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性丙烯酸樹脂羥值大致范圍是多少
這個沒有一般的值,不同的值有不同的用途,低羥的交聯密度小,底漆或回要求低的面漆有用;反之答,高羥的交聯密度大,漆膜緻密。
整體范圍差不多是50-150。
熱固性丙烯酸樹脂的主要官能團是羥基。
羥基含量=(17/羥基當量)X100%;
羥基含量=羥值/33;
固體型式羥基含量=商品型式羥基含量/固體份。
㈡ 水性丙烯酸樹脂比水性聚氨酯樹脂有什麼區別
丙烯酸樹脂組合物,包含下列丙烯酸樹脂(1)和(2):丙烯酸樹脂(1):一種丙烯酸樹脂,含有由單體(a)衍生的結構單元(結構單元(a))、由單體(b)衍生的結構單元(結構單元(b))和由單體(c)衍生的結構單元(結構單元(c)),且結構單元(c)的含量介於0.05~5重量份,以丙烯酸樹脂(1)為100重量份計;丙烯酸樹脂(2):一種直鏈丙烯酸樹脂,含有結構單元(a)作為主要組分;(a)通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如圖),其中 R1代表氫原子或甲基基團,R2代表1~14個碳原子的烷基基團或1~14個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團,而烷基基團R2中的氫原子或者芳烷基基團R2中的氫原子可被1~10個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團取代,(b)分子中含有一個烯屬雙鍵和至少一個5-或更多元雜環基團的單體,(c)分子中含有至少兩個烯屬雙鍵的單體。
水性聚氨酯合成用聚合物多元醇及小分子多元醇同油性聚氨酯,多異氰酸酯主要選擇IPDI、TDI和HDI。此外,要引入親水單體,其攜帶的親水基團。
親水單體(親水性擴鏈劑)
親水性擴鏈劑是水性聚氨酯制備中使用的水性化功能單體,它能在水性聚氨酯大分子主鏈上引入親水基團。陰離子型擴鏈劑中帶有羧基、磺酸基等親水基團,結合有此類基團的聚氨酯預聚體經鹼中和離子化,即呈現水溶性。常用的產品有:二羥甲基丙酸、二羥甲基丁酸、1,4-丁二醇-2-磺酸鈉。
目前陰離子型水性聚氨酯合成的水性單體主要選用DMPA, DMBA活性比DMPA大,熔點低,可用於無助溶劑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使VOC降至接近0。DMPA、DMBA為白色結晶(或粉末),使用方便。合成叔胺型陽離子水性聚氨酯時,應在聚氨酯鏈上引人叔胺基團,再進行季叔胺鹽化(中和)。而季胺化工序較為復雜,這是陽離子水性聚氨酯發展落後陰離子水性聚氨酯的原因之一。
這2種水性樹脂可以相溶的,成為改性樹脂,互補相互的短板,提高產品性能和性價比,這種合成技術,國內的寶景化工,做的不錯,詳情可以聯系他們了解。
㈢ 聚氨酯樹脂與丙稀酸樹脂的區別
聚氨酯材料隔熱和耐腐蝕,適合用作保溫材料,而聚氨酯彈性好,主要用作粘和劑。
聚氨酯材料是目前國際上性能最好的保溫材料。主鏈含—NHCOO—重復結構單元的一類聚合物 。英文縮寫PU。由異氰酸酯(單體)與羥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由於含強極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於非極性基團,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韌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用不同原料可製得適應較寬溫度范圍 (-50~150℃) 的材料 ,包括彈性體、熱塑性樹脂和熱固性樹脂。高溫下不耐水解,亦不耐鹼性介質。
