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馳眼鏡怎麼驗真偽
一、外包裝的鑒別:gucci眼鏡的包裝盒子非常的精美,手感細膩光滑,上面印有燙金的gucci字母LOGO。假的gucci眼鏡可以做到逼真的包裝,最重要的正品卡卻無法復制。每個gucci眼鏡都配有唯一的正品卡及卡袋,注意正品卡袋上的字母及拼寫是否正確無誤。gucci眼鏡的正品卡不是普通的硬紙殼,而是像銀行卡一樣硬質的卡片,卡片上有這個gucci眼鏡的身份證號,也是唯一的證號,同時有清晰的銷售印章。正品的包裝盒上有條形碼,下方有證號,和盒內正品卡的號碼是一致的。
二、眼鏡材料的鑒別:gucci眼鏡採用了最頂級最先進的材質和最好的工藝,大部分鏡片都是多層濾鏡,能有效阻隔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部分大框款式的鏡片則採用超薄微晶技術運用於鏡片中,使不規則形狀的鏡片能與鏡架完美的結合。材質多是Optyl環氧樹脂這種專利材質,重量比一般的塑膠框輕了20~30%。這種鏡的腳腿沒有一般塑膠框需要增加抗變形而增加強度所使用的金屬桿,且會在鏡腿底端打上Optyl字樣,很容易辨認。
三、型號價格的鑒別:所有的gucci眼鏡在右面的鏡腿上面都標有GUCCI字樣,在左面鏡腿上面從鏡腿末端開始依次是:產地MADE IN ITALY,款號代碼,顏色代碼,尺寸註解。這些標注都字跡清晰、拼寫准確。gucci眼鏡的價格在250美元以上,低於這個價格40%以上的基本都是假的。
『貳』 環氧樹脂膠粘劑的原理是什麼
環氧樹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二個或二個以上環氧基並在適當化學助劑如固化劑存在下能形成三向交聯結構的化合物之總稱。1891年德國的Lindmann用對苯二酚和環氧氯丙烷反應生成了樹脂狀產物。1909年俄國化學家Prileschajew發現用過氧化苯甲醚和烯烴反應可生成環氧化合物。這兩種化學反應至今仍是環氧樹脂合成中的主要途徑。1934年Schlack用胺類化合物使含有大於一個環氧基團的化合物聚合得到高分子聚合物,作為德國專利發表。n1938年後,瑞士的P.Castan及美國S.O.Greenlee所發表的多項專利都揭示了雙酚A和環氧氯丙烷經縮聚反應合成環氧樹脂,用有機多元胺或鄰苯二甲酸酐均可使樹脂固化,並具有優良的膠接性能。環氧樹脂本身是熱塑性線型結構的化合物,不能直接作膠黏劑使用,必須加入固化劑並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固化交聯反應,生成不溶(熔)體型網狀結構 ,才有實際應用價值。因此,固化劑是環氧樹脂膠黏劑必不可少的組分。
『叄』 環氧樹脂乳化方法(傾盡所有)
制備乳狀液的乳化方法,除了初生皂法、劑在水中法、劑在油中法之外,還有:
油水混
通常此法是水、油兩相分別在兩個容器內進行,將親油性的乳化劑溶於油相,將親水性乳化劑溶於水相,而乳化在第三容器內(或在流水作業線之內)進行。每一相以少量而交替地加於乳化容器中,直至其中某一相已加完,另一相餘下部分以細流加入。如使用流水作業系統,則水、油兩相按其正確比例連續投入系統中。
轉相乳化
在一較大容器中制備好內相,乳化就在此容器中進行。(如若要製取O/W型乳狀液,就在乳化容器中制備油相。)將已制備好的另一相(外相,在例中為水相),按細流形式或一份一份地加入。起先形成W/O型乳狀液,水相繼續增加,乳狀液逐漸增稠,但在水相加至66%以後,乳狀液就突然發稀,並轉變成O/W型乳狀液,繼續將餘下地水相較快速加完,而最終得到O/W型乳狀液。類似本例可製得W/O型乳狀液。此種方法稱為轉相乳化法,由此法得到的乳狀液其顆粒分散的很細,且均勻。
LEE
