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聚氯乙烯成品樹脂雜志粒子的持續改進

聚氯乙烯成品樹脂雜志粒子的持續改進

發布時間:2023-05-16 13:32:33

A.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PVC)是世界第二大通用樹脂,1998年世界PVC樹脂生產能力約為2980萬噸,產量大約為2350萬噸,次於聚乙烯樹脂(生產能力5680萬噸,產量4370萬噸),與聚丙烯樹脂(生產能力2994萬噸,產量2550萬噸)相差不多。
PVC是由液態的氯乙烯單體(VCM)經懸浮、乳液、本體或溶液法工藝聚合而成,其中懸浮工藝在世界PVC生產裝置中大約佔90%的比例。在世界PVC總產量中均聚物也佔大約90%的比例。PVC 是應用最廣泛的熱塑性樹脂,可以製造強度和硬度很大的硬質製品如管材和管件、門窗和包裝片材,也可以加入增塑劑製造非常柔軟的製品如薄膜、片材、電線電纜、地板、合成革、塗層和其它消費性產品。硬質製品目前佔PVC總消費量的65~70%,今後PVC消費量進一步增長的機會主要是在硬質製品應用領域。目前PVC在建築領域中的消費量占總消費量的一半以上。
2.國內生產狀況
1998年我國PVC產量和表觀需求量分別為160萬噸和317萬噸。在世界上產量僅次於美國(639萬噸)、日本(263萬噸)居第三位。2000年前後,計劃新建和擴建PVC能力至少為88萬噸/年,估計此期間大量沒有競爭能力的電石法小廠將閑置,所以總產能有可能達220萬噸/年水平,其中乙烯法將達134.6萬噸/年,從目前佔31%上升到61%。報道的項目有萬縣市6萬噸/年本體法PVC裝置,天津渤海公司同韓國樂喜公司、美國西方化學公司合資的10萬噸/年 PVC裝置,(其中引進的8萬噸/年乙烯法VCM裝置於1997年建成、投產),上海天原化工廠同伊滕忠商事、旭硝子公司合資的24萬噸/年VCM和20萬噸/年 PVC裝置,泰國正大集團在寧波的12萬噸/年 PVC裝置,遼河集團與樂喜金星公司合資的8萬噸/年 PVC裝置,上海氯鹼化學公司已使VCM產能增大到30萬噸/年,計劃到40萬噸/年,這意味PVC產能將由目前的22萬噸/年增加到36萬噸/年,北京化工二廠將增加PVC能力7.6萬噸/年,齊魯公司將增加PVC能力10萬噸/年,廣州化工廠8萬噸/年乙烯法VCM/PVC項目已通過評審。
3.生產工藝簡述
PVC樹脂可以用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本體聚合或溶液聚合四種基本工藝生產。聚合反應由自由基引發,反應溫度一般為40~70OC,反應溫度和引發劑的濃度對聚合反應速率和PVC樹脂的分子量分布影響很大。懸浮聚合生產工藝成熟、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產品品種多、應用范圍廣,一直是生產PVC樹脂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90%的PVC樹脂 (包括均聚物和共聚物) 都是出自懸浮法生產裝置。美國懸浮法均聚PVC樹脂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1987年佔84%,1996年為90%。
PVC樹脂生產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近年來主要是針對已經基本定型的工藝技術進行一些改進。90年代中期以來有關PVC樹脂工藝技術的專利集中在改進防結焦塗層、改進引發劑體系、改進乳化劑以及減少殘留單體含量等方面。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建成包括先進的懸浮法、本體法和生產糊樹脂的乳液法、微懸浮法等在內的工藝齊全的PVC樹脂生產裝置。但是, 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還比較低。我國生產裝置規模普遍較小,國外先進國家懸浮法裝置生產規模一般在10~20萬噸/年,在我國70餘生產廠只有3套裝置達到這樣的規模;目前國外乙烯氧氯化法路線生產的PVC樹脂已佔90%以上的比例,發達國家基本淘汰了電石乙炔法路線,我國採用乙烯路線的PVC樹脂僅佔PVC樹脂總能力的1/3。
3.1懸浮聚合
懸浮聚合通過不斷進行攪拌使單體液滴在水中保持懸浮狀態,聚合反應在單體小液滴中進行。通常懸浮聚合反應為間歇聚合。
近年來各公司對PVC樹脂間歇懸浮聚合工藝的配方、聚合釜、產品品種和質量不斷研究和改進, 開發出各具特點的工藝技術,目前應用較多的是Geon公司(原B.F Goodrichg公司)技術、日本信越公司技術、歐洲EVC公司技術, 這三大公司的技術在1990年以來世界新增的PVC樹脂生產能力中各佔大約21%的比例。
3.2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與懸浮聚合基本類似,只是要採用更為大量的乳化劑,並且不是溶於水中而是溶於單體中。這種聚合體系可以有效防止聚合物粒子的凝聚,從而得到粒徑很小的聚合物樹脂,一般乳液法生產的PVC樹脂的粒徑為0.1—0.2mm,懸浮法為20―200mm。引發劑體系與懸浮聚合也有所不同,通常是含有過硫酸鹽的氧化還原體系。乾燥方法也設計成可以保持較小的粒徑的方式, 常常採用一些噴霧乾燥劑。由於不可能將乳化劑完全除去,因此用乳液法生產的樹脂不能用於生產需要高透明性的製品如包裝薄膜或要求吸水性很低的製品如電線絕緣層。一般來說乳液聚合PVC樹脂的價格高於懸浮聚合的樹脂,然而需要以液體形式配料的用戶使用這種樹脂,如糊樹脂。在美國大部分乳液聚合的樹脂產品都是糊樹脂(又叫分散型樹脂),少量用於乳膠。在歐洲,各種乳液工藝也用於生產通用樹脂,尤其是壓延和擠出用樹脂。
3.3本體聚合
本體法生產工藝在無水、無分散劑,只加入引發劑的條件下進行聚合,不需要後處理設備,投資小、節能、成本低。用本體法PVC樹脂生產的製品透明度高、電絕緣性好、易加工,用來加工懸浮法樹脂的設備均可用於加工本體法樹脂。PVC本體工藝在80年代得到較大發展。但是,盡管從理論上說懸浮和本體聚合反應工藝生產的樹脂可以用於相同的領域,實際上加工廠一般只使用其中之一,因為懸浮和本體樹脂不能混合,即使少量混合也會因靜電效應導致聚合物粉末的流動性降低,而懸浮聚合樹脂更易得到的,因此大多數加工廠放棄了本體樹脂,近年來本體工藝出現了止步不前或衰退的狀態。
3.4溶液聚合
在溶液聚合中,單體溶解在一種有機溶劑(如n-丁烷或環己烷)中引發聚合,隨著反應的進行聚合物沉澱下來。溶液聚合反應專門用於生產特種氯乙烯與醋酸乙烯共聚物(通常醋酸乙烯含量在10~25%)。這種溶液聚合反應生產的共聚物純凈、均勻,具有獨特的溶解性和成膜性。
4.國內需求量和年均增長率
我國1998年聚氯乙烯產量為160萬噸,凈進口量約157萬噸,表觀需求量為317萬噸。考慮到進口產品中有相當部分不屬於一般貿易方式(如1998年來料加工、進料加工、保稅倉庫等方式進口占總進口量的89.7%),但由於來、進料加工等貿易方式進口的樹脂並未能全部復出口,粗估國內的需求大約為248萬噸。15年來我國聚氯乙烯樹脂的表觀滿足率和滿足率分別為80.6%和87.5%,高於其它通用樹脂。需求的年均增長率為9.8%,是同期GDP年均增長率(10.3%)的0.95倍,低於其它通用樹脂。然而,從1983-1998年我國聚氯乙烯樹脂需求增長趨勢看,90年代的需求增長率明顯高於80年代,90年代國內需求滿足率明顯低於80年代。
5.國內價格變化
下表和圖列出近年來我國PVC的價格變化趨勢,其變化趨勢與其它通用樹脂基本相同,1995年第二季度通用牌號價格達每噸1萬元左右,1998年2季度後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價格明顯下跌,最低降至5500元左右,1999年3季度後少有回升。1999年4季度價格大體相當於1996年3季到1997年1季度的水平,距歷史上的高價位尚遠。
表1 我國聚氯乙烯樹脂的價格變化