常用的單體如甲苯二異氰酸酯、二異氰酸酯二苯甲烷等。多元醇分3類:簡單多元醇(乙二醇、丙三醇等) ;含末端羥基的聚酯低聚物,用來制備聚酯型聚氨酯;含末端羥基的聚醚低聚物,用來制備聚醚型聚氨酯。聚合方法隨材料性質而不同。合成彈性體時先制備低分子量二元醇,再與過量芳族異氰酸酯反應,生成異氰酸酯為端基的預聚物,再同丁二醇擴鏈,得到熱塑彈性體;若用芳族二胺擴鏈並進一步交聯,得到澆鑄型彈性體。預聚物用肼或二元胺擴鏈,得到彈性纖維;異氰酸酯過量較多的預聚體與催化劑、發泡劑混合,可直接得到硬質泡沫塑料。如將單體、聚醚、水、催化劑等混合,一步反應即可得到軟質泡沫塑料。單體與多元醇在溶液中反應,可得到塗料;膠粘劑則以多異氰酸酯單體和低分子量聚酯或聚醚在使用時混合並進行反應。
聚氨酯彈性體用作滾筒、傳送帶、軟管、汽車零件、鞋底、合成皮革、電線電纜和醫用人工臟器等;軟質泡沫體用於車輛、居室 、服裝的襯墊 ,硬質泡沫體用作隔熱 、吸音、包裝、絕緣以及低發泡合成木材,塗料用於高級車輛、傢具、木和金屬防護,水池水壩和建築防滲漏材料,以及織物塗層等。膠粘劑對金屬、玻璃、陶瓷、皮革、纖維等都有良好的粘著力。此外聚氨酯還可製成乳液、磁性材料等。
㈣ 水性丙烯酸樹脂有毒嗎
水性丙烯酸樹脂沒有什麼毒,因為溶劑主要是水,所以比較環保安全
㈤ 水性溶性丙烯酸樹脂有閃點嗎
晚上好,水溶性丙烯酸樹脂一般說的是羥基丙烯酸樹脂,極易溶解於鹼性版水溶液,所有固體或者液體高權聚物樹脂單體均具有閃點,屬於可燃物和易燃物。但是平時我們不會特意去測固體樹脂的閃點因為沒有意義,你可以抓一點你的水溶性丙烯酸樹脂樣品用酒精燈點一會兒看看能不能燒著(能在空氣中靜態燃燒的物品都具有閃點)。如果是已經溶解在鹼水中的丙烯酸樹脂乳液及均相液它們不具有閃點,請參考。
白色固體的丙烯酸樹脂屬於聚酯,有閃點但是一般不測量:
㈥ 對水性丙烯酸樹脂的改性方法有哪些
水性丙烯酸樹脂塗料具有以下優點:色淺,透明性極好,優良的耐光性能和耐戶外老化性能,不易變色,耐酸、鹼、鹽、油脂、洗滌劑等化學品的玷污及腐蝕;通過改變共聚單體、交聯劑種類及調整聚合物摩爾質量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改變塗料的各種性能。為了改進單個樹脂在使用上的缺陷,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試圖把兩種樹脂塗料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復合乳液,通過各組分間優勢互補來提高水性漆塗膜的整體性能。
水性丙烯酸樹脂改性的方法有:環氧改性水性丙烯酸樹脂、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樹脂和其他改性方法(如乙烯類單體改性、含氟水性丙烯酸樹脂)等。
1、 環氧樹脂改性
利用環氧樹脂改性,得到的環氧改性丙烯酸樹脂相容性好、耐化學品性能好、附著力好、耐候性好、玻璃化溫度可調、光澤高。
2、 聚氨酯改性
將聚氨酯水分散體和聚丙烯酸乳液結合在一起得到聚氨酯-丙烯酸復合乳液(PUA),兼有聚氨酯乳液和丙烯酸乳液的優點,其塗膜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和耐化學品性能,且無污染、能耗低、方便施工,適用於連續化工業生產。
PUA復合水性樹脂的合成方法有物流共混法、溶液聚合法、PUA核殼乳液聚合法、互穿聚合物網路法等。
3、 其他改性
乙烯類單體具有基礎結構CH2=CRX(R是氫和烷基,X為其他基團),可利用單體中所含的不飽和雙鍵,與丙烯酸酯類單體中的不飽和雙鍵經過各種聚合反應,生成種類繁多的乙烯類單體改性的丙烯酸共聚樹脂。
乙烯類單體改性水性丙烯酸樹脂塗料多為乳膠塗料,由於受到水的特殊性質和現有工藝水平的限制,目前該類塗料多應用於建築塗料,在特殊塗料和工業塗料中的比例還很小。
㈦ 水性丙烯酸樹脂真的是水性塗料中最主要使用的樹脂嗎