通常的乳化方法大都是將外相、內相加熱到80℃(75-90℃)左右進行乳化,然後進行攪拌、冷卻,在這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但從理論上看進行乳化並不需要這么多的能量,乳化需要的能量隻影響乳狀液的分散度和由表面活性劑引起的表面張力的降低,理論上可以計算出所需的能量,它與通常乳化所消耗的能量相比少得很多,即表明通常的乳化方法存在著大量能量的浪費,如冷卻水所帶走的熱量都是白白丟棄了。因此,J.J.Lin(林約瑟夫)提出了低能乳化法。其方法原理是,在進行乳化時,外相不全部加熱,而是將外相分成兩部分,α相與β相,α和β分別表示α相與β相的重量分數(此處α+β=1),只是對β相部分進行加熱,由內相與β相進行乳化,製成濃縮乳狀液,然後用常溫的α外相進行稀釋,最終得到乳狀液。其原理可表示如下圖 顯然,這種乳化方法節省了許多能量,節能效率隨外相/內相和α/β的比值增大而增大。這種方法不僅節約了能源,而且可提高乳化產品的效率,如縮短了製造時間,因為可大大縮短冷卻過程時間,且可減少冷卻水的使用節約了能量。這種低能乳化法不僅用於製造乳液和膏霜,還可以用於製造香波,但它主要適用於制備O/W型乳狀液。上述所介紹的低能乳化法,其實只是一個基本原理,實際應用時,可依據乳狀液的類型,油、水相的比例及其粘度等具體要求,設計出可行的低能乳化方案,其具體操作過程,對乳狀液的質量都有影響。
『肆』 環氧樹脂膠粘劑的專利技術
環氧樹脂膠粘劑專利技術
1、耐航空燃料的不含鉻酸鹽的、單組分型的、非固化性的防腐蝕密封劑
2、一種半導體封裝用的液體環氧組合物及其用途
3、耐熱性、耐寒性優越的熱熔粘合劑組合物
4、建築結構用粘合劑
5、粉狀可交聯織物粘合劑組合物
6、聚合物分散體作為密封或塗料組合物的粘合劑的用途
7、復合環氧樹脂
8、厚膜陰極電泳塗料用樹脂乳液的制備
9、彩釉玻璃膠粘劑
10、一種芳香胺環氧固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11、一種液體芳香胺固化的環氧灌封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12、瞬間堵漏膠及施用方法
13、冷固化的環氧樹脂配方
14、用於制備改進樹脂的改進方法
15、光固化膠粘劑
16、紫外線固化性粘合劑組合物及其物品
17、含有二硫代∴醯胺粘合促進劑的環氧粘合劑
18、高取代度羥丙基澱粉的制備工藝方法
19、用於粘結半導體晶片的無溶劑環氧基粘合劑和其制備方法
20、一種高級耐熱阻燃灌封浸漬樹脂膠
21、阻燃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22、粘錨式包鋼加固粘結材料及加固工法
23、含單烴基化二烯聚合物及其環氧化衍生物的聚氨酯塗料和粘合劑
24、一種抗流淌糊狀環氧膠粘劑
25、粘合劑組合物和粘合片
26、改進粘合性的可固化有機聚硅氧烷組合物
27、環氧樹脂固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28、濕氣活化的粘合劑組合物
29、以脂化學反應產物為基的粘合劑
30、用於柔性印刷電路的耐高溫膠粘劑及制備
31、環氧粘合劑及使用它們的銅箔和層板
32、輻射交聯及隨後熱硬化的粘合劑
33、高強石膏粘結粉
34、高強度、高韌性和高耐磨性的聚氨酯-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35、具有耐高溫性的結構粘合劑組合物
36、氨基多官能環氧樹脂類耐熱建築結構膠粘劑
37、改善壓敏粘合劑在低於0°F溫度下的性能的方法
38、工藝紙草上光保護劑
39、雙酚A環氧丙烯酸雙酯的制備方法
40、一種新型雙組分絕緣粘膠劑
41、縮醛法制備酚醛型環氧樹脂的方法
42、增強聚醯亞胺對活性金屬的粘合力的方法
43、環氧雙組分透明軟性封裝膠的制備
44、絨屑粘合劑組合物
45、單組分、不流淌的韌性環氧膠粘劑
46、一種無苯低毒環氧漆稀釋劑
47、耐高溫瞬間堵漏膠及其配製方法
48、低粘度環氧樹脂組合物
49、一種田菁膠的化學改性工藝及其製品
50、具有優良粘合性能的光聚合組合物及其製品和制備方法
51、室溫固化耐高溫高強韌性環氧結構膠粘劑及制備方法
52、室溫下可固化的結構型環氧糊狀粘合劑及其製造方法
53、環氧樹酯混合料
54、用作陰極電解塗層用的粘合劑
55、具有高附著強度的可焊接傳導合成物
56、樹脂組合物以及用其製造層壓板的方法
『伍』 環氧樹脂的發展簡史有誰知
環氧樹脂的發明曾經歷了相當長的時期。
