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性環氧漆分為幾類
水乳化環氧塗料是選用適宜乳化劑將較低相對分子質量的環氧樹脂乳化,並使其具有傑出的貯存和運用穩定性。常用可乳化的環氧樹脂有Epikote255、E-4酮醛環氧樹脂、E-51樹脂、海因環氧樹脂和甘油環氧酯樹脂等。若用含羥基、羧甲基、醚鍵的合成樹脂混合乳化,可增強水乳化環氧塗料的種類及運用規模,例如,煤焦油改性的水乳化環氧塗料。水乳化環氧塗料的常用固化劑為Casamid360、改性聚醯胺、EA10、D-8固化劑、H61固化劑、氨基丙烯酸樹脂等。
水乳性環氧塗料的特點是具有傑出的防腐蝕功能,是一種功能優良的防腐塗料。細度可達25μm,膠凝時刻2-4h,其它許多功能可與一般溶劑型環氧塗料適當。水乳化環氧塗料可做底漆、新澆築的混凝土、鋼鐵外表、核電站等。
按渙散系統可以分為:水溶性環氧塗料水溶性環氧又可分為水溶性陰離子樹脂塗料(陽極電泳塗料)和水溶性陽離子樹脂塗料(陰極電泳塗料)。常選用水溶性固化劑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脲醛樹脂和異氰酸酯關閉物等。水溶性陰離子樹脂塗料的樹脂由羥基含量較高的環氧樹脂與酸、酸酐反應,再與胺中和得到水溶性陰離子型樹脂。水溶性陽離子樹脂塗料的樹脂是由環氧樹脂與胺加成,再引進半關閉的多異氰酸酯作交聯劑,後用酸中和而得到。水乳性環氧塗料水乳型環氧塗料是選用適宜乳化劑將較低相對分子質量的環氧樹脂乳化,並使其具有傑出的貯存和運用穩定性。實用中常溫固化型者大多是水乳化塗料。
❷ 塗料樹脂合成及應用的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概述
1.2 塗料的作用
1.3 塗料的分類與命名
1.4 塗料發展概況
1.5 結語
第2章 聚合反應原理
2.1 概述
2.2 自由基連鎖聚合
2.2.1 高分子化學的一些基本概念
2.2.2 聚合反應的類型
2.2.3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類與命名
2.2.4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2.2.5 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
2.2.6 自由基聚合機理
2.2.7 鏈引發反應
2.2.8 鏈增長、鏈終止反應
2.2.9 自由基聚合動力學
2.2.10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鏈轉移反應
2.2.11 阻聚與緩聚
2.2.12 加聚物的分子量分布
2.2.13 自由基共聚合
2.3 逐步聚合反應
2.3.1 縮聚反應
2.3.2 縮聚過程中的副反應
2.3.3 線型縮聚的動力學
2.3.4 線型縮聚物聚合度的影響因素及控制
2.3.5 線型縮聚產物的分子量分布
2.3.6 體型縮聚
2.3.7 體型縮聚的凝膠現象及凝膠理論
2.4 聚合實施方法
2.4.1 本體聚合
2.4.2 溶液聚合
2.4.3 懸浮聚合
2.5 縮聚實施方法
2.5.1 熔融縮聚
2.5.2 溶液縮聚
2.6 結語
第3章 醇酸樹脂
3.1 概述
3.2 醇酸樹脂的分類
3.2.1 按改性用脂肪酸或油的乾性分類
3.2.2 按醇酸樹脂油度分類
3.3 醇酸樹脂的合成原料
3.3.1 多元醇
3.3.2 有機酸
3.3.3 植物油
3.3.4 催化劑
3.3.5 催干劑
3.4 合成醇酸樹脂的反應原理
3.5 醇酸樹脂的配方設計
3.6 合成工藝
3.6.1 醇解法
3.6.2 脂肪酸法
3.7 醇酸樹脂合成實例
3.7.1 短油度椰子油醇酸樹脂的合成
3.7.2 中油度豆油季戊四醇醇酸樹脂的合成
3.7.3 60%長油度苯甲酸季戊四醇醇酸樹脂的合成
3.8 醇酸樹脂的改性
3.8.1 丙烯酸改性醇酸樹脂
3.8.2 水性醇酸樹脂
3.9 醇酸樹脂的應用
3.10 結語
第4章 聚酯樹脂
4.1 概述
4.2 主要原料
4.2.1 多元酸
4.2.2 多元醇
4.2.3 其他相關助劑
4.3 聚酯配方設計
4.4 合成工藝
4.5 聚酯合成實例
4.5.1 端羥基線型聚酯的合成
4.5.2 端羥基分支型聚酯的合成
4.5.3 氨基烤漆用端羥基分支型聚酯的合成
4.6 聚酯樹脂的應用
4.7 不飽和聚酯
4.7.1 不飽和聚酯的原料
4.7.2 分子設計原理及合成工藝
4.7.3 不飽和聚酯的應用
4.8 水性聚酯樹脂
4.8.1 水性單體
