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分子直徑是0.4納米,大於重金屬離子的直徑,飲水機所宣傳的反滲透膜如何過濾重金屬
你可能存在2個誤區,其一金屬離子在水溶液中大部分都不是單獨的離子,而版是水合金屬離子(權多個水分子合1個金屬離子呀),所以你不要以為「怎麼可能過濾了大的水分子而截留下小的金屬離子」。
其二反滲透膜其過濾作用只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膜是有選擇性的,選擇性的依據不只是分子大小,還有膜表面的溶解-擴散和優先吸附-毛細孔流等。
從反滲透過程的傳質機理及模型來說,主要有三種模型學說:
一、現象學模型二、溶解-擴散模型 三、優先吸附-毛細孔流模型 四、摩擦模型 五、孔道模型
這5個模型都有不好解釋的地方,都不是很完善。
你可以看看《膜分離技術基礎》《反滲透過程的傳質機理及模型》
❷ 依據其孔徑的不同(或稱為截留分子量),可將膜分為微濾膜、超濾膜、鈉濾膜和反滲透膜。
膜是一種高分子材料,依據孔徑的不同分為反滲透膜、納濾膜、超濾膜、微濾膜。反滲內透膜的過容濾孔徑為0.0001微米到無孔膜,納濾膜的過濾孔徑在0.001-0.0001微米之間,超濾膜的過濾孔徑在0.01-0.001微米之間,微濾膜的過濾孔徑在0.01-10微米
❸ 反滲透膜分離技術具有哪些特點
1. 在常抄溫不發生相變化的條件下,可以對溶質和水進行分離,適用於對熱敏感物質的分離、濃縮,並且與有相變化的分離方法相比,能耗低
2. 雜質去除范圍廣,不僅可以去除溶解的無機鹽類,而且還可以去除各類有機物雜質
3. 脫鹽率高
4. 由於只是利用壓力作為膜分離的推動力,因此分離裝置簡單,易操作、控制和維護
5. 反滲透膜對進水水質有一定的要求,如:濁度、污染密度指數和余氯等。在深圳恆通源看到的
❹ 家用反滲透純水機的工作原理
1、前處理 前處理是對原水進行初級凈化,為反滲透膜提供水源。其主要作用是保護反滲透膜。前處理必須具備的兩級濾芯:沉澱濾芯、活性碳濾芯。前置活性碳芯不僅能去除原水中的異嗅、異味,還可對水的濁度、色度、有機物、鐵、酚、F、As、Hg、Al、CHCl3、CCL4、余氯等具有明顯降低作用。通過去除自來水中余氯,可防止氧化性極強的氯對反滲透膜的損壞。前處理還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樹脂濾芯,降低原水的硬度,防止反滲透膜表面結垢。
2、純水機RO膜是具有選擇性分離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選擇性分離實現料液的不同組分的分離、純化、濃縮的過程稱作膜分離。它與傳統過濾的不同在於,膜可以在分子范 圍內進行分離,並且這過程是一種物理過程,不需發生相的變化和添加助劑。膜的孔徑一般為微米級,依據其孔徑的不同(或稱為截留分子量),可將膜分為微濾 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根據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還只有微濾級別的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屬膜。有機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纖維素、芳香族聚醯胺、聚醚碸、聚氟聚合物等等。 膜分離過程:膜是每一膜過程的核心部件,它可以看成是兩相之間一個具有透過選擇性的屏障,或看作兩相之間的界面,膜分離過程可由原料或上游, 滲透物或下游。原料混合物中某一組分可以比其他組分更快的通過膜而傳遞到下游側,從而實現分離。 純水機的後處理可採用活性碳濾芯、紫外線滅菌燈等。
後置活性碳濾芯的作用是將反滲透膜製造的純水進行深度處理,去除水中揮發性有機物、氣味、改善純凈水的口感。尤其是使用壓力式儲水桶的純水機,後置活性碳能有效去除儲水桶產生的橡膠味。
紫外線滅菌燈經常在高檔純水機上使用,可防止純凈水被二次污染。
4、增壓泵和控制系統
由於反滲透膜需要0.4-0.8MPa的原水壓力,所以純水機凈水系統必須加裝專門的增壓泵。增壓泵一般採用24V直流電源,由水位開關或壓力開關進行控制。
❺ 超濾、微濾、納濾的過濾標準是多少
1.超濾膜(UF):過濾精度在0.001-0.1微米。是一種利用壓差的膜法分離技術,可濾除水中的鐵銹、泥沙、懸浮物、膠體、細菌、大分子有機物等有害物質,並能保留對人體有益的一些礦物質元素。是礦泉水、山泉水生產工藝中的核心部件。超濾工藝中水的回收率高達95%以上,並且可方便的實現沖洗與反沖洗,不易堵塞,使用壽命相對較長。
