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可控半透膜

可控半透膜

發布時間:2023-01-15 00:58:32

⑴ 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組織工程材料功能分類

1.理想骨組織支架材料的特徵
①生物相容性和表面活性:有利於細胞的黏附,無毒,不致畸,不引起炎症反應,為細胞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微環境,能安全用於人體。
②骨傳導性和骨誘導性:具有良好骨傳導性的材料可以更好地控制材料的降解速度,具有良好骨誘導性的支架材料植入人體後有誘導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向成骨細胞分化並促進其增殖的潛能。
③合適的孔徑和孔隙率:理想的支架材料孔徑最好與正常骨單位的大小相近(人骨單位的平均大小約為223 μm),在維持一定的外形和機械強度的前提下,通常要求骨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孔隙率應盡可能高,同時孔間具備連通孔隙,這樣有利於細胞的黏附和生長,促進新骨向材料內部的長入,利於營養成分的運輸和代謝產物的排出
④機械強度和可塑性:材料可被加工成所需的形狀,並且在植入體內後的一定時間內仍可保持其形狀。
2.常用的骨組織工程支架材料:
人工骨支架材料可分為兩類,即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型。
早期的人工骨支架材料都是非生物降解型的,這類材料有:高聚物(碳素纖維,滌綸,特氟隆),金屬材料(不銹鋼,鈷基合金,鈦合金),生物惰性陶瓷(氧化鋁,氧化鋅,碳化硅),生物活性陶瓷(生物玻璃,羥基磷灰石,磷酸鈣)等。這些材料的特點是機械強度高(耐磨、耐疲功、不變形等,生物惰性(耐酸鹼、耐老化、不降解)。但存在二次手術問題,因此人們開始研究使用可生物降解並具有生物活性的材料,這類材料有纖維蛋白凝膠、膠原凝膠、聚乳酸、聚醇酸及其共聚體、聚乳酸和聚羥基酸類、瓊脂糖、殼聚糖和透明質酸等多糖類。
目前研究和使用的骨組織支架材料是降解材料或降解和非降解材料的結合。 1. 神經支架材料的功能有兩種:
(1) 必須為神經的恢復提供所需的三維空間,即要保證神經導管具有合適的強度、硬度和彈性,使神經具有再生的通道。(2) 要保證其有理想的雙層結構:外層提供必要的強度,為毛細血管和纖維組織長入提供營養的大孔結構;內層則可起到防止結締組織長入而起屏障作用的緊密結構。因此,神經修復所用支架材料一般為:外層是強度大、降解速率慢的可降解材料,內層為具有細胞生長活性的降解材料。用於神經修復的內層材料多為膠原和多糖。目前研究和使用的多為膠原和聚乳酸的復合材料。
理想的人工神經是一種特定的三維結構支架的神經導管,可接納再生軸突長入,對軸突起機械引導作用,雪旺細胞支架內有序地分布,分泌神經營養因子(NTFs)等發揮神經營養作用,並表達CAM、分泌ECM,支持引導軸突出再生。
2. 常用的神經組織工程支架材料:
以往用於橋接神經缺損的神經套管材料有硅膠管、聚四氟乙烯、聚交酯、殼聚糖等。如以硅膠管為外支架,管內平行放置8根尼龍錢作為內支架的「生物性人工神經移植體」。
目前用於人工神經導管研究的可降解吸收材料有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及它們的共聚物等。也有用聚丙烯腈(PAN)和聚氯乙烯(PVC)的共聚物製作神經導管,內壁具有半透膜性質,僅能允許分子量小於50KD的物質通過,使再生軸突能從導管外獲取營養物質和生長因子,並避免纖維疤痕組織的侵入。但因其不能降解,在完成引導再生軸突通過神經缺損段之後,仍將長期留存於體內,有可能對神經造成卡壓。
3.神經支架材料的研究進展
戴傳昌、曹誼林制備了聚羥基乙酸(PGA)纖維支架,其上接種體外培養擴增的雪旺細胞(SC)形成一種組織工程化周圍神經橋接物。沈尊理等則利用生物可吸收纖維PDS作為膠原神經導管內部的三維支架結構,種植雪旺細胞,形成一種人工神經。葉震海、顧立強利用自行研製的PLA管作為外圍的神經導管,以生物可吸收縫線PGA纖維作為內部縱行三維支架結構,種植SC;發現SC可以貼附於PLA管壁、PGA纖維生長,引導再生軸突生長向前。
