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內壓式和外壓式超濾膜是否只是使用方式上的不同
內壓式超濾膜
即原液先進入中空絲內部,經壓力差驅動,沿徑向由內向外滲透過中空纖維成為透過液濃縮液則留在中空絲的內部,由另一端流出。內壓膜由於管徑平均統一,水流速度均衡,適用於各種水質,但對預處理有一定的要求:內壓膜一般由聚醚、聚醚碸為主要組成,內壓式膜的進水流道是中空纖維的內腔,為防止堵塞,對進水的顆粒粒徑和含量都有較嚴格的限制,適合原水水質好的工況。
外壓式超濾膜
中空纖維超濾膜則是原液經壓力差沿徑向由外向內滲透過中空纖維成為透過液,而截留的物質則匯集在中空絲的外部,外壓膜的進水流道在膜絲之間,膜絲存在一定的自由活動空間,材質主要以pvdf為主,一般可以以氣體沖洗,因而更適合原水水質較差、懸浮物含量較高的情況。
兩者的區別:
1. 外壓式大多是採用PVDF材質製成,內壓式膜一般採用PS、PES材質製成。眾所周知,PVDF抗氧化性能力及機械強度遠比PS、PES等材質強。
2. PVDF膜材質的親水性略低於PS、PES,但大部分PVDF膜廠家都已對PVDF膜進行過親水性處理;絕大多數外壓式膜和內壓式膜都是不對稱單皮層膜結構,生產工藝為濕法。
3. 由於中空纖維的內徑通常在1mm左右,因此當處理具有高污染度的源水時,內壓型膜可能導致內徑堵塞。尤其是MBR項目,在全球的浸沒式MBR中,基本都是採用外壓式MBR膜,而且趨勢採用PVDF膜;
4. 由於內壓式超濾膜內徑較小,易堵塞,所以膜的運行膜通量較低;內壓式膜對自清洗過濾器的要求高於外壓式。
兩者之間有各自不同的性能特性,因而適用於不同的領域,為了致使運行過程能夠達到相應的目的,用戶要結合自身實際需求來確認應用哪一種膜元件。
❷ 超濾膜是什麼
你好,下面是有關超濾膜的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順祝您學習進步,望採納謝謝
超濾膜科技名詞定義中文名稱:超濾膜英文名稱:ultrafiltrationmembrane;hyperfiltrationmembrane定義:膜狀的超濾材料。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方法與技術(二級學科)以上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求助編輯網路名片超濾膜,是一種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0.001-0.02微米的微孔過濾膜。在膜的一側施以適當壓力,就能篩出小於孔徑的溶質分子,以分離分子量大於500道爾頓、粒徑大於2~20納米的顆粒。超濾膜是最早開發的高分子分離膜之一,在60年代超濾裝置就實現了工業化。
目錄
簡介超濾膜的工業應用十分廣泛,已成為新型化工單元操作之一。用於分離、濃縮、純化生物製品、醫葯製品以及食品工業中;還用於血液處理、廢水處理和超純水制備中的終端處理裝置。在我國已成功地利用超濾膜進行了中草葯的濃縮提純。超濾膜隨著技術的進步,其篩選功能必將得到改進和加強,對人類社會的貢獻也將越來越大。
❸ 內壓式超濾膜和外壓式超濾膜區別
內壓式超濾是指:原水從膜絲的中心孔進入膜絲內腔橫向流動,通過膜絲內腔表面均勻分布微米級的孔徑,縱向流出到膜的外表面形成產水,過濾後的雜質隨水流橫向流出,形成濃水的過程。內壓式超濾是指:原水從膜絲的中心孔進入膜絲內腔橫向流動,通過膜絲內腔表面均勻分布微米級的孔徑,縱向流出到膜的外表面形成產水,過濾後的雜質隨水流橫向流出,形成濃水的過程。據我所知立升家是做超濾膜非常牛X的企業,其內壓式PVC超濾膜過濾孔徑為0.01微米,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回答可以解決你的問題嗎?採納一下
❹ 超濾膜的分類方法
按超濾膜材料分類
天然膜:生物膜、天然物質改性或再生製成的膜分類
合成膜:無機膜、高分子聚合物膜
按膜的結構分類:
多孔膜:微孔介質、大孔膜
非多孔膜:無機膜、高分子聚合物膜
液膜:無固相支撐型又稱乳化液膜;有固相支撐型又稱固定膜、液膜
按膜的功能分類
分離功能膜:氣體分離膜、液體分離膜、離子交換膜、化學功能膜
能量轉化功能膜:濃差能量轉化膜、光能轉化膜、機械能轉化膜、分類轉化膜、導電膜
生物功能膜:探感膜、生物反應器、醫用膜
按膜的用途分類
氣-相系統用膜:伴有表面流動的分子流動、氣體擴散、聚合物膜解擴散流動、在溶劑化聚合物膜中擴散流動
氣-液系統用膜:大孔結構 (移去氣流中的霧沫夾帶或將氣體引相)、微孔結構製成超細孔過濾器)、聚合物(氣體擴散進入液體或從液體中移去某種氣體)
液-液系統用膜:氣體從一種 液相進入另一液相、溶質或溶劑從液相滲透到另一液相