2.微濾(MF):過濾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見的各種PP濾芯,活性碳濾芯,陶瓷濾芯等都屬於微濾范疇,用於簡單的粗過濾,過濾水中的泥沙、鐵銹等大顆粒雜質,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細菌等有害物質。濾芯通常不能清洗,為一次性過濾材料,需要經常更換。① PP棉芯:一般只用於要求不高的粗濾,去除水中泥沙、鐵銹等大顆粒物質。② 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異色和異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細菌,對泥沙、鐵銹的去除效果也很差。③ 陶瓷濾芯:最小過濾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3.納濾(NF):過濾精度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脫鹽率比反滲透低,也是一種需要加電、加壓的膜法分離技術,水的回收率較低。也就是說用納濾膜制水的過程中,一定會浪費將近30%的自來水。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於工業純水製造。
4.反滲透(RO):過濾精度為0.0001微米左右,可濾除水中的幾乎一切的雜質(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許水分子通過。一般用於純凈水、工業超純水、醫葯超純水的製造。反滲透技術需要加壓、加電,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適合大量生活飲用水的凈化。
❻ 反滲透膜的性能指標
經常有客戶問到在我們選擇反滲透RO膜需要考慮哪些性能指標。通常分為三個:脫鹽率、產水量、回收率。
1.RO反滲透膜的脫鹽率和透鹽率
RO反滲透膜元件的脫鹽率在其製造成形時就已確定,脫鹽率的高低取決於反滲透RO膜元件表面超薄脫鹽層的緻密度,脫鹽層越緻密脫鹽率越高,同時產水量越低。反滲透膜對不同物質的脫鹽率主要由物質的結構和分子量決定,對高價離子及復雜單價離子的脫鹽率可以超過99%,對單價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氯離子的脫鹽率稍低,但也可超過了98%(反滲透膜使用時間越長,化學清洗次數越多,反滲透膜脫鹽率越低)對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脫除率也可過到98%,但對分子量小於100的有機物脫除率較低。
反滲透膜的脫鹽率和透鹽率計算方法:
RO膜的鹽透過率=RO膜產水濃度/進水濃度×100%
RO膜的脫鹽率=(1–RO膜的產水含鹽量/進水含鹽量)×100%
RO膜的透鹽率=100%–脫鹽率
2.RO反滲透膜的產水量和滲透流率
RO膜的產水量——指反滲透系統的產水能力,即單位時間內透過RO膜的水量,通常用噸/小時或加侖/天來表示。
RO膜的滲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滲透膜元件產水量的重要指標。指單位膜面積上透過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侖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過高的滲透流率將導致垂直於RO膜表面的水流速加快,加劇膜污染。
3.RO反滲透膜的回收率
RO膜的回收率——指反滲透膜系統中給水轉化成為產水或透過液的百分比。依據反滲透系統中預處理的進水水質及用水要求而定的。RO膜系統的回收率在設計時就已經確定。
(1)RO膜的回收率=(RO膜的產水流量/進水流量)×100%
(2)反滲透(納濾)膜組件的回收率、鹽透過率、脫鹽率計算公式如下:
反滲透膜組件的回收率= RO膜組件產水量/進水量×100%
反滲透膜組件的鹽分透過率=RO膜組件產水濃度/進水濃度×100%
❼ RO反滲透為什麼只能水分子通過化學污染呢
滲透就是低濃度溶液中水在滲透壓的作用下通過滲透膜進入了濃度相對較回高的濃溶液側,植答物根部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就是通過滲透作用實現的。
反滲透就是滲透的反作用,要實現反滲透必要地條件就是滲透膜,在濃水側施加高壓(高於滲透壓),水分則從濃水側進入淡水側,這樣就實現了水的凈化作用。
現在的反滲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如醋酸纖維素膜、芳香族聚醯肼膜、芳香族聚醯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徑一般在0.5~10nm之間,可以截留所有可溶性鹽和分子量大於100的物質,截留下來的隨濃水排掉。
