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陶瓷手沖壺和樹脂的

陶瓷手沖壺和樹脂的

發布時間:2023-05-26 09:21:24

㈠ 手沖咖啡濾杯v60雲朵的用什麼材料的好

是問濾杯還是雲朵壺?雲朵壺就是玻璃的,濾杯分玻璃、陶瓷、樹脂,從製作效果來說區別不大,樹脂抗摔,陶瓷保溫效果略好。

㈡ 影響手沖咖啡的因素

影響手沖咖啡的因素

手沖咖啡的人為控制因素較為重要,那麼,手沖製作者應該了解哪些影響手沖咖啡的因素呢?下面,我為大家分享影響手沖咖啡的因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咖啡師

咖啡師之所以放到最後的位置,相信你看到這里就會明白,咖啡師其實只是控制這些變數的人而已,只要你是一個合格的咖啡師,那麼做到這些變數的控制就可以完全掌握一杯咖啡的味道。咖啡的味道是永遠凌駕於一個咖啡師之上的,希望某些咖啡師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咖啡只是一種飲料,你只是一個認真製作飲料的人。

咖啡豆

對於很多咖啡師來講,咖啡豆是不可改變的因素,因為很多咖啡師是在一個商業豆環繞的環境下去努力做咖啡的,因此再努力都沒辦法做出非常好喝的咖啡,有句古話說得很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形容這樣的咖啡師的。只要把豆子的品質提上去了,後面都是屬於技術上可控制的范圍,因此咖啡豆也沒什麼好講的。用好豆子未必能做得出好喝的咖啡,但是用不好的豆子一定做不出好喝的咖啡。同時也談一下對於做手沖咖啡時的一些錯誤。

研磨度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磨豆機,好的磨豆機可以保證磨出的咖啡粉粗細均勻。如果咖啡粉不均勻,細粉過多,就會讓出品的咖啡口感不夠「純」。那手沖咖啡的咖啡豆適合的粗細度到底是衡旦多少呢?答案就是:中度研磨,如砂糖粒般大小。若咖啡李橋粉太粗,熱水過快流過,就很難萃取出咖啡的芳香物質。若咖啡粉太細,濾嘴容易堵塞,導致水與粉浸泡時間過長,咖啡會出現苦、澀的口感。

新咐擾擾鮮度

很多人都為了圖方便選擇已磨好的咖啡粉,或者一次性磨很多,放在冰箱里。其實「新鮮研磨」是好咖啡的第一條件,它保證了咖啡的口感。當咖啡磨成粉後,就會加快咖啡粉氧化速度,40秒香氣就開始散失。咖啡粉香氣損失嚴重的話,自然咖啡的風味也就消失了。

布粉

咖啡粉倒進滴濾杯後需輕輕搖晃下使其平鋪,這是個非常容易忽視的步驟,或者用力過猛,搖晃太多下,都是不可取的。粉面的平整度決定了手沖咖啡燜蒸和萃取的均勻度,直接導致了咖啡的口感。

刻度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磨豆機。在相同的豆子下,一台好的磨豆機是影響風味最重要的一環,一個適合的刻度是表達咖啡風味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想要表達出什麼樣的風味,就應該採用相對應的刻度,手沖滴濾咖啡一般使用中粗的顆粒(如同沙礫狀或更粗)。很多新手朋友會經常走入一個誤區,就是覺得咖啡應當是磨越細越好,其實結果恰恰相反,粗細度的控制是讓一隻咖啡表達出正確風味的最重要因素。當然,做出刻度的調整之前,首先你得了解你所使用的豆子,如果你使用的豆子是屬於中深烘型的,比如曼特寧,那麼你調細刻度後可能會帶來的是更加濃郁的香氣和醇厚度,但同時還會帶來苦味和澀感,而如果你調粗後,可能帶來的是一些青草的芳香,但失去大部分醇厚度的曼特寧其實是不完整的,所以你必須自己去一遍一遍地調試刻度,調整至你自己覺得滿意的味道為止。而如果你使用的是中淺烘焙的豆子,比如耶加雪菲,那麼使用過細的刻度可能會產生強酸,而且產生的澀味非常嚴重,這就容易導致萃取過度,特別是你在萃取時間拉長的時候更為明顯,而如果採用過粗的刻度,可能會帶來明亮的酸度,可是耶加雪菲中的香氣和甜度卻也會平淡掉許多。

