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pvc乳狀樹脂乳化粉

pvc乳狀樹脂乳化粉

發布時間:2023-07-17 04:54:48

⑴ 哪位大蝦幫幫忙,人造革塑料配方中選用的樹脂和助劑包含哪些,這些助劑的作用是什麼十分感謝。

樹脂主要四種:
聚氯乙烯、聚氨酯、聚醯胺、聚烯烴。其中最常見的是 聚氯乙烯(PVC)和 聚氨酯(PU)兩大類
助劑需要根據工藝流程的不同具體選擇
以聚氯乙烯(PVC)樹脂為例可能的助劑有十大類

1、增塑劑

增塑劑的加入,可以降低PVC分子鏈間的作用力,使PVC塑料的玻璃化溫度、流動溫度與所含微晶的熔點均降低,增塑劑可提高樹脂的可塑性,使製品柔軟、耐低溫性能好。

增塑劑的種類有鄰苯二甲酸酯類、直鏈酯類、環氧類、磷酸酯類等,就其綜合性能看,DOP是一個較好的品種,可用於各種PVC製品配方中,直鏈酯類如DOS屬耐寒增塑劑,長用於農膜中,它與PVC相容性不好,一般以不超過8份為宜,環氧類增塑劑除耐寒性好以外,還具有耐熱、耐光性,尤其與金屬皂類穩定劑並用時有協同效應,環氧增塑劑一般用量為3~5份。電線、電纜製品需具有阻燃性,且應選用電性能相對優良的增塑劑。PVC本身具有阻燃性,但經增塑後的軟製品大多易燃,為使軟PVC製品具有阻燃性,應加入阻燃增塑劑如磷酸酯及氯化石蠟,這兩類增塑劑的電性能也較其他增塑劑優良,但隨增塑劑用量增加,電性能總體呈下降趨勢。對用於無毒用途的PVC製品,應採用無毒增塑劑如環氧大豆油等。至於增塑劑總量,應根據對製品的柔軟程度要求及用途、工藝及使用環境不同而不同。一般壓延工藝生產PVC薄膜,增塑劑總用量在50份左右。吹塑薄膜略低些,一般在45~50份。

2.熱穩定劑

熱穩定劑必須能夠捕捉PVC樹脂放出的具有自催化作用的HCL,或是能夠與PVC樹脂產生的不穩定聚烯結構起加成反映,以阻止或減輕PVC樹脂的分解。一般在配方中選用的熱穩定劑的特點、功能與製品的要求來考慮。例如:

鉛鹽穩定劑主要用在硬製品中。鉛鹽類穩定劑具有熱穩定劑好、電性能優異,價廉等特點。但是其毒性較大,易污染製品,只能生產不透明製品。近年來復合穩定劑大量出現,單組分的穩定劑已有被取代的危險。復合穩定劑的特點是專用性強,污染小,加工企業配料簡便等優點。但由於無統一的標准,所以各家的復合穩定劑差異很大。

鋇鎘類穩定劑是性能較好的一類熱穩定劑。在PVC農膜中使用較廣。通常是鋇鎘鋅和有機亞磷酸酯及抗氧劑並用。

鈣鋅類穩定劑可作為無毒穩定劑,用在食品包裝與醫療器械、葯品包裝,但其穩定性相對教低,鈣類穩定劑用量大時透明度差,易噴霜。鈣鋅類穩定劑一般多用多元醇和抗氧劑來提高其性能,最近已經國內已經有用於硬質管材的鈣鋅復合穩定劑出現。深圳市森德利塑料助劑有限公司成功開發出CZX系列無毒鈣鋅穩定劑,能夠滿足硬質管材及管件的生產,並在聯塑等管材生產廠家批量使用。

