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硫代硫酸鈉的實驗室制備方法
硫代硫酸鈉的合成方法較多,有亞硫酸鈉法、硫化鹼法等。
1、亞硫酸鈉法由純鹼溶液與二氧化硫氣體反應,加入燒鹼中和,加硫化鹼除去雜質,過濾,再將硫磺粉溶解在熱亞硫酸鈉溶液中進行反應,經過濾、除雜質、再過濾、加燒鹼進行鹼處理,經濃縮、過濾、結晶、離心脫水、篩選,製得硫代硫酸鈉成品。反應方程式:
2、硫化鹼法利用硫化鹼蒸發殘渣、硫化鋇廢水(含有碳酸鈉和硫化鈉)配製成的原料液與二氧化硫反應,澄清後加入硫磺粉進行加熱反應,經蒸發、冷卻結晶、洗滌、分離、篩選,製得硫代硫酸鈉成品。反應方程式:
3、製取無水硫代硫酸鈉所用的原料為五水硫代硫酸鈉。將純凈的五水硫代硫酸鈉結晶加熱使其全部溶解在本身的結晶水中,並在100℃以下加熱濃縮,至析出大量無水結晶時,分離出晶體,並在100℃以下乾燥。
4、採用脫水法。五水硫代硫酸鈉結晶用蒸汽間接加熱,使其溶於本身的結晶水中,經濃縮、離心脫水、乾燥、篩選,製得無水硫代硫酸鈉成品。
5、綜合法的主要成分為硫化鈉、亞硫酸鈉、硫磺和少量氫氧化鈉。料液經真空蒸發、活性炭脫色、壓濾、冷卻、結晶、離心脫水篩分後即為成品。
6、硫酸鈉中和法,主要成分為硫化鈉和少量碳酸鈉的廢料時。
葯理學:
為氰化物的解毒劑之一(與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合用於氰化物過量中毒),在酶的參與下能和體內游離的(或與高鐵血紅蛋白結合的)氰離子相結合,使變為無毒的硫氰酸鹽排出體外而解毒。
抗過敏作用。臨床上用於皮膚瘙癢症、慢性蕁麻疹、葯疹等。
治療降壓葯硝普鈉過量中毒。
治療可溶性鋇鹽(如硝酸鋇)中毒。
治療砷、汞、鉍、鉛等金屬中毒(但應首選二巰基丙醇類及依地酸類葯物)。
硫代硫酸鈉--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