所以說適當的刻度對於一隻咖啡豆來講是多麼重要,每一種咖啡的最佳風味表達所需要的刻度都不一樣,因為磨豆機的差異性是很大的`,包括同一型號的磨豆機都是會有差異的,所以刻度必須靠自己的味蕾去調整。畢竟好不好喝都是很主觀的東西。

水質

如果你對味道斤斤計較,那拿來沖煮咖啡的水也別忽略,一杯手沖咖啡98%的成分都是水,水中可溶性物質(TDS)范圍最好在100-250ppm之間。不建議用純凈水製作咖啡,用純凈水製作出的咖啡往往口味會比較呆板,缺少層次感。但更不要使用雜牌礦泉水或雜牌桶裝水,一但水中有異味,它將更加明顯的放大體現在咖啡之中。(可選用X夫等市面著名品牌的礦泉水)

水溫

水溫也是影響咖啡味道的一項重要指標,水溫過高會使咖啡的苦味變強,水溫低則會使酸味變強。建議:深焙咖啡豆適合80-85度的溫度,中淺焙咖啡豆適合90度左右的水溫來萃取。

水流

咖啡芳香與層次感能否盡情的釋放出來,關鍵就在於注水。一般常見錯誤有:

A. 注入水柱過大,水柱方向過於傾斜,這樣會導致水流把粉層側面沖出個洞,直接從濾紙處跑掉了,造成咖啡萃取不足。

B. 水柱拉的過高,導致水流破壞咖啡粉成,容易注入氣泡,咖啡萃取不均勻。也會導致水柱與接觸空氣面積過多,水溫受到了影響,因此水柱必須愈靠近咖啡愈好。

C. 水流不穩定,水流忽大忽小,時而猛沖,時而滴答滴答斷掉,導致咖啡粉各個區域浸泡程度不一,咖啡的口味都會被影響。

水量

由於不同人的口味不同,對濃淡要求不一樣,金杯萃取的濃度范圍是1.15%-1.35%,用水比例大概在1:13到15上下。有些人單純為了追求濃郁用很少的水,但喝起來並不適口。而相反一些人期望用更多的水萃取出更多物質,殊不知萃取越到後面的越淡,最後濃度不足。

悶蒸時間

悶蒸其實只是通過熱水中產生的熱氣來打開咖啡粉中的纖維狀結構,這樣才能使咖啡的萃取更為完整。有條件的朋友可以試試不悶蒸的萃取,一定會有萃取不足的水味。一般悶蒸所用的水比較少,從中心小水流注水一圈一圈往外直至把咖啡粉沾濕就行,然後讓咖啡粉自行膨脹透氣,悶蒸時間一般從15-35秒,深烘的豆子一般悶蒸時間相應減短,淺烘的豆子悶蒸時間可以相應增加。之所以悶蒸需要更小的水流,是因為悶蒸的時候水流如果過大,會破壞咖啡粉表層的浸潤結構,而且太大水流所沖擊出來的水錘效應,會把很多細粉直接沖至濾杯底部,影響後面的咖啡萃取。

水粉比

其實越好的豆子,層次感越豐富,因此使用越好的豆子,水粉比可以越淡一些,事實上也是相應地減少成本提高風味,所以那些使用劣質商業豆的咖啡館老闆們這一條你們可以參考。一般水粉比推薦從1:10-1:20之間,正常面對一支新的從未接觸過的咖啡,先從1:15入手,然後根據味蕾的反應再決定第二杯應該沖淡一些還是濃一些,還是那句話,自己的味道應該由自己去控制,只能告訴你改變這些變數的方法。

濾杯的材質和杯型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濾杯有V60圓錐形單孔濾杯,KALITA三孔梯形濾杯,籃型濾杯。不同的濾杯會有不同的口感,不能說哪一種濾杯好或壞,只能說表現力的不同吧。在濾杯中看重的是材質,材質對咖啡的香氣保留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材質有樹脂、陶瓷、玻璃、不銹鋼、純銅、鍍銅、鍍銀……也是各有各的優點缺點吧。

濾紙

一張好的濾紙應該是無異味、濾水性好的。而很多人貪便宜使用劣質的濾紙,很薄,易漏。有些濾紙濾水速度很慢,只見注水,卻不見下流,這樣必然導致咖啡萃取過度,影響口感。還在奇怪為什麼買了好咖啡,味道卻不好。

手沖壺

前面已說過水流對一杯咖啡的好壞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那手沖壺的選擇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選錯了手沖壺會有哪些問題呢?