氣-固系統用膜:用膜除去氣體中的顆粒
液-固系統用膜:大孔介質過濾淤漿、生物廢料處理、破乳
固-固系統用膜:基於顆粒大小的固體篩分
按膜的作用機理分類
吸附性膜:多孔膜(多孔石英玻璃、活性炭、硅膠等)、反應膜(膜有能與滲透過來的物質發生反應的物質)
擴散性膜: 聚合物膜擴散性的溶解流動)、金屬膜(原子狀態擴散)、玻璃膜(分子狀態的擴散)
離子交換膜:陽離子交換樹脂膜、陰離子交換樹脂膜
選擇滲透膜:滲透膜、反滲透膜、電滲析膜
非選擇性膜:加熱處理的微孔玻璃、過濾型的微孔膜
❺ 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膜有何區別
外壓式與內壓式超濾膜的區別從常壓,原水凈水和獨立內壁支撐層這三個方面來看。
一、超濾膜位置不同
1、外壓式常壓,超濾膜帖在管外表面。
2、內壓式常壓,超濾膜帖在管內表面。
二、內外原水凈水不同
1、外壓式:外部原水,高壓;內部凈水。
2、內壓式:內部原水,高壓;外部凈水
三、獨立內壁支撐層不同
(5)外壓式超濾膜技術標准擴展閱讀:
1、超濾膜過濾原理
超濾膜篩分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當原液流過膜表面時,超濾膜表面密布的許多細小的微孔只允許水及小分子物質通過而成為透過液,而原液中體積大於膜表面微孔徑的物質則被截留在膜的進液側,成為濃縮液,因而實現對原液的凈化、分離和濃縮的目的。
每米長的超濾膜絲管壁上約有60億個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徑只允許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通過,而已知世界最小細菌的體積在0.2微米,因此細菌以及比細菌體積大得多的膠體、鐵銹、懸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機物等都能被超濾膜截留下來,從而實現了凈化過程。
2、計算公式
S內=πdL×n
S外=πDL×n
其中:S內為膜絲總內表面積,d為超濾膜絲的內徑;
S外為膜絲總外表面積,D為超濾膜絲的外徑;
L為超濾膜絲的長度;
n為超濾膜絲的根數。
❻ 超濾膜過濾方式是什麼
採用超濾膜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過濾方法為超濾膜過濾。超濾膜大多由醋酯纖維或與其性能類似的高分子材料製得。最適於處理溶液中溶質的分離和增濃,也常用於其他分離技術難以完成的膠狀懸浮液的分離,其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超濾膜的應用十分廣泛,食品工業、制葯工業等,可以作為葯物、果汁、乳品等的濃縮提純,純凈水、礦泉水凈化等,超濾設備具有過濾效果好,出水量大,穩定性強等特點。在國外,超濾主要應用於飲用水處理,我國則主要用於工業領域的廢水回用,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在國內水工業市場,超濾技術已在電力、鋼鐵、化工等工業廢水處理領域得到較多應用。
❼ 什麼是超濾膜技術
超濾膜的技術:
超濾膜技術是以壓力差動力的一種半透膜,在過濾膜的技術上可以分為超濾膜過濾、微孔膜過濾和逆滲透膜過濾三類。這個是根據超濾膜所能截留的雜質或分子量的大小區分的,如果是椐據膜的孔徑大小區分的話,微孔膜(MF)的額定孔徑范圍為0.02~10μm;超濾膜(UF)為0.001~0.02μm;反滲透膜為0.0001~0.001μm。由此可知,超濾膜適於處理溶液中溶質的分離和增濃,或採用其他分離技術所難以完成的膠狀懸浮液的分離。
1.超濾膜化學穩定性高,可耐高溫、耐酸、耐鹼,因此對進水水質要求不高,通用性強;
2.超濾膜技術原理簡單,容易實現自動化運轉,節約勞動力,且操作簡便、易於維護,運行安全穩定;
3.超濾膜技術屬於物理方法,在水處理過程中並不需加任何化學葯劑,因此可有效的防止水體出現二次污染的情況;
4.超濾膜技術效率高,處理水量大,尤其是對污染較小的城市飲用水處理方面,展現出高的應用效率。
超濾膜技術是一種新型水處理技術,與傳統水處理技術相比,超濾膜技術的效率高、能耗低、處理水量大等優勢在水處理過程中很有成效,隨著技術發展日益成熟,超濾膜技術不僅在工業污水處理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而且在城市飲用水凈化領域也體現出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❽ 超濾膜的簡介
