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水凈化處理中SDI是什麼意思,它的取值范圍是多少,合格標准值是多少
SD是水的導電值,用來檢測純水的凈化度,取值越大水裡離子越多,只能用來檢測純水哦,其他的沒什麼作用,比如礦泉水。純水檢測的數字越小越好,比如怡寶的純水2的值,廣東直來水一般在90左右。懂了沒
❷ 電廠化學水處理SDI表示什麼意思
FI(Fouling
Index)污染指數值,也叫SDI值,是水質指標的重要參數之一。它代表了水中顆粒、膠體和其他能阻塞各種水凈化設備的物體含量。通過測定SDI值,可以選定相應的水凈化技術或設備。根據ASTM方法4189-95,這種方法在行業內是公認的。
在反滲透水處理過程中,SDI值是測定反滲透系統進水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檢驗預處理系統出水是否達到反滲透進水要求的主要手段。它的大小對反滲透系統運行壽命至關重要。
SDI值是測量通過47mm直徑,0.45um孔徑膜的流速衰減。之所以選擇0.45um孔徑的膜,是因為在這個孔徑下,膠體物質比硬顆粒物質(如沙子、水垢等)更容易堵塞膜。流速的衰減被轉換成1到100之間的數值,即SDI值。SDI值越低,水對膜的污染阻塞趨勢越小。從經濟和效率綜合考慮,大多數反滲透廠家推薦反滲透進水SDI值不高於5。
SDI值俗稱污泥密度指數。在純水系統一一特別是在反滲透(RO)系統中,SDI被廣泛用於預測水中膠體以及顆粒物質對RO膜的堵塞速度。由於水源的水質經常發生變化。所以常常需要每周或每月進行SDI值檢測。
OUTSDI儀能夠自動計算進水中懸浮物質的相對數量。當進水透過0.45μm孔經膜片時,millipore
sdi值反映了水中顆粒物質污堵0.45μm孔徑膜片的速度。美國材料實驗協會(ASTM)選擇0.45um孔經膜片的原因就在於其更容易受到膠體物質,而不是硬顆粒物質(例如:砂子或水垢等)的堵塞。SDI值通常起「預警」作用,以確保水中的顆粒物質不會污堵反滲透膜。
SDI是如何計算的?
根據15分鍾時間內水樣透過SDI儀中新0.45μm過濾膜片時滲透流量的衰減,OUTSDI可以自動計算出該水樣的millipore
sdi值。為了保證水樣滲透流量的測量精度,OUTSDI儀將進水壓力保持在恆定的30psi(2.07bar).
在試驗開始以及接下來的5、10和15分鍾,在分別採集500mL的水樣的過程中對流速進行測量。SDI值(每分鍾衰減的百分數)表證了進水中的顆粒以及膠體物質含量可能引起的膜堵塞程度。美國材料實驗協會(ASTM)D4189-95規定:15分鍾為精確和標准化SDI值測試所需求的時間間隔。而5分鍾和10分鍾的SDI值只是15分鍾SDI值(SDI15)的估算值。
除計算15分鍾SDI值之外,判斷水樣滲透流量的衰減也可以從SDI值轉換成另一指標參數:污堵因子(PF值),PF值為判斷RO膜被污堵的程度提供了參考。PF值百分比較高,RO膜可能被顆粒堵塞的速度較快。PF值介於1%到100%之間,100%意味著膜原件將被完全污堵。
❸ 反滲透進水sdi高會不會造成膜污堵
一般而言,污染指數(Silting Density Index,簡稱SDI)值是目前測定反滲透系統進水的重要指標之一版,也是檢驗處理系權統出水是否達到反滲透進水要求的主要手段,它的大小對反滲透運行壽命至關重要。通常來說,也叫泥沙密度指數,是用來度量樣本水中微粒污染物含量的多少。目前SDI值已廣泛地使用來判別凈化水中膠體以及顆粒物的沉澱量,特別應用在RO系統中,SDI檢測在通常情況下用來幫助確定給水中的懸浮物量是否可能造成膜微孔的堵塞。