時間 元/噸 時間 元/噸
922季 4300 962季 7200
923季 4250 963季 7100
924季 4400 964季 6800
931季 4600 971季 6700
932季 5800 972季 7600
933季 7000 973季 7500
934季 7000 974季 7400
941季 6800 981季 7400
942季 7050 982季 6600
943季 7500 983季 5600
944季 7600 984季 5500
951季 8700 991季 5600
952季 9900 992季 5600
953季 8600 993季 6500
954季 7100 994季 6900
961季 6900
6.應用狀況
PVC樹脂可以採用多種方法加工成製品,懸浮聚合的PVC樹脂可以擠出成型、壓延成型、注塑成型、吹塑成型、粉末成型或壓塑成型。分散型樹脂或糊樹脂通常只採用糊料塗布成型,用於織物的塗布和生產地板革。糊樹脂也可以用於搪塑成型、滾塑成型、蘸塑成型和熱噴成型。
發達國家PVC樹脂的消費結構中主要是硬製品,美國和西歐硬質品佔大約2/3的比例,日本佔55%;硬質品中主要是管材和型材,佔大約70~80%。PVC軟製品市場大約佔全部PVC市場的30%,軟製品主要包括織物的壓延和塗層、電線電纜、薄膜片材、地面材料等。硬質品PVC樹脂近年來增長比軟製品快。
在全世界范圍內一半以上的PVC樹脂用於與建築有關的市場,使PVC行業容易受到經濟的波動影響。建築領域是PVC樹脂增長最快的市場,1986~1996年美國PVC樹脂在建築市場的增長率為6%/年, 在其它市場中的增長率僅為1.4%/年。1986年美國PVC樹脂在建築市場中的分額為64%,1996年增加到73%,預計2001年將增加到76%, 增長最快的用途是管材、板壁、和門窗等。
近幾年我國聚氯乙烯硬製品應用份額也有增長趨勢,管材、型材和瓶類所佔份額由1996年25%增長到1998年的40%,但至今我國聚氯乙烯的應用還是軟製品的份額較多。1998年軟製品佔PVC總用量的51%(其中薄膜為20%,塑料鞋10%,電纜料5%,革製品11%,泡沫和單板等5%),硬製品佔40%(其中板材16%,管材9%,異型材8%,瓶3%,其它4%),地板牆紙等佔9%。

B. 聚氯乙烯樹脂粉與可分散乳膠粉有什麼區別

性質,作用不同。
1、性質不同:聚氯乙烯灶枝拍樹脂粉是由高分子聚合物樹脂、超細負載抗固結劑、以及多種功能添加劑,經過復合加工而成的一種流動性佳的白色粉末;可分散乳膠粉是乙烯、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
2、作用不同:聚氯乙烯樹脂粉應用於外牆外保溫行業,用於替代高成本高添加量的傳統乳膠粉;可分散乳膠粉分散後成膜並作為第二種膠粘劑發揮增強作用搭櫻。隱羨

C. 聚氯乙烯的新型材料研究

聚氯乙烯,即PVC材質,是氯乙烯單體在特定條件下自由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具有穩定、耐酸、耐鹼、耐腐蝕、耐老化的特點,在建築材料、日常用品、管線管材、電線電纜、密封材料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

產能恢復擴張 產量增速創新高

近年來,我國聚氯乙烯產能波動變化,2018年,我國聚氯乙烯行業部分原本計劃投產裝置推遲至2019年,導致2019年產能快速增長,根據中國氯鹼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聚氯乙烯產能為2518萬噸(其中包括聚氯乙烯糊狀樹脂119萬噸),新增加產121萬噸,退出產能規模為7萬噸,產能凈增長114萬噸。

從產量規模來看,我國聚氯乙烯產量規模整體保持穩步上升的趨勢。根據中國氯鹼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聚氯乙烯產量達2011萬噸,同比增長7.31%,增速達到近年來的峰值。

進出口量出現下滑

近年來,我國聚氯乙烯(PVC)樹脂進口和出口數量均波動變化較為明顯。據海關總署數據統計,2019年,中國聚氯乙烯樹脂進口量達87.4萬噸,出口量達71.41萬噸。均較2018年有所下降。

表觀消費量超2000萬噸

消費量方面,結合中國PVC產量以及進出口量,可以計算出中國PVC表觀消費量。2019年,中國PVC表觀消費量為2027萬噸,較2018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從未來來看,2020年,隨著國家政策的持續深化,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將繼續下滑,也間接造成了PVC行業需求增速下滑。預計2020年供需將有轉差可能,供應可能存過剩風險。

價格波動趨穩 總體價格水平有所下降

2019年我國PVC市場走勢跌宕起伏,價格波動幅度較大。進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PVC市場價格在1月末開始下行,4月中旬,隨著全國復工復產工作的穩步推進,我國PVC市場價格逐漸回升。截至2020年8月19日,國內PVC市場價格為6577.5元/噸。展望2020年下半年,在下游需求逐漸穩定的情況下,我國PVC市場價格波動區間將有所縮小,總體價格或將相較於2019年有所下降。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PVC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D. 聚氯乙烯樹脂的常用改性方法有哪些