選擇適宜的生物材料,使SC與生物材料粘附,加入生長因子,對細胞外基質與可降解吸收生物材料經體外培養,在體內預製成類似神經樣SC基膜管結構(眾多縱行中空管狀結構),使人工神經血管化或預制帶血管蒂,並保證SC存活、增殖並有活性,這此將成為今後的研究熱點。 1.血管支架材料特點:
在組織學上,血管壁細胞外基質主要由三層結構組成,其中中膜層有重要的生理意義,主要成分有膠原纖維和彈性蛋白,這種結構賦予血管良好的機械性質和順應性。所以,在設計和製造血管組織工程支架材料時,人們盡可能地模擬
自然血管的細胞外基質的成分、三維結構、生理功能及機械性能。近年血管順應性逐漸受到重視,自然血管和組織工程血管之間順應性的錯配被認為是小口徑血管移植失敗的主要原因。這使小口徑血管血栓形成及內膜增生,導致移植失敗。自然血管和人工血管之間機械性質的不同,導致吻合口處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引起應力集中,增加了血栓的形成和新生內膜的增生。所以,理想的組織工程血管支架材料除了應該具有良好的材料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具有良好的材料一細胞界面及一定的空間三維結構外,還應具有一定的順應性。
2.血管支架材料的類型
最早的外層材料一般為尼龍、聚酯等無紡布或無紡網等。目前,該類材料應用較多的為膠原或明膠蛋白包埋的或表面處理的可降解材料的無紡網,例如:聚乳酸、聚羥基酸和多肽等的無紡布或無紡網等。
3.血管支架材料的研究進展
20世紀50年代問世的Dacron是最早應用的人工血管,由於它對凝血系統有激活作用而只能對大口徑血管有較短的替代作用。以後又開發利用四氟乙烯(PTFE)、聚氨基甲酸乙酯(Poroussegmented Polyurethane)、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等,並通過多種方法改變材料的物理性狀、表面特點,以達到血管植入的要求。
(1)人工材料上打孔,使之形成多微孔結構,一者提高材料的順應性,與自體血管彈性相匹配,二者使用周圍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通過微孔長入內膜層,覆蓋內表面。Alexander.w.Clowes證實60pePTFE移植後形成內皮細胞層,主要依靠周圍毛細血管經微孔處長大,而不是吻合口兩端內皮細胞的延伸生長,(兩端的延伸僅約2cm),並指出完整的內膜層會減少平滑肌的過度增和。Matsuda採用激光在聚氨基甲酸乙酯膜上打孔,促進內皮細胞的爬行覆癧。
(2) 採用各種可降解塗層以減輕血小板及血細胞的粘集,並希望隨著塗層逐步降解,內皮細胞逐步爬行覆蓋。Satoshiniu等採用多聚環氧化合物做交聯劑,在人工血管上形成明膠-肝素塗層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纖維素的形成,同時利於吻合口內膜的長入。Himyukinkito在血管假體內表面塗布硫酸軟骨素(CS)及透明質酸(HA),外表面塗以明膠層,以達到內表面抗血小板、血細胞吸附,外表面吸引周圍組織長入的目的。ArumaN在內膜剝脫的血管周圍放置浸有內皮細胞的明膠海綿,利於內皮細胞的遷移及旁分泌等作用減少內膜的增生。
(3) 人工血管內皮化由於內皮細胞在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分泌血管活性因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人們很早就設想在人工血管內表面形成內皮細胞的襯里,以達到模擬自體管的目的。宿主內皮細胞由吻合口向人工血管內遷徙僅限於吻合口周2cm,而毛細血管通過管壁的長入、循環內皮在人工血管表面的沉積這兩種途徑的原因、機制效果不清,有待進一步研究。於是將新鮮獲取或體外培養的內皮細胞直接種植於人工血管的內表面,成為首選的努力方向。 1.組織工程皮膚以三維支架為載體,通過將細胞種植在支架上而獲得。理想的人工皮膚支架應該同時滿足材料和結構的要求。在材料上:(1)允許細胞在其表面粘附,促進細胞增殖,保留分化細胞的功能;(2)具備降解性,材料及降解產物均無細胞毒性,不會引起炎症;(3)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4)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無疾病傳播風險等特點。在結構上:(1)具備高孔隙率從而為細胞粘附、細胞外基質的再生及細胞擴散提供足夠的空間,孔隙結構可以允許細胞在整個支架上分布,從而促進均質組織形成;(2)應具有三維支架結構,為特定細胞提供結構支撐作用和模板作用,引導組織再生和控制組織結構。
