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pvc樹脂粉圓形搖擺篩

pvc樹脂粉圓形搖擺篩

發布時間:2023-03-02 05:15:09

⑴ PVC回收方法和技術是什麼

PVC回收方法和技術:

1、PVC的分揀

分撿是塑膠廢棄物處理過程中比較困難的一環,也是決定處理結果的關鍵性因素之一。常見的塑膠有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低(高)密度聚乙烯、聚胺、聚氨酯等。由人工分揀存在較多缺點:效率低;作業職員處於有害的環境中;材料分類的誤差大等等。產業化生產中已大多使用自動化分揀系統,世界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研究較多。德國一家化學科技協會曾經發明了利用紅外線從廢塑膠中篩選PVC的技術,但物件僅限於透明瓶,存在篩選精度低、本錢高的題目。

2、PVC的回收技術

(1)、物理回收法

物理回收,指PVC廢物的回收過程只是由機械處理,主要通過切碎、篩選、磨碎等程式,終極得到薄膜、粉末、顆粒或其他形式的再生料。這些再生料可用來生產重包裝袋、農用水管和鞋底等。

(2)、化學回收法

化學回收,是指利用聚合物的化學性質,將聚合物轉換為小分子化合物或簡單化合物。化學分解的方法,對資源的利用率較高,但是工藝復雜、本錢較高,因而影響了塑膠製品的回收利用。

(3)、回收熱能法

通過焚燒PVC製品獲取能量也是PVC再利用的方法之一。但這種方法有被淘汰的趨勢。在焚燒過程中,PVC廢物產生鹽酸(氯化氫),並隨煙道氣開釋出來,這些氣體需要進行中和。方法是向焚燒爐里投加中和性的物質,最普遍應用的是石灰石,這樣就可以中和焚燒氣體中的酸性成份。由於PVC燃燒時放出的氯氣有強烈的腐蝕破壞力,而且是引起二惡英的首惡,因此各國環保團體都大力反對使用焚化法回收熱能。

⑵ 聚氯乙烯樹脂粉規格型號分類問題

聚氯乙烯的規格型號是根據聚合度來定的。給你復制個標准,你對照一下: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Suspension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s of general purpose
GB/T 5761-2006代替 GB/T 5761-1993
2006-09-14發布 2007-0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前言
本標准對應於ASTMD 1755:1992(2001年確認)《聚氯乙烯樹脂規范》,與ASTMD 1755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准代替GB 5761-1993《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本標准與GB 5761-1993的技術差異為:
——對范圍進行了調整(1993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修改了部分物化性能指標(1993年版的4.2;本版的4.2);
——修改了型式檢驗項目中抽檢項目的檢驗周期(1993年版的6.3.2;本版的6.3.2);
——取消了樣品保存期限
——刪除了附錄B「白度(160℃,10min)試驗方法」;
——增加了附錄B「聚氯乙烯樹脂干篩試驗方法」。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准由中國[wiki]石油[/wiki]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准由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SAC/TC 15/SC 7)歸口。
本標准委託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解釋。
本標准起草單位:錦西[wiki]化工[/wiki]研究院、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樂金大沽化學有限公司、青島海晶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省東南電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滄州化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陳沛雲、孫麗娟、趙陽、姜軍、張英民、諶紹銅、方向陽、孫文育。
本標准於1986年首次發布,1993年第一次修改。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應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的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
本標准適用於以懸浮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本體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亦可參照採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改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T 1250 極限熟知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913 塑料白度試驗方法
GB/T 2914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揮發物(包括水)的測定(GB/T 2914-1999,idt ISO 1269:1980)
GB/T 2915 聚氯乙烯樹脂水萃取物電導率的測定方法
GB/T 2916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用空氣噴射篩裝置的篩分析(GB/T 2916-1997,eqv ISO 4610:1997)
GB/T 2917.1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為主的共混物及製品在高溫時發出氯化[wiki]氫[/wiki]和任何其他酸性產物的測定 剛果紅法(GB/T 2917.1-2002,eqv ISO 182-1:1990)
GB/T 3400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室溫下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GB/T 3400-2002,eqv ISO 4608:1998)
GB/T 3401 聚氯乙烯樹脂稀溶液粘數的測定(GB/T 3401-1997,eqv ISO 1628-2:1988)
GB/T 340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第1部分:命名體系和規范基礎(GB/T 3402.1-2005,ISO 1062-1:1998,MOD)
GB/T 4611 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魚眼」[wiki]測試[/wiki]方法
GB/T 4615 聚氯乙烯樹脂中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測定方法
GB/T 6003.1 金屬絲編織網試驗篩
GB/T 6679-2003 固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GB/T 9348 聚氯乙烯樹脂的雜質與外來粒子數的測定方法(GB/T 9348-1988,eqv ISO 1265-1979)
GB/T 9349 [wiki]聚乙烯[/wiki]、相關含氯均聚物和共聚物樹脂及其混合物熱穩定性的測定 變色法(GB/T 9349-2002,eqv ISO 305:1990)
GB/T 15595 聚氯乙烯樹脂熱穩定性試驗方法 白度法
GB/T2002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表觀密度的測定(GB/T 20022-2005,ISO 60:1997,MOD)
3 產品分類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產品由GB 3402.1中規定的產品名稱、聚合方法和用途的表示符號及粘數分類號(見表1)等四項組成的代碼分類。聚合方法和用途及粘度的表示符號組合稱為型號。

粘數分類號n 0 1 2 3 4 5 6 7 8 9
粘數,ml/g >156 156~144 143~136 135~127 126~119 118~107 106~96 95~87 86~73 <73
4 要求
4.1 外觀:白色粉末。
4.2 物化性能應符合表2要求。