⑴共來聚改性:通過共聚反源應在聚氯乙烯主鏈中導入異種單體,直接改變PVC基體樹脂的特性而達到改性的目的,常用的有規共聚和接枝共聚兩種。
⑵化學改性:通常PVC的大分子化學反應來改變PVC樹脂的某些性能,常見的有PVC樹脂的氯化反應、交聯改性等。
⑶共混改性:採用熔融共混、乳液共混、溶液共沉澱等方法在聚氯乙烯相內均勻地混入異種高分子相,以改變PVC樹脂的固有特性。常的PVC共混改性劑有丁腈橡膠、氯丁橡膠、ABS、MBS、氧化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丙烯酸酯類、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氯化聚氯乙烯等。
⑷添加改性:通過配方設計,PVC樹脂中加入各種穩定劑、增塑劑、改性劑、填料、增強劑、潤滑劑、阻燃劑、發泡劑等以改善樹脂的性能。
PVC改性技術多種多樣,某些改性手段往往只能在PVC樹脂生產廠才能進行,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而另一些改性方法由於所需設備和生產工藝均較簡單,在普通的塑料製品生產廠也能進行,因而應用廣泛。

E. 聚氯乙烯的單體,聚合原理,聚合方法,整個聚合工藝(包括溫度,壓力,流程),成型加工方法,並說明用途

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通過自由基聚合而成的。有懸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本體聚合法和微懸浮聚合法,以懸浮聚合法為主,約佔PVC總產量的80%左右。單體的來源:乙烯法、石油法和電石法。我國的方法:主要還是電石法。(1)懸浮聚合法 使單體呈微滴狀懸浮分散於水相中,選用的油溶性引發劑則溶於單體中,聚合反應就在這些微滴中進行,聚合反應熱及時被水吸收,為了保證這些微滴在水中呈珠狀分散,需要加入懸浮穩定劑,如明膠、聚乙烯醇、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等。聚合是在帶有攪拌器的聚合釜中進行的。聚合後,物料流入單體回收罐或汽提塔內回收單體。然後流入混合釜,水洗再離心脫水、乾燥即得樹脂成品。特點是,反應器內有大量水,物料粘度低,容易傳熱和控制;聚合後只需經過簡單的分離、 洗滌 、乾燥等工序,即得樹脂產品,可直接用於成型加工;產品較純凈、均勻。
(2)乳液聚合法 最早的工業生產 PVC的一種方法。在乳液聚合中,除水和氯乙烯單體外,還要加入烷基磺酸鈉等表面活性劑作乳化劑,使單體分散於水相中而成乳液狀,以水溶性過硫酸鉀或過硫 酸銨為引發劑,還可以採用「氧化-還原」引發體系,聚合歷程和懸浮法不同。也有加入聚乙烯醇作乳化穩定劑,十二烷基硫醇作調節劑,碳酸氫鈉作緩沖劑的。聚 合方法有間歇法、半連續法和連續法三種。聚合產物為乳膠狀,乳液粒徑0.05~2μm,可以直接應用或經噴霧乾燥成粉狀樹脂。乳液聚合法的聚合周期短,較 易控制,得到的樹脂分子量高,聚合度較均勻,適用於作聚氯乙烯糊,制人造革或浸漬製品。
(3)本體聚合法 聚合裝置比較特殊,主要由立式預聚合釜和帶框式攪拌器的卧式聚合釜構成。聚合分兩段進行。單體和引發劑先在預聚合釜中預聚1h,生成種子粒子,這時轉化率 達8%~10%,然後流入第二段聚合釜中,補加與預聚物等量的單體,繼續聚合。待轉化率達85%~90%,排出殘余單體,再經粉碎、過篩即得成品。樹脂的 粒徑與粒形由攪拌速度控制,反應熱由單體迴流冷凝帶出。此法生產過程簡單,產品質量好,生產成本也較低。
二、氯乙烯單體的生產
1.乙炔的生產:
乙炔的生產原料是電石,它的運輸和使用必須符合「GB 10665-89」標准,使用前需要檢測,電石的批次檢測和采樣按照國標「GB/T-6678-2003」規定來做,在使用過程中數以 安全,不要濺到身上。
電石的破碎,一般採用100-300mm大的電石或者整塊電石,在進入粉碎機時的合理粒徑為25-50mm,經過破碎後的合理粒徑可以達到25-50mm,另外,注意,進入破碎機的電石溫度應該在130。C以下,進入發生器的溫度也應該小於80。C,否則對系統不安全。
電石的除塵也要符合環保部門的相關標准,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以後。乙炔的發生,如下方程式:
CaC2+2H2O=Ca(OH)2+C¬2H2+130 kj/mol
但也會產生很多副反應,產生雜質:
CaO + H2O → Ca(OH)2
CaS + 2H2O → Ca(OH)2 + H2S↑
Ca3N2 + 6H2O → 3Ca(OH)2 + 2NH3↑
Ca2Si + 4H2O → 2Ca(OH)2 + SiH4↑
Ca3As3 + 6H2O → 3Ca(OH)2 + 2AsH3↑
Ca3P2 + 6H2O → 3Ca(OH)2 + 2PH3↑
乙炔的凈化,發生器產生的粗乙炔氣,由發生器頂部引出,經水洗塔噴淋洗滌、再經正水封進入冷卻塔,在冷卻塔內部,乙炔氣體從底部進頂部出,冷卻水或從廢次鈉從頂部進入從底部出去,氣液兩相在塔內填料表面逆流接觸,交換熱量並且進一步的進行洗滌。從冷卻塔來的乙炔氣,在保證乙炔氣櫃到一定的高度時,進入水泵加壓後,再進入兩台串聯的清洗塔,與含有有效氯0.085%-0.12%的次氯酸鈉溶液逆流進行逆流直接接觸反應,除去粗乙炔氣中的S、P等有害雜質。清凈二塔主要除去乙炔中的飽和水分,使得純度達到98.5%。不含S、P。[3]
2.乙烯氧氯化法製取氯乙烯
(1)乙烯氧氯化反應:
直接氯化:C2H4 +Cl2 → C2H4Cl2 (FeCl3作為催化劑)
氧氯化 :C2H4 + 2HCl + 1/2O2 → C2H4Cl2 + H2O +263 Kj(CuCl2做催化劑)
副反應:
C2H4Cl2 + Cl2 → C2H3Cl3 +HCl
C2H4 + HCl → C2H5Cl
C2H4 + 2O2 → 2CO + 2H2O
C2H4 + 3O2 → 2CO2 + 2H2O
C2H4 + 3HCl + O2 → C2H3Cl3 + 2H2O
(2)二氯乙烷的裂解:
方程式如下:
C2H4Cl2 → C2H3Cl + HCl – 67.93Kj
也存在副反應,注意副反應。