早在1891年,德國的Lindmann用對苯二酚與環氧氯丙烷反應,縮聚成樹脂並用酸酐使之固化。但是它的使用價值沒有被揭示。1930年,瑞士的Pierre Castan和美國的S.O.Greenlee進一步進行研究,用有機多元胺使上述樹脂固化,顯示出很高粘接強度,這才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廣泛地講,環氧樹脂可以從含有鏈烯基的母體化合物合成,也可以從含有活性氫原子的母體化合物合成。20世紀初首先報導了烯烴的環氧化,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Swern和他在美國農業部的合作夥伴開始研究聚不飽和天然油的環氧化時,此項技術也僅應用於高相對分子質量單環氧化合物的生產並引起廣泛的工業化規模開發的興趣。10年之後才應用於環氧樹脂合成技術之中。大約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已經報導了雙酚A與環氧氯丙烷反應產物,15年後首創了不穩定的環氧化脂肪胺中間產物的生產技術。1933年德國的Schlack[1]研究現代雙酚A環氧樹脂同雙酚A的分離技術。盡管一年之後Schlack報導了雙環氧化合物同有機酸、無機酸、胺和硫醇的反應,但確定雙酚A環氧樹脂的工業價值的還是瑞士De Trey Freres公司的Castan和美國Devoe&Rayno1ds公司的Greenlee。1936年,Castan生產了琥珀色環氧氯丙烷一雙酚A樹脂,並同鄰苯二甲酸酐反應生產出用於澆鑄和模塑製品的具有工業意義的熱固性製品。1939年年初Greenlee也獨自生產出了高分子質量雙酚A環氧氯丙烷樹脂並用於高級熱固性塗料。1937年到1939年歐洲曾嘗試用環氧樹脂補牙,但沒有成功。除此之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沒有全面開發環氧樹脂技術。戰後不久Devoe&Rayno1ds開始試生產塗料樹脂,而CIBA公司得到De Trey Freres許可,開始進一步發展液體塗料、層壓材料和粘接劑用液體環氧樹脂。1943年Castan的基本專利授權。然而環氧樹脂第一次具有工業價值的製造是在1947年由美國的Devoe—Raynolds公司完成的,它開辟了環氧氯丙烷一雙酚A樹脂的技術歷史,環氧樹脂開始了工業化開發,且被認為是優於老的酚醛樹脂和聚酯樹脂的一種技術進步。這種樹脂幾乎能與大多數其他熱固性塑料的性能相媲美,在一些特種應用領域其性能優於酚醛和聚酪。不久瑞士的CIBA(汽巴)公司、美國的Shell(殼脾)和Dow(道)公司開始了環氧樹脂的工業化生產和應用開發工作。20世紀50年代後期,美國的兩個主要公司,汽巴和Devoe—Raynolds繼續研究縮水甘油醚型環氧樹脂,殼牌化學公司只提供環氧氯丙烷,聯合碳化物塑料司首先製造酚醛樹脂和雙酚A,歐洲汽巴和殼牌集中開發了環氧樹脂。
1955年夏季,四種基本環氧樹脂在美國獲得生產製造許可證,Dow Chemi—cal co.和Reichho1d化合物公司建立了環氧樹脂生產線。在普通雙酚A環氧樹脂生產應用的同時,一些新型的環氧樹脂相繼問世。如1956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開始出售脂環族環氧樹脂,1959年Dow化學公司生產酚醛環氧樹脂。大約在1960年,Koppers,co.生產了鄰甲酚醛環氧,1965年初,汽巴開始生產和經銷該種樹脂。在1955~1965年期間,環氧樹脂質量明顯提高,雙酚A環氧樹脂已有所有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等級的牌號。酚醛環氧確立了明顯的耐高溫應用的優級性能。殼牌化學品公司和聯碳塑料生產多官團能酚縮水甘油醚等特種耐溫樹脂,製造商還提供了脂肪族多元醇一環氧氯丙烷樹脂。Unio Carbide開發了對氨基苯酚三縮水甘油醚樹脂。1957年有關環氧樹脂的合成工藝的專利問世,是Shell Developmet co.申請的,該專利研究了固化劑和填加劑的應用工藝方法,揭示了環氧樹脂固化物的應用。
