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濾芯資訊 > 糖尿病為什麼腎小球超濾過

糖尿病為什麼腎小球超濾過

發布時間:2025-05-04 12:07:20

1. 腎小球濾過率的名詞解釋

腎小球濾過率,就是每分鍾兩側腎生成的超濾液量,被稱為腎小球濾過率,是衡量腎功能的重要的指標之一。如果是腎小球濾過率增高,有可能就是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症的早期,或者由於生長激素分泌增加,促使腎小球肥大,腎小球的濾過率就會增高。如果腎小球的濾過率降低,會影響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各種原發性和繼發性的腎臟疾病。如果腎小球濾過率增高,還有可能會是部分的微小病變型腎病綜合征,因為腎小球毛細血管膠體滲透壓降低,而腎小球的病變比較輕,所以濾過也會增加。

2. 糖尿病並腎病變的臨床表現

糖尿病腎病起病隱襲,緩慢進展,早期的腎臟病有關症狀不多。腎病初期腎臟增大,腎小球濾過功能亢進和微量蛋白尿可持續多年,也不容易被注意,因此大多數糖尿病腎病患者是在出現明顯蛋白尿或顯著水腫時方被覺察。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如下:
1.蛋白尿 是糖尿病腎病的第一個臨床表現,初為間斷性,後轉為持續性。用放免法測定尿中白蛋白或微白蛋白,可較早診斷蛋白尿,對控制病情有益。
2.水腫 糖尿病腎病發生水腫時多由於大量蛋白尿所致,此階段表明已發展至糖尿病腎病後期。多伴有GFR下降等腎功能減退的臨床表現,提示預後不良。
3.高血壓 出現較晚。到糖尿病腎病階段時血壓多升高,可能與糖尿病腎臟阻力血管的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有密切關系,此外,水鈉瀦留也是高血壓的因素之一高血壓能加重腎臟病變的發展和腎功能的惡化因此控制高血壓至關重要。
4.貧血 有明顯氮質血症的糖尿病性腎病患者,可有輕~中度的貧血。貧血為紅細胞生成障礙,用鐵劑治療無效。
5.腎功能異常 從蛋白尿的出現到腎功能異常,間隔時間變化很大,若糖尿病得到很好控制可多年蛋白尿而不出現腎功能異常。若控制不好就會出現氮質血症、腎功能不全。另外,糖尿病性腎病往往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從糖尿病進展至腎病,一般可分為5個階段,丹麥學者Mogensen將糖尿病腎病分為以下5期:
1期(功能改變期):又稱腎小球功能亢進期或濾過率增高期。為糖尿病早期腎小球濾過率既有增加,這階段可持續數年腎血流量逐漸增高,腎小球濾過率增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較正常人為低。此期,腎臟體積約增大20%腎血漿流量增加,內生肌酐清除率增加約40%,腎臟無組織學改變腎小球濾過率增加與腎臟體積重量增加、腎小球和腎小管體積增大有關。觀察證實糖尿病早期腎小球濾過率增高和腎血漿流量相關。糖尿病的高濾過和進球小動脈擴張和出球小動脈收縮有關。
2期(早期腎小球病變期):又稱靜息期,或正常白蛋白尿期。常出現在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病程18~24個月。本期特點是出現腎小球結構損害,首先是基底膜輕度增厚,2~3年後腎小球系膜基質開始擴張3.5~5年基膜明顯增厚。此期超濾依然存在運動後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升高,是本期惟一的臨床證據。
3期(隱性腎病期):或早期糖尿病腎病,常出現在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5~15年後。本期主要損害腎小球基底膜電荷屏障。使構成腎小球基底膜成分的硫酸肝素和唾液酸減少,則負電荷相應減少,電荷屏障破壞,清蛋白排出增加。尿蛋白呈間歇性蛋白尿有所加重,腎功能開始減退。這與糖尿病控制不佳,組織缺氧,腎微循環濾過壓增高有關,常由高血壓、高血糖運動尿路感染和蛋白負荷促進或誘發。此期腎小球濾過率仍高於正常,隨病情發展,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升高並逐漸固定在20~200μg/min,本期後階段可出現血壓升高。
