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MBR與RO的區別,越詳細越好。重點是區別哈,相互之間的比較。
工藝比較選擇
膜生物反應器(MBR)、超濾作為反滲透(RO)伏液的預處理工藝在實際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為給RO工藝提供優質、穩定的水質,比較了兩個工藝的出慧沒水水質和運行穩定性。
工藝部分
ro 系統由於選用了內壓式中空纖維膜,為防止懸浮固體干擾其正常運行,故對二沉池出水進行了氣浮、過濾等預處理,並以預處理後的出水作為ro系統的進水。
ro系統的工藝參數:設計膜通量為68L/(m2/h),循環倍比為2系統回收率為90%,跨膜壓力為0.04~0.12MPa。
MBR系統由於選用了外壓式中空纖維膜,無需單獨增設預處理設備,只用常規格柵分離後進行調節處理後的出水作為MBR系統的進水。
MBR系統的工藝參數:設計膜通量為40L/(m2/h),平均污泥濃度(MLSS)6.66g/L,水力停留時間(HRT)為7~8h氣水比為16:1跨膜壓力為0.016~0.02MPa。
結論與建議
①MBR與ro系統用於深度處理廢水,其缺碧物出水水質良好。ro系統出水濁度平均為0.18NTU,COD平均為22.1mg/L,SDI平均為2.50;MBR系統出水濁度平均為0.14NTU,COD平均為20.1
mg/L,SDl平均為2.22。
②在對濁度的去除上,MBR系統無論是出水濁度平均值還是出水濁度的穩定性均優於ro系統。在對CoD的去除上,ro系統對預處理工藝出水的CoD去除效果不明顯;MBR系統耐cOD沖擊負荷的能力較強,但對經純氧曝氣工藝處理後的剩餘難生物降解COD的去除效果不佳。
③針對廢水的水質特點,為滿足RO工藝對進水水質及其穩定性的要求,可在純氧曝氣池後設置一個水力停留時間較短的膜分離池(池內維持較高的污泥濃度)代替二沉池,以提高系統的出水水質和抗沖擊負荷能力。
⑵ 污水處理使用的MBR膜該如何安裝
1.檢查核對一體化鋼制箱體安裝的基礎大小、方位、平整度、強度、預埋件相對位置;在基礎上畫(畫)出安裝定位線;
2.吊裝箱體就位。單件箱體核對安裝方位,多件箱體除核對安裝方位,還應核對箱體相對位置;不得反向安裝,各管口方位能基本對齊;
3.核對池體尺寸大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4.檢查各池內滲或外滲現象,及時處理;
5.安裝調節池預曝氣裝置,嚴格按設計安裝圖進行,且校核水平度;
6.安裝缺氧池間歇曝氣裝置(或潛水攪拌機),校核各氣口的水平一致度,鴨嘴式氣體吹送口盡量接近於池底,鴨嘴口中心線不得高於池底50mm;
7.安裝各池潛水提升泵,泵體由牽引軟繩系結於池口固定處,鋼絲軟管不宜過長,稍有餘量即可;雙泵(一用一備)出口安裝控制閥門和止回閥;DFZH25集水井提升泵出口須安裝迴流裝置;泵體豎立於池底,不可橫卧;配置GAK自耦裝置的潛水泵,配接出口鋼管和導桿;
8.污泥池由砼制的情況下,安裝池內中心筒、上清液出水堰槽、上清液迴流管至調節池;中心筒頂部高於出水堰槽下牙口100mm;
9.鋼制箱體各排空口接入總管,總管接入調節池,i=0.003-0.005(由距離決定);總管最好埋於地面以下,地面以上設定相應的指示標記;北方地區由於凍土層較深,總管深埋有困難,則可安裝於地面以上,除油漆防腐外,須注意保溫;
10.安裝於地面以上的管道都必須有管架和管卡固定;
11.膜支架安裝就位,且將附件(曝氣管)安裝齊整,不可遺漏;預留的曝氣管加裝管口悶蓋(悶蓋亦可安裝在分氣缸出口處);在膜組件殼體吊裝時,應使用起吊重量大於膜組件重量相配套的吊具,並確認吊鉤或吊鏈或吊繩與膜組件殼體的有效連接;起吊時,膜組件可能會發生搖擺,嚴禁在膜組件下有人員站立;在吊裝前應准備腳手架,嚴禁在膜組件上攀登;採用必要的保護措施,保證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吊裝時務必檢查曝氣管和出水管不被碰損;
⑶ MBR池是怎麼進水和出水的,不要簡單說是上進水下出水,我說的是原理,MBR池裡有沒有活性污泥請高手回答