4.8.2 助溶劑
4.8.3 戶和劑
4.8.4 合成原理及工藝
4.8.5 TMA型水性聚酯樹脂的合成
4.8.6 5-SSIPA型水性聚酯樹脂的合成
4.9 結語
第5章 丙烯酸樹脂
5.1 概述
5.2 丙烯酸(酷)及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5.3 丙烯酸樹脂的配方設計
5.3.1 單體的選擇
5.3.2 Ta的設計
5.3.3 引發劑的選擇
5.3.4 溶劑的選擇
5.3.5 分子量調節劑
5.4 溶劑型丙烯酸樹脂
5.4.1 熱塑性丙烯酸樹脂
5.4.2 熱固性丙烯酸樹脂
5.5 水性丙烯酸樹脂
5.5.1 丙烯酸乳液的合成
5.5.2 丙烯酸樹脂水分散體的合成
5.6 結語
第6章 聚氨酯樹脂
6.1 概述
6.2 聚氨酯化學
6.2.1 異氰酸酯的反應機理
6.2.2 異氰酸酯的反應類型
6.2.3 異氰酸酯的反應活性
6.3 聚氨酯的合成單體
6.3.1 多異氰酸酯
6.3.2 多元醇低聚物
6.3.3 擴鏈劑
6.3.4 溶劑
6.3.5 催化劑
6.4 聚氨酯的分類
6.5 單組分聚氨酯樹脂
6.5.1 線型熱塑性聚氨酯
6.5.2 聚氨酯油
6.5.3 潮氣固化聚氨酯
6.5.4 封閉型異氰酸酯
6.6 溶劑型雙組分聚氨酯塗料樹脂
6.6.1 羥基樹脂
6.6.2 多異氰酸酯的合成
6.7 水性聚氨酯
6.7.1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單體
6.7.2 水性聚氨酯的分類
6.7.3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原理
6.7.4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藝
6.7.5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實例
6.7.6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6.7.7 水性聚氨酯的應用
6.8 結語
第7章 環氧樹脂
7.1 概述
7.1.1 環氧樹脂及其固化物的性能特點
7.1.2 環氧樹脂發展簡史
7.2 環氧樹脂分類
7.2.1 按化學結構分類
7.2.2 按官能團的數量分類
7.2.3 按狀態分類
7.3 環氧樹脂的性質與特性指標
7.3.1 環氧樹脂的性質
7.3.2 環氧樹脂的特性指標
7.3.3 國產環氧樹脂的牌號
7.4 環氧樹脂的固化反應及固化劑
7.4.1 環氧樹脂的固化反應
7.4.2 固化劑
7.5 環氧樹脂的合成
7.5.1 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合成
7.5.2 酚醛型環氧樹脂的合成
7.5.3 部分脂環族環氧樹脂的合成
7.6 新型環氧樹脂固化劑的合成
7.6.1 改性多元胺固化劑的合成
7.6.2 改性雙氰胺潛伏性固化劑的合成
7.6.3 硫醇固化劑的合成
7.6.4 非鹵阻燃型固化劑的合成
7.6.5 微膠囊固化劑的制備
7.7 環氧樹脂的改性
7.7.1 環氧樹脂的增韌改性
7.7.2 環氧樹脂的其他改性
7.8 水性環氧樹脂
7.8.1 水性環氧樹脂的制備
7.8.2 水性環氧樹脂的合成實例
7.8.3 水性環氧樹脂固化劑的合成
7.9 環氧樹脂的應用
7.9.1 防腐蝕環氧塗料
7.9.2 電氣絕緣環氧樹脂塗料
7.9.3 汽車、船舶等交通工具用環氧樹脂塗料
7.9.4 食品容器用環氧樹脂塗料
7.10 結語
第8章 氨基樹脂
8.1 概述
8.1.1 塗料用氨基樹脂的發展簡史
8.1.2 塗料用氨基樹脂的特點
8.1.3 塗料用氨基樹脂的分類
8.2 氨基樹脂的性能
8.2.1 脲醛樹脂的性能
8.2.2 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性能
8.2.3 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性能
8.2.4 共縮聚樹脂的性能
8.3 氨基樹脂的合成原料
8.3.1 氨基化合物
8.3.2 醛類
8.3.3 醇類
8.4 氨基樹脂的合成
8.4.1 脲醛樹脂的合成
8.4.2 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合成
8.4.3 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合成
