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代什麼時候有樹脂工藝品製作
改革開放後 台灣人過來搞的 八幾年的時候吧
㈡ ( )可以將人的頭骨完整的分開,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叫( )
1、( 種子的力量)可以將人的頭骨完整的分開
——出自課文《種子的力量》
2、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叫(琥珀 )
——出自課文《奇異的琥珀》
㈢ 琥珀其實是古代松珀樹脂的化石對嗎
是的,琥珀的原材料其實就是樹脂,經過地底高壓和時間的蛻變,才慢慢變成了琥珀
㈣ 古代人用樹脂嗎
樹脂通常是指受熱後有軟化或熔融范圍,軟化時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動傾向,常溫下回是固答態、半固態,有時也可以是液態的有機聚合物。廣義上的定義,可以作為塑料製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稱為樹脂。屬於加工品,古代沒有。
㈤ 古代塑料怎麼做出來的
漆――世界第一種塑料: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13世紀已經發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陽市發掘出的「婦好」墓(葬於公元13世紀),她的上過漆的棺木就是證明。李約瑟說:「漆可能是人類所認識的最古老的工業塑料。」在古代中國,油漆業的組織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國家的製作中心。巴黎東方藝術博物館存有一隻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銘文除說明該杯製作於公元四年外,還刻有參加製作的七名工匠和製作中心的五位官員的名字。這個木酒杯表現了中國人兩千年前就有對製造工藝的看法;另一方面,這個杯子還表明當時的生產很可能已使用現代的工業生產的流水線那樣的工藝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已發現了漆的重要化學性質,發現了通過漆的蒸發過程使其變質的方法,發現了通過在漆中放幾只螃蟹殼,漆就會保持液狀,不會變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書和公元12世紀的李氏都提到螃蟹殼能使漆保持液態的特殊功能。現代科學家化驗證實,甲殼體組織內確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動的化學成份,其中一種酶就是漆變硬的酶。漆可以通過化學作用保持長久的液態,這使中國的這項生物化學工藝具有不衰的工業雛形模式。
天然樹脂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現代塑料工業形成於1930年, 近40年來獲得了飛速的發展。
樹脂這一名稱是由樹木分泌出的脂質而得的。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樹脂是松香、蟲膠等。天然樹脂的生產受到地區的限制而產量不大,質量也不高,使用受到限制。人們為了尋求天然樹脂的代用品,1846年用纖維素(棉花)和硝酸製得硝酸纖維素,將潮濕的硝酸纖維素和樟腦混合,製成蟲膠的代用品,於1872年建廠生產。雖然從發現至今已有一百餘年,但目前仍在廣泛使用,常用名稱為賽璐珞, 如乒乓球、玩具、梳子、鈕扣等。隨著人類對塑料材料需求的增長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開發出了比天然樹脂用途廣泛得多的合成樹脂。合成樹脂是由低分子量的化合物經過化學反應製得的高分子量的樹脂狀物質,在常溫常壓下一般是固體,也有為粘稠狀液體的。第一個合成樹脂品種為熱固性酚醛樹脂(俗名電木),它是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劑作用下製得的。從1907年建立了第一個酚醛樹脂廠算起,便開始進入合成高分子時期,1931年開始了第一個熱塑性樹脂聚氯乙稀樹脂的工業生產,此後合成高分子工業發展迅速,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陸續工業化生產。目前有工業生產的約30大類樹脂。在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樹脂與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中,以合成樹脂生產最早、產量最大、應用最廣。據統計,1995年世界合成樹脂產量約1.2億噸,我國大陸合成樹脂產量約440萬噸
㈥ 琥珀是不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
當然是抄的,琥珀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於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後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是一種有機的似礦物。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常保留著當初樹脂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或植物碎屑。
㈦ 古代火把是樹脂做的嗎
古代用火把照明,燃燒的具體是動物身上的油脂,松油之類
㈧ 古代有樹脂工藝品嗎
樹脂分為,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兩大類。天然樹脂如沉香,松香等。
工藝品只是現代概念,如果嚴格說,是沒有的,只有自然形成的,如琥珀。但是也是現代才定義為工藝品的。
㈨ 古代有塑料製品嗎
漆――世界第一種塑料: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世紀已經發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陽市發掘出的「婦好」墓(葬於公元13世紀),她的上過漆的棺木就是證明。李約瑟說:「漆可能是人類所認識的最古老的工業塑料。」在古代中國,油漆業的組織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國家的製作中心。巴黎東方藝術博物館存有一隻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銘文除說明該杯製作於公元四年外,還刻有參加製作的七名工匠和製作中心的五位官員的名字。這個木酒杯表現了中國人兩千年前就有對製造工藝的看法;另一方面,這個杯子還表明當時的生產很可能已使用現代的工業生產的流水線那樣的工藝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已發現了漆的重要化學性質,發現了通過漆的蒸發過程使其變質的方法,發現了通過在漆中放幾只螃蟹殼,漆就會保持液狀,不會變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書和公元12世紀的李氏都提到螃蟹殼能使漆保持液態的特殊功能。現代科學家化驗證實,甲殼體組織內確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動的化學成份,其中一種酶就是漆變硬的酶。漆可以通過化學作用保持長久的液態,這使中國的這項生物化學工藝具有不衰的工業雛形模式。
天然樹脂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現代塑料工業形成於1930年, 近40年來獲得了飛速的發展。
樹脂這一名稱是由樹木分泌出的脂質而得的。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樹脂是松香、蟲膠等。天然樹脂的生產受到地區的限制而產量不大,質量也不高,使用受到限制。人們為了尋求天然樹脂的代用品,1846年用纖維素(棉花)和硝酸製得硝酸纖維素,將潮濕的硝酸纖維素和樟腦混合,製成蟲膠的代用品,於1872年建廠生產。雖然從發現至今已有一百餘年,但目前仍在廣泛使用,常用名稱為賽璐珞, 如乒乓球、玩具、梳子、鈕扣等。隨著人類對塑料材料需求的增長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開發出了比天然樹脂用途廣泛得多的合成樹脂。合成樹脂是由低分子量的化合物經過化學反應製得的高分子量的樹脂狀物質,在常溫常壓下一般是固體,也有為粘稠狀液體的。第一個合成樹脂品種為熱固性酚醛樹脂(俗名電木),它是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劑作用下製得的。從1907年建立了第一個酚醛樹脂廠算起,便開始進入合成高分子時期,1931年開始了第一個熱塑性樹脂聚氯乙稀樹脂的工業生產,此後合成高分子工業發展迅速,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陸續工業化生產。目前有工業生產的約30大類樹脂。在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樹脂與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中,以合成樹脂生產最早、產量最大、應用最廣。據統計,1995年世界合成樹脂產量約1.2億噸,我國大陸合成樹脂產量約440萬噸
㈩ 古代有樹脂的古玩嗎收臧值 大嗎
基本沒有,樹脂仿古藝術品一般都是現代樹脂合成技術,沒有任何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