有機錫類熱穩定劑性能較好,是用於PVC硬製品與透明製品的較好品種,尤其辛基錫幾乎成為無毒包裝製品不可缺少的穩定劑,但其價格較貴。

環氧類穩定劑通常作為輔助穩定劑。這類穩定劑與鋇鎘鈣鋅類穩定劑並用時能提高光與熱的穩定性,其缺點是易滲出。作輔助穩定劑的還有多元醇,有機亞磷酸酯類能。

近年來還出現了稀土類穩定劑和水滑石系穩定劑,稀土類穩定劑主要特點是加工性能優良,而水滑石則是無毒穩定劑。

3.抗氧劑

PVC製品在加工使用過程中,因受熱、紫外線的作用發生氧化,其氧化降解與產生游離基有關。主抗氧劑是鏈斷裂終止劑或稱游離基消除劑。其主要作用是與游離基結合,形成穩定的化合物,使連鎖反應終止,PVC用主抗氧劑一般是雙酚A。還有輔助抗氧劑或過氧化氫分解劑,PVC輔助抗氧劑為亞磷酸三苯酯與亞磷酸苯二異辛酯。主輔抗氧劑並用可發揮協同作用。

4.紫外線吸收劑

在戶外使用的PVC製品,因受到它敏感波長范圍的紫外線照射,PVC分子成激發態,或其化學鍵被破壞,引起游離基鏈式反應,促使PVC降解與老化。為了提高抗紫外線的能力,常加入紫外線吸收劑。PVC常用的紫外線吸收劑有三嗪-5、UV-9、UV-326、TBS、BAD、OBS。三嗪-5效果最好,但因呈黃色使薄膜略帶黃色,加入少量酞菁藍可以改善。在PVC農膜中常用UV-9,一般用量0.2~0.5份。屬水楊酸類的TBS、BAD與OBS作用溫和,與抗氧劑配合使用,會得到很好的耐老化效果。對於非透明製品,一般通過添加遮光的金紅石型鈦白粉來改善耐候性,這時如果再添加紫外線吸收劑,則需要很大用量,不十分合算。

5.螯合劑

在PVC塑料穩定體系中,常加入的亞磷酸酯類不僅是輔助抗氧劑,而且也起螯合劑的作用。它能與促使PVC脫HCL的有害金屬離子生成金屬絡和物。常用的亞磷酸酯類有亞磷酸三苯酯、亞磷酸苯二異辛酯與亞磷酸二苯辛酯。在PVC農膜中,一般用量為0.5~1份,單獨用時初期易著色,熱穩定性也不好,一般與金屬皂類並用

6.潤滑劑

潤滑劑的作用在於減少聚合物和設備之間的摩擦力,以及聚合物分子鏈之間的內摩擦。前者稱為外潤滑作用,後者稱為內潤滑作用。具有外潤滑作用的如硅油、石蠟等,具有內潤滑作用的如單甘酯,硬脂醇及酯類等。至於金屬皂類,則二者兼有。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內外潤滑的說法只是我們的一種習慣稱謂,並沒有明顯的界限,有些潤滑劑在不同的條件起不同的作用,如硬脂酸,在低溫或少量的時候,能起內潤滑作用,但當溫度升高或用量增加時,它的外潤滑作用就逐漸占優勢了,還有一個特例是硬脂酸鈣,它單獨使用時作外潤滑劑,但當它和硬鉛及石蠟等並用時就成了促進塑化的內潤滑劑了。

7.無機物填充料

在PVC中加入某些無機填料作為增量劑,以降低成本,同時提高某些物理機械性能(如硬度、熱變形溫度、尺寸穩定性與降低收縮率),增加電絕緣性和耐燃性。

在硬質擠壓成型過程中,PVC製品一般的填料為碳酸鈣和硫酸鋇。對注塑製品,要求有較好的流動性和韌性,一般宜用鈦白粉和碳酸鈣。硬質製品的填料量在10份以內對製品的性能影響不大,近年來大家為了降低成本,使勁添加填料,這對製品的性能是不利的。

在軟製品方面,加入適量的填料,會使薄膜具有手感很好的彈性,光面乾燥而不顯光亮,並有耐熱壓性高和永久形變小等優點。在軟製品配方常用到滑石粉、硫酸鋇、碳酸鈣、鈦白粉與陶土等填料。其中滑石粉對透明性影響較小。生產薄膜是,填料用量可達3份,多了影響性能。同時要注意填料細度,否則易形成僵塊,使塑料斷裂。在普通附層級電纜中主要添加碳酸鈣;絕緣級電纜附層中加入煅燒陶土,可以提高塑料耐熱性和電絕緣性。此外,三氧化二銻也可作為填料加入軟製品中,以提高製品耐燃性。