A. 壺口,很多手沖壺都採用了長嘴細口,目的就是為了讓水流易控制,流暢不間斷。有同學使用劣質手沖壺,甚至直接用非專用的熱水壺,水流難以均勻,甚至會順著壺口下沿流下。

B. 溫度計,如何在最佳溫度時萃取咖啡?如果手沖壺上有個溫度計的話就會省時省力省心。

C. 保溫性,手沖時記得蓋上蓋子,萃取時失溫程度會減少,能夠帶來更穩定的水溫。

;

㈢ 手沖咖啡需要哪些器具 手沖咖啡怎麼注水

新手在手沖咖啡之前,一定要提前備好相應的器具,畢竟手沖咖啡味道好不好,工具也是很重要的,那麼,手沖咖啡需要哪些器具?手沖咖啡怎麼注水?下面我就帶來介紹。

手沖咖啡需要哪些器具

1.手沖磨豆機

咖啡的第一步當然是把咖啡豆磨成粉,現磨的咖啡豆沒有被氧化,也是香味最足的時候,而能不能把咖啡豆磨的均勻則是一款磨豆機最重要的指標。磨豆機現市面上主要為兩種類別:電動磨豆機和手搖磨豆機,原理都是一樣,只是一個手動一個電動。

2.手沖壺

手沖壺是用於沖泡咖啡粉的器具,手沖壺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它細長的壺頸,還有就是壺嘴,都是為了控制水流而設計的,

較細的壺頸水流細而穩定,容易控制,非常適合新手,但缺點是水流速度很難改變,對於老手來說,可操作性就比較低了。除此之外,一些手沖壺會自帶溫度計和控溫的功能,來方便控制水溫,因為保溫性對埋仿於手沖壺也是非常重要的參數,不同的材質帶來的保溫性不一樣。

3.濾杯

濾杯的種類有很多種,從材質分,有樹脂、玻璃、陶瓷、不銹鋼、銅制等,不同材質主要是影響保溫這個參數,溫度影響咖啡的口感,這里不做仔細的介紹了。

而按照杯型分主要有錐形、扇形、蛋糕杯三種:錐形濾杯的特點是濾孔較大,咖啡液流速較快,咖啡粉層厚度更大,水於粉的接觸時間更長,但比較考驗技術,不然容易出現萃取過度或者萃取不足的情況。扇形濾杯有單孔和三孔兩種,濾孔較小,流速較慢,沖出來的咖啡會有很好的甜度和醇厚度;蛋糕杯,是各項都比較均衡的濾杯,也不需要注水的技巧,比較適合初學者。但濾紙比較貴,因為需要的濾紙類別不一樣。

不同的濾杯設計的導流槽也各不相同,導流槽增加了濾紙與濾杯之間的距離,可以使水流順暢通過,增加水的流速,不同的導流槽對流速的增加也不盡相同,對萃取的影響程度也不相同。

4.濾紙

濾紙方面其實比較好選擇,濾紙大概有濾紙、濾布、金屬網三種類型:

濾紙主要有原木和漂白兩種,原木的紙味稍微重一些,漂白的經過處理,紙味會非常淡;濾布呢,主要優點是可以重復使用,但是清洗起來比較麻煩,清洗後還需要曬干;金屬網類的同樣是可以重復使用,但是因為濾孔較大的原因,容易使粉末漏出,影響口感。

5.分享壺、稱、溫度計

這些對於手沖咖啡的口感味道都沒有影響,選擇起來主要是考慮性價比和便捷性。稱的話要選擇方便的數字稱就OK。

手沖咖啡怎麼注水

手沖注水的要領只有兩個:保持好濾杯的平均水位、以及均勻混合熱水與咖啡粉。

1、濾杯水位的控制

在手沖過程中,濾杯平均水位越高,產出的咖啡越淡。

水位越高,水壓自然越大,但增加的這些少壓力對流速的影響其實微乎其微,真正明顯起作用的是濾杯的肋條,肋條支撐起濾紙與濾杯之間的空隙,這些空隙會成為咖啡液的過濾路徑,水位越高,肋條起作用的面積就越大,因此過濾速度越快。換句話說,沒有肋條的濾杯,對水位的高低相對就沒那麼明顯的變化。

