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樹脂受污染的原因是什麼
考慮到您所問問題很具有代表性,以下我詳細講述陰樹脂被污染和污染後的處理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多數用戶。同時藉助你問題,呼籲廣大用戶不要再盲目的繼續低價招投標采購,因為如此發展下去,註定你們會喪失大量的學習交流機會,因為既然最低價決定一切,有什麼理由讓有實力有能力的供應商,再與你們繼續交往下去呢?!而現如今的年輕一代,學習鑽研態度的確比老一輩有所下降,崗位責任性和好學態度也相對較低,個人對國內各行業基礎人才的專業性提高真的感到擔心,呵呵,一家拙見,得罪不妥之處望諒,作為一位1996年投身離子交換樹脂行業技術和銷售的人員,是親身經歷了1998年執行招投標法以來的市場洗禮,以上言論皆一切發自肺腑,只希望市場能夠回歸到理性的、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爭光樹脂北京辦 蔣劍濤)。
強鹼陰樹脂被污染的情況一般為:
1)懸浮物污堵
原因是原水中的懸浮物堵塞樹脂層縫隙,從而增大其水流阻力,也會覆蓋在樹脂顆粒的表面,降低樹脂的工作交換容量。
解決方法:加強對原水的預處理,以降低水中懸浮物含量,如樹脂已被污染,可採用增加飯洗次數和時間,或使用壓縮空氣擦洗等方法。
2)鐵污染
陰樹脂的鐵污染主要來源於再生液,被污染樹脂顏色變深,交換容量降低,並會加速陰樹脂的降解。
解決方法:採用加抑制劑的高濃度鹽酸(10-15%)浸泡樹脂5-12小時,甚至更長,適當擦洗效果更佳。
3)硅污染
硅化合物污染發生在強鹼陰離子交換器中紅,尤其是在強、弱鹼陰樹脂聯合應用的設備和系統中,其結果往往導致陰交換器設備的除硅效率降低。其根本原因是再生不充分,或樹脂失效後沒有及時再生。
解決方法:可採用2%濃度的稀的溫鹼溶液浸泡,溫度一般控制在35-40度,污染嚴重時,可使用加溫4%的NaOH溶液循環清晰。
4)油污染
油對樹脂的污染主要是吸附於樹脂骨架上或覆蓋於樹脂表面,使樹脂交換容量降低,周期制水量明顯較少。
解決方法:首先查明油的來源,消除故障,防止油繼續漏入。對已受油污染的樹脂,可以採用40度的8-10%的NaOH溶液循環清洗,清洗過程中保持溶液濃度。也可用適當的溶劑(如石油醚,200號溶劑汽油)或表面活性劑(如聚氯乙烯辛烷基苯酚)清洗。
5)有機物污染
強鹼陰樹脂遭受有機物污染的特徵:
①樹脂被污染後,顏色變深,從淡黃色變為深棕色,直至黑色。
②樹脂的工作交換容量降低,陰床的周期制水量明顯下降。
③有機酸漏入出水中,使出水的電導率增大。
④出水的pH值降低。正常運行情況下,陰床出水的pH值一般在7~8范圍內(因有NaOH漏過),樹脂遭受污染後,因有機酸的漏過,可使出水的pH值降至5.4~5.7。
⑤ SiO2含量增大。水中所含有機酸(富維酸和腐殖酸)的解離常數大於H2SiO3,因此,附著在樹脂上的有機物可以抑制樹脂對H2SiO3的交換或排代出已吸著的H2SiO3,造成陰床SiO2過早漏過。
⑥清洗水用量增加。因為吸著在樹脂上的有機物含有大量的—COOH基團,樹脂再生時變為—COONa,在清洗過程中,這些Na+不斷被陰床進水中的礦物酸排代出來,增加了清洗陰床的時間和用水量。
解決方法:採用鹼性鹽法,即10%的NaCl+4-6%的NaOH混合液,用量為3個樹脂床體積,以緩慢的流速通過樹脂層,當第2個體積通入後,浸泡8小時或放置過夜,再通入第3個床體積混合液,混合液最好加溫至40度,同時最好用壓縮空氣攪拌擦洗效果更佳。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建議採用我公司生產的丙烯酸強鹼陰樹脂213,這是一款專門針對地表水有機物污染而開發的一款陰樹脂,它除了抗有機物污染能力強,周期制水量高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降低蒸汽中的H電導哦。
❷ 離子交換樹脂受污染的因素有哪些
離子交換樹脂會受到哪些污染?
離子交換樹脂在使用中常見污染類型主要有這幾種:
有機物引起的污染、油脂引起的污染、懸浮物引起的污染、膠體物質引起的污染、高價金屬離子引起的污染、再生劑不純引起的污染。
離子交換樹脂的污染有什麼原因?