2.目前常用作組織工程皮膚支架材料的天然高分子有甲殼素、殼聚糖、海藻酸鹽、膠原蛋白、葡聚糖、透明質酸、明膠、瓊脂等。因為其本身具有相同或類似於細胞外基質的結構,可以促進細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目前來看,天然材料來源較為廣泛,製作簡單,且價格低廉。但它也存在力學性能較差,抗原性消除不確定,降解速率不宜控制等問題,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
此外聚合物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控的降解速率,力學性能優良,因而被廣泛用作制備組織工程支架材料,常用的有聚乳酸、聚氨酯、聚環氧乙烷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於通過對材料表面的改性而增強它對細胞的粘附性,以及材料的親水性。
聚合物共混是一種為組織工程提供新型理想材料的有效方法,已成為目前組織工程生物材料研究的熱點。近年來提出的復合材料有海藻酸鈉/殼聚糖、膠原/殼聚糖、膠原/瓊脂糖、殼聚糖/明膠、殼聚糖/聚己內酯、聚乳酸/聚乙二醇等體系。 1. 肌腱和韌帶組織工程材料
作為緻密結締組織分別連接著骨骼與肌肉、骨骼與骨骼,它們的高張力強度對
對於介導肢體正常的運動及維持關節的穩定性起關鍵作用。肌腱組織主要包括水(占濕重的55%),蛋白多糖(<1%)、細胞、I型膠原(占乾重的85%)及少量Ⅲ、V、Ⅻ和ⅪV型膠原。韌帶從大體和顯微結構上類似於肌腱,但韌帶代謝更活躍,含有更多的細胞、更高的DNA含量及更多簡化的膠原交聯。肌腱,但韌帶代謝更活躍,含有更多的細胞、更高的DNA含量及更多簡化的膠原交聯。肌腱和韌帶在張力不超過4%的情況下具有較好的彈性,是一種黏滯性材料。
現在採用的天然材料有膠原、殼聚糖、纖維蛋白和脫細胞材料等。
2.角膜組織工程支架材料 角膜組織工程支架材料除了有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基本特徵外還應同時有
一定的透明性、屈光力。對光線散射作用小,可以使光線透過並屈折成像等特性。目前沒有一種材料能完全具備這些特性。現在採用的天然材料有羊膜、膠原、角膜基質殼聚糖殼、以及它們的復合物,合成材料有聚羥基乙酸、合成膠原等。
3.肝、胰、腎、泌尿系統組織工程支架材料
肝、胰、腎、泌尿系統使用的組織工程支架材料主要以天然蛋白、多糖與合
成高聚物復合的可降解材料。例如:用於肝組織工程支架的血纖維蛋白和聚乳酸,用於泌尿系統的聚乙醇酸等。

⑵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公司業務

截止2011年末,中國石化是中國國內第二大油氣生產商。公司油氣勘探開發區塊位於中國東部、西部和南部地區。截至2011年12月31日,擁有297個區塊勘探許可證,探礦權總面積96.68萬平方千米,持有192個區塊開采許可證,采礦權總面積2.03萬平方千米。
2011年,公司全年共新增油氣可采儲量410.73百萬桶油當量,其中新增原油可采儲量280.92百萬桶,新增天然氣可采儲量7788.19億立方英尺。全年共生產原油321.73百萬桶、天然氣5169.4億立方英尺。勝利油田是公司最重要的原油生產基地,2011年共生產原油194.11百萬桶。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剩餘油氣可采儲量為3966.21百萬桶油當量,其中原油2848.10百萬桶,天然氣67086.80億立方英尺。
2011年底,公司啟動了勝利油田、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非常規油氣增儲上產五大會戰。
2016年1月6日,中石化集團宣布,其部署在北部灣海域的「潿四井」已於1月5日順利完成兩層含油層測試,並試獲高產油氣流,日產油氣超過千噸。其中對目的 層段第一層測試,獲得日產自噴高品質原油1458立方米(約等於1264噸)、天然氣7.18萬立方米,第二層試獲日產自噴高品質原油1349立方米(約 等於1184噸)、天然氣7.6萬立方米,創中石化海域油氣勘探單井最高紀錄,也是近十年來國內罕見的高產測試探井,給北部灣海域未來的勘探突破帶來了新希望。
