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反滲透設備進入中國幾十年了,現在有人說市場快飽和了,求大神指點,反滲透市場到底還有多大的前景
個人認為反滲透是以後市場的主流,也比較符合我國的國情,所謂的市場飽和,指的是凈水器品牌和凈水器加盟方面的,不是膜配件方面的。
㈡ 反滲透純凈水設備可以應用到哪些行業
反滲透純凈水設備應用廣泛,例如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可適用於住宅區、飯店、賓專館、療養院、屬醫院、屠宰場、辦公樓、學校、礦山、工廠、部隊、旅遊點、風景區、車站、飛機場、海港碼頭等生活污水處理及類似的工業污水處理;一元化氣浮設備,應用於電鍍污水、食品屠宰、印染廢水、生活飲用水及工業污水等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反滲透純凈水設備應用廣泛:
a、工業通用設備:空壓機、製冷機、換熱器、冷卻器等
b、特殊行業應用:食品、制葯、酒類等行業用水設備的防垢、磁化、殺菌滅藻等
c、生活設施領域:各式熱水鍋爐、中央空調、換熱系統、家用中央空調、壁掛鍋爐等
㈢ 東麗反滲透膜的主要用途及特性
東麗反滲透膜技術主要分離對象是分離溶液中的離子范圍。反滲回透法分離過程不需加答熱,沒有相變,具有耗能少,設備體積小,操作簡單,適應性強,應用范圍廣等優點,已成為重要的水處理手段之一。
反滲透膜分離技術是一種實用的水處理技術,反滲透是目前較微細的過濾系統,RO膜可阻擋所有溶質與無機分子及任何分子量大於lOO的有機物,水分子可自由通過R0膜而純化,溶鹽的脫鹽率可達95%,甚至可達到99%。因而反滲透的應用相當廣泛,海水及苦鹹水淡化,家庭飲用水及工業用純水的製造,都逐步採用了東麗TORAY反滲透膜。東麗TORAY反滲透膜
東麗TORAY反滲透膜基本原理及特點
將淡水和鹽水用一種只能透過水而不能透過溶質的半透膜隔開,淡水會自然地透過半透膜至鹽水一側,這種現象稱為滲透。當滲透進行到鹽水一側的液面達到某一高度而產生壓力,從而抑制了淡水進一步向鹽水一側滲透。如果在鹽水一側加上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鹽水中的水份就會從鹽水一側透過半透膜至淡水一側,這一現象稱為反滲透。
㈣ 反滲透法進行海水凈化技術
反滲透技術是當今最先進和最節能有效的膜分離技術。其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由於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小(僅為10A左右),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去除率高達97%-98%)。反滲透是目前高純水設備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脫鹽技術,它的分離對象是溶液中的離子范圍和分子量幾百的有機物;反滲透(RO)、超過濾(UF)、微孔膜過濾(MF)和電滲析(EDI)技術都屬於膜分離技術。
近30年來,反滲透、電滲析、超過濾和膜過濾已進入工業應用,主要應用於電子、化工、食品、制葯及飲用純水等領域。
反滲透工作原理
1.
滲透及滲透壓
滲透現象在自然界是常見的,比如將一根黃瓜放入鹽水中,黃瓜就會因失水而變小。黃瓜中的水分子進入鹽水溶液的過程就是滲透過程。如果用一個只有水分子才能透過的薄膜將一個水池隔斷成兩部分,在隔膜兩邊分別注入純水和鹽水到同一高度。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發現純水液面降低了,而鹽水的液面升高了。我們把水分子透過這個隔膜遷移到鹽水中的現象叫做滲透現象。鹽水液面升高不是無止境的,到了一定高度就會達到一個平衡點。這時隔膜兩端液面差所代表的壓力被稱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與鹽水的濃度直接相關。
2.