下午好,是的。水性丙烯酸樹脂的主要成份是羥基改性的丙烯酸酯,因為它專只需要鹼性水溶屬液體系就可以快速溶解,所以相比其他的水性PU、環氧和醇酸要節省不少成本時間,而且這玩意兒屬於單組份自干固化成膜也不需要交聯固化劑就能在硬度上特別突出,現在人們都是喜歡怎麼簡單怎麼來——從環保角度上來說,水性丙烯酸清漆也算是voc和有機溶劑含量最少的一種快銷產品了。便宜好用就是市場上的硬道理,請酌情參考。
㈧ 水性丙烯酸樹脂包括哪些種類主要有哪些應用
水性丙烯酸樹脂包括丙烯酸樹脂乳液、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亦稱水可稀釋丙烯酸)及丙烯酸樹脂水溶液。
與傳統的溶劑型塗料相比,水性塗料具有價格低、使用安全,節省資源和能源,減少環境污染和公害等優點,因而已成為當前發展塗料工業的主要方向。水性丙烯酸烯樹脂塗料是水性塗料中發展最快、品種最多的無污染型塗料。
水性丙烯酸樹脂包括丙烯酸樹脂乳液、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亦稱水可稀釋丙烯酸)及丙烯酸樹脂水溶液。乳液主要是由油性烯類單體乳化在水中在水性自由基引發劑引發下合成的,而樹脂水分散體則是通過自由基溶液聚合或逐步溶液聚合等不同的工藝合成的。從粒子粒徑看:乳液粒徑>樹脂水分散體粒徑>水溶液粒徑。從應用看以前兩者最為重要。
丙烯酸乳液主要用於乳膠漆的基料,在建築塗料市場佔有重要的應用,目前其應用還在不斷擴大;近年來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的開發、應用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工業塗料、民用塗料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根據單體組成通常分為純丙乳液、苯丙乳液、醋丙乳液、硅丙乳液、叔醋(叔碳酸酯-醋酸乙烯酯)乳液、叔丙(叔碳酸酯-丙烯酸酯)乳液等 。
丙烯酸水性漆可分為水分散型和水溶性兩大類,前者是以水乳膠或水溶膠為基質的塗料。水溶性丙烯酸酯塗料採用具有活性可交聯官能基團的共聚樹脂製成,多系熱固性塗料,在制漆時外加或不加交聯樹脂,使活性官能團間在成膜時交聯而成體型結構的漆膜。發展水性丙烯酸酯塗料能在保證丙烯酸酯塗料的各種特有性能條件下,將大部分有機揮發溶劑替代為水,從而達到大幅度降低大氣污染的目的。
水溶性丙烯酸樹脂多屬陰離子型,共聚樹脂的單體中選用適量的不飽和羧酸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酐、亞甲基丁二酸等,使側鏈上帶有羧基,再用有機胺或氨水中和成鹽而獲得水溶性。此外樹脂側鏈上還可以通過選用適當單體以引入-OH羥基、-CONH2 醯氨基或-O-醚鍵等親水基團而增加樹脂的水溶性。中和成鹽的丙烯酸樹脂能溶於水,但其水溶性並不很強,常常形成乳濁狀的液體或是粘度很高的溶液,所以在水溶性樹脂中必須加入一定比例的親水助溶劑來增加樹脂的水溶性。
㈨ 為什麼水性丙烯酸樹脂加水後會發乳白色
水性丙抄烯酸樹脂一般襲以透明裝或者乳白帶藍光半透明狀(也有反應聚合配方中加入丙烯腈顯現略帶黃光),這時候分子結構是膠束粒子團,一般思維是加入水後其分子變小粒徑變細,透明度進一步提高才是;
在實際中樹脂加入水後表觀變得更不透明的乳白色,其實這是正常現象,乳液(樹脂)的膠束分散於水,同時與水的H/O原子形成另一個結構的分子團,有的直接與水分子(水是一種特殊的有極分子,分子的正極吸引鄰近分子的負極,從而分子黏在一起。)黏合成另一種結構的分子團,其實這樣一來分子粒徑變得更粗,這就是表觀變得更不透明的原因。
直觀的感覺是乳液溶解在水中,其實只是分散於水,樹脂的分子團依靠本身和水的表面張力結合而非直接溶解,而溶解時是分子的擴散而非結合,比如白糖、食用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