水位的高低視乎注水速度與排水速度的平衡。你必須在注水時根據水位高度的變化,即時改變手沖壺的傾斜角度,以調節注水的快慢。這件事需要練習,但只要你年歲已過兒童期,手眼協調的生理機制大抵已經成熟,眼睛看到哪裡手就會反應到哪裡,因此要維持水位的高度不難。難的是對水柱的控制,能夠穩定不斷流自然是最好的,實在不行就嘗試一下斷水。其次,對於水位的判腔薯斷,建議你先將濾杯高度區分為半滿與全滿,簡化水位高度的區隔,等熟練後再漸漸將水位高度劃分成三分位、四分位、五分位,完成愈來愈精準的濃度控制。

2、均勻混合水粉

最基本的「均勻」概念,就是讓每顆咖啡粉盡可能一致地保持與熱水的接觸時間。這個觀念很好懂,萃取時間一致,每顆咖啡粉溶出的可溶性成分就相同,雜味發生的可能性就會降低。不過大家也知道,這種「絕對的均勻」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咖啡粉本身就是絕對不均勻的。其次伍液者,因為注水速度的原因,不同位置的咖啡粉接觸熱水的時機與頻率是不同的,我們根本不需要追求這種「絕對的均勻」。

3、注水繞圈方式的選擇

關於注水的繞圈方式,網路上有許多新奇的名詞:什麼N刀流、菊花流、夏季八沖流….這個流那個派的,聽得人一頭霧水。對我而言,繞圈方式只有單點注水、同心圓螺線繞圈,以及二者的混合式。

單點注水,讓咖啡的水溶性成分完全依靠擴散效應有序溶出,盡量避免攪拌產生的雜感。沖出的咖啡個性稍顯不足,但風味優雅而柔順。螺線繞圈,能提高咖啡的萃取率,風味因輕微的攪拌效應產生較明顯的輪廓、略雜但有個性。