公司2009-2011年勘探及開采生產營運情況: 2011年2010年2009年2011年較2010年同比變動(%)原油產量(百萬桶) 321.73327.85327.62(1.9)其中:中國303.37302.18301.150.3非洲18.3625.6726.47(28.5)天然氣產量(十億立方英尺)517.07441.39299.0117.1油氣當量產量(百萬桶油當量)407.89401.42377.451.6剩餘原油探明儲量(百萬桶)28482,8882,920(1.4)剩餘天然氣探明儲量(十億立方英尺)67096,4476,7394.1剩餘油氣探明儲量(百萬桶油當量)39663,9634,0430.12013年,公司全年新增常規油氣礦權區塊20個、面積9萬平方千米,新增列頁岩氣礦權區塊15個、面積4.9萬平方千米。新增石油經濟可采儲量4414萬噸、替代率100.8%;新增天然氣經濟可采儲量109億立方米、替代率64%。
2013年,公司全年生產原油4378萬噸,上產60萬噸;生產天然氣187億立方米(含頁岩氣1.4億立方米),上產18億立方米。新建原油產能519萬噸、天然氣產能24.4億立方米(不含頁岩氣)。 油品煉制 截止2011年末,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煉制商,也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品生產商,石油煉制能力位居世界第二,主要產品有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等。三個煉化企業集群主要分布於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和華北等中國經濟最活躍、最發達的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市場需求旺盛,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2011年底,中國石化一次加工能力達2.47億噸。
公司2009年-2011年煉油生產情況: 2011年2010年2009年2011年較2010年同比變動(%)成品油總經銷量(百萬噸)217.37 211.13 186.58 3.0 汽、柴、煤油產量(百萬噸)128.00 124.38 113.69 2.9 其中:汽油(百萬噸)37.10 35.87 34.43 3.4 柴油(百萬噸)77.17 76.09 68.86 1.4 煤油(百萬噸)13.73 12.42 10.39 10.5 化工輕油產量(百萬噸)37.38 35.00 26.87 6.8 輕質油收率(%)76.08 75.79 75.54 提高0.29個百分點 綜合商品率(%)95.09 94.83 94.53 提高0.26個百分點 2013年,公司全年累計加工原油2.34億噸,增長4.8%;生產成品油1.41億噸,增長5.2%;生產化工輕油3823萬噸,增長4.9%。
通過優化生產方案,調整工藝操作,增產汽油、航煤、瀝青等高價值產品,減產柴油、商品重油、石油焦等低附加值產品,取得顯著成效。生產汽油4594萬噸,增長11.8%,超加工量增幅7個百分點。生產航煤1743萬噸,增長16.1%,超加工量增幅11.4個百分點。生產瀝青772萬噸,增長24.0%,超加工量增幅19.1個百分點。生產柴油7748萬噸,降低0.4%,低於加工量增幅5.2個百分點。生產石油焦1380萬噸,增長1.8%,低於加工量增幅3個百分點。
2013年4月24日,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在上海虹橋機場成功試飛。2014年2月12日,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向中國石化頒發1號生物航煤技術標准規定項目批准書(CTSOA)。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獲得適航許可,這是中國生物航煤事業的新發展、新突破,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後第4個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中國石化成為國內首家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企業。 油品銷售 中國石化油品銷售主要市場涵蓋除台灣省外的中國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