1.有機物引起的污染
有機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生物肢體腐爛後產生的富里酸、腐殖酸和單寧酸等帶負電基團的線性大分子,與離子樹脂發生交換反應。有機物污染的主要現象是離子交換樹脂顏色變深,正洗水量逐漸增大,運行時電導率增大,pH值降低。
2.油脂引起的污染
油脂污染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潤滑油等脂類物質存在於原水中,同時,由於水處理系統設備不嚴密滲入了一些油脂,導致離子交換樹脂發生污染。油脂污染的主要現象是離子交換樹脂顏色發黑,交換容量下降,並且使樹脂粘接在一起,樹脂層水流不均勻,產生偏流致使出水水質變差。
3.膠體物質引起的污染
水中膠體顆粒常帶負離子,使陰樹脂受到污染,膠體物質中以膠體硅對樹脂的危害最大,它吸附並在漂萊特陰陽離子交換樹脂的表面上聚合,阻止樹脂進行離子交換。
4.高價金屬離子引起的污染
高價金屬離子引起的污染的原因是水源含鐵,進水管道或交換器被腐蝕產生鐵化物,再生劑中含有鐵雜質等。污染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膠態或懸浮鐵化物形式進入交換器另一種是以亞鐵離子進入交換器。高價金屬離子污染的主要現象是離子交換樹脂從外觀上看,顏色明顯變深,甚至呈黑色。
5.再生劑不純引起的污染
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劑不純往往混有許多雜質,龍其是燒鹼(NaOH)中的雜質甚多,如Fe3+純、NaCl、Na2CO3等,特別強調再生液中含有Fe,0:、NaCl02時,會生成高價鐵酸鹽,對離子交換樹脂的污染最為嚴重。
如何判斷離子交換樹脂受到了污染?
離子交換在運行過程中,如果發現顏色變深,樹脂交換容量不斷地下降,清洗水不斷地增加,出水水質變差,周期性制水容量不斷地下降等現象,可以認為離子交換樹脂受到了污染。
❸ 離子交換樹脂中毒
離子交換樹脂中毒的原因:
離子交換樹脂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將離子等物質吸附,在吸附過程中,可能會吸附一些雜質,而這些雜質可能會造成樹脂的中毒,從而導致樹脂的性能下降,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樹脂失去效果,導致樹脂中毒的物質主要有以下幾種:
1、微生物中毒:
樹脂在長時間的儲存或者很久沒有進行再生,樹脂在吸附離子時,會吸附一些水中的微生物,而這些微生物會將樹脂內的一些成分作為養分進行繁殖,會導致產水水質被污染,樹脂的結構被破壞,失去離子交換的功能。
2、有機物中毒:
一些污水中可能會一些有機物,有機物裡面含有腐殖酸、高分子化合物及多元有機羧酸等物質,這些物質會堵塞樹脂的孔洞,導致樹脂的交換能力下降,嚴重的會導致樹脂不能再進行交換,可以通過COD檢測出樹脂是否被這些物質中毒。
3、鐵中毒:
鐵中毒是樹脂經常會出現的中毒現象,鐵中毒主要是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的鐵離子,或者樹脂再生劑中含有鐵雜質,鐵中毒會導致樹脂氧化,樹脂的交換容量降低,再生交換速度降低,改變樹脂結構,使樹脂喪失交換能力。
離子交換樹脂中毒後有哪些特徵?
1、運行周期縮短,樹脂使用時間越長,運行周期越短,在高價金屬含量比較多的地區尤為明顯。
2、樹脂顏色變,新樹脂的顏色為淡黃色甚至接近白色,而中毒的樹脂為褐色甚至黑色。
3、出水水質變,表現為出水硬度(軟化水)或電導率(除鹽水)上升。
4、出水pH值降低。
5、出水二氧化硅含量增大。
6、清洗水量增加。
離子交換樹脂中毒的解決方法:
1、空氣擦洗法:
如果能夠通過顯微鏡看到樹脂表面的雜質,可以採用空氣擦洗法,首先將水降低至距離樹脂300-400毫米左右,然後不斷的攪動樹脂,大概10-15分鍾左右,再用水進行反洗,直到水清澈為止。
2、酸洗法:
對鐵離子這些不能被空氣擦洗法清除的雜質,可以採用鹽酸進行清洗,將水降低至距離樹脂200-300毫米左右,然後用鹽酸浸泡或低流速循環。
3、鹼洗法:
被油脂污染的樹脂,可以採用鹼洗法進行清洗,使用溫度為50-60攝氏度、濃度為5%的氫氧化鈉進行鹼洗,鹼洗可以分為3-4次進行,每次的時間大概為4-6小時,在每次停止鹼洗時用水沖洗樹脂。
如何預防離子交換樹脂中毒?