RO膜也就反滲透膜的過濾精度是相當高的,一般化學污染物都能去除,但是它也是很脆弱的,運行條件也是非常苛刻的,比如說陶氏聚醯胺復合膜,市政自來水中活性氯會氧化膜表面早成膜的老化。所以水處理工程當中在RO之前都要加上預處理,包括石英砂過濾、活性炭過濾,微濾或者超濾等等。
原創,多指教!
❽ ro反滲透膜 和 超濾膜的區別
反滲透膜是最精細的一種膜分離產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鹽份及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同時允許水分子通過。反滲透膜廣泛應用於海水及苦鹹水淡化、鍋爐補給水、工業純水及電子級高純水制備、飲用純凈水生產、廢水處理和特種分離等過程。 超濾膜每米長的超濾膜絲管壁上約有60億個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徑只允許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通過,而最小細菌的體積都在0.02微米以上,因此細菌以及比細菌體積大得多的膠體、鐵銹、懸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機物等都能被超濾膜截留下來,從而實現了凈化過程。
❾ 膜分離技術的實質是什麼
膜分離技術是用半透膜作為選擇障礙層、在膜的兩側存在一定量的能量差作為動力,允許某些組分透過而保留混合物中其他組分,各組分透過膜的遷移率不同,從而達到分離目的的技術。
膜是具有選擇性分離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選擇性分離實現料液的不同組分的分離、純化、濃縮的過程稱作膜分離。它與傳統過濾的不同在於,膜可以在分子范圍內進行分離,並且這過程是一種物理過程,不需發生相的變化和添加助劑。膜的孔徑一般為微米級,依據其孔徑的不同(或稱為截留分子量),可將膜分為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根據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屬膜,其過濾精度較低,選擇性較小。有機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纖維素、芳香族聚醯胺、聚醚碸、聚氟聚合物等等。錯流膜工藝中各種膜的分離與截留性能以膜的孔徑和截留分子量來加以區別,下圖簡單示意了四種不同的膜分離過程:(箭頭反射表示該物質無法透過膜而被截留):
微濾(MF) 又稱微孔過濾,它屬於精密過濾,其基本原理是篩孔分離過程。微濾膜的材質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有機聚合物有醋酸纖維素、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碸、聚醯胺等。無機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屬等。鑒於微孔濾膜的分離特徵,微孔濾膜的應用范圍主要是從氣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細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達到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對於微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膜的孔徑來表徵,通常孔徑范圍在0.1~1微米,故微濾膜能對大直徑的菌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可作為一般料液的澄清、保安過濾、空氣除菌。
超濾(UF) 是介於微濾和納濾之間的一種膜過程,膜孔徑在0.05um至1000um分子量之間。超濾是一種能夠將溶液進行凈化、分離、濃縮的膜分離技術,超濾過程通常可以理解成與膜孔徑大小相關的篩分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當水流過膜表面時,只允許水及比膜孔徑小的小分子物質通過,達到溶液的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對於超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准有機物的截留分子量來表徵,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0~300000,故超濾膜能對大分子有機物(如蛋白質、細菌)、膠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廣泛應用於料液的澄清、大分子有機物的分離純化、除熱源。