❹ 如何保護純水設備中的膜性能
純水中用的抄膜比較多,有UF,RO,EDI,脫氣膜;
就拿用的比較多的RO膜來說,最主要的還是遵照廠家的進水指標;
對於RO膜來說,
1.進水的余氯指標比較關鍵,余氯高了會對膜照成不可逆轉的損害,所以一般會在RO進水端設置ORP表來間接地測量余氯;所以在運行過程中,要做余氯和ORP的關系曲線,這個在很多廠家並不知道;
2.進水的SDI要求是膜的最基本的指標,如果SDI超標了,會導致RO系統化學清洗頻繁,這樣也會使膜的壽命減少。
3.進水特殊化學成分的檢測,比如硅,比如鐵,比如油;這些東西對膜傷害比較大,難清洗;
4.在進行化學清洗時,一般要有經驗的人知道,在清洗前要對膜的污染進行評估,知道大致的污染種類,再採取相對應的清洗方案。
❺ 純水工藝中RO膜進水條件要求是什麼
1、進水水質要求
進水水質綜合指標採用污染指標(SDI),中空纖維組件一般要求回SDI為3左右,卷式組件為5左右,管答式組件為15左右。
2、易形成水垢物質濃度要求
原水中難溶性鹽在反滲透系統被濃縮,超過溶解度極限時,形成水垢。需控制的難溶性鹽有:硫酸鈣、碳酸鈣與硅、硫酸鍶、氧化鈣。
3、膠體污染控制要求
可參考SID參數要求
4、生物污染控制要求(可用加氯法,以保證水中游離氯含量為0.5~1mg/L)
5、有機物污染控制要
TOC≤3mg/L,油含量≤0.1mg/L
反滲透金屬指標匯總(參數均為最大值,以水源為地下水為例):
SDI:2;濁度:0.2;TOC:3mg/L;BOD:8;COD:11;系統平均通量:30.6L/(m2·h)
❻ 在污水處理中,什麼是SDI
在水處理中,SDI污染指數值,也稱之為FI(Fouling Index)值,是水質指標的重要參內數之一。它代表了水中容顆粒、膠體和其他能阻塞各種水凈化設備的物體含量。通過測定SDI值,可以選定相應的污水凈化技術或設備。
SDI在污水進行反滲透水處理過程中,作為測定反滲透系統進水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檢驗預處理系統出水是否達到反滲透進水要求的主要手段。它的大小對反滲透系統運行壽命至關重要。
SDI值是測量通過47mm直徑,0.45um孔徑膜的流速衰減。之所以選擇0.45um孔徑的膜,是因為在這個孔徑下,膠體物質比硬顆粒物質(如沙子、水垢等)更容易堵塞膜。流速的衰減被轉換成1到100之間的數值,即SDI值。SDI值越低,水對膜的污染阻塞趨勢越小。
從經濟和效率綜合考慮,大多數反滲透廠家推薦反滲透進水SDI值不高於5。
❼ 供水壓力達到多少才對ro膜有影響
具體要看膜的型號和廠家
以東麗膜為例:
使用極限條件
最高操作壓版力:365psi(2.6Mpa)
最高進權水流量:15gpm(55立方米每天)
最高進水溫度:40℃
最大進水SDI:5
進水自由氯濃度:檢測不到
連續運行時進水PH范圍:2-11
化學清洗時進水PH范圍:1-12
單個膜元件最大壓力損失:20psi(0.14mpa)
單個膜組件最大壓力損失:60psi(0.4MPa)
❽ 關於RO反滲透的進水指標的問題——請工業給水、RO專業人士點撥一二。拜謝
1.水溫過高或過低膜會熱脹冷縮,導致產水電導率過高(溫度高),水溫過低產水量下降(溫度下降25度以下,溫度每下降一度,產水量降低約3%)。