反滲透現象和反滲透凈水技術
在以上裝置達到平衡後,如果在鹽水端液面上施加一定壓力,此時,水分子就會由鹽水端向純水端遷移。液劑分子在壓力作用下由稀溶液向濃溶液遷移的過程這一現象被稱為反滲透現象。
如果將鹽水加入以上設施的一端,並在該端施加超過該鹽水滲透壓的壓力,我們就可以在另一端得到純水。這就是反滲透凈水的原理。
反滲透設施生產純水的關鍵有兩個,一是一個有選擇性的膜,我們稱之為半透膜,二是一定的壓力。
簡單地說,反滲透半透膜上有眾多的孔,這些孔的大小與水分子的大小相當,由於細菌、病毒、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和水合離子均比水分子大得多,因此不能透過反滲透半透膜而與透過反滲透膜的水相分離。
在水中眾多種雜質中,溶解性鹽類是最難清除的。因此,經常根據除鹽率的高低來確定反滲透的凈水效果。反滲透除鹽率的高低主要決定於反滲透半透膜的選擇性。目前,較高選擇性的反滲透膜元件除鹽率可以高達99.7%。反滲透海水淡化只是RO反滲透技術應用的一種
㈤ 反滲透膜的原理及效果怎麼樣
反滲透膜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製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滲透技術的核回心構件。反滲透技答術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
而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小,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系統具有水質好、耗能低、無污染、工藝簡單、操作簡便等優點。
反滲透膜應具有以下特徵:(1)在高流速下應具有高效脫鹽率;(2)具有較高機械強度和使用壽命;(3)能在較低操作壓力下發揮功能;(4)能耐受化學或生化作用的影響;(5)受pH值、溫度等因素影響較小;(6)制膜原料來源容易,加工簡便,成本低廉。
㈥ 反滲透膜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反滲透膜用處非常廣泛,很多行業都離不開它。最開始反滲透膜用處比較單一,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反滲透膜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反滲透膜是以脫鹽為目的開發的,對膜的要求也只是為分離無機鹽和水,隨著反滲透膜用途的擴大,目前已達到根據用途對膜的構造進行設計的階段。目前將傳統的中壓膜改為低壓膜或超低壓膜的動向非常活躍,其發展趨勢概括如下:
在脫鹽領域中,對於海水淡化由高壓(5-7 MPa)向超高壓(8-8.5 MPa)。對於鹹水淡化將向脫鹽(地下水、江河水)、廢水處理(工業廢水、城市污水)和超純水(電子工業用水、醫療用水)等三方面發展。對處理壓強將由中壓(3-4 MPa)向低壓(1-2 MPa)甚至超低壓(1 MPa以下)。同時在有用物質濃縮回收領域會有更大的發展。
目前,在海水淡化方面,利用復合膜成功的達到了高脫鹽率。在鹹水淡化方面,目前將傳統的中壓膜改為低壓膜或超低壓膜,並保持脫鹽率不變(或提高),可以說是時代的潮流。
反滲透膜工程應用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反滲透膜膜組器與超濾、微濾、納濾、EDI等組器的有機地組合應用,充分發揮各種膜分離技術的特性,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達到濃縮、分離、提純的目的。
鑒於RO技術的最近進展,在不久的將來,該領域中可望有如下的發展:
一,將開發去除小的氯化物有機分子的聚合物膜。
二, 將開發分離烴混合物的無機RO膜。
三,以動力膜為基礎,將開發出無機和有機混合材料膜。
四,採用更先進的物理方法獲悉膜的結構及膜中的液體的結構。
五,以控制聚合物體球粒的尺寸及球粒中聚合物的密度來控制膜的孔尺寸。
六,聚合物球粒的概念也將被用於復合膜的設計。
七,在膜孔尺寸和聚合物-溶液相互作用基礎上,將發展更精確的傳遞理論。
八,由控制膜孔尺寸和膜溶質相互作用,將開發能將混合溶質分級的膜。
九, 膜污染將被膜的設計及膜組件的設計所控制。
十,RO和其它分離過程的混合分離系統將日益增長的滲入化學工業和有關工業,越來越多的將化學和生物反應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
㈦ RO-反滲透膜主要的用途是什麼。
ro即是反滲透膜
反滲透膜在水處理中主要是用於水質過濾。反滲透RO膜是所有膜過濾系統中精度最高的膜元件,具有極小的孔,能夠去除小至0.1nm的顆粒。RO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就已存在,主要用於海水淡化,如同海水或微鹹水源的飲用水。RO的其他應用包括用於工業應用的過濾工藝用水,例如在印刷工業中,以便維持最佳的設備性能。RO膜非常有效地去除所有離子,無論大小。
1.制葯行業:工藝用水、利劑用水、洗滌用水、注射用水、輸液、針劑、片劑、生化製品,無菌水設備;
2.化學工業:生產用水、廢水處理;
3.電子工業:半導體工業超純水、集成電路清洗用水、配方用水、冶金、銅業、光學、集成電路、硅晶片、顯示管等電子元件沖洗等、電力、熱電行業鍋爐給水;
4.食品工業:配方用水、生產用水、飲用純凈水、飲料、啤酒、白酒等用水海水、苦成水淡化等;
5.電力工業:鍋爐補給水、冷卻水、除氧水、除鹽水、鍋爐水軟化等;
6.飲料工業:配方用水、生產用水、洗滌用水;
7.飲水工程:超純水制備、生活飲用水凈化;
8.石油化工:油田注入水、循環水、石化廢水、污水深度處理;
9.海水淡化:海島地區、沿海缺水地區、船舶、海水油田等生產生活用水;
10.環保領域:電鍍漂洗水中貴重金屬、水的回收,實現零排放或微排放。
㈧ 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日漸成熟 將是未來發展潮流
地球上的水資源約有14.5億立方千米,其中大部分都是鹹水,只有大約2.5%是淡水。這些淡水其中有70%被凍結在南極洲、格陵蘭島等地的冰川中,可被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不到1%。地球表面約70%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但海水又苦又咸,含有多種鹽類,其中大約90%是氯化鈉,也就是食鹽。海水不能直接用於飲用或灌溉農田。這是因為,如果要排出100克海水中的鹽分,人體需要排出150克左右的水,飲用海水並不會補充人體所需的水分,反而會加速脫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吃了太多鹽就感到口渴的原因所在。如果用海水來灌溉農田,會導致燒苗,使土地鹽鹼化。
