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質子交換膜(PEM)-氫燃料電池核心材料
質子交換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作為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氫氣與氧氣進行非燃燒的氧化還原反應,通過催化劑實現電子與離子分離,氫離子可以直接穿過質子交換膜到達陰極,而電子只能通過外電路才能到達陰極,電子通過外電路流向陰極時就可產生直流電。
就質子交換膜競爭格局而言,全氟磺酸膜產能被國外壟斷。全氟質子交換膜生產主要集中在海外,主要公司包括美國戈爾、科慕、陶氏和3M公司,比利時索爾維公司,日本旭硝子玻璃、旭化成。國內目前少數成功實現質子交換膜商業化量產的企業為東岳集團。東岳已成為繼戈爾、科慕兩家外國企業之後國內市場佔比最大的企業,已建成全國唯一全氟酸質子膜樹脂合成生產線,實現量產並批量供貨。當前產品已經進入賓士公司的供應鏈體系,穩定性、可靠性、壽命已經進入規模化驗證中。
隨著國產化質子交換膜持續推進,2021年我國質子交換膜和膜電極整體行業迎來快速發展,質子交換膜作為燃料電池的「晶元」,其國產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雖然目前價格、驗證和提升產品競爭力等問題仍未得到解決,但相較於整體壟斷,我國已邁出關鍵的第一步,另外,國產和外資企業合作也將外資先進技術帶入國內(2021年6月,東岳未來和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等),有望帶動技術快速發展。
質子交換膜發展趨勢
1、行業景氣度提升,認知提升
2021年以來,隨著氫能源行業整體產銷回暖,市場景氣度提升,整體產業鏈認知提升。從上游質子交換膜等原材料端到下游燃料電池汽車終端應用,整體應用指標越發精細,實際可操作性逐步提升,對於行業技術發展帶動積極作用。同時資本對於燃料電池行業整體關注度提升,雖然完全商業化仍有較長的路要走,但工藝和技術整體進步明顯,預計隨著行業熱度持續上升,質子交換膜作為燃料電池核心原材料需求有望迎來大幅度提升。
2、價格仍是關鍵影響,國產化勢在必行
隨著國家政策進一步推動氫能源汽車規模化應用,我國燃料電池整體需求上升,行業景氣度提高,但受限於質子交換膜和膜電極組成整體成本較高,導致氫燃料汽車整體價格過高,市場需求有限,目前膜電極佔比燃料電池電堆成本超一半,降本勢在必行,但目前行業整體仍基本處於國外先進企業壟斷,行業技術壁壘深厚,研發周期較長,預計隨著國產化的推進,加之企業逐步實現規模化,單品成本或將有所下降,屆時或將帶動氫能源產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