MBR是膜生物反應器的英文縮寫。是將膜過濾技術與活性污泥生化技術結合起來的水處理工藝。
MBR膜池裡面是有活性污泥的。它是利用膜的過濾功能將活性污泥截留在MBR膜池裡,增加污泥濃度,加強生化效果。
MBR池的進水就是通過水泵送過來的。出水是靠產水泵與池內的膜系統連接,負壓抽吸,使清潔的水透過膜被抽吸出來,污泥則被截在膜外面,留在池子里。
提高了接觸時間和傳氧效率,有利於曝氣工藝的合理控制,不受傳統曝氣中氣泡大小和停留時間的因素的影響。
(3)MBR膜產水能進RO嗎擴展閱讀:
沖洗泵利用清洗池中處理水對膜處理設備進行反沖洗,反沖污水返回調節池。通過生物反應器內的水位控制提升泵的啟閉。
膜單元的過濾操作與反沖洗操作可自動或手動控制。當膜單元需要化學清洗操作時,關閉進水閥和污水循環閥,打開葯洗閥和葯劑循環閥,啟動葯液循環泵,進行化學清洗操作。
由於膜的高效分離作用,分離效果遠好於傳統沉澱池,處理出水極其清澈,懸浮物和濁度接近於零,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出水水質優於建設部頒發的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CJ25.1-89),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
同時,膜分離也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使得系統內能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不但提高了反應裝置對污染物的整體去除效率,保證了良好的出水水質,同時反應器對進水負荷(水質及水量)的各種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能夠穩定獲得優質的出水水質。
⑷ MBR膜生物處理是什麼原理
MBR是一種將高效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工藝,它用具有獨特結構的MBR平片膜組件置於曝氣池中,經過好氧曝氣和生物處理後的水,由泵通過濾膜過濾後抽出。它利用膜分離設備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濃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停留時間(SRT)可以分別控制,而難降解的物質在反應器中不斷反應、降解。
⑸ MBR→進活性炭過濾器→反滲透的工藝中,活性炭碳化過濾器的的作用
水質預來處理,主要是用源於吸附水中的雜質和懸浮物,和去除余氯,以保障反滲透膜正常使用。因為MBR膜直接過濾後的到反滲透膜的話,水中雜質含量多,反滲透膜容易堵塞/污染。如果余氯太多,會導致後端反滲透膜氧化。
所以一般在反滲透膜前面一般都會有過濾器預處理,以保障產水穩定運行,延長反滲透膜使用壽命。
反滲透設備
⑹ 聽到說朋友說工業污水處理中用到一種叫MBR簾式膜
mbr平板膜:
1.平板膜元件:濾膜孔徑為小於 0.1μm 得PVDF 平板膜
2. 集水管專:將每片平板膜的產屬水收集,並通過法蘭與出水管道相連,標准為25個孔一單元。
3. 產水管:硅橡膠管,用於連接膜元件與集水管
4. 壓桿或橡膠壓條:固定膜元件,防止膜元件上浮
5. 膜元件箱:用於固定膜元件
簾式膜:
1.對於不同的水質,其設計膜通量會有較大區別,用戶應進行充分試驗或者咨詢我司。
2. 純水通量為一級RO出水為原水,在25℃和0.1MPa條件下的測試數值。
3. L/㎡.h指一平米MBR膜一小時的出水量,單位:升(如:20L/㎡.h :一平米膜一小時出水20升)
4. 雙層型的膜組件曝氣量為2.5-3Nm³/h.簾
⑺ 陶氏RO反滲透膜進水跟產水都有哪些關系
隨著行業用水要求的提高,陶氏RO反滲透膜在水處理領域應用中有著較為出色的表現。陶氏RO反滲透膜進水條件符合規定范圍是為了確保反滲透裝置穩定運行和使用壽命。 防止膜面結垢、防止膠體物質及懸浮固體微粒污堵、防止有機物質的污堵、防止微生物的污堵。從而確保陶氏RO反滲透膜產水穩定,水質達標。那麼,陶氏RO反滲透膜進水跟產水都有哪些關系呢?