為了解決淡水短缺的問題,世界上一些國家正在積極開發海水淡化技術,試圖以較低的成本從海洋中獲取淡水資源。海水淡化可以有效地解決沿海地區缺水的問題。海水淡化就是將海水轉化為淡水,是一個大工程,比較復雜,從工藝上看主要包括海水預處理、淡化脫鹽、淡化水後處理等。海水淡化不僅僅是從海水中除去鹽分,淡水也必須調整到pH值大於6.5,即微鹼性,以滿足飲用水標准。
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與工業應用已有半個世紀的 歷史 ,目前全球的海水淡化技術共有20多種,發展中形成了以反滲透膜法和蒸餾法為主要代表的工業技術,但反滲透的比重將越來越大。蒸餾法是種簡單而古老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先把水加熱、煮沸,產生蒸氣,再把蒸氣冷凝形成蒸餾水,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比較消耗能源。反滲透法屬於膜法海水淡化技術,即通過在濃溶液一側施加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壓力,使淡水穿過半透膜從濃溶液側向稀溶液側輸運。反滲透法海水淡化技術經多年發展,因技術成熟、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應用范圍廣、海水淡化規模適中、工程施工時間短等諸多優勢被廣泛應用。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脫鹽率高,單級反滲透系統脫鹽率可穩定在90%以上,雙級反滲透系統脫鹽率可穩定在98%以上,能有效去除細菌等微生物、有機物,以及金屬元素等無機物,出水水質優於其它方法。
海水淡化是重要優質增量水源,對緩解沿海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受政策環境改善、成本降低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海水淡化市場規模正在迅速擴大,海水淡化設備的投資規模也在不斷增長。隨著清潔低碳理念的蓬勃興起,海水淡化註定將成為今後我國水資源利用的主要形式。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海水淡化產業發展。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自然資源部印發《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計劃到2025年,海水淡化關鍵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海水淡化利用的標准體系基本健全,政策機制將更加完善。
㈨ 反滲透膜的發展史
80年代發明的復合膜,由超薄反滲透膜、多孔支撐層、織物增強自疊加而成,透水量極大,除鹽率高達99%,是理想的反滲透膜。反滲透膜在分離小分子有機化合物時也特別有效,因此對有機化工、釀造工業、三廢處理等領域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在21世紀以前,反滲透膜技術都是被國外所壟斷,而中國是直到90年代末期才開始掌握了反滲透膜的生產技術.這個歷史要追述到建國初期,當時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已經意識到海水淡化的前景和將來在社會中的作用。
早在1958年,石松研究員等首先在中國開展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海水淡化研究。而在此前1953年美國C.E.Reid建議美國內務部將反滲透研究列入國家計劃。
隨後1967年,國家科委組織全國海水淡化會戰,組織全國在水處理和分析化學、材料化學、流體力學等各個學科的精英會戰海水淡化。
1970年,會戰主力匯集中國浙江省的杭州市,組織了全國第一個海水淡化研究室。此期間,他們一直用電滲析技術進行海水淡化,研製成功海洋監測專用微孔濾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電滲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興島海水淡化站。一度在海水淡化方面成為世界領軍人物。
1982年,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經中國科協學會部批准在杭州成立。但是,因為經歷了十年浩劫,畢竟還是衰弱下去了,此時,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的全芳香族聚醯胺復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經赫然問世。
1984年,國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研究室為主體,組建國家海洋局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中國開始對膜技術重視了,但是,美國海水淡化用復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經大面積商業化了,投入到了國家和民用中去了。
1992年,國家為了追趕膜方面技術與世界的差距,,國家科委軍頂,以「中心」為依託,組建國家液體分離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開始悄悄研製國產反滲透膜。
直到2001年,「中心」實行集團化分體管理,所轄三個控股的中外合資公司,兩個中資公司和一個研發中心。同年,杭州北斗星膜製品有限公司正式公開問世,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反滲透膜產品,享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由中國製造、具有民族品牌的高性能復合膜元件開始投放市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自主反滲透膜技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