過醋酸法合成的環氧樹脂最初是1956年由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推出,1964年轉賣給聯碳塑料。在歐洲,工業化脂環族環氧樹脂於20世紀60年代初問世,1963年通過汽巴公司引入美國,1965年汽巴引進聯碳塑料的許多多官能團環氧的品種,大約1960年FMC CORP.開始經銷環氧化聚丁二烯。70年代中期,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西德、比利時、阿根廷、墨西哥、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蘇聯都開始製造雙酚A環氧樹脂和一些新型環氧樹脂。70年代開始了低氯含量的電子級應用,相繼五元環海因環氧、氫化雙酚A環氧等耐老化樹脂和四溴雙酚A環氧、含溴環氧化合物等阻燃型環氧樹脂得到發展。80年代開發了復合胺、酚醛結構的新型多官能團環氧樹脂以滿足復合材料工業需要。最近又開發了水性環氧樹脂和稠環耐溫耐濕環氧樹脂。由於環氧樹脂品種的增加和應用技術的開發,環氧樹脂在電氣絕緣、防腐塗料、金屬結構粘接等領域的應用有了突破:於是環氧樹脂作為一個行業蓬勃地發展起來;目前它的品種、應用開發仍很活躍,從1960年以來,已有數百種環氧樹脂完成工業化開發,已有40~50種不同結構的環氧可商品化製造或由中間試驗廠提供,同時與之相適用的100多種工業化固化劑和許許多多的改性劑和稀釋劑與之配套,正謂方興未艾。
中國研製環氧樹脂始於1956年,在沈陽、上海兩地首先獲得了成功。1958年上海、無錫開始了工業化生產。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一些新型的脂環族環氧:酚醛環氧樹脂、聚丁二烯環氧樹脂、縮水甘油酯環氧樹脂、縮水甘油胺環氧樹脂等,到70年代末期中國已形成了從單體、樹脂、輔助材料,從科研、生產到應用的完整的工業體系。
環氧樹脂具有優良的物理機械性能、電絕緣性能、耐葯品性能和粘結性能,可以作為塗料、澆鑄料、模壓料、膠粘劑、層壓材料以直接或間接使用的形式滲透到從日常生活用品到高新技術領域的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例如:飛機、航天器中的復合材料、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封裝材料、發電機的絕緣材料、鋼鐵和木材的塗料、機械土木建築用的膠粘劑、乃至食品罐頭內壁塗層和金屬抗蝕電泳塗裝等都大量使用環氧樹脂。它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它的產量和應用水平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一個國家的工業技術的發達程度。
『陸』 內外塗環氧消防用復合鋼管材料 GS
產品名稱:消防用內外塗環氧復合鋼管GS-—X-SP-T-EP
(帶阻燃劑通過國家消防部門測試)
技術參數:
塗層材料:改性重防腐環氧樹脂
通用顏色:紅色
塗層厚度:250um—550 um
塗覆方式:內外噴塗
產品規格:DN15—DN1200
環境溫度:-30℃ 至80℃ (峰值760℃)
常規壓力:0.1Mpa—2.5Mpa(註:也可根據客戶要求對鋼管的材質、壁厚、尺寸和承受壓力等方面進行定製)
連接方式:螺紋、溝槽、法蘭連接等
應用領域:消防給水、給氣、泡沫介質輸送管道系統
產品特性:
消防用內外塗環氧復合鋼管是本公司自主研發的專利產品(專利號:ZL03258498•X)。
該復合鋼管所採用的改性重防腐環氧樹脂粉末,具有優良的耐化學腐蝕性能,從根本上解決了同類產品在長期使用後出現表面生銹腐蝕、內壁結垢等諸多問題,避免發生內部堵塞影響使用現象,從而大大提高了消防專用管的使用壽命。
由於在塗覆材料中添加了阻燃材料,使得該產品的耐溫性能與其它同類產品相比得到提高。所以在周圍環境溫度急劇上升時也不會影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