(3)乙烯氧氯化法工藝流程:
共分為五個單元,直接氯化單元、氧氯化單元、二氯乙烷精製單元、二氯乙烷裂解單元和氯乙烯精製單元。
氧氯化單元,主要在流化床反應器上,首先將直接氯化單元含有乙烯的尾氣和本單元的部分冷凝氣體匯合經過補充新鮮的乙烯氣後預熱後,再按比,乙烯:氯化氫:氧氣:惰性氣體= 1.6:2.0:0.63:2.0的比例進料,生成二氯乙烷。
二氯乙烷精製單元,主要用低沸塔,目的是清除EDC中的低沸物,清除低沸物後再送入高沸塔除去高沸物,最後再送入二氯乙烷的回收塔,回收二氯乙烷。
二氯乙烷裂解單元,主要將二氯乙烷送入裂解爐中,反應後,再進入急冷塔,大約會有40%原料的EDC組成的循環液,直接噴淋避免副反應,冷熱交換後進入下一個工段。
氯乙烯精製單元,二氯乙烷裂解後,生成氯乙烯和氯化氫,轉化率為大約55%,所以又大量為轉化的原料。本套設備用的是改進的二塔流程設計。保留原來的氯化氫塔和氯乙烯塔,物料通過兩個塔後,只有少量的HCl,進入液鹼洗滌器和固鹼乾燥塔後進入到氯乙烯成品罐中。
採用二塔工藝減少了設備的維修費用,操作方便,運行費用很低,並且節約了部分的蒸汽,降低了成本,因此本套設備採用二塔工藝流程來精製氯乙烯。[4]

3.氯乙烯的懸浮聚合
主要原材料有,去離子水,氯乙烯單體,引發劑構成。
懸其中去離子水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聚合的質量,水的硬度過高會影響材料的絕緣性和穩定性,水中陽離子(氯根)如果過高,會影響聚乙烯醇的分散體系易使樹脂的顆粒變粗,影響產品的形態,PH也會影響,過高會是聚乙烯醇分解:

表1去離子水的規格
項目 規格 項目 規格
導電率/μΩ ≤0.5 SiO2/(mg/kg) ≤0.01
pH值 7.0 SO¬¬3/(mg/kg) 0
氧含量/(mg/kg) ≤0.01 氯/(mg/kg) 0
硬度,H 0 蒸發殘留物/(mg/kg) 0
氯乙烯單體也有要求見下表
表2氯乙烯單體的規格
組分 含量 組分 含量
VCM純度 ≥99.98% 乙炔 ≤0.1
異丁烷 ≤2 HCL ≤1
氯乙烷 ≤5 水 ≤60

VCM的雜質對合成的影響:1,炔類的影響,在VC自由基聚合中能與鏈發生反應,形成穩定的p-Π共軛體系,對集合有很大的影響。2,高廢物也會對氣產生影響,會粘連在反應釜上,不利。
懸浮聚合有以下幾個步驟:聚合,分離出去氯乙烯單體,離心除去水合乾燥。VCM(氯乙烯)

圖2 懸浮聚合的主要流程

將去離子水加入聚合釜內,並將聚合配方的助劑如分散劑、緩沖劑等加入釜內攪拌,然後加入引發劑,密封聚合釜,抽除釜內空氣,必要時用氮氣替換,使釜內殘留氧含量降至最低,最後加入氯乙烯單體VCM,然後通過反應釜夾套中的過熱水加熱,將釜溫升至預定溫度並進行聚合。
這些聚合反應熱通過3種方式散熱,但是根據反應釜大小,3種途徑可以只利用其中一種或兩種方式散熱: 1)釜夾套冷卻水,2)釜內冷水管,3)釜頂冷凝器等。要嚴格操作技術,始終保持預定反應溫度,以保證氯乙烯產品質量。如果釜內聚合反應放熱不足或失控造成溫度過高不下時,釜內飽和蒸汽壓也將大大超過反應釜的操作壓力甚至設計壓力,從而造成聚合釜的物理破壞。對此在製造聚合釜時對溫度及壓力的設計留有充分的餘量,防止物理爆破釀成的災難性後果。聚合反應的溫度、壓力的失控事故常常發生在反應的前中期,即VCM聚合為PVC的轉化率小於70%時單體富相存在,才會發生上述溫度。壓力超高VCM轉化率大於70%時,單體富相消失時,壓力穩步降低。氣提反應,用於清除氯乙烯單體,可以達到小於1×10-6的水平。最有效的氣體方法包括蒸汽氣提塔的使用。首先,反應器中的東西吹到集料箱和卸料箱中,單體的回收壓力就與大氣壓相近,回收單體到達這個程度會導致PVC粒子變硬,因為有許多塑化作用的單體都被除去了,這有助於粒子粘合。氯乙烯和一些水從頂部除去,氣體後從底部除去。過濾,通過離心機過濾,注意要用轉鼓式離心過濾機。乾燥和篩選,也要注意在聚氯乙烯乾燥前溫度不能高於100。C。
4.催化劑選擇:
合成催化劑採用高汞為催化劑(HgCl2)

由於聚氯乙烯的熔融溫度接近分解溫度,因此成型困難。需要加入穩定劑來提高分解溫度,使之易於成型加工。聚氯乙烯塑料的成型溫度范圍較窄,通常控制在150~1800C之間,聚氯乙烯塑料常採用一般熱塑料的成型方法。例如擠出、注射、壓延、吹塑、壓制、鑄塑及熱成型等方法。聚氯乙烯是一種性能良好,價格便宜,用途廣泛的塑料。它的主要缺點是熱穩定性不好,易老化,搞沖擊強度低,耐寒性不佳和加工性能差。提高聚氯乙烯塑料性能的主要途徑,是尋找合適的穩定劑、增塑劑、填充劑等助劑進行合理配製,但更有效的方法是通過共聚和共混進行改性。
共聚合一般有兩種情況:
1、氯乙烯與其它單體共聚,在聚氯乙烯主鏈上引入其它單體基團。目前主要的共聚物有氯乙烯—醋酸乙烯、氯乙烯-丙烯酸酯等共聚物。這些共聚物成型溫度較低,加工性能較好。此外,還具有一些特殊性能,能滿足使用上的需要。
2、在聚氯乙烯側連上引入異種單體基團或在異種聚合物側連上引氯乙烯鏈的接枝共聚反應,例如乙烯-醋酸乙烯接枝的共聚物(EVA-VC),控制接壇氯乙烯部分的數量和聚合度,可製得從硬質到軟質的接枝共聚物,改進其抗沖擊性能,低溫脆性、耐候性加工性能等。共混法聚氯乙烯與其它聚合物共混,可製得兼有兩者特性的共混物。上前為改進硬質聚氯乙烯共聚的流動性、抗沖擊性能等常用與聚氯乙烯共聚物有:A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混的聚合物(MBS),氯化聚乙烯(CPE)。為了改進軟質聚氯乙烯在使用過程中增塑劑的揮發、遷移、抽出等,常用的共聚物有:丁腈橡膠、氧化聚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氧乙烯共聚物等。此外,聚氯乙烯還可以通過氯化,聞聯和增強等方法改進其性能。