表二 物化性能要求

序號

項目 型號
SG0 SG1 SG2 SG3 SG4
等級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1 粘數,mL/g
(或K值)
(或平均聚合度) >156
>(77)
>[1785] 156~144
(77~75)
[1785-1536] 143~136
(74~73)
[1535-1371] 135~127
(72~71)
[1350~1250] 126~119
(70~69)
[1250~1150]
2 雜質粒子數,個,≤ 16 30 80 16 30 80 16 30 80 16 30 80
3 揮發(包括水)含量,[wiki]%[/wiki],≤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0.30 0.40 0.50
4 表觀密度,g/mL,≥ 0.45 0.42 0.40 0.45 0.42 0.40 0.45 0.42 0.40 0.47 0.45 0.42
5 篩余物質量分數/% 0.25mm篩孔,≤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0.063mm篩孔,≥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6 「魚眼」數,個/400㎝2 ,≤ 20 40 90 20 40 90 20 40 90 20 40 90
7 100g樹脂的增塑劑吸收量,g,≥ 27 25 23 27 25 23 26 25 23 23 22 20
8 白度(160℃,10min),%≥ 78 75 70 78 75 70 78 75 70 78 75 70
9 水萃取液電導率,S/m,≤ 5×10-3 — 5×10-3 — 5×10-3 — —
10 殘留氯乙烯含量,PPm,≤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表2(續)

序號

項目 型號
SG5 SG6 SG7 SG8 SG9
等級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品 優

品 一

品 合



1 粘數,mL/g
(或K值)
(或平均聚合度) 118~107
(68~66)
[1135-981] 106~96
(65~63)
[980-846] 95~87
(62~60)
[845~741] 86~73
(59~55)
[740~650] <73
<(55)
<[650]
2 雜質粒子數,個,≤ 16 30 80 16 30 80 20 40 80 20 40 80
3 揮發(包括水)含量,%,≤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0.40 0.40 0.50
4 表觀密度,g/mL,≥ 0.48 0.45 0.42 0.48 0.45 0.42 0.50 0.45 0.42 0.50 0.45 0.42
5 篩余物質量分數/% 0.25mm篩孔,≤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2.0 2.0 8.0
0.063mm篩孔,≥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95 90 85
6 「魚眼」數,個/400㎝2 ,≤ 20 40 90 20 40 90 30 50 90 30 50 90
7 100g樹脂的增塑劑吸收量,g,≥ 19 17 — 15 15 — 12 — — 12 — —
8 白度(160℃,10min),%≥ 78 75 70 78 75 70 75 70 70 75 70 70
9 水萃取液電導率,S/m,≤ — — — —
10 殘留氯乙烯含量,PPm,≤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5 10 30 30

5 試驗方法
5.1 外觀
目視觀察或依據供需雙方協議按GB/T 2913執行。
5.2 粘數(或K值及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粘數、K值和平均聚合度的測定方法可任選其一。若有爭議,以GB/T 3401為仲裁方法。
5.2.1 粘數的測定
按GB/T 3401進行。
5.2.2 K值的測定
按GB/T 3401進行。其中K值按下式計算:

式中:
ts ——溶液三次流經時間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秒(s);
t0——溶劑三次流經時間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秒(s);
c——溶液的質量濃度的數值,單位為克每毫升(g/mL)。

平行測定的相對偏差應不大於0.7%。
試驗結果取平行測定的兩個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修約至整數。
5.2.3 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按附錄A進行。
5.3表觀密度的測定
按GB/T 20022附錄A進行。
5.4 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
按GB/T 3400進行。
5.5 揮發物(包括水)含量的測定,
按GB/T 2914進行。其中試樣受熱溫度為(110[wiki]±[/wiki]2)℃,時間為1h,並按1h的失重量計算結果。
5.6 篩余物的測定
按GB/T 2916或附錄B進行。若有爭議,以GB/T 2916為仲裁方法。
5.7 「魚眼」數的測定
按GB/T 4611進行。
5.8 水萃取液電導率的測定
按GB/T 2915進行。
5.9 雜質粒子數的測定
按GB/T 9348進行。
5.10 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的測定
按GB/T 4615進行。
5.11 白度(160℃,10min)的測定
按GB/T 15595進行。其中試樣受熱溫度為(160±1)℃,時間為10min。若用戶對熱穩定性還有其他要求時,可由供需雙方協商,選用GB/T2917.1或GB/T 9349進行測定。
6 檢驗規則
6.1 組批
以單釜所得產品或同聚合條件的數釜產品經混合均勻為一批。
6.2 采樣
6.2.1 從批量總袋數中按下述規定的采樣單元數進行隨機采樣。當總袋數小於500時,按表3確定;大於500時,以公式 (N為總袋數)確定,如遇小數進為整數。
表3 選取采樣袋數的規定
總袋數 采樣袋數 總袋數 采樣袋數
1~10 全部 182~216 18
11~49 11 217~254 19
50~64 12 255~296 20
65~81 13 297~343 21
82~101 14 344~394 22
102~123 15 395~450 23
124~151 16 451~512 24
152~181 17
6.2.2 采樣時,用采樣探子(GB/T 6679-2003附錄A或和附錄C或相似探子)自袋的中心垂直插入深度的3/4處,採取均勻樣品或用連續自動采樣器(或人工)在包裝線按采樣單元數確定的間隔采樣。
6.2.3 采樣量不少於2kg,混均後分裝於潔凈乾燥的容器(或塑料袋)中封嚴,(用於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測定的樣品,應貯存儲存在密封良好的樣品瓶中並壓實充滿),並標明產品批號和采樣日期。
6.3 出廠檢驗
6.3.1 產品出廠前應由生產企業檢驗部門進行質量檢驗,並附有質量檢驗報告單,其內容包括生產廠名稱、產品名稱、型號、批號、質量指標、等級、生產日期,並有檢驗章。未滿足標准要求的產品不得聲明符合本標准。
6.3.2 物化性能要求中出廠檢驗項目為粘數(或K值或平均聚合度)、表觀密度、揮發物含量、0.25mm篩余物、雜質粒子數、「魚眼」數、殘留氯乙烯單體含量,其餘檢驗項目為型式檢驗項目中的抽檢項目。如有停產後復產、原料或者工藝有重大改變、合同規定等情況,必須進行型式檢驗。在連續正常生產時,抽檢項目應保證達到本標准規定指標,每月抽檢一次,當抽檢不達標時應每批都經行檢驗,直至連續五批檢驗結果都符合標准規定後,方可按正常抽檢。
6.3.3 檢驗結果中如有不符合本標准要求的項目時,應自同批產品中以雙倍采樣單元數采樣對不符合本標准要求項目進行復檢,以復檢結果確定。如仍不符合本標準的技術要求,即為不合格品。
6.3.4 本標准產品質量指標極限數值的確定,採用GB/T 1250中「修約值比較法」。
6.4 用戶驗收
用戶有權按本標准規定對收到的產品進行驗收,如發現產品有不符合本標准規定時,自收到之日起,三個月內向生產廠提出處理意見。
因貯運管理不當影響產品質量,則應由貯運單位負責。
7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7.1 標志
包裝袋上應標明商標、產品名稱、產品標准號、凈質量、生產廠名稱及地址,並標識產品型號及等級。
7.2 包裝
本產品用內襯塑料薄膜袋的四層牛皮紙袋、聚丙烯編織袋或牛皮紙與聚丙烯編織物復合袋包裝。每袋凈重25.0±0.2kg,亦可採用適宜的其他包裝方式和包裝質量。應保證產品在正常貯存中包裝不破損,產品不被污染、不泄漏。
7.3 運輸
運輸時必須用潔凈的運輸工具,並防止雨淋。
本產品為非危險品,可按一般貨物運輸。
7.4 貯存
產品應存放在乾燥通風的倉庫內,以批為單位分開存放,不得露天堆放,防止日曬和受潮。