如果能將這兩種注水法在沖煮過程中進行不同順序、不同程度的混搭,就能產生屬於你的個性風味。

㈣ 托爾磨咖咖啡豆怎麼買的到

愛上手沖是條不歸路。

你會發現在家裡只要花差不多6元錢的成本,就可以喝到不輸咖啡館35元的手沖咖啡。而且隨時隨地可以動手,不用等外賣等到冷掉,也不用在寒風習習中沖進咖啡館。
相對於奶咖,手沖喝起來更沒有負擔。自己沖咖啡一段時間後,走進路邊隨便一家咖啡館都可能覺得自己沖得更好喝(當然也可能是迷之自信)。
那麼,怎樣打造一個適合自己的手沖角落呢?
你需要購置哪些必要的器具呢?
怎樣不踩雷,買到新鮮好喝又便宜的咖啡豆呢?
收好這份指南,教你不花冤枉錢按需打造自家的手沖咖啡角落。
「教授」坂本龍一在工作室也備有一套手沖器具,他常常以一杯手沖咖啡開啟自己一天的工作。
簡單來講,手沖咖啡就是把新鮮的咖啡豆磨成粉,然後用熱水萃取出咖啡豆中的風味物質,得到一杯好咖啡的過程。
所以,我們用到的器具就很簡單,分別是:
01 將咖啡豆磨成粉的磨豆機
02 用來穩定釋放熱水的手沖壺
03 一個合理的過濾工具:濾杯
04 在各個環節幫助你精確掌握比例的電子秤
PS:本文不含任何商業廣告或軟性植入。
手沖器具清單 LIST
01
磨豆機
02
手沖壺
03
濾杯
04
電子稱
01 磨豆機
磨豆機主要分為電動和手搖兩種,電動的更方便、快捷不費力禪帶,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品質差別拉開的跨度也比較大。
手搖的好處呢主要是無需插電,清洗簡單,可以隨身攜帶,而且用較少的錢可以達到更高的穩定度。
最常見的就是上圖這種圓柱形狀的,如果拆開看可以發現它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頂端的蓋子和手搖柄;中間的部分是刀盤,底部是粉罐。
小編日常使用的這款是海勒 108的手搖磨豆機,購入價格¥899.00元,已經使用了兩年,性能穩定。
很多咖啡師比賽用的磨豆機是來自德國的司令官 C40,目前tb代購價在1500~2000元之間,如果一步到位且不差錢可以考慮入這款。
還有生活編輯部辦公室日常使用的是來自泰摩的栗子C手磨,天貓旗艦店日常售價299元。日常入門買這一款也很夠用了。
所有的手搖磨豆機買來都需要調一下刻度,一般就是擰開底部的粉罐,看到有一個指針盤,順時針擰緊之後完整地倒退兩整圈就是適合手沖咖啡的粗細度了。(不同品牌稍有不同,可以按照說明書自己調整)。
調磨的轉盤
一般對於懶人/小白來說,一次調磨可用終身。每天早上醒來,稱15g咖啡豆倒進磨豆機,用力轉幾圈就可以得到香氣四溢,提神醒腦升態的咖啡粉了……
#閉眼入清單
01 德國Comandante C40手搖磨豆機
價位:1600~2000元
推薦理由:可能是目前最好用的手搖磨豆機,冠軍同款,一步到位。
02 Helor 108 手搖磨豆機
價位吵襲源:800~900元
推薦理由:顏值高,可水洗,小編親測好用。
03 泰摩 栗子C 手搖磨豆機
價位:299元(可以找小森團購)
推薦理由:入門選它!性價比優,還有生活編輯部同款:P
04 BARATZA ENCORE 電動磨豆機
價位:700~1200元
推薦理由:坂本龍一同款
02 手沖壺
理論上任何可以用來注熱水的器具都可以用來替代手沖壺,比如說家裡的熱水壺、保溫杯,在飛機上拿來應急的一次性紙杯。
但是有手沖壺的好處就是,使用更輕松,出來的水流更細、更穩定,更不容易出錯,相應得沖出的咖啡也會更好喝一點。
如果預算充足,可以考慮冠軍同款「FELLOW STAGG EKG」,精準控溫,外觀美麗,專業范兒。
Brewista智能控溫手沖咖啡壺也是不錯的選擇,很多家精品咖啡館日常出品都是用這款。
教授用的是「YUKIWA手沖壺」,不帶燒水功能,而且相對壺嘴更短粗,對於小白來說不如Brewista那種細長的壺嘴好控制水流。但是,外觀出眾,隨便擺在哪個角落就美得動人。
泰摩和Hario的手沖壺也同樣值得入手,相對價格更親民一點。上圖是小編常用的泰摩魚4 咖啡手沖壺,斷水乾脆,沉甸甸地挺有分量。
其實,如果不考慮品牌,任何帶這種細長壺嘴的壺都可以成為手沖壺,最便宜沖掛耳的手沖壺只需小幾十元就可入手。(沒有溫控的手沖壺接完剛燒完的沸水之後,放1~2分鍾,就是理想做手沖的溫度了)
#閉眼入清單
帶溫控的手沖壺其實是蠻實用的一個家用好物,燒水快,精度准,喝茶、沖奶粉,或者簡單喝喝水都可以用到。
01 FELLOW STAGG EKG溫控手沖咖啡壺
價位:1350~1800元
推薦理由:咖啡專業賽事手沖壺,冠軍同款
02 Brewista 智能控溫手沖咖啡壺
價位:800~900元
推薦理由:大部分精品咖啡店的選擇,上手容易。其中不帶溫控功能的三四百元即可入手
03 日本yukiwa田口護咖啡壺
價位:700~1200元(tb代購)
推薦理由:教授同款,顏值賽高
04 泰摩魚Samrt溫控手沖壺
價位:399元(600ml款,最近在促銷)
推薦理由:性價比之選
05 HARIO日本手沖咖啡壺
價位:269元左右
推薦理由:入門可選,品質穩定,很多專業賽事也都用它
06 CAFEDE KONA 不銹鋼手沖咖啡壺
價位:150元左右
推薦理由:好用,便宜
03 濾杯
一個好用的濾杯,可以讓一杯好咖啡來得事半功倍。
同時濾杯可能也是手沖咖啡中最能展現人類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環節,通常一名沖煮冠軍的走紅都會伴隨一輪的濾杯熱,比如origami折紙濾杯之於杜嘉寧。
現在我們在咖啡館能經常見到的濾杯就有:V60錐形濾杯、扇形濾杯、蛋糕濾杯、聰明杯、Chemex手沖壺、折紙濾杯等一大串…一般人家庭或辦公室使用,選擇一個品質穩定的就可,不用囤太多。
Origami 折紙濾杯
蛋糕濾杯
lili 濾杯
甚至,你需要的都不一定是一個具備穩定形狀的濾杯,法蘭絨濾布、可以支撐起濾紙的不銹鋼架子,都可以納入選擇范圍。