F. 聚氯乙烯特性和應用

聚氯乙烯特性:

聚氯乙烯樹脂的軟化點低,約75-80℃,脆化溫度低於-50~-60℃,大多數製品長期使用溫度不宜超過55℃,特殊配方的可達90℃。

若聚氯乙烯樹脂純屬頭-性相接面怕線型結構,內部無支鏈和不飽和鍵,盡管C-Cl鍵能相對較小,聚氯乙烯樹脂的穩定性也應當是比較高的。

聚氯乙烯的應用:

聚氯乙烯製品用於包裝主要為各種容器、薄膜及硬片。PVC容器主要生產礦泉水、飲料、化妝品瓶,也有用於精製油的包裝。

PVC膜可用於與其它聚合物一起共擠出生產成本低的層壓製品,以及具有良好阻隔性的透明製品。聚氯乙烯膜也可用於拉伸或熱收縮包裝,用於包裝床墊、布匹、玩具和工業商品。

(6)聚氯乙烯成品樹脂雜志粒子的持續改進擴展閱讀:

我國聚氯乙烯樹脂消費主要集中在華南和華東兩個地區,廣東、浙江、福建、山東和江蘇等省份的消費合計約佔全國總消費量的 70. 0%。

其中,廣東和福建省市場需求量最大,但產能不足,進口聚氯乙烯樹脂所佔比例較高。江蘇、山東和浙江省聚氯乙烯樹脂加工工業比較發達,三省的消費量約占國內總消費量的 34. 0%。

華北地區產銷基本平衡。隨著中西部地區開發力度的加強以及大規模基礎設施的興建,中西部聚氯乙烯樹脂的消費量將會逐漸增加。

G. for(i=0;a[i]!='\n';i++) { scanf("%d",&a[i]); }

for(i=0;a[i]!='\n';i++)
{
scanf("%d",&a[i]);
}
判斷a[i]!='\n'之後執行scanf("%d",&a[i]); 這時候再執行歲碰喊i++ 然後再判斷a[i]!='\n'
這時候a[i]就是沒有賦值的狀態 所以吵蘆a[i]!='\n'永遠不成立乎野
不懂可以追問

H. 聚氯乙烯(PVC)的生產方面有哪些標准或者規程

聚氯乙烯(PVC)的生產方面有哪些標准或者規程
聚氯乙烯 試驗方法 國家標准目錄聚氯乙烯 試驗方法 國家標准目錄GB/T 2914-1999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揮發物(包括水)的測定GB/T 2915-1999 聚氯乙烯樹脂水萃取物電導率的測定GB/T 2916-1997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用空氣噴射篩裝置的篩分析GB/T 2917.1-2002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物為主的共混物及製品在高溫時放出氯化氫和任何其它酸性產物的測定 剛果紅法GB/T 3400-2002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室溫下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GB/T 3401-1999 聚氯乙烯樹脂稀溶液粘數的測定GB/T 3402.1-2005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第1部分:命名體系和規范基礎 GB/T 4611-1993 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魚眼測試方法GB。 PVC樹脂可以用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本體聚合或溶液聚合四種基本工藝生產。聚合反應由自由基引發,反應溫度一般為40~70OC,。 想弄清楚,網路一下PP論壇,很多PVC薄膜的資料CAD-Forum,裡面有很多做PVC薄膜和印刷制袋的朋友,其中很多就是在第一線操作工,負責。
塑料可樂瓶回收做什麼用途,疑惑中 安防
廢舊塑料品種多樣,形態各異,在實踐中已創造出許多再生利用的方法,下面簡介一些實例供參考。 1,薄膜的加收 薄膜是塑料製品中的一大烊,種類繁多,使用壽命一般較短,是回收再生利用的主要品種之一,下按用途,形態簡介實例。 (1)農用薄膜,農用薄膜主要有地膜和棚膜,地膜主要為PE膜,棚模有PE,PE/EVA,PVC膜,在回收再生利用時,應將PE和PVC膜區分開來,農用薄膜一般較臟,且常夾帶有泥土,沙石,草根,鐵釘,鐵絲等,要除去鐵質雜質並清洗,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是造粒,如果,具人工分揀,清洗條件時,經清洗,乾燥後的廢膜即可直接用熱擠壓方法生產塑料製品,如盆,桶,塑料法蘭等。 廢農膜再生粒料用途。
電石法生產聚氯乙烯的簡單流程
氯乙烯分廠主要生產工藝為氯乙烯(VCM)工段,並以保全、冷凍等工段作為輔助生產工段。 氯乙烯(VCM)工段包括100單元、200單元和300單元。其生產工藝流程圖見圖2-5。 圖2-5 氯乙烯分廠工序流程圖 100單元的主要目的是用乙烯(C2H4)在低溫的環境下直接被氯氣(Cl2)氯化完成二氯乙烷的合成,並且通過精製為裂解爐單元提供合格純凈的二氯乙烷,以及為保護環境進行相應的廢水和廢氣的處理。 200單元生產主要目的是以氣相二氯乙烷(EDC)在500C左右的終端溫度下裂解,脫去HCl,生成氯乙烯(VCM),而後經HCl塔和VCM塔精鎦,分離出純凈的HCl和VCM,VCM即聚氯乙烯車間生產所需要的原料,而分離出的HCL還。
乙烯氧氯化法工業化生產聚氯乙烯乙烯氧氯化法工業化生產聚。
C2H2+HCl 1)乙炔與HCl反應生成一氯乙烯(加成反應) 2)一氯乙烯聚合反應生成聚氯乙烯。
乙烯合成聚氯乙烯的步驟
1、 乙烯氧氯化法使用乙烯、氯化氫和氧氣反應得到二氯乙烷和水,二氯乙烷再經裂解,生成氯乙烯。副產品氯化氫再回收到氧氯化工段,繼續反應。2、 乙烯平衡氧氯化法是將直接氯化和氧氯化工藝相結合。乙烯與氯反應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產生氯乙烯和氯化氫。氯化氫與乙烯和氧氣反應又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再產生氯乙烯和氯化氫。氯化氫回收後,繼續參與氧氯化反應。聚氯乙烯聚合工藝:在工業化生產氯乙烯均聚物時,根據樹脂應用領域,一般採用五種方法生產,即本體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懸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I. 聚氯乙烯改性及配方的目錄