8.著色劑

用於PVC塑料的著色劑主要是有機顏料和無機顏料。PVC塑料對顏料的要求較高,如耐加工時高溫,不受HCL影響,加工中無遷移,耐光等。常用的有:
(一)紅色主要是可溶性偶氮顏料、鎘紅無機顏料、氧化鐵紅顏料、酞菁紅等;
(二)黃色主要有鉻黃、鎘黃和熒光黃等;(三)藍色主要有酞菁藍
(四)綠色主要為酞菁綠;
(五)白色主要用鈦白粉;
(六)紫色主要是塑料紫RL;
(七)黑色主要是碳黑。
另外,熒光增白劑用於增白,金粉、銀粉用於彩色印花,珠光粉使塑料具有珍珠般散光。

9.發泡劑

PVC用的發泡劑主要是ADC發泡劑和偶氮二異丁腈及無機發泡劑。另外,鉛鹽和鎘鹽也有助發泡作用,可使AC發泡劑的分解溫度降到150~180℃左右。發泡劑的用量根據發泡倍率而定。

10、阻燃劑

用於建材、電氣、汽車、飛機的塑料,均要求有阻燃性。一般含鹵素、銻、硼、磷、氮等化合物均有阻燃作用,可作阻燃劑。

PU的助劑還包括
滲透劑、乳化劑、柔軟劑、流平劑、泡孔調節劑、消泡劑、抗菌劑、表面處理劑、塗飾劑、 PU 改性劑、水性聚氨酯膠粘劑等
具體如何選用,依據生產工藝而定
參考資料:http://knology.chinaccm.com/phrase-2006051610354500447.html
以及各種化工類詞典等

⑵ 聚祿乙烯糊樹脂沉水嗎

聚氯乙烯(PVC)糊樹脂顧名思義是此種樹脂主要以製成糊狀形式來應用,人們常用此種糊稱作增塑糊,是未加工狀態下的聚氯乙烯塑料的一種獨特液體形式。糊樹脂常由乳液和微懸浮法製得當然不沉水。
VCM(5%)用機械均化的方法製成穩定的乳狀(粒徑在1.0μm左右),然後進行聚合(必須選用油溶性的引發劑)。用這種方法生產的PVC糊樹脂的流動性優良,乳化劑用量少,樹脂的熱穩定性和抗水性均得到了改善。該生產工藝需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影響因素:選用合適的復合乳化劑和顆粒改良劑體系;聚合體系組分的均化;攪拌速度;水與單體之比恰當。

