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A-O法處理
A指的是Anoxic,O指的是Oxic,所以A/O法就是指厭氧/好氧處理,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深度處理工藝,用於污水中N的脫除。
脫氮主要是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其中硝化菌是自養好氧型微生物,將氨氮(NH3-N)轉化成硝態氮(NO2-、NO3-),因為反應中生成酸,所以要添加鹼度以維持酸鹼平衡;反硝化菌是異氧兼性厭氧菌,能夠將硝態氮還原成氮氣,反應中生成鹼度。
在A-O法中,厭氧階段進行反硝化反應,好氧階段進行硝化反應、BOD去除反應。好氧池中污水通過內迴流迴流至厭氧池。
硝化反應條件:好氧狀態,DO大於等於2mg/L,投加鹼度,污泥齡大於10~15天,BOD值小於20mg/L;反硝化反應條件:厭氧狀態,DO小於0.5mg/L,BOD/TN大於等於3~5,否則要添加碳源。
② 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實驗室污水處理的的方法:
一般有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以分離廢水中的懸浮物;化學法主要利用化學反應來處理廢水中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生物法是去除廢水中的膠體和溶解中的有機物質。
③ 污水處理A/O工藝和A2O工藝的特點與區別
AO工藝,即厭氧好氧工藝,由A(Anaerobic)段和O(Oxic)段組成。A段負責脫氮除磷,O段則用於去除水中的有機物。此工藝的特點在於,它不僅能有效降解有機污染物,還具備一定的脫氮除磷功能,通過將厭氧水解技術作為活性污泥的預處理,改進了傳統活性污泥法。在A段,溶解氧DO控制在0.2mg/L以下;在O段,DO濃度為2~4mg/L,COD最終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AO法脫氮工藝具有以下特點和優點:
系統簡單,運行費用低,佔地小,無需額外投加碳源,節省了成本。反硝化作用在前,硝化作用在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效果顯著。曝氣池設置在後端,能進一步去除有機物,提高處理水的水質。A段攪拌僅用於使污泥懸浮,避免增加溶解氧。A/O法脫氮工藝的優點還包括系統簡單、運行費用低、可進一步去除有機物、減輕好氧池的負荷、補償硝化過程消耗的鹼度等。
然而,A/O法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獨立的污泥迴流系統,難以培養特定功能的污泥,難以高效降解難降解物質,且反硝化反應的充分程度可能受限制,脫氮效率難以達到90%。影響A/O法運行效果的因素包括水力停留時間、污泥濃度、污泥齡、N/MLSS負荷率以及進水總氮濃度。
在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上,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不同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應採用不同的技術。例如,大中型設施推薦採用AO工藝或A/AO工藝,小型設施則可選用氧化溝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或生物濾池法等技術。對於氮、磷有控制要求的地區,應採用具備較強除磷脫氮功能的二級強化處理工藝。
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後段好氧段串聯,通過控制不同的DO濃度,實現有機物的降解和氮的去除。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在好氧段,自養菌將氨轉化為硝酸鹽,通過循環利用,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
AO工藝流程包括污水的預處理、生物脫氮、固液分離和消毒等多個步驟,通過一系列優化設計,如格柵井、調節池、沉澱池、A級和O級生物處理池、消毒池和污泥池等,確保處理過程高效、穩定。
A/O工藝具有較高的效率,能有效去除COD、BOD5等污染物,且流程簡單,投資省,操作費用低。該工藝在污水處理中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和較強的負荷沖擊能力,同時具有較好的脫氮效果和較低的運行成本。在實際應用中,A/O工藝結合多年的經驗總結,已成功應用於各種污水處理場景,特別是焦化廢水脫氮處理。
綜上所述,AO工藝是一種高效、經濟、易於管理的污水處理技術,通過合理設計和優化,能有效解決城市污水中的有機物、氮和磷等污染物的處理問題,滿足環保要求,實現污水處理的資源化和無害化目標。
④ 某實驗室廢水中含有較多的鹽酸
A、AgNO 3 溶液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澱和硝酸,反應後廢水仍顯酸性,不能將廢水調至中性.
B、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生成的氯化鈉溶液顯中性,能將廢水調至中性.
C、稀醋酸顯酸性,加入稀醋酸後廢水仍顯酸性,不能將廢水調至中性.
D、KNO 3 溶液顯中性,加入KNO 3 溶液後廢水仍顯酸性,不能將廢水調至中性.
綜上所分析:只有B選項符合要求.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