繪出五年後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的規劃目標。
⑹ 污水處理廠SS排放量年度總值一般都是多少
懸浮物測定方法有濾膜過濾法、濾紙過濾法、離心分離法、稱重法(計演算法)及定性分散分析方法等。採用濾紙、濾膜或石棉坩堝、玻璃砂心坩堝過濾後烘乾稱重,濾紙、濾膜的孔徑大小不同,也可能因截留量差異而會引入誤差。水中的懸浮物測定方法將試樣倒入放有烘乾後的濾膜或濾紙儀器中過濾,將濾膜或濾紙涼干後放入烘箱中,在40~50℃和150℃溫度下烘乾(稱重法則不需過濾,可直接將一定體積的試樣烘乾即可)。當達到恆定重量時,測其重量。然後將帶有懸浮物的濾膜或濾紙放在溫度控制在600℃的白金或陶瓷坩堝中灼燒,當達到恆定重量時再測其重量損失。最後計算出懸浮物質量、灼燒後的殘渣和灼燒後損失量,以毫克/升表示。懸浮物測定儀器 1、稱量瓶:內徑30-50mm。 2、孔徑為0.45um的濾紙及相應的濾器。 3、分析天平,精準0.0001。水中的懸浮物測定操作步驟 1、將一張濾紙放在稱量瓶中,打開瓶蓋,每次在103-105℃ 烘乾2小時,取出,冷卻後蓋好瓶蓋稱重,直至恆重為止(兩次稱量相差0.0005g)。 2、分取除去漂浮物後,振盪均勻的適量水樣(使含總不可濾殘渣大於2.5mg),通過上面稱至恆重的濾紙過濾,用蒸餾水沖洗殘渣3-5次。如樣品中含油脂,用10 ml石油謎分兩次淋洗殘渣。 3、小心取下濾紙,放入原稱量瓶內,在103-105℃烘箱中,打開瓶蓋,每次烘2小時取出,冷卻後蓋好瓶蓋稱重,直至恆重為止。
⑺ 我國每年的污水處理率是多少
2010年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占需要處理污水不低於60%,重點城市中污水處理占需要處理污水不低版於70%。
2006年國家城權市環境管理和綜合整治年度報告》顯示,全國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突出。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平均為42.55%
⑻ 日處理量1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多少污泥
日處理量1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每天會產生100噸的濕污泥。
污水處理廠在選購污泥處理設備時首先要計算每日產生的污泥量,這里所說的污泥產生量包括污水處理每個工序產生的污泥,以及處理完最終產生的污泥。
影響污水處理廠污泥產量的原因有許多方面,其中污水處理工藝,以及水質的影響比較大。投產的污水處理廠,一般一萬噸污水會產生10噸以上的污泥,這些污泥含水率較高,一般在80%以上。而污水處理廠都要求配有相應的污泥處理設備,對污泥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後,才可運輸到污水處理廠外。
污泥壓干機、污泥壓濾機等經過多個污水處理廠使用,可將含水率90%以上的污泥壓干成含水率40%的泥餅,使污泥體積減小為原來的1/10,很大程度的實現了污泥的減量化,既便於運輸,又解決了佔地面積大、污染范圍大的難題。
通過以上數據可粗略估算,如果一座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量為10萬噸,則會產生100噸的濕污泥。因此也需要處理量不小於100噸/日的污泥處理設備,才能順利運行,不因污泥堆置問題影響正常運營。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量按照南方的多個城市統計;1萬噸污水處理廠年平均值1噸 / 日絕干污泥,折
合含含水率80%,產污泥5噸。10萬噸污水處理廠含水率80%,產污泥50噸 / 日。
一般夏季多一點,冬季略少一點。
拓展資料
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處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歸納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
污水處理廠:有人調查100多座大處理廠,一半曬太陽呢,還有資金不足成本高效率低的,普遍效率不足70%,低的只有40%。
(參考資料:網路 污水處理)
⑼ 我國每年污水處理率是多少
目前,水污染在中國已成為不容忽視的事實,而日益膨脹的城鎮每天產生的大量生產生活污水也成了水污染的元兇之一.污水處理,這一人類自身能夠採取的應對補救措施也更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
城鎮污水處理現狀不容樂觀
「2004年,全國661座城市有污水處理廠708座,處理能力4912萬m3/d,全年城市污水處理量162.8億m3,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了45.7%;全國的1636個縣城有117座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273萬m3/d,污水處理率只有11.2%.」 近日,在2006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社會事業部城建環保處副處長於曉東指出,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的現狀不容樂觀.
「我們對1995年和2004年的745個國控斷面進行對比分析,發現Ⅰ類到Ⅲ類水質從1995年的27.4%增加到了2004年的37.7%,同時劣Ⅴ類水質下降到了28.2%.雖然水環境整體情況還不是很樂觀,但它已經開始從一個不好的狀態向好的方向發展.在近十年GDP增長迅速、環境承載量巨大的情況下,我們的水環境發生轉變,說明我國』十五』對污水設施投入力度的加大還是非常正確的.」於曉東介紹,從1998年以來,各地就加大城市污水處理方面的投入力度,至2005年國家共投入國債資金600億元,帶動其他資金1500億元.
通過對1990年~2004年我國的用水量分析,於曉東發現用水量在1994年達到最高點之後,一直呈下降趨勢,我國這幾年經濟整體增長非常快,但是用水量並沒有一起增長,說明我國經濟在向節約型轉變.