⑶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PVC)是世界第二大通用樹脂,1998年世界PVC樹脂生產能力約為2980萬噸,產量大約為2350萬噸,次於聚乙烯樹脂(生產能力5680萬噸,產量4370萬噸),與聚丙烯樹脂(生產能力2994萬噸,產量2550萬噸)相差不多。
PVC是由液態的氯乙烯單體(VCM)經懸浮、乳液、本體或溶液法工藝聚合而成,其中懸浮工藝在世界PVC生產裝置中大約佔90%的比例。在世界PVC總產量中均聚物也佔大約90%的比例。PVC 是應用最廣泛的熱塑性樹脂,可以製造強度和硬度很大的硬質製品如管材和管件、門窗和包裝片材,也可以加入增塑劑製造非常柔軟的製品如薄膜、片材、電線電纜、地板、合成革、塗層和其它消費性產品。硬質製品目前佔PVC總消費量的65~70%,今後PVC消費量進一步增長的機會主要是在硬質製品應用領域。目前PVC在建築領域中的消費量占總消費量的一半以上。
2.國內生產狀況
1998年我國PVC產量和表觀需求量分別為160萬噸和317萬噸。在世界上產量僅次於美國(639萬噸)、日本(263萬噸)居第三位。2000年前後,計劃新建和擴建PVC能力至少為88萬噸/年,估計此期間大量沒有競爭能力的電石法小廠將閑置,所以總產能有可能達220萬噸/年水平,其中乙烯法將達134.6萬噸/年,從目前佔31%上升到61%。報道的項目有萬縣市6萬噸/年本體法PVC裝置,天津渤海公司同韓國樂喜公司、美國西方化學公司合資的10萬噸/年 PVC裝置,(其中引進的8萬噸/年乙烯法VCM裝置於1997年建成、投產),上海天原化工廠同伊滕忠商事、旭硝子公司合資的24萬噸/年VCM和20萬噸/年 PVC裝置,泰國正大集團在寧波的12萬噸/年 PVC裝置,遼河集團與樂喜金星公司合資的8萬噸/年 PVC裝置,上海氯鹼化學公司已使VCM產能增大到30萬噸/年,計劃到40萬噸/年,這意味PVC產能將由目前的22萬噸/年增加到36萬噸/年,北京化工二廠將增加PVC能力7.6萬噸/年,齊魯公司將增加PVC能力10萬噸/年,廣州化工廠8萬噸/年乙烯法VCM/PVC項目已通過評審。
3.生產工藝簡述
PVC樹脂可以用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本體聚合或溶液聚合四種基本工藝生產。聚合反應由自由基引發,反應溫度一般為40~70OC,反應溫度和引發劑的濃度對聚合反應速率和PVC樹脂的分子量分布影響很大。懸浮聚合生產工藝成熟、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產品品種多、應用范圍廣,一直是生產PVC樹脂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90%的PVC樹脂 (包括均聚物和共聚物) 都是出自懸浮法生產裝置。美國懸浮法均聚PVC樹脂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1987年佔84%,1996年為90%。
PVC樹脂生產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近年來主要是針對已經基本定型的工藝技術進行一些改進。90年代中期以來有關PVC樹脂工藝技術的專利集中在改進防結焦塗層、改進引發劑體系、改進乳化劑以及減少殘留單體含量等方面。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建成包括先進的懸浮法、本體法和生產糊樹脂的乳液法、微懸浮法等在內的工藝齊全的PVC樹脂生產裝置。但是, 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還比較低。我國生產裝置規模普遍較小,國外先進國家懸浮法裝置生產規模一般在10~20萬噸/年,在我國70餘生產廠只有3套裝置達到這樣的規模;目前國外乙烯氧氯化法路線生產的PVC樹脂已佔90%以上的比例,發達國家基本淘汰了電石乙炔法路線,我國採用乙烯路線的PVC樹脂僅佔PVC樹脂總能力的1/3。
3.1懸浮聚合
懸浮聚合通過不斷進行攪拌使單體液滴在水中保持懸浮狀態,聚合反應在單體小液滴中進行。通常懸浮聚合反應為間歇聚合。
近年來各公司對PVC樹脂間歇懸浮聚合工藝的配方、聚合釜、產品品種和質量不斷研究和改進, 開發出各具特點的工藝技術,目前應用較多的是Geon公司(原B.F Goodrichg公司)技術、日本信越公司技術、歐洲EVC公司技術, 這三大公司的技術在1990年以來世界新增的PVC樹脂生產能力中各佔大約21%的比例。
3.2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與懸浮聚合基本類似,只是要採用更為大量的乳化劑,並且不是溶於水中而是溶於單體中。這種聚合體系可以有效防止聚合物粒子的凝聚,從而得到粒徑很小的聚合物樹脂,一般乳液法生產的PVC樹脂的粒徑為0.1—0.2mm,懸浮法為20―200mm。引發劑體系與懸浮聚合也有所不同,通常是含有過硫酸鹽的氧化還原體系。乾燥方法也設計成可以保持較小的粒徑的方式, 常常採用一些噴霧乾燥劑。由於不可能將乳化劑完全除去,因此用乳液法生產的樹脂不能用於生產需要高透明性的製品如包裝薄膜或要求吸水性很低的製品如電線絕緣層。一般來說乳液聚合PVC樹脂的價格高於懸浮聚合的樹脂,然而需要以液體形式配料的用戶使用這種樹脂,如糊樹脂。在美國大部分乳液聚合的樹脂產品都是糊樹脂(又叫分散型樹脂),少量用於乳膠。在歐洲,各種乳液工藝也用於生產通用樹脂,尤其是壓延和擠出用樹脂。
3.3本體聚合
本體法生產工藝在無水、無分散劑,只加入引發劑的條件下進行聚合,不需要後處理設備,投資小、節能、成本低。用本體法PVC樹脂生產的製品透明度高、電絕緣性好、易加工,用來加工懸浮法樹脂的設備均可用於加工本體法樹脂。PVC本體工藝在80年代得到較大發展。但是,盡管從理論上說懸浮和本體聚合反應工藝生產的樹脂可以用於相同的領域,實際上加工廠一般只使用其中之一,因為懸浮和本體樹脂不能混合,即使少量混合也會因靜電效應導致聚合物粉末的流動性降低,而懸浮聚合樹脂更易得到的,因此大多數加工廠放棄了本體樹脂,近年來本體工藝出現了止步不前或衰退的狀態。
3.4溶液聚合
在溶液聚合中,單體溶解在一種有機溶劑(如n-丁烷或環己烷)中引發聚合,隨著反應的進行聚合物沉澱下來。溶液聚合反應專門用於生產特種氯乙烯與醋酸乙烯共聚物(通常醋酸乙烯含量在10~25%)。這種溶液聚合反應生產的共聚物純凈、均勻,具有獨特的溶解性和成膜性。
4.國內需求量和年均增長率
我國1998年聚氯乙烯產量為160萬噸,凈進口量約157萬噸,表觀需求量為317萬噸。考慮到進口產品中有相當部分不屬於一般貿易方式(如1998年來料加工、進料加工、保稅倉庫等方式進口占總進口量的89.7%),但由於來、進料加工等貿易方式進口的樹脂並未能全部復出口,粗估國內的需求大約為248萬噸。15年來我國聚氯乙烯樹脂的表觀滿足率和滿足率分別為80.6%和87.5%,高於其它通用樹脂。需求的年均增長率為9.8%,是同期GDP年均增長率(10.3%)的0.95倍,低於其它通用樹脂。然而,從1983-1998年我國聚氯乙烯樹脂需求增長趨勢看,90年代的需求增長率明顯高於80年代,90年代國內需求滿足率明顯低於80年代。
5.國內價格變化
下表和圖列出近年來我國PVC的價格變化趨勢,其變化趨勢與其它通用樹脂基本相同,1995年第二季度通用牌號價格達每噸1萬元左右,1998年2季度後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價格明顯下跌,最低降至5500元左右,1999年3季度後少有回升。1999年4季度價格大體相當於1996年3季到1997年1季度的水平,距歷史上的高價位尚遠。
表1 我國聚氯乙烯樹脂的價格變化