8.4.4 共縮聚樹脂的合成
8.5 氨基樹脂的應用
8.5.1 丁醚化氨基樹脂的應用
8.5.2 甲醚化氨基樹脂的應用
8.6 結語
第9章 氟樹脂和硅樹脂
9.1 氟樹脂
9.1.1 概述
9.1.2 氟樹脂的合成單體
9.1.3 氟樹脂的合成
9.1.4 氟樹脂的應用
9.2 硅樹脂
9.2.1 概述
9.2.2 硅樹脂的合成單體
9.2.3 硅樹脂的合成原理
9.2.4 硅樹脂的合成
9.2.5 硅樹脂的應用
9.3 結語
第10章 光固化樹脂
10.1 概述
10.2 溶劑型光固化樹脂的合成
10.2.1 不飽和聚酯的合成
10.2.2 環氧丙烯酸酯的合成
10.2.3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10.2.4 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1O.2.5 聚醚丙烯酸酯的合成
10.2.6 純丙烯酸樹脂的合成
10.2.7 環氧樹脂的合成
10.2.8 有機硅低聚物的合成
10.3 水性光固化樹脂的合成
10.3.1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10.3.2 水性環氧丙烯酸酯的合成
10.3.3 水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10.4 光固化樹脂的應用
10.4.1 光固化塗料的其他原料
10.4.2 光固化樹脂的應用領域
10.5 結語
第11章 塗料助劑
11.1 概述
11.2 潤濕分散劑
11.2.1 概述
11.2.2 顏料分散和穩定機理
11.2.3 常用潤濕分散劑
11.2.4 潤濕分散劑在塗料中的應用
11.2.5 潤濕分散劑的性能評價
11.3 流平劑
11.3.1 概述
11.3.2 流平機理
11.3.3 常用流平劑
11.3.4 流平劑的發展趨勢
11.4 消泡劑
11.4.1 概述
11.4.2 泡沫的產生及穩定
11.4.3 消泡機理
11.4.4 常用消泡劑
11.4.5 消泡劑的應用
11.5 光澤助劑
11.5.1 概述
11.5.2 塗料光澤的影響因素
11.5.3 常用消光劑及其使用
11.5.4 增光劑
11.6 流變劑
11.6.1 流體流動模型
11.6.2 流體的主要類型
11.6.3 流變劑的作用機理
11.6.4 常用流變助劑與應用
11.7 增稠劑
11.7.1 概述
11.7.2 增稠劑的作用機理
11.7.3 常用增稠劑與應用
11.8 水性助劑
11.8.1 水性潤濕分散劑
11.8.2 水性消泡劑
11.8.3 成膜助劑
11.8.4 防霉殺菌劑
11.8.5 水性流平劑
11.8.6 緩蝕劑
11.9 結語
第12章 塗料配方設計
12.1 概述
12.2 塗料基本組成
12.2.1 樹脂
12.2.2 溶劑
12.2.3 顏料
12.2.4 助劑
12.3 成膜機理
12.3.1 溶劑揮發和熱熔成膜
12.3.2 乳膠漆的成膜
12.3.3 反應成膜
12.3.4 成膜過程表徵
12.4 顏料體積濃度
12.4.1 顏基比
12.4.2 顏料體積濃度與臨界顏料體積濃度
12.4.3 顏料吸油值
12.4.4 乳膠漆臨界顏料體積濃度
12.4.5 塗膜性能與PVC的關系
12.5 流變學
12.5.1 黏度
12.5.2 黏度的影響因素
12.5.3 塗料流動方程
12.6 塗膜病態防治
12.7 結語
第13章 金屬塗料
13.1 概述
13.2 氨基烘漆
13.2.1 丙烯酸型氨基烘漆
13.2.2 醇酸型氨基烘漆
13.2.3 聚酯氨基烘漆
13.3 單組分自乾漆
13.3.1 醇酸白乾漆
13.3.2 丙烯酸白乾漆
13.3.3 環氧酯白乾漆
13.4 雙組分自乾漆
13.4.1 雙組分聚氨酯自乾漆
13.4.2 雙組分環氧自乾漆
13.5 結語
第14章 建築塗料
14.1 概述
14.2 建築塗料的分類
14.3 乳膠漆
14.3.1 乳膠漆的特點
14.3.2 乳膠漆的組成
14.3.3 乳膠漆的配方設計
14.3.4 乳膠漆的生產工藝
14.3.5 乳膠漆生產工藝探討
14.4 乳膠漆國家標准
14.5 乳膠漆配方
14.5.1 經濟型內牆乳膠漆
14.5.2 高檔內牆乳膠漆
14.5.3 經濟型外牆乳膠漆
14.5.4 高檔外牆乳膠漆
14.5.5 彈性拉毛乳膠漆
14.5.6 水性真石漆
14.5.7 絲光塗料
14.5.8 透明封閉底漆
14.5.9 遮蓋型封閉底漆
14.6 結語
第15章 木器塗料
15.1 概述
