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兩者都是用於水處理中的,很多時候這兩種是一起使用的,反滲透膜主要是用於除去水中的細菌和鹽分,離子交換樹脂主要用於去除水中的金屬離子,比如說鈣離子和鎂離子
㈡ 反滲透膜與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有何根本上的區別
離子交換膜是對離子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高分子材料製成的薄膜,陽離子版膜通常是磺酸型的,帶有權固定基團和可解離的離子
如鈉型磺酸型:固定基團是磺酸根
解離離子是鈉離子,陽離子交換膜可以看作是一種高分子電解質,他的高分子母體是不溶解的,
㈢ 離子交換膜與反滲透膜的區別,它們各自的機理是什麼
反滲透膜是在壓力的作用下,將溶劑和溶質分離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類似於過濾
由於反滲透膜孔專徑只有0.1納米,所以一屬般只有水分子才能通過
離子交換膜分陰膜和陽膜,是在電壓的作用下,分別將水裡的陰陽離子聚集在膜上,通過電化學反應,最後通過濃水室排出
總之,反滲透膜是純物理方式處理水,而離子交換膜則是通過電化學方法處理
㈣ 離子交換膜與反滲透膜的區別,它們各自的機理是什麼
反滲透膜是在壓力的作用下,將溶劑和溶質分離的一種方法,該方版法類似於過濾
由於反滲透膜權孔徑只有0.1納米,所以一般只有水分子才能通過
離子交換膜分陰膜和陽膜,是在電壓的作用下,分別將水裡的陰陽離子聚集在膜上,通過電化學反應,最後通過濃水室排出
總之,反滲透膜是純物理方式處理水,而離子交換膜則是通過電化學方法處理
㈤ 反滲透和超濾有什麼區別
1.UF(超濾)
UF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間的顆粒和雜質,UF膜允許小分子物質和溶解性固體(無機鹽)等通過,但將有效阻擋住膠體、蛋白質、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機物,用於表徵UF膜的切割分子量一般介於1,000~100,000之間,RO膜兩側的運行壓力一般為0.2~7bar。
2.RO(反滲透)
RO是最精密的膜法液體分離技術,它能阻擋所有溶解性鹽及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但允許水分子透過,醋酸纖維素RO膜脫鹽率一般可大於95%,RO復合膜脫鹽率一般大於98%。它們廣泛用於海水及苦成水淡化,鍋爐給水、工業純水及電子級超純水制備,飲用純凈水生產,廢水處理及特種分離等過程,在離子交換前使用RO可大幅度地降低操作費用和廢水排放量。RO膜的運行壓力,當進水為苦鹹水時一般大於5bar,當進水為海水時,一般低於84bar。
一、處理細菌效果不同
由於反滲透膜的孔徑更為狹小,能夠對水中的雜質和細菌數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反滲透膜處理過的水菌落總數比超濾膜凈化後的菌落總數少許多,因此反滲透膜處理水中細菌的能力要比超濾膜性能更為優越。
二、凈化後的水使用方向不同
常情況下反滲透膜凈化後的水分為兩種,一種純水可供飲用,一種濃水可供洗滌使用。使用超濾凈水器凈化的水通常只能做洗滌用水,其水質不符合飲用水的標准。
三、化學污染物處理效果不同
反滲透膜的孔隙僅超濾膜的百分之一,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屬和農葯的化學污染物,不僅能夠去除其中的顆粒污染物及較大的雜質,在化學處理方面反滲透膜效果比超濾膜更為突出。
㈥ 質子交換膜與離子交換膜一樣嗎
不一樣
現在的質子交換膜中的質子一般指的是氫離子
離子 現在比較普遍的是鈉離子和氟離子
㈦ 反滲透和膜過濾的區別
反滲透技術是屬於膜過濾技術的一種,其它還有超濾膜、納米膜等等膜濾技術。而透析則是專指醫療上的腎病治療技術之一,它是反滲透技術在醫療方面的應用。從技術角度講,兩者技術原理是一樣的。
㈧ 離子交換膜與反滲透膜
反滲透又稱逆滲透,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內。因為容它和自然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根據各種物料的不同滲透壓,就可以使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法達到分離、提取、純化和濃縮的目的。
EDI(Electrodeionization,連續電解除鹽技術),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製造技術。它巧妙的將電滲析和離子交換技術相結合,利用兩端電極高壓使水中帶電離子移動,並配合離子交換樹脂及選擇性樹脂膜以加速離子移動去除,從而達到水純化的目的。在EDI除鹽過程中,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通過離子交換膜被清除。同時,水分子在電場作用下產生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些離子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連續再生,以使離子交換樹脂保持最佳狀態。
㈨ 電滲析膜和反滲透膜有什麼區別
電滲析能有效去除水中離子成分,主要用於海水和苦鹹水的脫鹽淡化和工業水軟化。專微濾可分離水中直徑為0.03~屬10μm的成分,主要用於去吹水中的細菌、懸浮物、濁度等。
反滲透能分離分子量在500以下的溶質分子,因此對水中有機物和無機鹽有很高的去除率,這是水和廢水深度凈化處理中的一種有效分離技術,並得到廣泛應用,其中包括反滲透裝置製造純凈水。反滲透膜使用壓力較高(1~10MPa),產水量較低(0.4~1.8m³/㎡/d),水回收率只有75%~80%,因此運行費用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