1、含有鐵離子的水必須要進行除鐵的處理,才能夠進入交換器。
2、直接用井水或者自來水作為原水,要在進入水泵之前安裝過濾器等過濾設備,防止水之中的雜質進入交換器。
3、樹脂再生時使用的再生劑,要符合標準的要求,不能含有鐵雜質。
❹ 廢棄的離子交換樹脂中的有害物質有哪些
廢棄的離子交換樹脂中的有害物質主要包括重金屬離子、有機物、細菌等。
離子交換樹脂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吸附到許多不同的雜質。當其被廢棄時,其中存在的有害物質具體如下:
1. 重金屬離子:離子交換樹脂在處理水或其他液體時,可能會吸收到其中的重金屬離子。這些重金屬離子如鉛、汞、鎘等,對人體和環境都有較大的危害。
2. 有機物:樹脂本身可能含有未完全反應的單體或其他有機化合物,這些物質在廢棄後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此外,樹脂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接觸到各種有機污染物,如工業廢水中的有機物,這些物質也會被樹脂吸附。
3. 細菌:廢棄的離子交換樹脂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細菌。這些細菌可能在樹脂使用過程中滋生,或者在廢棄後由於環境原因滋生。細菌的滋生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除了以上幾種主要的有害物質,廢棄的離子交換樹脂還可能含有其他微量污染物,如一些溶解的氣體、顆粒物等。這些物質在樹脂使用過程中可能逐漸積累,並在廢棄後成為潛在的環境污染來源。因此,對於廢棄的離子交換樹脂,必須進行安全處理以防止對環境造成危害。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尋找專業的廢物處理機構進行回收或安全處置,以降低潛在的環境風險。
❺ 如何消除樹脂的「交叉污染」
1 污染原因分析
1.1有機物引起的污染
有機物主要是存在天然水中的腐殖酸、相對分子量從500~5000的高分子化合物及多元有機羧酸等,這些物質在水中往往帶有負電,成為陰離子交換樹脂污染的主要物質。這類污染從COD的監測中可檢出。
1.2 油脂引起的污染
水中往往含有油類物質,形成膜狀物,堵塞或包裹了樹脂的微孔,阻礙微孔中的活性集團進行離子交換。
1.3 膠體物質引起的污染
水中膠體顆粒常帶負離子,使陰離子樹脂受到污染。膠體物質中以膠體硅對樹1脂的危害最大,它吸附並聚合在樹脂的表面上阻止交換。
1.4高價金屬離子引起的污染
水中的高價金屬離子(如混凝劑中高價金屬離子的後移等),如Al+、Fe3+等擴散進入陽離子交換樹脂的內部,由於這些高價金屬離子的交換勢能高,與樹脂中的固定離子SO3-牢固結合形成Al(SO3)3、Fe(SO3)3等,從而使這些固定離子失去作用,喪失了離子交換能力。
1.5 再生劑不純引起的污染
再生劑往往混有很多雜質,如Fe3+、NaCI、Na2CO3等,對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影響最為嚴重。
2 污染鑒別方法
2.1 查看樹脂外觀
發生污染的樹脂,從外觀上看,顏色由透明的黃色(陽離子樹脂)或乳白色(陰離子樹脂)明顯變深甚至成為黑色。
2.2 化驗指標
陰床出水電導率逐漸增加,pH值逐漸下降(可低至5.4-5.7)。因為再生時未除去的有機物,在恢復運行時會游離出來而進入水中。
2.3 分析樹脂中的鐵含量
由於鐵污染最為常見,可分析樹脂中的鐵含量,如果Fe<0.01%,沒有受到鐵污染;如果Fe>0.1%,表示受到嚴重污染。
2.4 浸泡檢驗
用清水浸泡樹脂,觀察水面「顏色」,如果有「彩色」出現,說明受到油類物質的污染。 由於樹脂受污染的因素不是單獨存在的,往往是交叉互現,多種原因累積疊加,所以出現問題時,要進行全方位的檢查鑒別,防止顧此失彼;同時,在採取再生措施時,也應考慮全面,認真檢查各個環節,確保沒有紕漏。
3 防止污染的措施
要防止樹脂遭受污染,必須控制好各項水處理工藝指標,層層把關,嚴格注意以下問題:
3.1 混凝劑的選擇