「2004年,全國城市污水管道長度是7.8萬千米.單位污水排放量的平均長度為8.1km/(萬m3/d),但是低的省份可能連1km/(萬m3/d)都不到,各個城市相差非常大,大部分城市的污水管網建設整體處於明顯不足和滯後狀態.」於曉東指出,我國城鎮管網建設滯後,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偏大、負荷率普遍較低是目前污水處理設施的主要問題.
而除了投資不足之外,於曉東認為,影響城鎮污水管網建設的主要原因在於規劃不科學,建設歸建設,規劃放在規劃一邊,雙方根本沒有銜接.部分污水處理廠建設時未充分調查並合理預測污水量,沒有充分考慮到工業企業、城市建設布局調整或水價提高等原因導致規劃范圍內的用水量下降等因素,造成設施建設脫離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貪大求洋」,設計規模偏大.加之我國尚未形成有效的污水再生利用激勵機制,再生水管線等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由於資金不足、設計建設缺陷、執行標准逐步趨嚴等方面的原因,有相當一部分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不達標或不能同時達標的問題.
「收費不到位,相關運行機制尚未完善也是大的問題.」於曉東介紹,截至2005年6月底,全國有475個城市實行了污水處理收費制度,還有186個城市沒有開征污水處理費,已經開征污水處理費的城市普遍存在收費標准低、征繳率低的問題.同時,政府和污水處理企業之間的職責分工仍然不明確,部門協調與征地、收費、運行等方面相應配套機制不完善,城市污水處理市場化、產業化進展比較緩慢,「這造成整個污水處理行業現在總量很大,但是效率不高的局面」.
「十一五」污水處理:嚴格對接重點流域保護
「當前工作要優先建設配套管網,保障污水處理率,加快處理設施的建設和升級改造,』十一五』末要保證達到1億m3/d的能力,到』十二五』希望再增長三千萬的規模.」於曉東說.
據悉,2004年,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總能力達到了5185萬m3/d,如果加上各省市自治區目前在建規模,「十一五」初期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可望達到近9000萬m3/d.
「對新增能力要進行一個總體布局的分析,布局總體效果要與污染貢獻和水環境污染嚴重地區相吻合,達到治理效果最優.」於曉東建議,目前,尚未建成污水處理廠的297個城市,尤其是地級以上城市,應優先啟動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優先考慮水源保護區、沿江與河流上游城鎮、國家重點保護區和風景區;重點流域區域及大江大河沿岸城市應嚴加要求,達到較高的城鎮污水處理率和處理程度;飲用水水源地周圍及影響區的城市和縣鎮,根據相關法規和標准規范,從嚴確定污水處理率和處理程度;重點國家級保護區、風景區和自然遺產等,城鎮污水處理率盡可能滿足水環境保護的要求;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地區及西部欠發達地區,其他非重點領域、區域,根據當地環境容量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確定合理可行的城鎮污水處理率.
「城鎮污水處理要與國家幾個重點流域的保護規劃嚴格對接,到2010年,南水北調東線、三峽庫區及上游影響區、21世紀首都水資源影響區、滇池流域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達到75%,海河流域、遼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達到70%,黃河流域、珠江流域、長江中游達到60%.」
於曉東說,「十一五」期間要完成以上規劃目標,新增投資將比「十五」期間更大,投資額度排序為:管網、新增污水能力、污泥處理處置、舊廠升級改造、再生水.同時保障措施必須跟上,如建立和完善技術標准和評估體系,組織技術開發、示範,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推行有利於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的經濟政策,積極推進水價改革,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污水處理收費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組織協調,整合和優化配置資源;完善法律法規,規范項目建設,加強運營和市場監管等.
「到2010年底,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率平均達到60%以上,其中省會以上城市達到80%以上,地級市達到60%,縣級市達到50%,縣城達到30%,北方地區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污水處理量的20%以上.到』十一五』末,全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能力達到1億m3/d左右,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系統的處理量達到300億m3/年左右,預計污染物每年削減量為COD600萬噸以上.」最後,於曉東用這一連串數字描繪出五年後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的規劃目標.
⑽ 污水處理廠每日處理污水量怎麼算
就是按水來量的1-1.5%折算源,精細點的,可以根據SS的去除率折算污泥量+剩餘污泥量。
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 指城鎮居民每年排放的生活污水。用人均系數法測算。
測算公式為: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城鎮生活污水排放系數×市鎮非農業人口×365。
(10)污水處理年處理量多少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廠有害氣體中毒的防範
在污水管道和處理廠的各種構築物和井內,都有可能存在對人體有害的氣體。這些有害氣體成分復雜、種類繁多,根據危害方式的不同,可將它們分為有毒有害氣體(窒息性氣體)和易燃易爆氣體兩大類。
有毒有害氣體主要通過人的呼吸器官對人體造成傷害比如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氣體,這些氣體進入人體內部後會抑制人體細胞的換氧能力,引起肌體組織缺氧而發生窒息性中毒。
易燃易爆氣體是遇到各種明火或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能引起燃燒甚至爆炸的氣體,比如沼氣、石油氣等,在污泥井、集水井(池)等氣體流通不暢或長時間沒有任何操作的地方,這些氣體容易積聚成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