附 錄 A
(規范性附錄)
平均聚合度的測定
A.1 溶劑
硝基苯,分析純。
A.2 儀器
A.2.1 烏氏粘度計,如圖A1所示。

圖A1 烏氏粘度計
A.2.2 甘油(丙三醇)浴,可控制(100±2)℃。
A.2.3 恆溫水浴,可控制(30±0.05)℃。
A.2.4 玻璃砂芯漏斗,孔徑(10~15μm)。
A.2.5 分析天平,分度值0.1mg。
A.2.6 秒錶,分度值0.1s。
A.3 操作步驟
A.3.1 測試溶液的制備
稱取(200±0.1)mg聚氯乙烯樹脂試樣,於50mL帶玻璃塞的容量瓶中,加入約40mL硝基苯,在保持(100±2)℃的甘油浴中加熱,間斷搖動容量瓶使試樣完全溶解後,取出容量瓶冷卻至室溫,再置於(30±0.05)℃恆溫水浴中20min,用同樣溫度的硝基苯稀釋至刻度,搖均待用。
A3.2 溶劑流經時間的測試
在粘度計管2、管3分別接上乳膠管,把粘度計垂直置入(30±0.05)℃的恆溫水浴中,使水面超過粘度計球C。
用玻璃砂芯漏斗將溶劑經管1濾入粘度計球A,直至溶劑的液面處於刻在球A上的兩條刻度線之間,恆溫10min。
緊閉管3上的乳膠管,用吸球經管2上的乳膠管慢慢地將溶劑吸進球B,使溶劑升至球C一半時,停止吸氣。
取下吸球再放開管3上的乳膠管,使得溶劑自由下落,用秒錶測量液面從球B上刻度線降至下刻度線所需要的時間,准確至0.1s。重復進行測試並取平均值。
A3.3 溶液流經時間的測定
將上述溶劑從粘度計中吸出。
將約15m的溶液(A.3.1)經過玻璃砂芯漏斗濾入粘度計中,使溶液通過球B吸上放下三次,再從粘度計中吸出。
將剩餘的溶液經過玻璃砂芯漏斗濾入粘度計中,再按A3.2步驟測定溶液的流經時間。
A.4 計算
A.4.1 增比粘度ηsp
按式(A.1)計算:
............................ (1)
式中:
t1——溶劑硝基苯流出時間的數值,單位為秒,s;
t2——測試溶液流出時間的數值,單位為秒,s。
A.4.2 特性粘度[η]
按式(A.2)計算:
............................(2)
式中:
ηr——相對粘度的數值(t2/t1);
ηsp——增比粘度的數值;
c——溶液的質量濃度的數值,單位為克每升,g/L。
A.4.3 平均聚合度P
按式(A.3)計算:
............................(3)
式中:[η]——特性粘度的數值。

附 錄 B
(規范性附錄)
聚氯乙烯樹脂干篩試驗方法

B.1 范圍
本試驗方法適用於懸浮法聚氯乙烯樹脂的篩余物和顆粒大小分布的測定。
B.2 原理
將定量的樹脂,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wiki]機械[/wiki]振擺進行干篩,稱量篩余物。
B.3 定義
篩余物:試驗後留在篩子上的樹脂,以質量分數表示。
B.4 儀器
B.4.1 標准篩振機,主要技術參數為:振動次數230次/min,振動偏心距12mm,振動次數175次/min,振幅高度(2~3)mm可調,電機轉數2800轉/min。
B.4.2 篩子,篩面直徑200mm,高度25mm,篩框和篩網是金屬的,應符合GB/T 6003.1中的規定。按規定和樹脂顆粒大小分布選擇所需的孔徑。
註:可用含有水和清洗劑的超聲清洗裝置清洗篩子,或使用刷子小心清理,如嚴重堵塞,可將篩子浸入四氫呋喃中(3~4)d,取出晾乾即可使用。
B.4.3 天平,分度值0.01g。
B.4.4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B.4.5 定時器(秒錶)。
B.5 試驗方法
稱取試樣25g,精確至0.01g(若有靜電,可加入抗靜電劑γ-氧化鋁0.025g,混均)。將混均後的樹脂輕輕倒入篩中,牢固地裝在振篩機上,啟動篩機,同時開始計時,振篩20min停機,連同篩底取下。任選以下方式中一種進行稱量:
a) 將每隻篩子和篩余物一起稱量再減去篩子的質量,精確至0.01g;
b) 將每隻篩子篩余物仔細刷下收集在已知質量的容器中,稱量,精確至0.0001g。
B.6 結果表示
B.6.1 結果計算
篩余物的質量分數R按式(B.1)計算:
R=m1/m0×100 (B.1)
式中:
m0 ——試樣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m1 ——篩余物的質量的數值,單位為克,g。
以兩次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為結果,修約至一位小數。
B.6.2 重復性
同一試樣連續兩次或者同台篩機二組篩一次測定,如果不滿足下列條件,則結果無效。
a)篩余物的質量分數大於或等於5%時,兩次測定值之差小於或等於3%;
b)篩余物的質量分數小於5%時,兩次測定值之差小於或等於2%;
c)每個篩的篩余物和底盤中樹脂質量分數總和在(100±2)%范圍內。