4期(糖尿病腎病期):又稱持續性蛋白尿期或臨床糖尿病腎病。患病高峰在病程15~20年時,有20%~40%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進入該期24h尿蛋白>0.5g,如不採取措施,腎小球濾過率迅速下降。
此期可有大量蛋白尿,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腫和高脂蛋白血症。低清蛋白血症除尿蛋白丟失外,和糖尿病本身蛋白質代謝失調和蛋白質攝入不足有關。臨床還可見到血漿蛋白水平還高於其他原因腎病時就出現水腫,這是由於糖尿病人的清蛋白轉變為糖基化清蛋白,而後者穿過毛細血管膜比正常清蛋白容易。糖尿病引起的腎病綜合征預後較為險惡,較快地進入氮質血症。一旦進入氮質血症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尿蛋白常迅速減少。
5期(尿毒症期):即終末期腎病(簡稱ESRD)。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中30%~40%在患病後20~30年發展為終末期腎病,此時出現尿毒症表現和相應組織學改變。肌酐清除率稍高於非糖尿病人。據統計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從診斷到進入臨床糖尿病腎病平均約19年,持續蛋白尿到死亡平均6年,總病程25年左右。在歐美國家糖尿病腎病已成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需透析或腎移植的單個最主要原因
上述糖尿病腎病分期中,3期以前患者在臨床上尚無明顯腎臟損害的表現,腎臟病理改變尚可逆轉,如若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可以阻止糖尿病腎病的進一步發展。所以3期以前稱糖尿病腎病早期或非臨床期。而一經進入4期以後患者不僅出現腎臟損害的臨床表現,腎臟病理改變已難以逆轉病情將進行性發展,終將進入尿毒症期。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發生腎病自然史所知甚少,因起病隱匿,還有夾雜因素如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半數病人不知自己患病。常由於偶爾查血糖或患其他病時被發現較低估計此型糖尿病發生臨床腎病為2.5%~10%,進展至終末期腎衰5~10年,年老的病人較年輕患者進展迅速。腎小球高濾過期常不能確定,所診斷的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人中20%~37%已有固定的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增加,如此高的微量清蛋白尿排泄率可能和長期誤診有關腎小球濾過率在蛋白尿期間可正常多年
此外,關於高血壓多見於彌漫性腎小球硬化,合並腎動脈硬化以及腎功能衰竭者。部分結節性硬化有輕度舒張壓升高,血壓早期波動大,以後呈持續性增高。近年研究發現糖尿病腎臟病變,隨著尿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腎臟功能損害的加重,糖尿病患者血壓節律的異常也越明顯。腎臟病變導致糖尿病患者夜間血壓下降。其可能原因有:
(1)水鈉瀦留:糖尿病腎病患者隨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近端腎小管水鈉重吸收增加導致水鈉瀦留
(2)夜間相對多尿:糖尿病腎病患者夜間腎小球內壓增加,伴有晝夜腎血流動力學異常和球管平衡失調,表現為夜間多尿。
(3)糖尿病腎病患者腎臟的自主神經功能受損:自主神經功能損害一方面可以通過增加腎小球跨膜靜水壓加重腎臟血流學異常,另一方面亦參與水鈉平衡失調的發生從而影響血壓的晝夜節律。