第一章 聚氯乙烯改性概述 1
第一節 概述 1
一、聚氯乙烯的特性及用途 1
二、聚氯乙烯生產典型聚合工藝 8
第二節 聚氯乙烯的降解與穩定 10
一、聚氯乙烯的降解機理 10
二、聚氯乙烯穩定劑的穩定機理 11
三、聚氯乙烯熱穩定劑 11
四、聚氯乙烯穩定劑的現狀和發展 32
五、熱穩定劑性能評價 35
第三節 聚氯乙烯改性加工常用設備 36
一、評價聚氯乙烯加工性能的實驗設備與方法 36
二、混合設備與干混料的設備 39
三、塑煉與加工設備 41
第二章 聚氯乙烯改性技術及其應用 44
第一節 概述 44
一、聚氯乙烯改性的目的 44
二、聚氯乙烯改性方法 45
第二節 聚氯乙烯化學改性 46
一、氯乙烯無規共聚 46
二、氯乙烯接枝共聚 50
三、聚氯乙烯接枝共聚 55
四、聚氯乙烯化學改性工藝配方實例 57
第三節 聚氯乙烯物理改性 59
一、聚氯乙烯填充改性 59
二、聚氯乙烯纖維復合增強改性 63
三、聚氯乙烯共混增韌改性 65
四、聚氯乙烯增韌的前景及發展方向 81
第四節 納米粒子改性PVC樹脂 82
一、納米粒子的特性及表面改性 82
二、納米高分子材料性能 83
三、納米粒子改性PVC樹脂 84
第五節 聚氯乙烯共混改性配方的實例 87
第三章 耐熱改性聚氯乙烯 89
第一節 提高聚氯乙烯耐熱性的途徑 89
一、共聚 89
二、聚氯乙烯的交聯 91
三、鹵化 94
四、共混 97
第二節 耐熱聚乙烯樹脂的技術進展 99
一、耐熱聚氯乙烯樹脂的品種、特性和生產方法 100
二、耐熱聚氯乙烯樹脂的發展前景 105
第三節 N?(取代苯基)馬來醯亞胺對PVC的熱穩定作用 105
第四節 耐熱改性應用實例 108
第四章 聚氯乙烯材料阻燃與抑煙技術 110
第一節 概述 110
一、降低聚氯乙烯發煙量的方法 110
二、阻燃軟PVC配方設計原則 115
三、阻燃抑煙劑的作用與阻燃抑煙機理 116
四、常用阻燃劑與抑煙劑 118
第二節 阻燃PVC電纜料 123
一、阻燃PVC電纜料的發展與阻燃抑煙技術 123
二、生產工藝 124
第三節 其他阻燃聚氯乙烯材料 125
一、聚氯乙烯阻燃電工膠黏帶基膜 126
二、其他阻燃聚氯乙烯製品 127
三、常見的阻燃配方 130
第五章 改性聚氯乙烯化學建材 133
第一節 概述 133
第二節 硬質聚氯乙烯塑料門窗異型材 134
一、聚氯乙烯塑料門窗異型材的加工 134
二、聚氯乙烯塑料門窗的組裝與安裝 137
三、有關塑料門窗的質量標准 138
第三節 聚氯乙烯塑料管材 138
一、概述 138
二、硬質聚氯乙烯塑料管材的擠出成型 142
第四節 硬質聚氯乙烯板材和片材 153
一、概述 153
二、PVC低發泡板材 153
三、PVC板材的最新研究進展 159
第五節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161
一、P型防水卷材 162
二、超高分子量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164
三、其他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166
第六節 聚氯乙烯木粉復合材料 167
一、生產工藝和設備 168
二、配方和助劑 169
三、WF的表面處理 169
四、性能 170
五、PVC木塑材料的發展前景 171
第七節 聚氯乙烯化學建材配方實例 172
一、塑料異型材配方 172
二、PVC塑料管材管件配方 179
第六章 改性聚氯乙烯膜材料 185
第一節 聚氯乙烯熱收縮膜 185
一、概述 185
二、聚氯乙烯熱收縮膜的原料選擇 186
三、吹塑聚氯乙烯熱收縮膜的工藝路線與條件 188
四、拉伸取向PVC熱收縮膜生產工藝 191
第二節 硬質聚氯乙烯透明膜(玻璃紙) 192
一、聚氯乙烯透明膜的生產原料及配方 193
二、硬質PVC透明膜的生產工藝 194
三、硬質PVC透明膜的產品質量 195
第三節 聚氯乙烯離子交換和分離超濾膜 197
一、膜科學技術原理與應用簡介 197
二、聚氯乙烯離子交換膜材料 197
三、改性聚氯乙烯分離膜 201
四、改性聚氯乙烯超濾膜 202
第四節 表面改性聚氯乙烯膜 204
一、表面改性醫用聚氯乙烯膜 204
二、親水性和熱穩定性聚氯乙烯膜 205
三、聚氯乙烯無滴消霧膜 206
第五節 聚氯乙烯敏感膜及膜電極 207
第六節 改性軟質聚氯乙烯 209
一、軟質聚氯乙烯膜用樹脂和原料的選用 209
二、軟質膜的加工工藝 210
三、軟質聚氯乙烯膜的配方設計 210
四、其他功能性軟質聚氯乙烯膜 211
第七節 各種聚氯乙烯膜參考配方 212
第七章 熱塑性彈性體 215
第一節 概述 215
一、聚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的性能 216
二、聚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的成型加工 217
三、聚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的應用 219
第二節 高聚合度聚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 219
一、高聚合度PVC熱塑性彈性體的配方設計 220
二、高聚合度聚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的制備工藝 221
第三節 聚氯乙烯?丁腈橡膠熱塑性彈性體 224
一、傳統的PVC/NBR共混膠 224
二、新型PVC/NBR熱塑性彈性體 225
第四節 其他類型聚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 230
一、PVC?CR共交聯型熱塑性彈性體 230
二、PVC/BR熱塑性彈性體 231
三、BR/PVC/SBS三元橡塑熱塑性彈性體 232
四、PVC/SBR熱塑性彈性體 233
五、用聚酯短纖維增強CPE/PVC熱塑性彈性體 234
六、PVC/環氧化天然橡膠熱塑性彈性體 236
七、注塑用熱塑性彈性體膠料 236
第五節 聚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最新研究進展 237
一、聚氯乙烯與丁腈橡膠共混 237
二、聚氯乙烯與氯丁橡膠共混 240
三、聚氯乙烯與其他橡膠共混 240
四、交聯聚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 241
第八章 改性聚氯乙烯塗料、油墨和膠黏劑 244
第一節 聚氯乙烯溶劑的選擇及黏附機理 244
一、高聚物的溶解 244
二、溶劑的選擇 245
三、黏附機理與溶劑的揮發性 246
第二節 改性聚氯乙烯塗料 247
一、聚氯乙烯塗料的特性 247
二、溶劑型改性聚氯乙烯塗料 248
三、溶劑型氯化聚氯乙烯塗料 250
四、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醋樹脂)塗料 254
五、改性聚氯乙烯樹脂磁性塗料 258
第三節 聚氯乙烯粉末塗料和水乳塗料 259
一、聚氯乙烯粉末塗料的特點和用途 259
二、聚氯乙烯水乳型塗料 261
第四節 聚氯乙烯油墨 262
一、聚氯乙烯油墨的用途及組成 262
二、聚氯乙烯油墨的加工及配方 264
第五節 聚氯乙烯膠黏劑和密封劑 267
一、聚氯乙烯膠黏劑 268
二、過氯乙烯膠黏劑 268
三、氯乙烯共聚樹脂膠黏劑 269
四、改性聚氯乙烯密封膠 271
第九章 改性軟質聚氯乙烯製品的加工與應用 274
第一節 聚氯乙烯糊製品的加工與應用 274
一、概述 274
二、聚氯乙烯糊樹脂 275
三、聚氯乙烯摻混 278
四、增塑劑 282
五、聚氯乙烯糊製品的加工方法 283
第二節 其他軟質聚氯乙烯製品加工與應用 285
一、原料選用及配方設計原理 285
二、主要成型方法及配料過程簡介 288
三、壓延成型及製品應用示例 289
四、擠出與注塑製品應用示例 293
五、各種PVC軟質品應用配方實例 295
第三節 軟質聚氯乙烯最新研究進展 299
一、糊樹脂結構與形態 299
二、抗靜電軟質聚氯乙烯 300
三、阻燃抑煙軟質聚氯乙烯 301
第十章 聚氯乙烯功能材料 303
第一節 聚氯乙烯功能化原理與加工方法 303
第二節 醫用聚氯乙烯功能材料 304
一、醫用內增塑聚氯乙烯 306
二、醫用PVC接枝共聚物 308
三、醫用PVC/PU接枝共聚物 310
第三節 抗靜電聚氯乙烯材料 312
一、聚氯乙烯抗靜電劑 313
二、聚氯乙烯抗靜電材料 317
三、聚氯乙烯永久性抗靜電塗塑技術 322
第四節 導電聚氯乙烯材料 324
第五節 聚氯乙烯磁性材料 326
第六節 聚氯乙烯離子交換膜材料 327
第七節 聚氯乙烯功能材料技術發展趨勢 331
第十一章 聚氯乙烯循環利用 333
一、廢舊PVC的直接利用 334
二、回收聚氯乙烯填料和樹脂 347
三、廢舊聚氯乙烯熱解利用 349
參考文獻 359