15.1.1 木器表面塗裝的目的和要求
15.1.2 木器塗料的分類
15.2 醇酸型木器漆
15.3 丙烯酸白乾木器漆
15.4 聚氨酯木器漆
15.5 不飽和聚酯木器漆
15.6 硝基漆
15.7 光固化木器塗料
15.8 水性木器漆
15.9 結語
第16章 塗料生產設備與工藝
16.1 概述
16.2 塗料生產設備
16.2.1 分散設備
16.2.2 研磨設備
16.2.3 過濾設備
16.2.4 輸送設備
16.3 塗料生產工藝過程
16.3.1 基本工藝
16.3.2 乳膠漆生產工藝
16.3.3 生產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6.4 質量檢驗與性能測試
16.4.1 塗料產品本身的性能
16.4.2 塗料施工性能
16.4.3 塗膜性能
參考文獻
❸ 三聚氰胺樹脂膠粘劑如何使用
三聚氰胺或三聚氰胺尿素與甲醛在催化劑作用下經縮聚反應製得的熱固性膠粘劑。回又答稱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膠粘劑。它包括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膠和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樹脂膠。是一種重要的氨基樹脂。由於它有較大的活性,故在使用時,不加或少加固化劑均可進行加熱固化。
三聚氰胺是一種三氨基化合物,從化學結構來看,它含有與尿素分子相似的基團,因此具有與尿素相似的性能,與甲醛反應生成羥甲基三聚氰胺,再進一步縮聚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其反應過程:
表3三聚氰胺本身熔點較高,製成的膠粘劑固化後交聯度大,故產品的熱穩定性、硬度、耐磨性、耐沸水性、耐化學葯品性等都較好。但是固化後的膠層脆,產品易破裂,純樹脂穩定性差,所以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採用改性三聚氰胺樹脂膠。
三聚氰胺樹脂膠用途廣泛,常用於生產紙質塑料貼面板及室外型人造板等。作為膠粘劑使用,通常是採用三聚氰胺與尿素甲醛共縮聚;三聚氰胺樹脂與脲醛樹脂混合或脲醛樹脂中加入三聚氰胺單體的辦法。其配比與性能的關系如表1、2、3。
❹ 苯代三聚氰胺的用途
用於製取熱固性樹脂、改性樹脂、氨基塗料和塑料、醫葯、農葯和染料。 金屬用塗料 苯三聚氰二胺和三聚氰胺一樣,除了作為特殊化學品的中間體使用之外,大部分與甲醛反應為羥甲基化苯代三聚氰二胺,用作成型材料、層壓用樹脂纖維加工助劑。將羥甲基化苯代三聚氰二胺進一步以醇變性得烷基化物,則成為主要用於金屬的塗料。 裝飾板 將苯三聚氰二胺用作裝飾板是一種最有特色的使用方法。另外,樹脂浸漬紙作為混凝土板材的貼面,可使混凝土板材的表面光滑平整,便於脫模,並具有優良的耐久性。以苯三聚氰二胺樹脂為基礎的熒光顏料,作為聚丙烯、聚乙烯、硬質和軟質聚氯乙烯等樹脂的著色劑以及印刷油墨,用途和需要量也在發展中。苯代三聚氰胺進一步反應製成丁醇醚化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甲醇醚化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它們可以作為烘烤塗料的交聯劑,可與醇酸樹脂、丙烯酸樹脂等混合以製作塗料。另外,苯代三聚氰胺的羥甲基化合物可以和脲醛樹脂、酚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混合製作成型材料。
❺ 苯代三聚氰胺和甲醛的反應溫度是多少
三聚氰胺樹脂的合成通常是在帶有攪拌、 冷凝和加熱裝置的反應釜中先加入 37 %的甲醛,再調節 pH至 7~ 9後加入三聚氰胺,然後緩慢升溫到 60~ 85 開始羥甲醚化反應。
合成三聚氰胺樹脂一般需要經歷 2個階段:第 1階段是加成反應,即三聚氰胺與甲醛在中性或弱鹼性介質中反應生成羥甲基化三聚氰胺單體,該反應是不可逆的放熱反應;第 2階段是縮合反應,在酸性介質中,羥甲基三聚氰胺分子內或分子間通過脫水或脫甲醛生成含亞甲基鍵或二亞甲基醚鍵的化合物(當羥甲基數量少,一般以亞甲基鍵為主;在高羥基樹脂中一般先生成二亞甲基醚鍵,再生成亞甲基鍵)。
不同用途的三聚氰胺樹脂,其合成的工藝路線也不盡相同,即投料比、固含量、 反應速度和反應時間不盡相同。三聚氰胺樹脂合成的反應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