法蘭絨濾紙
電影《在京都小住》中的金屬濾架,很適合戶外手沖
挑選濾杯最主要的點是,濾杯的形狀和底部的開口,一般底部的孔徑越大,水流通過咖啡粉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得到清爽口感的咖啡。反之,孔徑越小,水流和咖啡粉浸潤的時間也就越長,得到的咖啡風味會更偏向於濃郁。
如果還是拿不定注意,那麼按著「照買清單」,購入基本款就ok。
#閉眼入清單
01 V60 濾杯
價位:經典款,因而很多品牌都會做,材質有陶瓷、樹脂、玻璃、不銹鋼等,價格在幾十元到百元出頭都有
推薦理由:最常見也是最經典的濾杯之一,可以通過控制水流速度來控制咖啡風味
耗材:V60 適配濾紙
02 Origami折紙濾杯
價位:180元
推薦理由:外形美觀,操作空間大,可以是賽場上的利器,普通人用它也可以做出好咖啡
耗材:可以搭配錐形和平底兩種濾紙,另外需要買一個架濾杯的木托
03 lili粒粒濾杯2代版本
價位:170元左右
推薦理由:獨創的48根導流槽和8孔設計,萃取穩定
耗材:102扇形濾紙或185蛋糕濾紙
04 kalita 蛋糕濾杯
價位:160元左右(1~2人份)
推薦理由:容錯率較高,不容易出現萃取不足的情況,以及很便攜,如果想去野餐,帶著輕巧方便
04 電子稱
電子稱的意義在於可以精準地掌握水粉比例和萃取時間。
做手沖咖啡的過程其實就是把咖啡豆中可溶於水的風味物質轉移到水中的過程,如果轉移得不夠,咖啡就會太淡也就是咖啡師們會說的「萃取不足」,如果轉移的太多,就是「萃取過度」,喝起來容易感覺不夠清爽有雜味出現。
所以經過幾代咖啡人的試驗和研究,發現當咖啡粉和水是處於1:15這個比例時,咖啡風味一般能得到最好的呈現。
當然,根據個人口味稍作調整也行,喜歡濃郁一點的,比例可以拉低到1:10,入口更醇厚,香氣更集中;喜歡清淡一點兒的可以做1:18左右的比例,喝起來更清爽無負擔。
一般售賣咖啡豆的包裝里也會給出沖煮建議,可以傻瓜式照抄。
家裡有廚房稱的可以直接使用,配合手機計時即可。如果沒有常用的電子秤,建議直接買帶計時功能的手沖專用電子稱。
除了拿來做手沖,平時做烘焙也用得著。或者需要體重管理時,也可以隨身帶著記錄自己每天的飲食。
#閉眼入清單
01 泰摩 黑鏡BASIC咖啡電子稱