3. 腎小球超濾什麼意思

腎小球超濾就是腎小球處於一個高濾過,高灌注狀態, 病變早期往往表現為一個超濾狀態

4. 血液凈化的種類有哪些

血液凈化是現代醫學常用的替代治療手段,主要有以下種類:血液透析、血液濾過、連續性動靜脈血液濾過、血液灌流、免疫吸附、血漿置換、腹膜透析。 一、血液透析是將血液引入透析器中,利用半滲透膜兩側溶質濃度差,經滲透,擴散與超濾作用,達到清除代謝產物及毒性物質,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目的。適應於: 1.急性腎功能衰竭;2.慢性腎功能衰竭;3.急性中毒。 血液透析無絕對禁忌證,但應盡量避免在下列情況下施行透析,以免發生意外:休克或低血壓,難於控制的出血,顯著的心臟擴大伴心肌嚴重受損,嚴重心律失常。未控制的嚴重糖尿病、腦溢血及高齡患者。 二、血液濾過是依照腎小球濾過功能設計的一種模擬裝置。其特點主要有: 1.對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物質的清除略遜於血液透析,但對中分子物質的清除,糾正水、電解質及酸中毒,治療肺水腫、心包炎、腦水腫卻優於血透。2.可明顯改善貧血及甘油三脂血症,使高血壓易控制。3.血液透析與濾過聯用謂之血液透析濾過,可提高血液凈化的效率及縮短透析時間。4.缺點是大量置換液的輸入,易污染而致發熱反應及敗血症。 三、連續性動靜脈血液濾過 是利用動靜脈壓正常壓力梯度差,連續性地使血液通過小型濾過器,以達到血液濾過的作用。其特點為:低濾過率,不需用血液濾過機和補充大量置換液。特別適用於急性腎功能衰竭現場救護。 四、血液灌流是將患者動脈血引入儲有吸附材料的血液灌流裝置,通過接觸血液使其中的毒物、代謝產物被吸附而凈化,然後再回輸體內。 血液灌流能有效去除血液內肌酐、尿酸、中分子物質、酚類、胍類、吲哚、有機酸及多種葯物,但不能去除水分及電解質,因此治療尿毒症時,一般應與血透或血濾聯用。 五、免疫吸附是近二十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它將高度特異性的抗原、抗體或某些具有特定物理化學親和力的物質(配體)與吸附材料(載體)結合,製成吸附劑(柱),利用其特異性吸附性能,選擇性或相對特異性地清除患者血液中內源性致病因子, 從而達到凈化血液、緩解病情的目的。主要應用於下列疾病: 1、重症系統性紅斑狼瘡。2、原發和復發性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3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相關性血管炎。4、神經系統疾病:重症肌無力患者血清中有抗乙醯膽鹼受體抗體,干擾神經- 肌肉傳遞,導致肌無力,免疫吸附能清除該抗體,迅速改善肌無力症狀。5、擴張性心肌病: 擴心病患者中已檢測到多種不同的自身抗體:心肌肌球蛋白抗體、毒蕈鹼能M2 受體抗體、線粒體烏頭酸水和酶抗體等。 6、可用於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如抗腎小球基底膜疾病,脂蛋白腎病,Wegener 肉芽腫,Ⅱ型冷球蛋白血症,類風濕關節炎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綜合征/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HUS/TTP),抗凝血因子抗體介導的凝血異常等。 六、血漿置換是將患者血液引入血漿交換裝置,將分離出的血漿棄去,並補回一定量的血漿,藉以清除患者血漿中抗體,激活免疫反應的介質和免疫復合物。主要適用於: ①免疫復合物性腎小球腎炎和抗腎小球基膜腎小球炎,如肺出血-腎炎綜合征等。 風濕性疾病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動脈周圍炎和 類風濕性關節炎 等。③自身免疫溶血性貧血、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④重症肌無力、格林一巴利綜合症。⑤肝昏迷。⑥毒蕈中毒。⑦重症牛皮癬。⑧腎移植後急性排異反應。⑨高脂血症。 七、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為半滲透膜,根據多南膜平衡原理,將配製好的透析液經導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通過腹膜兩側存在溶質的濃度梯度差,來達到清除體內代謝產物、毒性物質及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目的。主要適應征同血液透析。 無絕對禁忌症,但在下述情況不宜腹透:①廣泛腹膜粘連、腹腔內臟外傷、近期腹部大手術、結腸造瘺或糞瘺、腹壁廣泛感染或蜂窩組織炎、腹腔內有彌漫性惡性腫瘤或病變不明者。②膈疝、嚴重肺部病變伴呼吸困難者。③妊娠。