⑶ 一般PVC粉料是多少目數的,還有沙子可以用擠出機擠嗎,如果可以擠需要多少目的才能擠呢,和PVC粉一起擠

沙子可以用擠出機擠。就是建築上用的黃沙也可以!
關鍵是看你做的產品用處,對產品表面的粗糙度,顏色,強度要求高不高,還有是對擠出機的螺桿心疼不心疼了,加了沙子磨損很快的。
一般PVC里都是加工業用碳酸鈣,也就是石頭磨的粉,跟你說的沙子是一樣的。只是比較細,你可以直接買來用的,有輕鈣和重鈣之分。

⑷ 聚氯乙烯( PVC)糊樹脂是由哪些增塑劑與樹脂粉調配的

糊樹脂就是樹脂粉,當然也有用摻混樹脂、通用型樹脂降低成本的。
增塑糊是指糊樹脂跟增塑劑混成的糊狀物
增塑劑可以是常用的DOP類,也可以是硬油如TXIB,也可以檸檬酸酯類、聚酯類等,要看要求及應用

⑸ PVC造粒機的生產工藝

PVC電纜料是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製作的線纜材料的統稱,作為傳統的電纜材料,在目前的國內市場還佔有著最重要的市場份額。由於其加工相對其他電纜料較為簡單,而用量又相對比較大。
生產流程:
原材料加各種助劑等按一定的比例配置按工藝順序加入-----200升高混機-----500型螺旋上料機-----雙螺桿計量喂料機——-65雙螺桿——連接體——∮-150單螺桿擠出機——一體式液壓板式自動換網——風冷模面熱切造粒輔機——一級旋風分離器--——風冷振動篩(2.5m)----- 二級旋風分離器---——風吹料倉一套 70H-PVC 電纜料配方如PVC 三型75PHR--活性碳酸鈣35PHR---DOP(增塑劑) 25PHR---環氧大豆油大豆油3PHR --氯化石蠟20PHR--穩定劑2.8PHR--硬質酸0.6PHR -- CPE 9PHR --- 石臘1PHR
(1)准備工作:穩定劑、填充劑、著色劑分別用80目篩網過篩,並分別加入增塑劑浸透後用三輥研磨機或膠體磨研磨。稱量後備用。增塑劑混合均勻後預熱90℃待用;
(2)高混機:投入PVC樹脂,然後加入增塑劑攪拌片刻,待樹脂將增塑劑基本吸收後,加入穩定劑,靠摩擦熱使料溫升到90℃左右,再加入填充劑、著色劑,料溫升至110℃時,將料卸到冷卻混合機中降溫,至45~50℃以下時出料。
(3)PVC造粒機穩定設定:
1)上階雙螺桿溫度設定:140----160 度之間;根據物料不同溫度設定不同;
2)下階單螺桿穩定設定:125----145 度之間;根據物料不同溫度設定不同;
3)溫控表(見右圖)上的設定好,等實際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後保溫40分鍾,才能開機生產,這樣是保證設備里有前一天留下的物料,這樣能把前一天留下的物料軟化,這樣不傷設備。
(4)生產:
1) 將高混機PVC物料投入螺旋上料機料斗後,經螺旋上料機將粉狀物料投入-上階平行雙螺桿擠出機
2)上階平行雙螺桿擠出機將物料混合均勻,溫度為140-160℃的狀態下完成塑化混煉、充分分散均勻。最後擠出的混合物料成為熔融體(溫度在130-140℃),直接落入大口徑下階單螺桿擠出機。
3) 下階單螺桿擠出機將120℃的熔體,在低轉速、高壓和冷卻狀態下完成擠出造粒。擠出時溫度已降至120-140℃。這時才能完成風冷模面熱切粒,而且保證在切粒過程中不粘粒。
4)風冷模面熱切切下的粒子,經過二級風冷旋風分離器的冷卻,粒子溫度降至35-40℃,再經過風冷加長振動篩,將粒子溫度降至室溫以便送入成品料倉進行包裝。 電纜料加工造粒 PVC加工造粒 PVC電纜料加工造粒