2.進水PH過高或過低長時間運行對膜有傷害,影響膜的使用壽命,只有清洗時才對膜使用。
3.總溶解固形物過高同樣影響膜的使用壽命。用電滲析也同樣有要求,一般只有經過RO之後的水才電滲析,建議用比較廉價的耗材處理水之後再使用RO,比如前面添加絮凝劑、阻垢劑等。
4.余氯對RO的損傷是不可逆的,臭氧是消毒的,用來做RO的前處理沒有太大意義,建議用活性炭去除余氯。
5.RO對溶解性的鹽都有去除作用,包括金屬陽離子,此要求是膜廠商保證自己產品品質保證設置的,可以不做太多考慮,當膜通量下降(產水量過低)時可通過酸性葯劑清洗解決。
6.這里的COD指化學需氧量,至於用什麼方法測得沒有太大講究(原則上是CODcr),而且COD也不是RO進水最主要指標,可以參考SDI值,該值比COD更具有影響(一般要求SDI值小於5,小於4有些苛刻了)。
7.RO的進水要求主要是溫度、PH、SDI和余氯,真正運行時PH還可以再寬泛些的。
如果你的膜進水水質比較差,前處理多做些工作處理下,可以有效延長RO的使用壽命和清洗頻率也節約水和電能,同時還可以考慮使用抗污染膜。
總之很多情況不能完全按照RO膜廠家的提供的要求來處理,否則根本沒辦法處理,尤其是中水回用的工藝如果按他要求就沒法進行下去了。
一句話,我們要讓膜處理水,否則水都干凈了還要膜做什麼?
❾ 表徵反滲透膜性能的指標有哪些
山東科宇水處理專業從事水處理20年,專業幫您解答。
表徵反滲透膜的指標主要有脫鹽率,專回收率和水通屬量。
① 脫鹽率 =(1 - 產品水含鹽量 / 給水含鹽量)×100%
通常用電導率近似表示含鹽量,一般系統的脫鹽率大於98%。
② 回收率 = 產品水流量 / 給水流量
常見的反滲透系統回收率為75%。但是單支膜的回收率通常不超過18%。
系統沒有濃水循環時,膜元件與系統回收率的一般規定為:
膜元件串聯數量(支)
1
2
4
6
8
12
18
最大系統回收率(%)
<18
<32
<50
<58
<68
<80
<90
③ 水通量——單位膜面積的產品水量,m3/m2·h。
當反滲透膜污堵時,其脫鹽率會下降,產品水流量降低,回收率降低,水通量下降。
❿ 反滲透進水水質有哪些要求
水質分析報告包括水質類型和主要成分指標,所需指標包括溶解離子,硅,膠體,有機物(TOC) 。
典型溶解陰離子
碳酸氫根(HCO3-), 碳酸根(CO32-), 氫氧根(OH-), 硫酸根(SO42-), 氯離子(Cl-), 氟離子(F-), 硝酸根離子
(NO3-), 硫離子(S2-), 磷酸根(PO44-)。
典型溶解陽離子
鈣離子(Ca2+), 鎂離子(Mg2+), 鈉離子(Na+),鉀離子(K+), 鐵離子(Fe2+ 或 Fe3+), 錳離子(Mn2+),
鋁離子(Al3+), 鋇離子(Ba2+), 鍶離子(Sr2+), 銅離子(Cu2+)和 鋅離子(Zn2+)。
鹼度
包括負離子中的碳酸根、碳酸氫根、氫氧根,自然水體中的鹼度主要由HCO3-形成。pH在8.3以下的水中,
碳酸氫根和二氧化碳平衡存在。當pH高於8.3時, HCO3-將轉變為CO32-存在。如果原水PH達到11.3以上,
將存在OH- 形式。Ca(HCO3)2的溶解度大於CaCO3。如果原水在 RO系統中被濃縮, CaCO3容易沉澱在
系統中。所以投加阻垢劑或加酸調低PH值會經常在RO系統中使用。
鐵和錳
通常在水中以二價溶解狀態存在或以三價非溶解氫氧化物形成存在。Fe2+ 可能來源自井水本身或來自泵、