時間 元/噸 時間 元/噸
922季 4300 962季 7200
923季 4250 963季 7100
924季 4400 964季 6800
931季 4600 971季 6700
932季 5800 972季 7600
933季 7000 973季 7500
934季 7000 974季 7400
941季 6800 981季 7400
942季 7050 982季 6600
943季 7500 983季 5600
944季 7600 984季 5500
951季 8700 991季 5600
952季 9900 992季 5600
953季 8600 993季 6500
954季 7100 994季 6900
961季 6900
6.應用狀況
PVC樹脂可以採用多種方法加工成製品,懸浮聚合的PVC樹脂可以擠出成型、壓延成型、注塑成型、吹塑成型、粉末成型或壓塑成型。分散型樹脂或糊樹脂通常只採用糊料塗布成型,用於織物的塗布和生產地板革。糊樹脂也可以用於搪塑成型、滾塑成型、蘸塑成型和熱噴成型。
發達國家PVC樹脂的消費結構中主要是硬製品,美國和西歐硬質品佔大約2/3的比例,日本佔55%;硬質品中主要是管材和型材,佔大約70~80%。PVC軟製品市場大約佔全部PVC市場的30%,軟製品主要包括織物的壓延和塗層、電線電纜、薄膜片材、地面材料等。硬質品PVC樹脂近年來增長比軟製品快。
在全世界范圍內一半以上的PVC樹脂用於與建築有關的市場,使PVC行業容易受到經濟的波動影響。建築領域是PVC樹脂增長最快的市場,1986~1996年美國PVC樹脂在建築市場的增長率為6%/年, 在其它市場中的增長率僅為1.4%/年。1986年美國PVC樹脂在建築市場中的分額為64%,1996年增加到73%,預計2001年將增加到76%, 增長最快的用途是管材、板壁、和門窗等。
近幾年我國聚氯乙烯硬製品應用份額也有增長趨勢,管材、型材和瓶類所佔份額由1996年25%增長到1998年的40%,但至今我國聚氯乙烯的應用還是軟製品的份額較多。1998年軟製品佔PVC總用量的51%(其中薄膜為20%,塑料鞋10%,電纜料5%,革製品11%,泡沫和單板等5%),硬製品佔40%(其中板材16%,管材9%,異型材8%,瓶3%,其它4%),地板牆紙等佔9%。