中國石化成品油銷售網路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一是中國石化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及在主要市場內的下屬4個大區分公司,承擔著中國石化成品油資源的統一平衡、運輸協調和直屬銷售企業以及專項用戶的成品油供應任務;二是省級石油分公司(含香港公司)及所屬的區域(地市)公司組成的銷售網路;三是中國石化在全國范圍內與其他成品油經營單位合資組建以及採取特許加盟方式建立的銷售網路。
截止2011年末,公司擁有加油站30121座,其中特許經營加油站15座。
2011年,公司境內成品油銷量達到1.51億噸,同比增長7.6 %。
公司2009年-2011年營銷及分銷營運情況 2011年2010年2009年2011年較2010年同比變動(%)原油加工量(百萬噸)162.32 149.23 130.32 8.8 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百萬噸)151.16 140.49 124.02 7.6 其中:零售量(百萬噸)100.24 87.63 78.90 14.4 直銷量(百萬噸)33.22 32.40 25.61 2.5 批發量(百萬噸)17.70 20.47 19.52 (13.5) 單站年均加油量(噸/站)3,330 2,960 2,715 12.5 於2011年12月31日 於2010年12月31日 於2009年12月31日 本報告年末比上年度年末變動(%) 中國石化品牌加油站總數(座)30,121 30,116 29,698 0.02 其中:自營加油站數(座)30,106 29,601 29,055 1.7 特許經營加油站數(座)15 515 643 (97.1) 截止2011年底,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石化產品生產商和經銷商,石化生產廠遍布中國東部、中部及南部等經濟、市場發達地區,生產和銷售各類石化產品,包括中間石化產品、合成樹脂、合纖原料及聚合物、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和化肥。本公司的石化產品生產與本公司的煉油業務實現上下游一體化,化工原料(如石腦油)主要由本公司各煉油生產企業提供。本公司絕大部分石化產品均在中國國內市場銷售。
截止2011年底,公司主要化工產品產能(含當年新建及擴能改造裝置)、產量、市場佔有率如下:
乙烯生產企業13家,其中合資公司4家,年末生產能力942.5萬噸,實際生產乙烯989.4萬噸。合成樹脂生產企業30家,年末生產能力1298.86萬噸,當年產量1365.2萬噸,合成樹脂國內市場佔有率為22.05%;合成橡膠生產企業5家,裝置生產能力93萬噸,當年生產合成橡膠99萬噸,國內市場佔有率為25.1%。合成纖維單體及聚合物生產企業15家,裝置生產能力928.64萬噸,當年生產合成纖維原料及聚合物938萬噸,國內市場佔有率為20.33%。合成纖維生產企業8家,滌綸、腈綸、錦綸、丙綸纖維裝置生產能力153.46萬噸,當年生產合成纖維共138.8萬噸,國內市場佔有率為4.76%。
公司2009年-2011年化工主要產品產量 單位:千噸 2011年2010年2009年2011年較2010年同比變動(%)乙烯9,894 9,059 6,713 9.2 合成樹脂13,652 12,948 10,287 5.4 合成橡膠990 967 884 2.4 合成纖維單體及聚合物9,380 8,864 7,798 5.8 合成纖維1,388 1,393 1,302 -0.4 2013年,公司全年生產乙烯998萬噸,乙烯高附加值產品收率增加0.24%,乙烯能耗降低3.95千克標油/噸。 天然氣 2013年,公司全年銷售天然氣168.4億立方米、增長9.4%;全年銷售車用天然氣10億立方米,增長67.5%。 成品油 2013年,公司全年實現成品油經營量1.80億噸,增長4.0%;境內成品油經營量1.65億噸,增長3.8%,其中零售量1.14億噸,自營加油站數量達到3.05萬座;境外(香港地區)成品油經營量1457萬噸,增長2.9%。