⑹ 求 電石法生產PVC生產工藝

聚氯乙烯廠生產流程敘述

一. 乙炔車間
1.1. 原料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袋裝電石用小車運到鄂式破碎機旁,將電石從袋裡倒出放入破碎機破碎,經皮帶機送到料倉內。
1.2. 加料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與原料崗位聯系把電石運到料倉,加料到計量斗。用氮氣置換一貯斗後,打開活門向一貯斗加入電石。(加料時開氮氣閥門以置換排除貯斗內空氣,防止加料時發生燃燒爆炸事故)
1.3. 發生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二貯斗中的電石,由電磁振動輸送器連續加入發生器內,電石與水在發生器內發生反應,生成的粗乙炔氣由發生器頂部逸出,經渣降捕集器、正水封、冷卻塔進入清凈系統及氣櫃中。
「水」由工業水和廢次鈉及電石上清液一起連續加入渣漿捕集器,然後流入發生器內,以維持發生器溫度在75℃~90℃,並保持發生器內的液位;電石分解後的稀電石渣漿,從溢流管不斷溢出,濃渣漿及其它雜質由發生器內耙齒耙至底部,定期排出。當發生器壓力高於10000Pa時,乙炔氣由安全水封自動放空,當發生器壓力降低時,乙炔氣由氣櫃經逆水封進入發生器,保持發生器正壓;乙炔氣在渣降捕集器經初步冷卻及洗滌後,進入正水封,然後進入噴淋冷卻塔和填料冷卻塔,將乙炔氣降溫到常溫,進入清凈系統。
1.4. 清凈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乙炔氣由冷卻塔頂部出來進入水環泵,加壓送入1#清凈塔和2#清凈塔,用次氯酸鈉溶液直接噴淋,使粗乙炔中的PH3、H2S等雜質氧化成H3PO4、H2SO4等酸性物質;再送入中和塔,與從塔頂噴淋而下的5~13%濃度的鹼液逆流接觸,中和粗乙炔氣中的酸性物質,乙炔氣(乙炔氣純度>98.5%)從塔頂出來後送合成車間。
清凈塔所用的NaClO是由泵從NaClO高位槽抽到2#清凈塔使用,2#清凈塔使用過的NaClO再由泵打到1#清凈塔使用,1#清凈塔使用過的廢NaClO排到廢水槽供給發生使用。
1.5. 壓濾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電石渣漿從發生崗位溢流到濃縮池後,用渣漿泵打到程式控制壓濾機,通過壓濾形成渣餅和清液,程序設定松開、取板、拉板卸下渣餅,最後鏟車裝車運到料場;清液水先經過熱水泵送上涼水塔,冷卻後的清液用冷水泵打到乙炔車間。
二. 合成車間
2.1. 氯化氫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來自氯鹼廠的合格的H2和Cl2經緩沖罐、阻火器後,按一定的摩爾比(Cl2:H2=1:1.05~1.10)進入石墨合成爐,在燈頭上燃燒,生成的HCl氣體從石墨合成爐頂部導出,經爐頂石墨冷卻器冷卻分離夾帶的酸霧後溫度降到45℃以下,送往氯化氫分配台,合格的氯化氫作為原料一路供應轉化崗位,一路送往填料塔用純水吸收製作高純酸。剛開車或生產不正常時產生的不合格氯化氫氣體用兩級石墨降膜吸收器吸收,使尾氣中氯化氫含量小於5×10-6(5 ppm)後放空,同時製得廢酸出售。
2.2. 轉化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由乙炔車間送來的精製乙炔氣,(經乙炔預冷器初步冷卻脫水後)經砂封與氯化氫崗位送來的氯化氫(經預冷器初步冷卻脫去一部分水後),各自通過孔板流量計按分子比(C2H2/HCl=1/1.05~1.1)進入混合器充分混合後,經過石墨冷凝器,用-35℃冰鹽水間接冷卻到-12℃~-16℃。石墨冷凝器中混合氣體所含水份一部分冷凝成40%左右的冷凝鹽酸從石墨冷凝器底部直接排出,另一部份則以霧狀形態帶於氣體中,在經過兩台串聯為一組的酸霧過濾器時,酸霧被硅油浸漬的玻璃棉捕集分離。經冷凍脫水後的混合氣進入預熱器,用熱水加熱至70℃~80℃,進入大組串聯的轉化器中,借轉化器列管中填裝的吸附於活性炭上的升汞觸媒,使乙炔和氯化氫發生加成反應,前台轉化器尚有20~30%未轉化乙炔,再進入後台轉化器繼續反應,使出口處未轉化乙炔控制在3%以下。生成粗氯乙烯純度≥90%,合成反應產生的熱量,則通過由凈化崗位熱水泵送來的90℃~98 ℃左右的循環熱水移走。