J. 聚氯乙烯的制備方法

聚氯乙烯可由乙烯、氯和催化劑經取代反應製成。由於其防火耐熱作用,聚氯乙烯被廣泛用於各行各業各式各樣產品: 電線外皮、光纖外皮、鞋、手袋、袋、飾物、招牌與廣告牌、建築裝潢用品、傢俱、掛飾、滾輪、喉管、玩具(如有名的義大利「Rody」跳跳馬)、門簾、卷門、輔助醫療用品、手套、某些食物的保鮮紙、某些時裝等。 PVC用自由基加成聚合方法制備,聚合方法主要分為懸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本體聚合法,以懸浮聚合法為主,約佔PVC總產量的80%左右。將純水、液化的VCM單體、分散劑加入到反應釜中,然後加入引發劑和其它助劑,升溫到一定溫度後VCM單體發生自由基聚合反應生成PVC顆粒。持續的攪拌使得顆粒的粒度均勻,並且使生成的顆粒懸浮在水中。此外,還有用微懸浮法生產PVC糊用樹脂,產品性能和成糊性均好。
①懸浮聚合法使單體呈微滴狀懸浮分散於水相中,選用的油溶性引發劑則溶於單體中,聚合反應就在這些微滴中進行,聚合反應熱及時被水吸收,為了保證這些微滴在水中呈珠狀分散,需要加入懸浮穩定劑,如明膠、聚乙烯醇、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等。引發劑多採用有機過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如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環己酯、過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和偶氮二異庚腈、偶氮二異丁腈等。聚合是在帶有攪拌器的聚合釜中進行的。聚合後,物料流入單體回收罐或汽提塔內回收單體。然後流入混合釜,水洗再離心脫水、乾燥即得樹脂成品。氯乙烯單體應盡可能從樹脂中抽除。作食品包裝用的 PVC,游離單體含量應控制在1ppm以下。聚合時為保證獲得規定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范圍的樹脂並防止爆聚,必須控制好聚合過程的溫度和壓力。樹脂的粒度和粒度分布則由攪拌速度和懸浮穩定劑的選擇與用量控制。樹脂的質量以粒度和粒度分布、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表觀密度、孔隙度、魚眼、熱穩定性、色澤、雜質含量及粉末自由流動性等性能來表徵。聚合反應釜是主要設備,由鋼制釜體內襯不銹鋼或搪瓷製成,裝有攪拌器和控制溫度的傳熱夾套,或內冷排管、迴流冷凝器等。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反應釜的容積已由幾立方米、十幾立方米逐漸向大型化發展,最大已達到200立方米(釜式反應器)。聚合釜經多次使用後要除垢。以聚乙烯醇和纖維素醚類等為懸浮穩定劑製得的 PVC一般較疏鬆,孔隙多,表面積大,容易吸收增塑劑和塑化。
②乳液聚合法最早的工業生產 PVC的一種方法。在乳液聚合中,除水和氯乙烯單體外,還要加入烷基磺酸鈉等表面活性劑作乳化劑,使單體分散於水相中而成乳液狀,以水溶性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為引發劑,還可以採用「氧化-還原」引發體系,聚合歷程和懸浮法不同。也有加入聚乙烯醇作乳化穩定劑,十二烷基硫醇作調節劑,碳酸氫鈉作緩沖劑的。聚合方法有間歇法、半連續法和連續法三種。聚合產物為乳膠狀,乳液粒徑0.05~2μm,可以直接應用或經噴霧乾燥成粉狀樹脂。乳液聚合法的聚合周期短,較易控制,得到的樹脂分子量高,聚合度較均勻,適用於作聚氯乙烯糊,制人造革或浸漬製品。乳液法聚合的配方復雜,產品雜質含量較高。
③本體聚合法聚合裝置比較特殊,主要由立式預聚合釜和帶框式攪拌器的卧式聚合釜構成。聚合分兩段進行。單體和引發劑先在預聚合釜中預聚1h,生成種子粒子,這時轉化率達8%~10%,然後流入第二段聚合釜中,補加與預聚物等量的單體,繼續聚合。待轉化率達85%~90%,排出殘余單體,再經粉碎、過篩即得成品。樹脂的粒徑與粒形由攪拌速度控制,反應熱由單體迴流冷凝帶出。此法生產過程簡單,產品質量好,生產成本也較低。 PVC樹脂是一個極性非結晶性高聚物,密度: 1.380 g/cm3,玻璃轉變溫度:87℃,因此熱穩定性差,不易加工。不能直接使用,必須經過改性混配,添加相關助劑和填充物才可以使用。而因添加的相關助劑和填充物的種類和分數的不同,這就決定了所制備的PVC材料性能和要求是不一樣的。我們通常稱之為PVC配方,嚴格說來是PVC改性配方,而PVC只有經過改性才能使用。這一類常被歸類為高分子改性材料。高分子材料改性主要圍繞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單組分材料向多組分材料復合材料轉變(合金、共混、復合)、賦予材料功能化、優化性能與價格等方面的研究。改性方法主要是化學改性、填充改性、增強改性、共混改性以及納米復合改性。改性基本原理就是通過添加物賦予材料功能或者提高某些性能。 因此,PVC配方技術的高下,決定了一家工廠技術和生產能力的高下。