截至2013年底,公司保有中國石化品牌加油站30536座,較上年底減少300座;其中自有加油站30523座,較上年底減少300座。單站加油量提高5.97%。 非油品 2013年,公司全年非油品營業收入達133.5億元,增長21.4%。
繼續以易捷便利店為核心,常態促銷與主題營銷相結合,增強「易捷」吸引力,全年進店率達4.1%,增長1.9個百分點。精選地方特色商品;大力推廣自主品牌產品;推廣柴油車尾氣處理液,降低柴油車尾氣排放;加快洗車網點的開發和建設,新建和改造300座統一形象的洗車點。 燃料油 2013年,公司全年實現經營量2027萬噸,同比略有增長。 其他煉油產品 液化氣統一銷售順利實施,全年工業氣比率達37.4%,提高11.7個百分點。
瀝青市場佔有率保持國內領先,高鐵乳化瀝青、硬質瀝青、溫拌瀝青、改性瀝青等瀝青差異化、高端產品不斷擴大。全年瀝青銷量增長21.5%。
全年潤滑油實現經營總量203.6萬噸,增長28%;基礎油第三方貿易65萬噸;工業油銷量實現24萬噸,增長12%。潤滑油市場開拓取得成效,在航天、航空、遠洋、高鐵等高端領域應用合作取得突破,新增大客戶68個,規模客戶2300多家。 化工產品 2013年,公司全年完成化工產品經營總量5823萬噸,增加388萬噸、增長7.1%。 催化劑 2013年,公司全年銷售各類催化劑14.7萬噸。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及時調整優化營銷策略,提升市場掌控能力,國內銷量再創新高,達13萬噸,增長11.1%。 境外油氣勘探開發 2013年,公司全年實現權益油氣產量3871萬噸油當量,增長33.3%。
探井、評價井成功率分別達到54.3%和80%,在巴西深海、哈薩克、安哥拉等項目勘探成果突出,阿根廷、安第斯、Addax等項目滾動勘探增儲顯著,為下步勘探部署和國際化經營油氣生產奠定儲量基礎。
2013年,公司成功收購阿帕奇埃及資產1/3權益、美國Chesapeake公司MS頁岩資產部分權益,簽署安哥拉31區塊10%權益收購協議;開展資本運作及資產處置工作,順利將俄羅斯UDM、哈薩克CIR和哥倫比亞聖湖能源等項目權益注入石化股份公司,向台灣中油轉讓緬甸D區塊30%權益,適時退出部分資源勘探潛力有限的項目。 境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 2013年,公司全年在沙特新簽14部鑽機服務合同,合同額14.8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國石化中標單個合同額最大的海外鑽修井項目;成功簽署墨西哥EBANO油田綜合服務激勵型項目合同,合同期30年。全年新簽合同額46億美元,完成合同額29億美元。海外員工總數27208人,其中中方員工7298人、外籍員工19910人。 境外煉化合資合作 境外煉化投資合作項目穩步推進,沙特延布煉廠項目、阿聯酋富查伊拉和印尼巴淡島倉儲項目按計劃施工建設。俄羅斯西布爾丁腈橡膠項目完成交割。中國石化潤滑油新加坡項目竣工投產。對南非、巴西、柬埔寨等煉油項目開展聯合境外煉化合資合作可行性研究。與蒙古國政府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研究蒙古國煤制氣項目的可行性,跟蹤天然氣富集國家的天然氣化工項目合作機會。與一些國家石油石化公司探討以中國石化自有技術為主的化工項目。 境外煉化工程技術服務 2013年,公司全年在境外執行項目共25個,其中EPC總承包項目9個,施工類項目16個,國際項目執行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年新簽合同額34.59億美元,完成合同額11.45億美元。在境外執行項目管理和作業人員13792人,其中中國石化員工1481人,國內僱傭及分包人員6526人,國外僱傭及當地分包人員5785人。 境內合資合作 2013年,公司先後成立了中韓(武漢)石化有限責任公司、茂名石化巴斯夫有限公司、茂名新金明石油有限公司、重慶愛維化工有限公司4家中外合資企業,上海高橋丁腈橡膠項目、揚子石化苯酚丙酮合資項目、揚子石化碳九樹脂合資項目、九江空分合資項目等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實質性推動了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進展。