⑷ PVC糊樹脂是怎麼配的

乳液法
乳液聚合配方主要有VCM、水、水溶性引發劑和乳化劑。乳液聚合對攪拌要求很嚴格,引發作用是在水相中進行的,通常使用的引發劑是水溶性過硫酸鹽。一般情況下,乳液聚合得到的乳膠粒徑小於0.2μm,為了達到增大乳膠粒徑的目的,開發了乳液種子聚合法,使乳膠粒徑增大到1.0μm左右。在乳液聚合中,如果有已生成的高聚合物乳膠存在,控制物料配比和條件,原則上VCM僅在已生成的乳膠粒子上聚合,而不再形成新的粒子;這種已生成的高聚物乳膠就好像晶種,因此稱為"乳液種子聚合"。但只有合理的粒徑還不夠,必須具有適當的粒徑分布,才能得到性能優良的PVC糊樹脂。乳液聚合中乳化劑很重要,所用數量決定了引發劑的粒子數,且對最終的膠乳粒子的大小起了主要作用。特別在進行種子生成時,採用高引發速率和低濃度乳化劑進行生產,能使膠乳微粒尺寸分布變窄。

微懸浮法
微懸浮聚合是製得PVC糊樹脂較新的一種方法,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已工業化。其流程是:先將部分VCM(5%)用機械均化的方法製成穩定的乳狀(粒徑在1.0μm左右),然後進行聚合(必須選用油溶性的引發劑)。用這種方法生產的PVC糊樹脂的流動性優良,乳化劑用量少,樹脂的熱穩定性和抗水性均得到了改善。該生產工藝需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影響因素:選用合適的復合乳化劑和顆粒改良劑體系;聚合體系組分的均化;攪拌速度;水與單體之比恰當。

混合法
混合法PVC糊樹脂生產工藝主要是集乳液聚合和微懸浮聚合於一體,在整個反應過程中要加入經過乳液聚合後的種子和其他乳化劑、引發劑、各種助劑及VCM一起參與反應。混合法用C16和C18混合直鏈醇與十二烷基硫酸鈉或月桂酸胺組成乳化劑形成微小乳液,聚合反應主要在微滴中進行。乳液聚合後加入種子使整個粒徑成為雙峰分布。