管路、水箱的腐蝕,尤其上游系統中投加了酸。如果原水中鐵、錳濃度大於0.05mg/l並且被空氣或氧化劑
氧化為Fe(OH)3 和 Mn(OH)2 ,當 pH 值偏高時會在系統中形成沉澱。分析表明鐵錳的存在會加速氧化劑
對膜的氧化降解,因此在預處理中必須去除鐵錳。
鋁
一般不存在於自然水體中。三價鋁會像三價鐵一樣在RO系統中形成難溶的Al(OH)3,當pH 在5.3 至8.5 范圍
內時候,因為鋁高價正電特性,所以Al2(SO4)3 和NaAlO2可以用於地表水的預處理去除水中負電性膠體。
千萬小心鋁鹽不要過多投加,殘留的鋁離子對膜有污染。
銅和鋅
在自然水體中很少存在。有時水中微量的銅和鋅來自管道材料。在pH值5.3至8.5范圍內,Cu(OH)2
和Zn(OH)2 不溶於水,因為它們一般在水中的含量較低,所以只有當系統長時間不清洗,它們積累到
一定程度時,才會對膜系統造成污染。可是如果銅鋅與氧化劑(比如過氧化氫)同時存在於原水中,
那麼會造成膜材質的嚴重降解。
硫化物
以H2S氣體形式溶於水中,去除硫化氫可以用脫氣裝置或氯氧化或空氣接觸變為不溶性硫磺,用多介質過濾
去除。
磷酸鹽
具有較強負電性,容易和多價離子形成難溶鹽。磷酸鈣在PH中性時溶解度很有限,PH值高時溶解度也不高。
進水中投加阻垢劑或調低PH(小於7)可以防止磷酸鹽沉澱。
硅
存在大多數自然水體中,濃度從1至100㎎/L。而且PH低於9.0時主要以Si(OH)4 存在。當PH低時,硅酸可以
聚合形成硅膠體。當PH高於9.0時,它會分離成SiO32- 離子而且會和鈣、鎂、鐵或鉛形成沉澱。硅和硅酸鹽
沉澱很難溶解。氟化氫胺溶液清洗硅垢比較有效,可是氟化氫胺溶液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當進水中硅含量
超過20㎎/L時,要注意硅結垢的潛在危險。
膠體(懸浮物顆粒)分析
污染指數,是衡量RO進水中膠體(顆粒物)潛在污染性的重要指標。RO進水中的膠體是各種各樣的,經常
包括細菌、黏土、硅膠體和鐵腐蝕產物。預處理中的澄清器中會用一些化學品,例如明礬、三氯化鐵或陽
離子型聚合劑來去除膠體污染或通過後續介質過濾器去除。
濁度
也是影響RO膜污染的一個重要指標。濁度儀工作原理是測量水樣中懸浮物對光的散射。水樣的濁度大於
1.0的原水可能對RO膜有污染,濁度儀測量數值的單位是NTU。象SDI 值一樣,濁度也是表徵膜污染潛在
風險的一個參數。高濁度並不表示懸浮物會沉澱在膜表面。
如果原水的SDI大於5而且濁度大於1.0,就必須在預處理單元的澄清工藝中加入混凝劑而且後面要使用
多介質過濾器。如果原水中SDI小於5,而且濁度小於1,那麼預處理可以考慮介質過濾器和保安過濾器
而不一定投加混凝劑。預處理混凝劑的投加量也是有控制指標的,過量使用會對膜有污染。
原水中還有兩個重要指標需要分析。細菌總數和有機物含量。有兩種方法測定水中細菌數,一種是培養法,
另一種是熒光染色法,後者更常用因為很方便快捷。原水中的有機物一般是油類-表面活性劑、水溶性聚合物
和腐質酸。檢測指標有總有機炭(TOC),生物耗氧量(BOD)和化學耗氧量(COD)。要想更精確地分析有
機物成份,需要使用液相色譜和氣質聯用儀器分析。如果原水中的TOC含量大於3mg/l,預處理單元要考慮去
除有機物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