價位:199元
推薦理由:簡單好用,價格適中,方便充電,帶計時功能
02 CAFEDE KONA 手沖咖啡 電子稱
價位:165元左右
推薦理由:該有的功能都有,性價比ok
03 ULTRAKOKI 智能手沖咖啡電子稱
價位:1680元
推薦理由:可分別稱上下液重,記錄萃取曲線,適合超級發燒友或者極具鑽研精神的人群使用
咖啡豆選購指南 GUIDE
01
多試喝
02
了解風味
03
鎖定品牌
04
保證新鮮
有了一套趁手的器具,那麼剩下的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咖啡豆啦。
如果還不太清楚自己偏好什麼樣的風味,可以購買「咖啡豆 試飲裝」,一般都是15~20g一個小包裝,正好是一次試喝的用量。或者,抽一天關注一下自己城市或者附近城市的咖啡節/咖啡展,直接到現場試喝!
喝到一定量之後,基本都會發現自己的風味偏好,是喜歡偏花香果香的淺烘豆呢,還是喜歡偏傳統、濃郁醇厚的中深烘豆?
另外,鎖定自己喜歡的品牌,可以大概率避免踩雷。周年慶、購物節或是加入會員一般都可以享受折扣。記得選擇幾家自己喜歡的品牌加入收藏夾,不定期瞧瞧他們的上新和折扣動態。
即使很便宜的情況下,也要適量而止避免囤貨。好咖啡很重要的一點也在於新鮮,風味再好的咖啡豆也抵不過時間的流逝。
最近最喜歡的一款,端給同事試飲時,她驚訝得問「瑰夏」嗎?!哈哈賺到了,價格大約只要瑰夏的五分之一吧~~
最後推薦幾款還有生活編輯部最近買到的好豆子清單,趁雙12就快來了,可以酌情購入~~
PS:編輯部整體喜歡偏花果香風味的比較多
#閉眼入清單
01 治光師 耶加雪菲 單一產地微批次 咖啡豆
價位:59元/150g
推薦理由:性價比爆棚,隨便沖沖都超好喝
02 單一源咖啡 2020古吉 罕貝拉 日曬熟豆
價位:100元/200g
推薦理由:好喝、耐喝
03 Terraform 杏桃葡萄2020新產季96h厭氧日曬 咖啡豆
價位:98元/200g(經常有折扣)
推薦理由:小黑羊掛耳同款,很耐喝,無限回購款
04 渡鴉咖啡 衣索比亞手沖咖啡豆 日曬果丁丁
價位:70元/120g
推薦理由:挑選「好喝集盒」時在一眾掛耳中表現很出色,香氣很好且有明顯的回甘
打造家庭手沖角落的分享就到這里啦,說得越多,發現自己不懂的越多,sigh…
本文僅代表編輯部的經驗推薦,並沒有做大規模、控制變數地科學測評,所以僅供大家做入門參考。相信你在嘗試的過程中也會總結出自己獨家的經驗。到時候記得來和我們分享哦!
文 | 小滿
圖 | 小滿、Pexels、淘寶

㈤ 用星巴克的咖啡豆怎麼做咖啡

首先,先把咖啡豆磨成粉。
其次,用咖啡器具沖泡咖啡。

具體建議:
1、首先買個手搖咖啡磨(強烈推薦正晃行手搖咖啡磨,100左右鍵者純的價格
就能拿下,別的手搖磨不稿咐要買即使再便宜,關鍵是磨心不同)
2、然後買個手沖壺和濾紙,強烈建嫌慶議買日本Hario的手沖壺和濾紙,手
沖壺有樹脂和陶瓷兩種,前者價格30元左右,後者100元左右;)

以上這兩樣東西都有比這些更便宜的,但不建議買,關鍵是對咖啡會多少有影響的。這種投入在咖啡初學者中是最實用的,只需要投入
130元-200元。

閱讀全文

與陶瓷手沖壺和樹脂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富氫凈水器價值多少錢 瀏覽:363
滁州市沙河鎮污水處理廠 瀏覽:410
咸寧廢水處理工招工 瀏覽:188
如何去除銅水龍上水垢 瀏覽:268
現在家裡面都用什麼樣的飲水機 瀏覽:804
去涿州回北京用隔離嗎 瀏覽:345
三菱麗陽q303凈水器怎麼樣 瀏覽:320
17年起亞k2用什麼濾芯 瀏覽:475
RO膜工作結垢 瀏覽:215
經典鋒范變速箱濾芯在哪裡 瀏覽:760
二級反滲透純水設備技術要求 瀏覽:817
波紋管污水管道資料表格 瀏覽:533
陶瓷潔具泥漿過濾機 瀏覽:649
污水廠用什麼檢測溶解氧 瀏覽:490
懷遠縣污水處理廠在什麼地方 瀏覽:39
聲波飲水機怎麼用 瀏覽:525
興義污水怎麼治理 瀏覽:423
含稀醋酸廢水處理工藝 瀏覽:962
樹脂和木結合的學名 瀏覽:53
生物鹼蒸餾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