1進水壓力於產水
按照設計的基準壓力運行,如進水壓力升高使得驅動反滲透的凈壓力升高,產水量加大,同時鹽透過量幾乎不增加的產水量稀釋了透過膜的鹽分,降低了透鹽率提高了脫鹽率。當進水壓力超過一定值時,由於過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濃差極化,又會導致鹽透過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產水量,使得脫鹽率不再增加。
2、進水水溫不符合陶氏RO反滲透膜運行的范圍
按照設計溫度25度運行,實際運行問題越接近產水越有保障,可用范圍在5-45℃。隨著水溫的增加水對通量也線性的增加,進水水溫每升高1℃,產水量就增加2.5%-3.0%。
3、進水PH值
進水PH值對產水量幾乎沒有影響,而對脫鹽率有較大影響。
4、進水鹽濃度對陶氏RO反滲透膜的影響
滲透壓是水中所含鹽分或有機物濃度的函數,進水含鹽量越高,濃度差也越大,透鹽率上升,從而導致脫鹽率下降。
5、進水油分的混入
注意油絕對不能進入給水更換膜組件。
6、進水
余氯(游離氯)易氧化陶氏RO反滲透膜,致使陶氏RO反滲透膜脫鹽率下降,產水不達標。因此陶氏RO反滲透膜進水不應含有餘氯。
陶氏RO反滲透膜在水處理設備的地位尤其重要,在設計和運行初期應深入了解陶氏RO反滲透膜進水跟產水有什麼關系。以更充分地認識地後期的運行成本和系統的維護要領,而並不是一味的只追求高產水。
來源網頁鏈接
⑻ ro反滲透膜前面加一級MBR可以么
你是用在中水回用上嗎?
理論上可以,但是不建議使用
MBR出水不穩定且水質較差,還要有比較完善的預處理才能接RO
⑼ mbr的應用領域
進入90年代中後期,膜--生物反應器在國外已進入了實際應用階段。加拿大Zenon公司首先推出了超濾管式膜--生物反應器,並將其應用於城市污水處理。為了節約能耗,該公司又開發了浸入式中空纖維膜組件,其開發出的膜--生物反應器已應用於美國、德國、法國和埃及等十多個地方,規模從380m3 /d至7600m3/d。日本三菱人造絲公司也是世界上浸入式中空纖維膜的知名提供商,其在MBR的應用方面也積累了多年的經驗,在日本以及其他國家建有多項實際MBR工程。日本Kubota公司是另一個在膜--生物反應器實際應用中具有競爭力的公司,它所生產的板式膜具有流通量大、耐污染和工藝簡單等特點。國內一些研究者及企業也在MBR實用化方面進行著嘗試。
膜--生物反應器已應用於以下領域:
城市污水處理及建築中水回用
1967年第一個採用MBR工藝的廢水處理廠由美國的Dorr-Oliver公司建成,這個處理廠處理14m3/d廢水。 1977年,一套污水回用系統在日本的一幢高層建築中得到實際應用。1980年,日本建成了兩座處理能力分別為 10m3/d 和50m3/d的MBR處理廠。90年代中期,日本就有39座這樣的廠在運行,最大處理能力可達500m3 /d,並且有100 多處的高樓採用MBR將污水處理後回用於中水道。1997年,英國Wessex公司在英國Porlock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MBR系統,日處理量達2000m3,1999年又在Dorset的Swanage建成了13000m3/d的MBR工廠。
1998年5月,清華大學進行的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中試系統通過了國家鑒定。2000年初,清華大學在北京市海淀鄉醫院建起了一套實用的MBR系統,用以處理醫院廢水,該工程於2000年6月建成並投入使用,運轉正常。2000 年 9 月,天津大學楊造燕教授及其領導的科研小組在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普辰大廈建成了一個MBR示範工程,該系統日處理污水25t,處理後的污水全部用於衛生間的沖洗及綠地澆灑,佔地面積為10平方米,處理每噸污水的能耗為0.7kW·h。
工業廢水處理