納濾(NF) 是介於超濾與反滲透之間的一種膜分離技術, 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圍內,孔徑為幾納米,因此稱納濾。基於納濾分離技術的優越特性,其在制葯、生物化工、 食品工業等諸多領域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對於納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准NaCl、MgSO4、CaCl2溶液的截留率來表徵,通常截留率范圍在60~90%,相應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1000,故納濾膜能對小分子有機物等與水、無機鹽進行分離,實現脫鹽與濃縮的同時進行。
反滲透(RO) 是利用反滲透膜只能透過溶劑(通常是水)而截留離子物質或小分子物質的選擇透過性,以膜兩側靜壓為推動力,而實現的對液體混合物分離的膜過程。反滲透是膜分離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具有產水水質高、運行成本低、無污染、操作方便運行可靠等諸多優點 ,而成為海水和苦鹹水淡化,以及純水制備的最節能、最簡便的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醫葯、電子、化工、食品、海水淡化等諸多行業。反滲透技術已成為現代工業中首選的水處理技術。
反滲透的截留對象是所有的離子,僅讓水透過膜,對NaCl的截留率在98%以上,出水為無離子水。反滲透法能夠去除可溶性的金屬鹽、有機物、細菌、膠體粒子、發熱物質,也即能截留所有的離子,在生產純凈水、軟化水、無離子水、產品濃縮、廢水處理方面反滲透膜已經應用廣泛。
膜分離的基本工藝原理是較為簡單的(參見下圖)。在過濾過程中料液通過泵的加壓,料液以一定流速沿著濾膜的表面流過,大於膜截留分子量的物質分子不透過膜流回料罐,小於膜截留分子量的物質或分子透過膜,形成透析液。故膜系統都有兩個出口,一是迴流液(濃縮液)出口,另一是透析液出口。在單位時間(Hr)單位膜面積(m2)透析液流出的量(L)稱為膜通量(LMH),即過濾速度。影響膜通量的因素有:溫度、壓力、固含量(TDS)、離子濃度、黏度等。
膜分離操作基本工藝流程:
由於膜分離過程是一種純物理過程,具有無相變化,節能、體積小、可拆分等特點,使膜廣泛應用在發酵、制葯、植物提取、化工、水處理工藝過程及環保行業中。對不同組成的有機物,根據有機物的分子量,選擇不同的膜,選擇合適的膜工藝,從而達到最好的膜通量和截留率,進而提高生產收率、減少投資規模和運行成本。
❿ 反滲透 超濾 微孔過濾 納米過濾有哪些異同點
你是做水處理設備的嗎?還是做實驗室的。
微濾膜:能截留0.1-1 微米之間的顆粒。微濾膜允許大分子和溶解性固體(無機鹽)等通過,但會截留住懸浮物、細菌及大分子量膠體等物質。微濾膜的運行壓力一般為0.7-7bar。
超濾膜:能截留0.002-0.1 微米之間的大分子物質和蛋白質。超濾膜允許小分子物質和溶解性固體(無機鹽)等通過,同時將截留下膠體、蛋白質、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機物,用於表示超濾膜孔徑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圍一般在1000-500000之間。超濾膜的運行壓力一般1-7bar
納濾膜:能截留納米級(0.001微米)的物質。納濾膜的操作區間介於超濾和反 滲透之間,其截留有機物的分子量約為200-800MW左右,截留溶解鹽類的能力為 20%-98%之間,對可溶性單價離子的去除率低於高價離子,納濾一般用於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機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鐳,且部分去除溶解鹽,在食品和醫葯生產中有用物質的提取、濃縮。納濾膜的運行壓力一般3.5-30bar。
反滲透膜:是最精細的一種膜分離產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鹽份及分子量大 於100的有機物,同時允許水分子通過。反滲透膜廣泛應用於海水及苦鹹水淡化、鍋爐補給水、工業純水及電子級高純水制備、飲用純凈水生產、廢水處理和特種分離等過程。反滲透膜的運行壓力一般介於苦鹹水的12bar 到海水的70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