2.3. 凈化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粗氯乙烯從轉化器出來經裝填活性炭的除汞器將觸媒在高溫下出來的氯化汞等升華物吸附除去,再通過氯乙烯冷卻器,冷卻後的粗氯乙烯氣體進入一級泡沫塔和二級泡沫塔,從鹽酸脫吸稀酸泵送過來的稀酸從二級泡沫塔塔頂噴淋吸收粗單體中過量的氯化氫氣體,增濃後的鹽酸,經鹽酸冷卻器冷卻後,繼續進入二級泡沫水洗塔吸收氯化氫通過位差進入鹽酸中間槽,槽內31%左右的濃鹽酸用濃酸泵打至鹽酸脫吸去脫吸循環。泡沫塔頂出來的氣體再進入填料水洗塔,由塔頂噴淋的稀酸吸收剩餘的少量氯化氫氣體,得到的濃度升高的鹽酸經酸封流入循環酸槽。循環酸槽中的稀酸通過酸泵,少部分送往泡沫塔作為吸收液製得濃酸,大部分重新送到填料塔作為吸收液循環使用。在循環酸槽處設有加入工業水閥,補充因送往泡沫塔制濃酸而減少的酸液,維持循環酸槽液面的穩定。另外從鹽酸脫吸送過來的稀酸部分送往乙炔壓濾澄清池,以維持循環酸槽的酸濃度在6%~8%。從填料塔頂出來的氣體送往鹼洗塔,經鹼洗塔用濃度約5%~15%的鹼液除去殘余微量的氯化氫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凈化後的粗VC氣送去壓縮及VC氣櫃。
由公用工程送來的無離子水加入熱水循環槽後,通入適量蒸汽加熱至85℃~95℃以供給轉化和分餾崗位用,需用時開啟離心泵,將熱水打至轉化和分餾崗位。
2.4. 壓縮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從凈化系統出來的氣體進入氯乙烯氣櫃,氣櫃中的氯乙烯經機前冷卻器用+5 ℃水冷卻至5 ℃~15℃,經水分離器分離出冷凝水後,用螺桿式壓縮機加壓至0.55±0.03 MPa(表),再由機後冷卻器冷卻到45 ℃~50 ℃,直接送至分餾崗位。
2.5. 分餾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由壓縮系統來的0.5 ±0.03 MPa(表壓)粗氯乙烯氣體,先送入全凝器;用+5℃水間接冷卻,使大部分氯乙烯氣體冷凝液化,並經低沸塔加料槽除水後,進入低沸塔;未冷凝氣體進入尾氣冷凝器,用-35℃冷凍鹽水進一步冷凝,其冷凝液進入低沸塔加料槽,除去水份後,進入低沸塔,低沸塔底部物料在低沸塔再沸器用凈化崗位來的熱水間接加熱,並將沿塔板向下流動的液體中的低沸物蒸出,經塔頂冷凝器(用+5℃冷卻水)冷凝作為塔頂迴流液,不凝氣體由塔頂進入尾氣冷凝器進行冷凝。
低沸塔塔釜內已脫除低沸物的氯乙烯借壓差經氣動閥後連續加入高沸塔,高沸塔塔內向下流的液體經高沸塔再沸器加熱,將氯乙烯蒸出,經高塔精餾分離。由塔頂排出的精氯乙烯氣體,部分經塔頂冷凝器(用+5℃冷卻水)冷凝作為塔頂迴流液,大部分精氯乙烯氣體進入成品冷凝器,用+5℃水間接冷卻,把氯乙烯冷凝成液體,貯放在單體成品貯槽中,按需要用單體泵將成品氯乙烯壓送到聚合車間。
從高沸塔釜底部排出的高沸物送至殘液貯槽,定期壓至蒸出釜(每班2次,每次5分鍾),經熱水加熱蒸出的氯乙烯氣體回收至氣櫃。剩下的高沸物壓至二氯乙烷貯槽。
2.6. 尾氣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尾氣冷凝器排出的未冷凝氣體,從列管式吸附器底部進入,尾氣中氯乙烯組分即被吸附劑吸附,吸附時的熱量由管間+5℃冷卻水移走。而不被吸附的氫氣、氮氣,由吸附器頂部出來,經尾氣自控閥放空。當吸附劑內所吸附的氯乙烯和乙炔達到飽和時,尾氣切換入另一台吸附器,此時低沸塔系統壓力將會下降,並於第一台吸附器管間通入熱水,啟動真空泵抽氣,使解吸氯乙烯氣體經真空罐脫除炭粉等雜質後,一部分排入轉化二段,一部分排入壓縮崗位再次壓縮後送精餾。
2.7. 鹽酸脫吸崗位工藝流程敘述:
濃鹽酸用泵從濃鹽酸儲槽中打至解吸塔,從塔頂噴淋而下,在塔中和來自再沸器的熱稀酸氣液混合物相遇進行傳熱傳質,解吸出來氯化氫氣體。含水蒸汽的氯化氫氣體從塔頂出來,經石墨冷卻器後接入外管,分離出來的氯化氫氣體送往氯乙烯合成工序使用。分離出來的濃鹽酸進入酸儲槽,再定期排入濃酸儲槽。由塔底得到的稀酸,一部分流入再沸器以產生稀酸氣液混合物,一部分進入石冷器冷卻後進入稀酸儲槽,再次用於水洗泡沫塔,吸收製成31%左右的濃酸供解吸塔使用。
2.8. 冷凍站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配製好的氯化鈣鹽水存入鹽水箱中經鹽水泵打入製冷機組,由於液氨吸收熱量後變為氨氣經壓縮機組加壓後,再經蒸發冷凝器冷凝再變為液氨存入氨貯槽中,而鹽水放出熱量後溫度降低,從而製得要求溫度的鹽水送入合成混合冷凍工序及精餾工序。
2.9. 溴化鋰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回水箱的冷水回水(約12℃),經回水泵打入溴化鋰冷水機組,在機組內經熱交換製得7℃水進入貯水箱,經冷水上水泵送往乙炔工序,合成精餾以及燒鹼廠的氯氫處理工序使用(7℃水在貯水相中與氟利昂機組製得的5℃水混合)。冷水在上述工序進行熱交換帶走熱量,水溫升至12℃。12℃水回到溴化鋰冷水工序回水箱,再進行製冷循環