要搞好混凝澄清處理,必須正確選擇混凝劑,並由實驗確定葯劑最佳投放量,防止鋁鹽、鐵鹽後移,嚴格控制砂濾器、活性炭過濾器出水中的濁度。Al3+、Fe3+要小於0.3 mol/L;化學需氧量COD小於1 mol/L。並通過活性炭過濾來吸附有機物質。
3.2 控制氯的含量
搞好預處理的殺菌滅藻工作,控制好進入陽離子交換器前的余氯量。
3.3 防止再生劑被污染
為了防止再生劑中的雜質對樹脂引起污染,除了選用優質的再生劑外,對再生劑的運輸和儲
❻ 離子交換樹脂再生方式有哪些
一、 常規的再生處理
離子交換樹脂使用一段時間後,吸附的雜質接近飽和狀態,就要進行再生處理,用化學葯劑將樹脂所吸附的離子和其他雜質洗脫除去,使之恢復原來的組成和性能。在實際運用中,為降低再生費用,要適當控制再生劑用量,使樹脂的性能恢復到最經濟合理的再生水平,通常控制性能恢復程度為 70~80% 。如果要達到更高的再生水平,則再生劑量要大量增加,再生劑的利用率則下降。
樹脂的再生應當根據樹脂的種類、特性,以及運行的經濟性,選擇適當的再生葯劑和工作條件。
樹脂的再生特性與它的類型和結構有密切關系。強酸性和強鹼性樹脂的再生比較困難,需用再生劑量比理論值高相當多;而弱酸性或弱鹼性樹脂則較易再生,所用再生劑量只需稍多於理論值。此外,大孔型和交聯度低的樹脂較易再生,而凝膠型和交聯度高的樹脂則要較的再生反應時間。
再生劑的種類應根據樹脂的離子類型來選用,並適當地選擇價格較低的酸、鹼或鹽。例如:鈉型強酸性陽樹脂可用 10%NaCl 溶液再生,用葯量為其交換容量的 2 倍 (用NaCl 量為117g/ l 樹脂 );氫型強酸性樹脂用強酸再生,用硫酸時要防止被樹脂吸附的鈣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沉澱物。為此,宜先通入 1~2% 的稀硫酸再生。
氯型強鹼性樹脂,主要以 NaCl 溶液來再生,但加入少量鹼有助於將樹脂吸附的色素和有機物溶解洗出,故通常使用含10%NaCl + 0.2%NaOH 的鹼鹽液再生,常規用量為每升樹脂用150~ 200g NaCl ,及 3~4g NaOH。 OH 型強鹼陰樹脂則用 4%NaOH 溶液再生。
樹脂再生時的化學反應是樹脂原先的交換吸附的逆反應。按化學反應平衡原理,提高化學反應某一方物質的濃度,可促進反應向另一方進行,故提高再生液濃度可加速再生反應,並達到較高的再生水平。
為加速再生化學反應,通常先將再生液加熱至 70~80℃。它通過樹脂的流速一般為 1~ 2 BV/h 。也可採用先快後慢的方法,以充分發揮再生劑的效能。再生時間約為一小時。隨後用軟水順流沖洗樹脂約一小時 ( 水量約4BV) ,待洗水排清之後,再用水反洗,至洗出液無色、無混濁為止。
一些樹脂在再生和反洗之後,要調校 pH 值。因為再生液常含有鹼,樹脂再生後即使經水洗,也常帶鹼性。而一些脫色樹脂(特別是弱鹼性樹脂)宜在微酸性下工作。此時可通入稀鹽酸,使樹脂 pH 值下降至6左右,再用水正洗,反洗各一次。
樹脂在使用較長時間後,由於它所吸附的一部分雜質 ( 特別是大分子有機膠體物質 ) 不易被常規的再生處理所洗脫,逐漸積累而將樹脂污染,使樹脂效能降低。此時要用特殊的方法處理。例如:陽離子樹脂受含氮的兩性化合物污染,可用 4%NaOH 溶液處理,將它溶解而排掉;陰離子樹脂受有機物污染,可提高鹼鹽溶液中的 NaOH 濃度至0.5~1.0%,以溶解有機物。
二、特殊的再生處理
污染較嚴重的樹脂,可用酸或鹼性食鹽溶液反復處理,如先用 10%NaCl +1%NaOH 鹼鹽溶液溶解有機物,再用 4%HCl 或分別用 10%NaOH 及 1%HCl 溶解無機物,隨後再用 10%NaCl +1%NaOH 處理,在約 70℃下進行。
如果上述處理的效果未達要求,可用氧化法處理。即用水洗滌樹脂後,通入濃度為 0.5% 的次氯酸鈉溶液,控制流速 2~4BV/h ,通過量 10~20BV ,隨即用水洗滌,再用鹽水處理。應當注意,氧化處理可能將樹脂結構中的大分子的連接鍵氧化,造成樹脂的降解,膨脹度增大,容易碎裂,故不宜常用。通常使用 50 周期後才進行一次氧化處理。由於氯型樹脂有較強的耐氧化性,故樹脂在氧化處理前應用鹽水處理,變為氯型,這還可避免處理過程中的 pH 值變化,並使氧化作用比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