⑸ 怎麼製成樹脂粉

消光樹脂聚氯乙烯PVC樹脂粉介紹
特 性:其本身具有獨特的消光性能,經過多次加工仍保持消光性。
用 途:消光硬製品、磨砂片、亞光片,壓延片材、壓延薄膜、吹膜。人造革、硬質板、分模板、汽車塗料、電纜外套、電線外皮、各種軟管、化妝品盒、聖誕樹葉、塑料鞋類及容器等。消光樹脂為加工低光澤聚氯乙烯等製品的專用料,可廣泛用於絕緣電纜、電線、電話線、音響喇叭線、消光膜、門窗密封條、儀表盤等深加工產品。
消光樹脂為加工低光澤聚氯乙烯等製品的專用料,可廣泛用於絕緣電纜、電線、電話線、音響喇叭線、消光膜、門窗密封條、儀表盤等深加工產品。
使用方法:適用於各種普通聚氯乙烯樹脂的加工設備,可壓延、擠出、注射各種製品。在製品表面產生消光性,在視覺和手感方面具有良好的特性。用戶可根據不同產品的具體要求,在其原有產品配方的基礎上,加入適量消光樹脂,即可生產出符合要求的消光製品。
高聚合度PVC樹脂在電纜料中的應用
高聚合度PVC樹脂的特性聚氯乙烯樹脂由於其特殊的結構,具有優良的阻
燃性、機械性能和良好的電性能。
而高聚合度PVC樹脂因為其分子量比普通聚氯乙烯樹脂高得多,分子鏈
明顯增長,所以與普通型聚氯乙烯樹脂相比,又具有以下特徵:
(1)較高的耐熱性。
(2)較好的耐寒性。
(3)較高的機械性能。
(4)較小的熱變形。
(5)較好的柔軟性和彈性。
在電纜料中的應用由於高聚合度PVC樹脂具有以上特徵,可以利用它生產
各種特殊用途的電纜料。
耐高溫的電纜絕緣及護層料 隨著聚合度的增長,聚氯乙烯樹脂耐熱性提
高,機械性能也明顯提高,它將成為生產耐熱聚氯乙烯電纜料的理想原材料。
目前國外均採用高聚合度PVC樹脂生產耐高溫電纜料,而國內只能用一般聚
合度的S G-2型PVC樹脂生產。
如果採用國產高聚合度PVC樹脂生產耐高溫電纜料,可使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輻照交聯PVC電纜料 隨著計算機、航天技術等高技術領域的飛速發
展,對電線電纜的性能要求愈來愈高。輻照交聯PVC絕緣電線由於在拉伸強
度,耐熱老化性,熱壓變形,熱收縮,耐切割性和耐烙鐵性能方面,都明顯優於
耐熱PVC電線和尼龍護層PVC電線,所以它是計算機等產品的

⑹ pvc樹脂的工藝方法

有懸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本體聚合法,以懸浮聚合法為主,約佔pvc總產量的80%左右。內
(1)懸浮容聚合法使單體呈微滴狀懸浮分散於水相中,選用的油溶性引發劑則溶於單體中,聚合反應就在這些微滴中進行,聚合反應熱及時被水吸收,為了保證這些微滴在水中呈珠狀分散,需要加入懸浮穩定劑,如明膠、聚乙烯醇、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等。引發劑多採用有機過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如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環己酯、過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和偶氮二異庚腈、偶氮二異丁腈等。聚合是在帶有攪拌器的聚合釜中進行的。聚合後,物料流入單體回收罐或汽提塔內回收單體。然後流入混合釜,水洗再離心脫水、乾燥即得樹脂成品。
(2)乳液聚合法最早的工業生產 PVC的一種方法。在乳液聚合中,除水和氯乙烯單體外,還要加入烷基磺酸鈉等表面活性劑作乳化劑,使單體分散於水相中而成乳液狀,以水溶性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為引發劑。

閱讀全文

與pvc乳狀樹脂乳化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量蒸餾法測蛋白質 瀏覽:634
不通電凈水器有廢水口怎麼安裝 瀏覽:146
生活污水回收處理 瀏覽:460
陝西樹脂古建瓦廠 瀏覽:293
養海水魚純水的TDS是多少 瀏覽:710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核查 瀏覽:135
空調廢水多 瀏覽:177
飲水機直流水泵抖動怎麼回事 瀏覽:527
一體機凈水機水龍頭怎麼拆 瀏覽:534
樹脂檯面磨 瀏覽:187
污水處理配水井與調節池怎麼聯通 瀏覽:896
臭氣灌入污水井 瀏覽:822
賽歐空氣濾芯上的感測器是什麼 瀏覽:581
車里放蒸餾水 瀏覽:37
優口凈水器和沁園凈水器哪個好 瀏覽:530
凈泰泉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瀏覽:210
室內污水主管更換怎麼換 瀏覽:804
沼氣廢水含硝 瀏覽:790
啤酒企業污水排放標准 瀏覽:801
過濾機是什麼純水機又是什麼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