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中常見的工藝原理及其主要的特點和運行參數。(如AAO、SBR、AB等)
倒置 A AO 工藝具有以下特點[4]:①缺氧區位於工藝系統首端,優先滿足反硝化碳源需求,強化了處理系統的脫氮功能;②所有的迴流污泥全部經過完整的厭氧釋磷與好氧吸磷過程,具有「群體效應」,同時聚磷菌經過厭氧釋磷後直接進人生化效率較高的好氧環境,其在厭氧狀態下形成的吸磷動力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處理系統的除磷能力;③通過取消初沉池或縮短初沉池停留時間,不僅增加了系
統脫氮除磷所需的碳源,而且提高了處理系統內的污泥濃度,強化了好氧區內的同步反硝化作用,進一步緩解了處理系統內的碳源矛盾,提高了處理系統
的脫氮除磷效率;④將常規AZ/O工藝的混合液迴流系統與污泥迴流系統合二為一組成了唯一的污泥迴流系統,工藝流程簡捷,運行管理方便,佔地面積減少;⑤與常規AZ/O工藝相比,倒置AAO工藝的流程形式和規模要求與傳統法工藝更為接近,在老廠改造方面更具推廣優勢。
運行參數如下:進水流量為132 00一148 80m 3/d,BO D污泥負
荷為0.08一0. 15 kgBOD,/(kgMLSS·d),泥齡為17.0 d ,M LSS為3.8擴L,好氧段DO為1.0一2.0mg/L,污泥迴流比為100%
SBR工藝是通過時間上的交替來實現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整個運行過程,它在流程上只有一個基本單元,將調節池、曝氣池和二沉池的功能集於一池,進行水質水量調節、微生物降解有機物和固、液分離等。經典SBR反應器的運行過程為:進水→曝氣→沉澱→潷水→待機。
運行參數:充水時間,一般取1~4h。 反應時間,一般在2~8h,Nv=0.1~1.3kgBOD5/(m3·d)
氧化溝:氧化溝法由於具有較長的水力停留時間,較低的有機負荷和較長的污泥齡。因此相比傳統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調節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還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溝能保證較好的處理效果,這主要是因為巧妙結合了CLR形式和曝氣裝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溝具有獨特水力學特徵和工作特性
運行參數:最低流速應為0.15m/s,不發生沉積的平均流速應達到0.3~0.5m/s。氧化溝的曝氣設備一般為曝氣轉刷和曝氣轉盤,轉刷的浸沒深度為250~300mm,轉盤的浸沒深度為480~ 530mm。
AB工藝的主要特徵是:
1.A級污泥負荷很高,B級污泥負荷較低。
2.A級和B級的微生物群體特性明顯不同,並通過互不相關的兩套迴流系統嚴格分開。
3.不設一沉池,使A級成為一個開放性的生物動力學系統。
4.A級可以根據污水組分的不同實行好氧或缺氧運行。
運行參數:
級別 F/M 水力停留時間h MLSS g/L 泥齡 DO
A級 2~6 0.5 2.0 4~10h 0.2~0.7
B級 0.10~0.30 2~4 3.5 15~20d 0.7~1.5
⑵ sbr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以及設計計算
重要的參數——充水比。
弄清楚這個後,其餘與常規活性污泥法計算沒太大區別。
可以參GB50016《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⑶ 誰知道AO法、AOA法、SBR法、生化法具體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謝謝
AO就是先水解酸化(厭氧)再好氧曝氣
AOA是不是AAO啊 就是先缺氧再厭氧最後好樣曝氣
SBR就是打個比版方 在一個大池子權 先進水近好之後不曝氣只攪拌這時充當厭氧池,再曝氣,這時充當好氧池,再靜置沉降 充當二沉池 最後排水 重復前面的環節。這個比較 省場地抗沖擊負荷強
具體工藝流程:一般是先格柵去除懸浮物;接著初沉池,去除小顆粒的懸浮物;厭氧池,將大分子有機物變小分子;好氧池,去除大部分有機物;二沉池,泥水分離 最後排水
打字不容易的 採納吧 還有什麼繼續交流
⑷ sbr污水處理裝置的原理和運行
其技術原理是活性污泥法,即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污染物分解成無害物質內(異化容作用),或被微生物利用用以合成自身成分(同化作用)。