2013年,公司與國內企業的合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先後成立了南京實華油運船務有限公司、中國石化潤滑油山東有限公司等中中合資公司,境內合資合作取得積極進展。 國際貿易 全年進口原油18971萬噸,原油第三方貿易9500萬噸。全年出口成品油798萬噸,增長46.4%,成品油第三方貿易1842萬噸。
全年實現設備材料、石化產品等國際貿易額31.3億美元,增長14.7%。
全年實現化工產品進出口和第三方貿易量832萬噸,增長4.4%。
催化劑銷售方面,聚烯烴催化劑首次出口美國,乙苯脫氫催化劑規模進入台灣,銀催化劑首次實現出口,產品穩定供應大的國際石油石化公司,出口銷售收入與上年基本持平。
燃料油優化資源采購,嚴格控製成本,努力擴大海外業務,經濟效益良好,全年完成國際化經營銷量617萬噸。 地球物理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技術體系—— I 技術體系, 主要包括:精細地震勘探( I - F i n e)、復雜地區復雜油氣藏勘探( I - C o m p lex)、油藏地球物理(I-Rese r v o i r ) 、海洋地球物理勘探( I - O f f s h o r e ) 和非常規資源勘探(I-Unconventional)、實驗地球物理(I-Experiment)、地球物理裝備( I - E q u i p m e n t ) 、地球物理軟體(I-πframe)。首次應用可控震源高效同步滑動掃描採集技術,創國內可控震源施工平均、日產、時效3項最高紀錄。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已形成。井身結構優化、高效破岩工具、欠平衡鑽井、精細控壓鑽井、捷聯式自動垂鑽、復合鑽進、防氣竄固井、高壓井控等復雜深井超深井優快鑽完井關鍵技術已成龍配套。
鑽井提速提效技術效果顯著。通過推廣應用孕鑲金剛石鑽頭+渦輪鑽井技術、扭力沖擊器+PDC鑽頭技術、氣體鑽井等鑽井提速技術,提升了技術效果。
油田化學劑產品研發應用效果明顯。高性能水基鑽井液體系達國內先進水平;油基鑽井液體系逐步完善,基本滿足現場要求。低密度、超高密度、微膨脹和韌性水泥漿體系已經成熟。
非常規頁岩氣井的鑽井技術得到很大發展。形成了頁岩氣長井段水平井鑽井、油基鑽井液、彈塑性水泥漿固井等工程配套技術。
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頁岩氣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初步配套,採用水力泵送橋塞射孔聯作技術在涪陵焦石壩地區成功應用16口井,投產13口井,平均單井日產氣15萬立方米以上,為中國石化頁岩氣勘探開發的突破做出了特殊貢獻。
測井儀器研製取得明顯進步。在高溫小井眼井下儀器、高抗硫產氣剖面井下儀器研製上取得成功,有力支撐了開窗側鑽井及普光氣田開發配套的生產需要;水平井分段壓裂配套射孔技術取得明顯進步。同時,快速平台測井、八扇區水泥膠結測井、泵出存儲式測井等成熟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在提速提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錄井技術及復雜儲層綜合評價取得新進展。在拉曼激光氣體檢測、基於半透膜的油氣在線檢測技術上完成多口井的應用,對油氣實時發現及定量評價形成支撐。復雜儲層尤其是頁岩氣的綜合評價能力進一步提升,建立了不同地區的頁岩油氣參數計算模型及有利儲集段的識別和分類標准,為泥頁岩油氣資源評價如焦石壩儲量申報等提供了技術支撐。
海洋工程建設技術取得新進展。「勝利902」鋪管船建造工程獲全國優秀焊接工程一等獎,東海合作區塊海洋工程設計和建造技術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石油機械裝備新產品研發應用取得新成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3000型成套壓裂裝備研製及應用示範工程」項目主體研究工作全面完成,參與涪陵頁岩氣井壓裂現場試驗獲得圓滿成功。等壁厚螺桿鑽具技術質量實現突破,針對涪陵頁岩氣示範區開發個性化鑽頭與螺桿鑽具,提速提效成效顯著。連續油管和不壓井作業設備研製成功;RDS壓縮機技術和質量不斷改進,11台6RDS壓縮機組在大牛地氣田順利投產。