PVC一般先要改性造粒,用螺桿擠出機組制備成粒子後,塑化更充分,加工也更容易,尤其是工藝是注塑的產品。螺桿擠出機是塑料成型加工最主要的設備之一,它通過外部動力傳遞和外部加熱元件的傳熱進行塑料的固體輸送、壓實、熔融、剪切混煉擠出成型。螺桿擠出機無論作為塑化造粒機械還是成型加工機械都佔有重要地位嚴格來說,有著特殊要求的PVC製品,PVC改性配方,是根據客戶要求量身定做的。還有就是在PVC生產過程中共聚衍生,此類改性的品種有氯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共混物和氯化聚氯乙烯等 。 聚氯乙烯熱穩定性和耐光性較差。在150℃時開始分解出氯化氫,隨著增塑劑含量的多少發生不良反應。另外,顏料對PVC的影響,體現在顏料是否與PVC及組成PVC製品的其它組分發生反應以及顏料本身耐遷移性、耐熱性。著色劑中的某些成份可能會促使樹脂的降解。如鐵離子和鋅離子是PVC樹脂降解反應的催化劑。因此,使用氧化鐵(紅、黃、棕和黑)顏料或氧化鋅、硫化鋅和立德粉類白色顏料會降低PVC樹脂的熱穩定性。某些著色劑可能會與PVC樹脂的降解產物發生作用。如群青類顏料耐酸性差,故在PVC著色加工過程中,會與PVC分解產生的氯化氫發生相互作用而失去應有的顏色。因此就PVC著色而言,考慮到所用樹脂及相關助劑的特徵,結合顏料的特點。在選擇著色劑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顏料中的某些金屬離子會促使聚氯乙烯樹脂熱氧分解如圖1。
測定方法為加有顏料聚乙烯加熱至180℃時的色相變化。由於顏料中含有金屬離子促使PVC分解加快,從而產生色相變化。同時,還要注意的是,同樣加入色淀紅可使PVC產生的色差不同,如含有鈣,色相差小;含錳則色相差大,這是由於錳等金屬促進PVC脫氯化氫所致。
硫化物類著色劑(如鎘紅、黃等)用於聚氯乙烯著色,可能因著色劑分解放出硫化氫。這類著色劑不宜與鉛穩定劑混用,以免生成黑色的硫化鉛。
2、顏料對聚氯乙烯電氣絕緣性影響
作為電纜材料的聚氯乙烯和聚乙烯一樣,應該考慮著色後的電性能。尤其是聚氯乙烯因其本身絕緣性較聚乙烯差,故顏料的影響就更大。說明,選擇無機顏料著色PVC對其電氣絕緣性較有機顏料為好(除爐黑、銳鈦型二氧化鈦外)。 遷移性僅發生在增塑PVC製品中,並且是在使用染料或有機顏料時。所謂遷移是在周圍溶劑中存在的部分可溶解的染料或有機顏料,通過增塑劑滲透到PVC製品表面,那些溶解的染(顏)料顆粒也被帶到製品表面上,這樣,導致接解滲色、溶劑滲色或起霜。
另一個問題是「結垢」。指著色劑在著色加工時,因為被著色物的相溶性差或根本不相容而從體系中游離出來,沉積在加工設備的表面(如擠出機的機筒內壁、口模孔內壁)上。 指顏料耐各種氣候的能力。其中包括可見光和紫外光、水分、溫度、大氣氯化作用以及製品使用期間所遇到的化學葯劑。最重要的耐候性,包括不褪色性、耐粉化性和物理性能的持久性。而有機顏料則因其結構不同有好有差。此外,在含有白色顏料的配方中,顏料的耐候性會受到較嚴重的影響。
顏料的褪色、變暗或色調變化,一般由顏料的反應基因所致。這些反應性基因,能與大氣中的水分或化學葯劑——酸、鹼發生作用。例如,鎘黃在水分和日光作用下會褪色,立索爾紅具有較好的耐光性,適合於大多數戶內應用,而在含有酸、鹼成分的戶外使用時嚴重褪色。
脫氯化氫的測定方法按JIS-K-6723,測定溫度180℃。以未著色的聚氯乙烯復合物脫氯乙烯的時間為基準,延長或阻緩時間以5%、10%間隔計,負值表示加速分解。 有著特殊要求的PVC材料,一般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在國外比較有名的有美國聯合碳化公司和北歐化工公司,隨著我國各大科研院所和生產單位的不斷研發和技術積累,國內PVC改性材料的配方設計、製造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涌現了以徐州漢永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公司,已經完全取代國外進口材料,有不少產品已出口國外。

閱讀全文

與聚氯乙烯成品樹脂雜志粒子的持續改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去除牙上的樹脂 瀏覽:330
電子固封環氧樹脂生產商 瀏覽:963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管理條例 瀏覽:260
純凈水桶上的標簽怎麼去除 瀏覽:837
樹脂最近價格行情 瀏覽:202
增加污水量水力計算依據 瀏覽:603
天山牌凈水器怎麼樣 瀏覽:226
電廠水處理反滲透膜tfc 瀏覽:1000
櫻花凈水機ro膜安裝視頻 瀏覽:131
通用型陶氏反滲透柱 瀏覽:513
自吸凈水器不工作是怎麼回事 瀏覽:931
穀物制蒸餾酒精飲料 瀏覽:871
如何降低電鍍污水cod 瀏覽:357
日本凈水機怎麼使用 瀏覽:505
廢水中鐵含量標准 瀏覽:765
地底污水管風水怎麼化解 瀏覽:987
如何提高環氧樹脂固化物的耐熱性 瀏覽:192
室外監控如何防水處理 瀏覽:21
一體化超濾膜成套設備價格 瀏覽:976
煙嘴過濾器堵了怎麼辦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