5. 腎小球的作用是過濾還是濾過

濾過作用。

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微穿刺法是利用顯微操縱儀將外徑6-10μm的微細玻璃插入腎小體的囊腔中。在與囊腔相接部位的近球小管內,注入石蠟油防止起濾液進入腎小管。用微細玻璃管直接抽到囊腔中的液體進行微量化學分析。

分析表明,除了蛋白質含量甚少之外,各種晶體物質如葡萄糖、氯化物、無機磷酸鹽、尿素、尿酸和肌酐等的濃度都與血漿中的非常接近,而且滲透壓及酸鹼度也與血漿的相似,由此證明囊內液確是血漿的超濾液。

單位時間內(每分鍾)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稱為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據測定,體表面積為1.73m2的個體,其腎小球濾過率為125ml/min左右。照此計算,兩側腎每一晝夜從腎小球濾出的血漿總量將高達180L。

此值約為體重的3倍。腎小球濾過率和腎血漿流量的比例稱為濾過分數(filtrationfraction)。經測算,腎血漿流量為660ml/min,所以濾過分數為:125/660×100=19%。濾過分數表明,流經腎的血漿約有1/5從腎小球過濾到囊腔中。腎小球濾過率大小決定於濾過系數(KFR)

/iknow-pic.cdn.bcebos.com/d53f8794a4c27d1e71d32f2715d5ad6edcc4385f"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53f8794a4c27d1e71d32f2715d5ad6edcc4385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bh1978.com/pure_d53f8794a4c27d1e71d32f2715d5ad6edcc4385f"/>

(5)糖尿病為什麼腎小球超濾過擴展閱讀:

腎小球的再生:

人體內的不同器官組織再生能力不同,例如表皮、粘膜等組織更新再生迅速,而神經組織成熟後基本缺乏再生能力。

腎臟實質再生能力較弱,各種感染或非感染性原因損傷腎臟實質,尤其破壞了腎實質組織結構時,常常會局部疤痕癒合,因此腎小球數量會逐漸減少。理論上損傷程度輕微、范圍較小則有局部恢復可能,當損傷程度嚴重、范圍大則通常難以再生。

腎小球濾過率用於早期了解腎功能減退情況,在慢性腎病的病程中可用於估計功能性腎單位損失的程度及發展情況,用與指導腎臟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1、腎小球濾過率增高,可見於:

(1)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症早期,由於生長激素分泌增加,促使腎小球肥大,腎小球濾過率升高。

(2)部分微小病變型腎病綜合征,因腎小球毛細血管膠體滲透壓降低,而腎小球病變輕,故濾過率增加。

(3)妊娠期腎小球濾過率可增高,產後即恢復正常。

2、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可見於:

(1)影響腎小球濾過功能的各種原發性和繼發性腎臟疾病。

(2)隨著年齡老化,腎小球濾過率也會逐漸減低,40歲以後腎小球濾過率每年減低約1.15ml/min

閱讀全文

與糖尿病為什麼腎小球超濾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九江凈水設備一般多少錢 瀏覽:438
房屋污水管維修申請 瀏覽:116
南岸屠宰廢水怎麼處理 瀏覽:17
堵塞ro膜 瀏覽:70
化學氣體過濾裝置圖 瀏覽:280
廢水零排設備清單 瀏覽:268
蒸餾實驗怎麼使水流入冷凝管 瀏覽:989
叉車機油濾芯怎麼放水 瀏覽:986
污水處理達標保障協議範本 瀏覽:197
為什麼在工廠里建廢水處理系統 瀏覽:631
牧場廢水的排放標准 瀏覽:937
三合一過濾加養 瀏覽:34
污水處理站環境風險評估 瀏覽:880
電鍍廢水是 瀏覽:854
濾芯口罩戴著怎麼綁 瀏覽:894
豐田卡羅拉電瓶濾芯位置怎麼更換 瀏覽:106
gn125機油濾芯蓋如何打開 瀏覽:234
新疆除垢器價格實惠 瀏覽:379
撈魚河雨水處理站 瀏覽:610
供水與污水連接服務是什麼意思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