⑶ 固定化酶具有的性質

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
不溶於水的酶。是用物理的或化學的方法使酶與水不溶性大分子載體結合或把酶包埋在水不溶性凝膠或半透膜的微囊體中製成的。酶固定化後一般穩定性增加,易從反應系統中分離,且易於控制,能反復多次使用。便於運輸和貯存,有利於自動化生產。固定化酶是近十餘年發展起來的酶應用技術,在工業生產、化學分析和醫葯等方面有誘人的應用前景。
固定化酶的研究始於1910年,正式研究於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已在全世界普遍開展。酶的固定化(Immobilization
of
enzymes)是用固體材料將酶束縛或限制於一定區域內,仍能進行其特有的催化反應、並可回收及重復利用的一類技術。與游離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專一及溫和的酶催化反應特性的同時,又克服了游離酶的不足之處,呈現貯存穩定性高、分離回收容易、可多次重復使用、操作連續可控、工藝簡便等一系列優點。固定化酶不僅在化學、生物學及生物工程、醫學及生命科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異常活躍,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的應用,而且因為具有節省資源與能源、減少或防治污染的生態環境效應而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
固定化酶的制備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物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包埋法等。物理法固定酶的優點在於酶不參加化學反應,整體結構保持不變,酶的催化活性得到很好保留。但是,由於包埋物或半透膜具有一定的空間或立體阻礙作用,因此對一些反應不適用。化學法是將酶通過化學鍵連接到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載體上,使用偶聯劑通過酶表面的基團將酶交聯起來,而形成相對分子量更大、不溶性的固定化酶的方法.

⑷ 固定化酶具有的性質

酶的穩定性高,易從反應系統中分離,且易於控制,能反復多次使用,便於運輸和貯存,有利於自動化生產。

⑸ 原生質層是相當於一個半透膜,可半透膜無選擇性,選擇透過性膜才有選擇性,怎麼解釋啊,多謝了!

半透膜無生物活性,膜上孔的直徑大小決定了物質的進出,無選擇性,直徑小於其回孔的直徑的物質就可以出入;而原答生質層由於含有細胞膜和液泡膜,它對物質的控制就不只是看出入物質的大小了,有些小分子和離子是否能出入,還要看膜上是否有相應的載體,這樣就體現了選擇透過性膜的選擇透過性了。

閱讀全文

與可控半透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造紙污水處理污泥 瀏覽:226
雲煙win過濾嘴顏色 瀏覽:179
一般飲水機的絕緣值多少 瀏覽:389
超濾和反滲透怎麼一起用 瀏覽:675
凈水機如何不堵水 瀏覽:358
反滲透預處理罐體計算 瀏覽:290
天正怎麼標注污水井標高 瀏覽:27
甲生產的污水流入 瀏覽:803
小松空調濾芯在什麼地方 瀏覽:411
洗衣機除垢劑自製 瀏覽:973
純凈水茶為什麼顏色淡 瀏覽:449
廢水硫酸根檢測值單位 瀏覽:991
泉衛士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瀏覽:776
西安市農村污水處理方案及設備 瀏覽:868
空氣凈化器怎麼除去二手煙 瀏覽:553
聊城洗衣機除垢劑銷售 瀏覽:943
魚粉廢水 瀏覽:488
福島污水或損人類DNA床陽地 瀏覽:587
兒童鼻炎睡覺用什麼凈化器好 瀏覽:604
飲水機熱水膽水銹怎麼清理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