SBR運行一個周期分為進水、曝氣、沉澱、潷水、閑置共5個階段,每個工藝階段的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節,一般一個周期為4個小時。運行中主要工藝控制參數就是進水深度、曝氣時間、DO、MLSS(需要根據污泥負荷確定)、污泥齡等,曝氣時間需要根據進水水質進行負荷調整,要求池內DO至少2mg/L。SBR工藝脫氮除磷效果較氧化溝等工藝較差。
⑸ 對比MBR和SBR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區別
MBR污水處理工藝說明
污水經格柵進入調節池後經提升泵進入生物反應器,通過PLC控制器開啟曝氣內機充氧,生物容反應器出水經循環泵進入膜分離處理單元,濃水返回調節池,膜分離的水經過快速混合法氯化消毒(次氯酸鈉、漂白粉、氯片)後,進入中水貯水池池。反沖洗泵利用清洗池中處理水對膜處理設備進行反沖洗,反沖污水返回調節池。通過生物反應器內的水位控制提升泵的啟閉。膜單元的過濾操作與反沖洗操作可自動或手動控制。當膜單元需要化學清洗操作時,關閉進水閥和污水循環閥,打開葯洗閥和葯劑循環閥,啟動葯液循環泵,進行化學清洗操作。
SBR污水處理工藝
SBR污水處理工藝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全稱為: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簡稱(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SBR工藝。
它是基於以懸浮生長的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對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污染物進行降解的廢水生物處理活性污泥法的工藝。按時序來以間歇曝氣方式運行,改變活性污泥生長環境的,被全球廣泛認同和採用的污水處理技術。
⑹ 污水處理中AO法和SBR法有什麼區別
A代表厭氧,O代表好氧,SBR全稱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O的好氧可以是好氧活性污泥法也可以是好氧生物膜法,而SBR屬於好氧活性污泥法。
⑺ SBR工藝 污水處理廠設計
1、完來全可以省略沉澱自池的。沉澱的作用是去除SS,特別是南方基本水廠都不設置的。八大市政院的圖紙都是這樣的。注意,現在的工藝去除SS一般輕松到達1A。去除SS不是現在污水處理的重點和難點。而且你用的還是SBR工藝,抗沖擊能力強的。
2、濃縮的方法一般是重力濃縮和機械濃縮。重力濃縮常用。機械濃縮有兩種,一種是濃縮脫水機,對進泥含水率沒有要求。濃縮脫水同時實現。一種是單純濃縮機,很少用,設備商也少。
3、貯泥池是必備的,因為濃縮脫水機,無論是帶式,板框還是離心,都不是全時段運行的,
一般是兩個班,所以貯泥是必須的。
⑻ 污水處理SBR工藝流程
SBR是序列間歇抄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與傳統污水處理工藝不同,SBR技術採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穩定生化反應替代穩態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澱替代傳統的動態沉澱。它的主要特徵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於一池,無污泥迴流系統。
⑼ 污水處理原理圖
污水處理原理圖來為使污水自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
不同的污水處理方法不一樣,當然處理的原理野不一樣.
一般工業污水:加葯 絮凝 沉澱 過濾 消毒 就可以排放了,這個是基本的工藝程序,有時候也有人用電解法等
生活污水一般都是用活性污泥法較多(裡面又分很多類):大致上就是靠污泥里的微生物來降解水中的有機物,從而降低COD,BOD ,TN,TP等!
其實你可以去網路搜一下污水處理,裡面介紹很詳細,野可以單獨搜一種方法,來了解污水處理.例如CASS工藝(就是我們廠用的工藝),氧化溝,SBR法、AB法、生物流化床法、ICEAS法等,其實原理差不多,這個都是處理生活污水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