2.10. 循環水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來自10萬噸/年PVC廠溴化鋰、氯化氫崗位的熱水直接進入冷卻塔,經冷卻後流入冷卻水池,用循環水泵將水池的冷卻水送至上述各工序,循環使用。
當冷卻水水溫≥35℃時,用調節水泵將水池的冷卻水再次送入冷卻塔進行冷卻。
三. 聚合車間
3.1. 聚合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聚合釜(R3101A-H)塗釜、底閥檢查、人孔蓋檢查、抽真空合格後,聚合用水由無離子水制備崗位送至無離子水貯槽,再由水加料泵(P3102A/B)經無離子水過濾器(F3101A/B)過濾後打至聚合釜或由注水泵(P3111A/B)打至聚合釜。分散劑、pH調節劑經過流量計計量和引發劑經過稱量後與無離子水一起加入聚合釜。新鮮單體和回收單體按一定比例,經新鮮單體過濾器(F3102A/B)、回收單體過濾器(F3302)過濾和流量計計量後加入聚合釜。最後,分子量調節劑經計量泵計量後加入聚合釜。確認達到安全生產要求後,啟動預攪拌。預攪拌後,由循環水泵(P3110A-L)將循環水打入聚合釜夾套,並開啟升溫噴射器(X3102A-H),將物料升溫至規定溫度後,由自控工切換循環冷卻水控制聚合溫度,直到反應結束。啟動料漿輸送泵(P3112A/B)將懸浮漿料壓至料漿排放槽(V3118A/B)。釜內未反應的單體氣體經泡沫捕集器(V3119)捕集樹脂粉後,由壓縮冷凝崗位進行回收。捕集到的樹脂粉由回收料漿泵打回料漿排放槽(V3118A/B)。
3.2. 汽提崗位生產流程敘述:
從料漿排放槽(V3118A/B)出來的漿料,經過料漿過濾器(F3201A/B)過濾,通過汽提塔進料泵(P3201A/B),打入螺旋板式換熱器(E3201),在換熱器中被從汽提塔底部出來的熱料漿預熱。料漿經螺旋板式換熱器加熱後溫度一般為95℃進入汽提塔(T3201)頂部,經塔內篩板小孔流下,與塔底進入的蒸汽(經過蒸汽過濾器(F3202)過濾後進入汽提塔底部)呈逆流接觸,進行傳熱傳質,樹脂及水相中的殘留單體即被上升的水蒸汽汽提。帶有飽和水蒸汽的單體蒸汽,從汽提塔的頂部逸出,進入汽提塔頂冷凝器(E3202)。其中的大部分水蒸汽被冷凝,進入汽提塔冷凝液氣液分離器(V3201)。沒有被冷凝的單體氣體去壓縮冷凝崗位。汽提塔冷凝液氣液分離器(V3201)中的部分冷凝水用汽提塔回水泵(P3203)打入汽提塔頂進行噴淋。經汽提後的料漿,從汽提塔底部排出,經離心緩沖槽進料泵(P3202A.B)供給螺旋板式換熱器(E3201)後送到乾燥崗位的離心緩沖槽。
3.3.壓縮冷凝
聚合未反應完的GVCM自泡沫捕集器(V3119),經VCM氣體過濾器(F3301)過濾後進入氯乙烯分配台(V3302)。當VCM氣體的壓力>0.25MPa時,GVCM由氯乙烯分配台直接去一級冷凝器(E3301A/B/C);當0.05MPa≤GVCM壓力≤0.25MPa時,GVCM由氯乙烯分配台去水環式壓縮機組(C3301A/B);當GVCM的壓力<0.05MPa時,GVCM由氯乙烯分配台直接回氣櫃。一級冷凝器冷凝下來的LVCM,進入單體氣液分離器(V3304),最後進入回收單體貯槽(V3303)。
一級冷凝器未冷凝下來的GVCM經過二級冷凝器(E3302)冷凝,再進入回收單體貯槽(V3303)。未冷凝下來的氣體去聚合工序排氣密封罐。
回收單體貯槽中含有VCM的水經過水液分離器(V3305)分離,GVCM回氣櫃,而水則排去地溝;回收單體貯槽中的LVCM由回收單體加料泵(P3301A/B)輸送,經過回收單體過濾器(V3304)過濾後加入聚合釜。
3.4.離心乾燥
PVC料漿由汽提崗位離心混合槽進料泵P3302A/B打至乾燥崗位離心混合槽V3405。其中的PVC料漿通過攪拌,保持懸浮狀態,由離心機給料泵P3401A/B均勻打入離心機M3401A/B。通過離心作用,分離的母液進入母液沉降池V3404A/B,離心後得到含水約20%-25%的濕PVC料,通過一、二級螺旋輸送器L3401和L3402送到氣流乾燥塔T3401。空氣經過濾器X3401除塵,鼓風機C3401加壓,空氣加熱器E3401將這股強大的氣流加熱至150℃左右,送進T3401底部進口;在T3401中,氣流攜帶著二級螺旋輸送器L3402送進的PVC濕料,高速上升,並進行高速傳質傳熱,濕料顆粒中表面水份迅速汽化,並被熱氣流帶走,熱氣流溫度降至70℃左右。
氣流攜帶物料沿切線方向高速進入脈沖旋風乾燥床E3402,在床內物料顆粒和氣流在離心力和中心孔作用下,經多次分離和混合,長時間傳質傳熱,顆粒脫去內部結合水,達到乾燥要求,成為合格產品。
氣流攜帶乾燥成品進入旋風分離器V3401,進行氣固分離,PVC顆粒經一級旋振篩M3402A/B/C與二級旋振篩M3403,粗(渣)料篩除,合格產品進入中間料倉V3402A/B/C,經發送罐V3403A/B/C發送至大料倉V3501A/B,包裝出庫。廢氣經抽風機C3402與消音器V3406後排入大氣。

