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燒杯與半透膜的實驗

燒杯與半透膜的實驗

發布時間:2023-01-13 06:50:58

㈠ 永動機新方案——高二生物半透膜應用

有問題。
注意,燒杯中的水進入半透膜後,半透膜內的溶液已經被稀釋了,等他重新流到燒杯裡面時,也帶出了一部分的溶液,這樣不要過多久就會達到平衡,就停下來了。

㈡ 半透膜滲透實驗達到動態平衡,漏斗中溶液與燒杯中的有高度差,漏斗中溶液與燒杯中的濃度相同嗎,為什麼

不相同,因為漏斗中的內壓大,最終的結果依然是漏斗中的濃度大於燒杯中的

㈢ 半透膜實驗,達到滲透平衡後,長頸中濃度為什麼不等於燒杯中的液體濃度

由於半透膜實驗,達到滲透平衡後,若長頸漏斗中液面高於燒杯液面,則長頸漏斗中的濃度大於燒杯中的濃度 設想一下 若此時水繼續滲透至長頸漏斗 那麼水會一直升高 但是您別忘了
水上升是要克服自身重力的 或者可以從壓強的方面來理解液面越高其壓強也越大 到達一定的程度時就與滲透壓相平衡掉 這樣就產生了你所說的情況 滲透平衡時 由於液面的高度不一樣導致滲透壓和一定的液體壓強平衡掉 此時濃度不會相等
那裡不懂的話請追問 理解的話給個採納哦 謝了

㈣ 滲析實驗半透膜液面上升嗎

實驗過程中滲透作用一直在進行,只是當燒杯中的水分子透過半透膜進入漏斗的分子數量,與在專液面壓力作用下屬,從漏斗透過半透膜進入燒杯中的水分子數量相等時,液面不再上升,但水分子仍然會不停的透過半透膜進進出出.

㈤ 高中生物半透膜試驗

這個問題非常抄有水平啊襲!
1:水的勢能轉化為水的勢能。因為漏斗中的液面上升,那麼燒杯中的液面就會下降。
2:下凹。由水的壓強公式P=p(液體的密度)gh,因為蔗糖溶液的密度肯定比水大,而且漏斗內的液面比燒杯中的液面逐漸升高,因此蔗糖溶液對半透膜的壓強比水溶液對它的壓強大,而受力的是同一張半透膜,因此受力面積一樣大,所以蔗糖溶液對半透膜的壓力大(方向向下),水溶液對它的壓力較小(方向向上),所以半透膜應該下凹。
3:這個過程是自由擴散,所以應該是分子本身的運動造成的,而不是什麼外力使它運動的。

㈥ 「水往低處流」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植物體內的水卻往高處「流」,動力從何而來生物興趣小組為此設計了

(1)分析題圖可知,甲圖顯示的滲透裝置,甲圖漏斗內的液面上升,說明漏斗內溶液的濃度高於燒杯中溶液的濃度,因此甲圖漏斗內的液面上升的條件是半透膜、漏斗內溶液的濃度高於燒杯中溶液的濃度.
(2)分析乙圖可知,該圖探究,根細胞吸水的方式,由題意可知,乙圖玻璃管內液面上升,說明根部發生滲透作用產生向上的推力使液面上升.
(3)本題實驗的目的是驗證蒸騰作用是植物體水往高處流的拉力,實驗的自變數是否存在蒸騰拉力,實驗的原理是蒸騰作用是植物體內的水分子通過葉片上的氣孔擴散,因此可以通過處理氣孔來控制蒸騰拉力是否存在,按照實驗設計的單一變數原則和對照原則,實驗設計的思路是:
①將A、B兩株天竺葵的莖從中部切斷
②A的莖葉直接插入清水中,記錄燒杯中液面的高度;B的葉片正反兩面塗抹膠水後插入清水中,記錄燒杯中液面的高度
③一段時間後,觀察燒杯中液面高度的變化
故答案應為:
(1)半透膜、漏斗內溶液的濃度高於燒杯中溶液的濃度
(2)根部發生滲透作用產生向上的推力
(3)①將A、B兩株天竺葵的莖從中部切斷
②A的莖葉直接插入清水中,記錄燒杯中液面的高度;B的葉片正反兩面塗抹膠水後插入清水中,記錄燒杯中液面的高度
③一段時間後,觀察燒杯中液面高度的變化

㈦ 研究滲透作用時為什麼半透膜內的液面與燒杯中的液面要在於同一高度

這涉及了生物實驗的一個基本原則--變數原則,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實驗必須只有研究對象是在變的,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對沒變化.
如果不在同一高度,實驗結果則不能說明是失水還是吸水,這個實驗就沒有意義了

㈧ 關於半透膜滲透作用的實驗

你說的沒有錯,濃度相同就不會再降了

原文中沒有說降得比燒杯還低啊

㈨ 關於生物的半透膜實驗

1、第一組是實驗復組,第二、三組制是對照組。
2、這個實驗是為了證明滲透作用的三個條件:ⓐ有溶度差:水和蔗糖的溶度不同
ⓑ需要有半透膜
3、第一組是實驗組,具備兩個條件,因此會出現滲透現象。
第二組是對照組,有溶度差,但是沒有半透膜,沒有出現滲透現象
第三組是對照組,有半透膜,但是沒有溶度差,沒有出現滲透現象

㈩ 如圖所示,燒杯內裝有蒸餾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長頸漏斗內裝有澱粉和食鹽溶液,漏斗內的液面與燒杯內蒸餾

①食鹽在水中電離成氯離子、鈉離子,而離子可以通過半透膜,最終半透內膜兩側的氯離容子、鈉離子濃度相同,但是澱粉不能透過半透膜,故實驗最終滲透平衡時,也是漏斗內的溶液濃度高於燒杯內溶液的濃度,所以漏斗內液面上升,①錯誤;
②食鹽在水中電離成氯離子、鈉離子,而離子可以通過半透膜,最終半透膜兩側的氯離子、鈉離子濃度相同,但是澱粉不能透過半透膜,故實驗最終滲透平衡時,也是漏斗內的溶液濃度高於燒杯內溶液的濃度,所以漏斗內液面上升,②正確;
③食鹽即氯化鈉,在水中電離成氯離子、鈉離子,而離子可以通過半透膜,故燒杯內液體遇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燒杯內液體遇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③正確;
④澱粉不能透過半透膜,故燒杯內液體遇碘水不變藍,④錯誤.
故選:B.

閱讀全文

與燒杯與半透膜的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奉化污水處理廠是什麼企業 瀏覽:97
臭氧在水處理中的作用 瀏覽:954
前置過濾器會被偷嗎 瀏覽:454
污水混勻的菌落總數檢測 瀏覽:644
環氧樹脂屬於危廢 瀏覽:463
雞蛋殼去水垢 瀏覽:438
污水分析員安全責任書 瀏覽:431
凈水器出去跑業務怎麼樣 瀏覽:539
led藍光濾芯怎麼處理 瀏覽:709
檸檬酸除垢劑對嬰兒有危害嗎 瀏覽:127
3萬人污水處理廠需要多少錢 瀏覽:96
3秒出開水的飲水機多少錢 瀏覽:879
仙桃污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215
污水凈化費用多少 瀏覽:755
凈水器工作時不排廢水怎麼回事 瀏覽:904
3M反滲透濾芯參數 瀏覽:690
diy自製蒸餾瓶塞 瀏覽:780
精密過濾器和安保過濾器 瀏覽:407
沉澱轉化鍋爐除垢所需濃度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