90年代以來,MBR的處理對象不斷拓寬,除中水回用、糞便污水處理以外,MBR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也得到了廣泛關注,如處理食品工業廢水、水產加工廢水、養殖廢水、化妝品生產廢水、染料廢水、石油化工廢水,均獲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90年代初,美國在Ohio建造了一套用於處理某汽車製造廠的工業廢水的MBR系統,處理規模為151m3/d,該系統的有機負荷達6.3kgCOD/m3·d ,COD去除率為94%,絕大部分的油與油脂被降解。在荷蘭,一座脂肪提取加工廠採用傳統的氧化溝污水處理技術處理其生產廢水,由於生產規模的擴大,結果導致污泥膨脹,污泥難以分離,最後採用Zenon的膜組件代替沉澱池,運行效果良好。
微污染飲用水凈化
隨著氮肥與殺蟲劑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飲用水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LyonnaisedesEaux公司在90年代中期開發出同時具有生物脫氮、吸附殺蟲劑、去除濁度功能的MBR工藝,1995 年該公司在法國的Douchy建成了日產飲用水400m3的工廠。出水中氮濃度低於0.1mgNO2/L,殺蟲劑濃度低於0.02μg/L 。
糞便污水處理
糞便污水中有機物含量很高,傳統的反硝化處理方法要求有很高污泥濃度,固液分離不穩定,影響了三級處理效果。MBR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並且使糞便污水不經稀釋而直接處理成為可能。
日本已開發出被稱之為NS系統的屎尿處理技術,最核心部分是平板膜裝置與好氧高濃度活性污泥生物反應器組合的系統。NS系統於1985年在日本琦玉縣越谷市建成,生產規模為10kL/d,1989年又先後在長崎縣、熊本縣建成新的屎尿處理設施。NS系統中的平板膜每組約0.4m2共幾十組並列安裝,做成能自動打開的框架裝置,並能自動沖洗。膜材料為截流分子量20000的聚碸超濾膜。反應器內污泥濃度保持在15000~18000mg/L范圍內。到 1994 年,日本已有1200多套MBR系統用於處理4000多萬人的糞便污水。
土地填埋場/肥滲濾液處理
土地填埋場/堆肥滲濾液含有高濃度的污染物,其水質和水量隨氣候條件與操作運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MBR技術在1994年前就被多家污水處理廠用於該種污水的處理。通過MBR與RO技術的結合,不僅能去除SS、有機物和氮,而且能有效去除鹽類與重金屬。美國Envirogen公司開發出一種MBR用於土地填埋場滲濾液的處理,並在新澤西建成一個日處理能力為40萬加侖(約1500m3/d)的裝置,在2000年底投入運行。該種MBR使用一種自然存在的混合菌來分解滲濾液中的烴和氯代化合物,其處理污染物的濃度為常規廢水處理裝置的50 ~ 100倍。能達到這一處理效果的原因是,MBR能夠保留高效細菌並使細菌濃度達到50000g/。在現場中試中,進液COD為幾百至40000mg/L,污染物的去除率達90%以上。
國內外 MBR 主要應用領域及相應百分比率: 污水類型 所佔百分比率(%) 工業污水 27 城市污水 12 建築污水 24 垃圾 9 家庭污水 27
⑽ MBR膜生物反應器是怎樣的工作原理
MBR膜原理
MBR以膜組件單元是將膜的高效分離技術與生物降解作用相結合回而成的一種新型高答效的污水處理與回用工藝。取代二沉池,所有懸浮物和膠體都被膜分離截留,膜分離作用增加了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濃度、提高了生物降解的速率,減少了剩餘污泥的排放量。
出水水質:優於國家污水排放一級A標准,可用於綠化澆灌、洗車、馬路降塵和沖洗、沖廁、消防、景觀補充水等非飲用水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