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多肽合成中樹脂選擇的原則
多肽合成是一個重復添加氨基酸的過程,固相合成順序一般從C端(羧基端)向N端(氨基端)合成.過去的多肽合成是在溶液中進行的稱為液相合成法,現在多採用固相合成法,從而大大的減輕了每步產品純化的難度.為了防止副反應的發生,參加反應的氨基酸的側鏈都是被保護的;而羧基端是游離的,並且在反應之前必須活化.化學合成方法有兩種,即Fmoc和tBoc.由於Fmoc比tBoc存在很多優勢,現在大多採用Fmoc法合成每個循環由以下三步反應構成,反復循環直到肽鏈延伸至所需長度時即可完成.1.脫保護:Fmoc保護的氨基酸必須用一種鹼性溶劑(piperidine)去除氨基的保護基團.2.活化:待連接的氨基酸的羧基被活化劑所活化.3.偶聯:活化的羧基與前一個氨基酸裸露的氨基反應,形成肽鍵.在此步驟使用過量的試劑促使反應完成.目前國內在做合成儀器的廠家不多,其實我熟知資料的是PSI:美國多肽科技公司(PeptideScientificInc.),簡稱PSI,是專業生產多肽合成儀的廠商.PSI多肽合成儀分為多通道型、科研型、研發中試兼容型、中試生產兼容型、迷你生產型、生產型等六大規格.
Ⅱ 什麼是樹脂取代度不同替代度對於多肽合成時氨基酸連接的影響該怎麼選擇謝謝!
通常樹脂的參數有取代度(Loading),以及目數,以及規格如1%DVB.
取代度(Loading):單位是mmol/g 即每克樹脂專有多少mmol的官能屬團.
目數:顆粒大小 常用的是100-200Mesh 數值越大顆粒越細.
1%DVB: 交聯劑二乙烯基苯在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的比重.
Ⅲ 多肽固相合成法的誕生
多肽合成研究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的光輝歷程。1902年,Emil Fischer首先開始關注多肽合成,由於當時在多肽合成方面的知識太少,進展也相當緩慢,直到1932年,Max Bergmann等人開始使用苄氧羰基(Z)來保護α-氨基,多肽合成才開始有了一定的發展。
到了20世紀50年代,有機化學家們合成了大量的生物活性多肽,包括催產素,胰島素等,同時在多肽合成方法以及氨基酸保護基上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這為後來的固相合成方法的出現提供了實驗和理論基礎。
1963年,Merrifield首次提出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SPPS),這個在多肽化學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合成方法,一出現就由於其合成方便,迅速,成為多肽合成的首選方法,而且帶來了多肽有機合成上的一次革命,並成為了一支獨立的學科——固相有機合成(SPOS)。因此,Merrifield榮獲了198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Merrifield經過了反復的篩選,最終摒棄了苄氧羰基(Z)在固相上的使用,首先將叔丁氧羰基(BOC)用於保護α-氨基並在固相多肽合成上使用,同時,Merrifield在60年代末發明了第一台多肽合成儀,並首次合成生物蛋白酶,核糖核酸酶(124個氨基酸)。
1972年,Lou Carpino首先將9-芴甲氧羰基(FMOC)用於保護α-氨基,其在鹼性條件下可以迅速脫除,10min就可以反應完全,而且由於其反應條件溫和,迅速得到廣泛使用,以BOC和FMOC這兩種方法為基礎的各種肽自動合成儀也相繼出現和發展,並仍在不斷得到改造和完善。同時,固相合成樹脂,多肽縮合試劑以及氨基酸保護基,包括合成環肽的氨基酸正交保護上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Ⅳ 多肽合成的介紹
多肽合成是一個來固相合成源順序一般從C端(羧基端)向 N端(氨基端)合成。過去的多肽合成是在溶液中進行的稱為液相合成法。從1963年Merrifield發展成功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以來,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到今天固相法已成為多肽和蛋白質合成中的一個常用技術,表現出了經典液相合成法無法比擬的優點,從而大大的減輕了每步產品提純的難度。多肽合成總的來說分成兩種:固相合成和液相多肽合成。
Ⅳ 固相合成是指什麼
做多肽的化學合成的時候,固相合成法是一種將肽鏈一端結合於固相載體上的方法,通過在N-末端逐步加上氨基酸的方法合成肽段。。。
想想看。。。還是把書搬出來抄一遍給你看:
在固相合成中,肽鏈的延長是在不溶性的聚苯乙烯樹脂載體上進行的。合成多肽的C-末端先和氯甲基聚苯乙烯樹脂(氯化苄酯樹脂)反應形成苄酯,然後按肽鏈一級結構的順序將氨基端已被保護的氨基酸逐個加上去,使肽鏈延長。
固相法比液相法簡單,時間縮短,可以自動化。在我國醫葯工業上已經得到應用。
Ⅵ 多肽合成中怎麼處理樹脂
多肽合成涉及的樹脂主要有Wang樹脂,2cl樹脂,以及AM樹脂。具體關於多肽合成的一下問題內你可以到容這個博客了看看。http://url。cn/YtIpCL?q=kaghdag
Ⅶ 多肽合成的基本原理
現如今多肽合成的辦法首要有兩種:即 Fmoc 和 t Boc 。因為 Fmoc 比 tBoc 具有更多的優勢,所以讓大家比較認可的是 Fmoc 法。而多肽合成是一個重復添加氨基酸的進程,合成方向是從 C 端(羧基端)向 N 端(氨基端)進行;從前多肽合成大多是在液相中進行,而如今大多選用固相合成,然後大大的降低了每步商品提純的難度;為了防止副反響的發作,合成柱和添加的氨基酸的側鏈都是預先被維護的,只要羧基端是游離的,並且在反響之前有必要先用化學試劑活化它。
多肽合成基本原理示意圖
具體合成過程如下:
1、去維護:Fmoc 維護的柱子和單體有必要用一種鹼性溶劑( piperidine )去除氨基的維護基團。
2、激活和交聯:下一個氨基酸的羧基被一種激活劑所激活溶解,激活的單體與游離的氨基在交聯劑的作用下交聯,構成肽鍵。
3 、循環:這兩步反響重復循環直到整條肽鏈合成結束。
4 、洗脫和脫維護:依據肽鏈所含的殘基不一樣,用不一樣的脫樹脂溶劑從柱上洗脫下來,其維護基團被一種脫維護劑( TFA )洗脫和脫維護。
多肽是復雜的大分子,因而每條序列在物理和化學特性上都是共同的,有些多肽合成很艱難 ,另有些多肽雖然合成相對簡單,但純化艱難;最常見的疑問是很多肽不溶於水溶液,因而在純化中,這些疏水肽有必要溶於非水溶劑中或特別的緩沖液,而這些溶劑或緩沖液很也許不適合應用於生物試驗體系,因而研究人員不能運用該多肽到達自個的意圖,因而下面是關於研究人員規劃多肽的一些建議。
怎麼下降肽鏈合成的難度?
1. 削減序列長度
因為肽的長度添加會致使粗產品純度下降,小於15個殘基的肽對比簡單得到較高純度的初產品,當肽鏈長度添加到20個殘基以上時,准確產品的量即是一個首要思考的疑問。在很多試驗中,下降殘基數低於20 往往能得到非常好的試驗成果。
2. 削減疏水性殘基數
疏水性殘基占顯著優勢的肽,尤其在距C端7-12個殘基的區域,常常導致合成艱難。這一般被認為是因為合成中構成b折疊片,這么會發生不完全配對。用1個或幾個極性殘基置換 或參加Gly或Pro以翻開肽構造也許會有協助。
3. 削減「艱難」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