⑺ 聚氯乙烯(PVC)的製造工藝

典型的pvc生產工藝介紹如下:
1、窒素公司pvc懸浮聚合工藝
利用懸浮聚合從vcm生產各種等級pvc:通用級、高k值、低k值、無光澤型和共聚體pvc。攪拌式反應器中加入水、添加劑和vcm,聚合反應時,按產品等級控制溫度(用冷卻水或製冷水)。反應結束,產物排向泄放罐,在此蒸發出大多未反應vcm。反應器沖洗並噴入阻垢劑,准備下一批生產。含vcm的pvc漿液連續送入汽提塔,從pvc漿液中有效地回收vcm。未反應vcm在vcm回收設施中液化,返回聚合。pvc漿液再脫水,用乾燥器乾燥。
該工藝利用vcm分散在水中批量聚合。標准反應器尺寸為:60、80、100或130m3。生產每噸pvc的物耗和能耗為:vcm 1.003t,電力160kwh,蒸氣0.7t,添加劑(生產管道級)12美元。已技術轉讓12套裝置,總能力超過100萬t/a。其vcm去除技術為許多pvc生產商採用。
2、窒素公司vcm去除技術
pvc漿液從反應器放出,甚至在初步閃蒸後仍含有大量vcm(高於30000×10-6)。有效地去除剩餘vcm,回收後回用,可使pvc產品中剩餘vcm含量減少到小於1×10-6,某些情況下可小於0.1×10-6。該vcm去除技術採用過程全自動的蒸氣汽提密閉體系,藉助先進設計和專用塔器,佔地少,投資低。塔器規模可為2.5~30t/h。耗用蒸氣為130kg/t pvc。
3、)inovyl公司pvc懸浮聚合工藝
反應器可大到140m3,反應控制轉化率高達94%,汽提塔可使樹脂中殘留vcm小於1×10-6。被vcm污染的水用蒸氣汽提至vcm小於1×10-6後排放。採用專利的阻垢劑evicas 90防止反應器中樹脂沉積。密閉的反應過程和高效的阻垢劑可使反應器運作頻率高達700批。pvc裝置總的環境排放量小於20g vcm/t pvc。
以美國海灣沿岸費用為基準,15萬t/a懸浮法pvc裝置投資為4500萬美元。生產每噸pvc的物耗和能耗為:vcm 1.004t,蒸氣0.9t,冷卻水48萬kcal,電力150kwh,軟化水2.2t,添加劑費用(生產管道級)11美元。
現有的汽提系統可通過設置evc漿液汽提塔加以改造。對於15萬t/apvc裝置,該設施費用為250萬美元。該evc技術己應用於6套pvc裝置,總能力超過110萬t/a。阻垢劑evicas 90已應用於全球pvc產能的80%。
4、vintec公司生產 pvc的vinnolit工藝
分散劑、添加劑、vcm和水加入反應器,反應漿液通過同流換熱器送入篩板式vinnolit脫氣塔。vcm用蒸氣汽提,離開脫氣塔的漿液中vcm濃度小於1×10-6。未反應vcm回收液化後返回聚合利用。在離心機內使懸浮體脫水,濕的pvc塊送入vinnolit旋分乾燥系統。聚合無需製冷水。採用內冷式高效反應器,尺寸可大到150m3。密閉和清潔的反應器技術,使之無需打開反應器。同時無需採用高壓水沖洗。整個過程操作採用分散型控制系統(dcs)控制。並採用高效阻垢劑。
生產每噸pvc的物耗和能耗為:vcm 1.001t,蒸氣0.8t,電力170kwh,添加劑費用(生產管道級)14美元。生產效率高達600t/m3·a。該vinnolit技術已用於生產pvc 58萬t/a。世界上採用vinnolit工藝的能力約100萬t/a。vinnolit旋分乾燥器已被許多pvc生產商採用。
5、廢舊pvc回收利用技術
經濟可行又有環境效益的廢舊pvc循環回收工藝有助於促進pvc的重復利用。索爾維公司開發了稱為vinyloop的pvc循環利用技術。並在義大利費臘拉建成1萬t/a裝置,驗證了採用電纜料循環利用的技術經濟上的可行性。該工藝將廢舊電纜護套轉變成板材,回收的板材可以原摻混物料一半的價格售出。1萬t/a裝置投資為1000萬歐元。該工藝將線纜粉碎成10cm長度,並將護套溶解在甲乙酮混合物中。過程在85℃下10~15min內完成。然後過濾除去銅、聚乙烯和橡膠。剩餘的淤漿用蒸氣使其沉澱,甲乙酮混合物循環使用。淤漿中pvc組分形成無流動性的顆粒混合物,平均尺寸為350μm。這些顆粒含有添加劑、填充劑、穩定劑和增塑劑。某些乳化劑可能在汽相損失掉。過程在85℃下操作可加速溶解步驟,但該溫度並不足以使pvc發生化學降解(pvc對熱極其敏感)。索爾維將採用這一技術在歐洲再建3套裝置。

⑻ 怎麼製成樹脂粉

消光樹脂聚氯乙烯PVC樹脂粉介紹
特 性:其本身具有獨特的消光性能,經過多次加工仍保持消光性。
用 途:消光硬製品、磨砂片、亞光片,壓延片材、壓延薄膜、吹膜。人造革、硬質板、分模板、汽車塗料、電纜外套、電線外皮、各種軟管、化妝品盒、聖誕樹葉、塑料鞋類及容器等。消光樹脂為加工低光澤聚氯乙烯等製品的專用料,可廣泛用於絕緣電纜、電線、電話線、音響喇叭線、消光膜、門窗密封條、儀表盤等深加工產品。
消光樹脂為加工低光澤聚氯乙烯等製品的專用料,可廣泛用於絕緣電纜、電線、電話線、音響喇叭線、消光膜、門窗密封條、儀表盤等深加工產品。
使用方法:適用於各種普通聚氯乙烯樹脂的加工設備,可壓延、擠出、注射各種製品。在製品表面產生消光性,在視覺和手感方面具有良好的特性。用戶可根據不同產品的具體要求,在其原有產品配方的基礎上,加入適量消光樹脂,即可生產出符合要求的消光製品。
高聚合度PVC樹脂在電纜料中的應用
高聚合度PVC樹脂的特性聚氯乙烯樹脂由於其特殊的結構,具有優良的阻
燃性、機械性能和良好的電性能。
而高聚合度PVC樹脂因為其分子量比普通聚氯乙烯樹脂高得多,分子鏈
明顯增長,所以與普通型聚氯乙烯樹脂相比,又具有以下特徵:
(1)較高的耐熱性。
(2)較好的耐寒性。
(3)較高的機械性能。
(4)較小的熱變形。
(5)較好的柔軟性和彈性。
在電纜料中的應用由於高聚合度PVC樹脂具有以上特徵,可以利用它生產
各種特殊用途的電纜料。
耐高溫的電纜絕緣及護層料 隨著聚合度的增長,聚氯乙烯樹脂耐熱性提
高,機械性能也明顯提高,它將成為生產耐熱聚氯乙烯電纜料的理想原材料。
目前國外均採用高聚合度PVC樹脂生產耐高溫電纜料,而國內只能用一般聚
合度的S G-2型PVC樹脂生產。
如果採用國產高聚合度PVC樹脂生產耐高溫電纜料,可使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輻照交聯PVC電纜料 隨著計算機、航天技術等高技術領域的飛速發
展,對電線電纜的性能要求愈來愈高。輻照交聯PVC絕緣電線由於在拉伸強
度,耐熱老化性,熱壓變形,熱收縮,耐切割性和耐烙鐵性能方面,都明顯優於
耐熱PVC電線和尼龍護層PVC電線,所以它是計算機等產品的

閱讀全文

與pvc樹脂粉圓形搖擺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