超濾膜是一種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0.001-0.02微米的一種微孔過濾膜專。超濾膜採用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過屬濾方法為超濾膜過濾。以膜的額定孔徑范圍作為區分標准時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過濾可區分為:微孔膜(MF)的額定孔徑范圍為0.02~10μm;超濾膜(UF)為0.001~0.02μm;逆滲透膜(RO)為0.0001~0.001μm。超濾膜的孔徑只有幾納米到幾十納米,也就是說在膜的一側施以適當壓力,就能篩出大於孔徑的溶質分子,以分離分子量大於500道爾頓、粒徑大於2~20納米的顆粒。
❾ 超濾膜的分類及標准
超濾膜是一種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0.001至0.02微米的一種微孔過濾膜。超濾膜採用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過濾方法為超濾膜過濾。
以膜的額定孔徑范圍作為區分標准時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過濾可區分為:
微孔膜的額定孔徑范圍為0.02至10微米;超濾膜為0.001至0.02微米;逆滲透膜為0.0001至0.001微米。
❿ 超濾膜的分類及標准
超濾是一種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0.001-0.02微米的一種微孔過濾膜。超濾膜採用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過濾方法為超濾膜過濾。以膜的額定孔徑范圍作為區分標准時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膜過濾可區分為:微孔膜(MF)的額定孔徑范圍為0.02~10μm;超濾膜(UF)為0.001~0.02μm;反滲透膜(RO)為0.0001~0.001μm。超濾膜的孔徑只有幾納米到幾十納米,也就是說在膜的一側施以適當壓力,就能篩出大於孔徑的溶質分子,以分離分子量大於500道爾頓、粒徑大於2~20納米的顆粒。
超濾膜的結構有對稱和非對稱之分。前者是各向同性的,沒有皮層,所有方向上的孔隙都是一樣的,屬於深層過濾;後者具有較緻密的表層和以指狀結構為主的底層,表層厚度為0.1微米或更小,並具有排列有序的微孔,底層厚度為200~250微米,屬於表層過濾。工業使用的超濾膜一般為非對稱膜。
又根據膜的緻密層是在中空纖維的內表面或者外表面,雙分為內壓式和外壓式。現在應用的為清一色全為外壓式。主要優點為單位容積內裝填的有效膜面積大,且佔地面積小。
超濾膜一般為高分子分離膜,用作超濾膜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纖維素衍生物(例如:醋酯纖維或與其性能類似的高分子材料)、聚碸、聚丙烯腈、聚醯胺、聚碸醯胺、磺化聚碸、交鏈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等。由此可知,超濾膜較適於處理溶液中溶質的分離和增濃,或採用其他分離技術所難以完成的膠狀懸浮液的分離。PTFE(聚四氟乙烯):適合水系及各種有機溶劑,耐所有溶劑,低溶解性。具有透氣不透水、氣通量大、高微粒截留率、耐溫性好,抗強酸、鹼、有機溶劑和氧化劑,耐老化及不粘、不燃性和無毒、生物相容性等特點。其相關產品廣泛應用於化工、醫葯、環保、電子、食品、能源等領域。水系PES(聚醚碸):具有較高的化學和熱穩定性,流速快、耐酸鹼能力強(pH范圍1-14);具有高機械強度。水系CA(醋酸纖維):適合水溶液,較低的蛋白吸附,流速高,熱穩定性強,不適用於有機溶劑,特別適用於水基溶液。有機系尼龍:具有良好的親水性,耐酸耐鹼,抗氧化劑。不僅適用於含有酸鹼性的水溶液,更適用於含有有機溶劑,如醇類、烴類、脂類、酚類、酮類等有機溶劑。有機系尼龍:適用於絕大多數有機溶劑和水溶液,可用於強酸,70%乙醇、二氯甲烷等有機溶劑。
超濾膜可被做成平面膜、卷式膜、管式膜或中空纖維膜等形式,其中,中空纖維式國內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其典型特點為沒有膜的支撐物,是靠纖維管的本身強度來承受工作壓壓力的。超濾膜目前廣泛用於如醫葯工業、食品工業、環境工程等中溶質的分離和增濃,也常用於其他分離技術難以完成的膠狀懸浮液的分離,其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