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含氯廢水如何處理
含氯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是採用化學方法進行處理。
含氯廢水主要來源於造紙、印染、化工等工業領域,含有氯離子等污染物,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針對這種廢水,處理的核心在於去除其中的氯離子,達到環保標准。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一、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化學葯劑,使氯離子與葯劑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難溶性的沉澱物,從而去除氯離子。常用的葯劑包括石灰乳、硫氫化鈉等。處理過程中,需要控制反應條件,如pH值、溫度等,以確保沉澱效果。
二、氧化法
氧化法是利用強氧化劑將氯離子氧化成氯酸鹽或更高價態的化合物。常用的氧化劑包括氯酸鈉、二氧化氯等。這種方法適用於處理含氯濃度較高的廢水。
三、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是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將廢水中的氯離子與樹脂上的其他離子進行交換,達到去除氯離子的目的。這種方法適用於處理低濃度含氯廢水,具有處理效果好、操作簡便等優點。
綜上所述,含氯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學沉澱法、氧化法和離子交換法等。在實際處理過程中,應根據廢水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或組合工藝進行處理。同時,處理過程中需要嚴格監控各項參數,確保處理效果達到環保標准。另外,處理後產生的污泥等副產品也需要進行妥善處理,以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Ⅱ 高氯廢水化學需氧量的測定氯氣校正法內容簡介
對於高氯廢水的化學需氧量(COD)測定,通常參考《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GB 11914-89)存在局限。該標准規定,當氯離子濃度超過1.000mg/L(稀釋後),該方法不再適用於含鹽水,尤其是對COD值低於250mg/L的高氯廢水,如油田勘探開發採油廢水(在凈化處理後可能降至150mg/L以下),其測定結果的准確性會受到影響。
然而,針對這一問題,一種新的方法應運而生,它專門針對高氯廢水中COD的測定,適用於包括油田、沿海煉油廠、油庫、氯鹼廠以及廢水深海排放等場景。這種方法旨在消除高氯離子對COD測定的干擾,提供一個更為准確的測定手段。
本方法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技標准司提出,並歸口管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環境監測總站負責該標準的起草工作,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則被委託負責對本標准進行解釋和應用指導。
Ⅲ 高氯廢水如何脫氯
目前使用生化法去除的話,首先就得在生產環節做好分流,將高濃度含氯廢水單獨收集,
Ⅳ 高氯廢水的cod記錄怎麼寫
1、先寫測量結果,再寫克數。
2、化學需氧量又稱化學耗氧量簡稱COD,是利用化學氧友啟化劑高改姿錳酸鉀,將水中可氧化物質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氧化分解,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好殲如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
3、和生化需氧量BOD一樣,是表示水質污染度的重要指標,COD的單位為ppm或毫克或升,其值越小,說明水質污染程度越輕。
Ⅳ 高氯(Cl-)廢水的危害 ,詳細一點,謝謝
1、含鹽量高,造成細胞脫水死亡;
2、對金屬腐蝕性強;
3、影響監測污水中的COD值。
Ⅵ 簡述採用氯氣校正法測定高氯廢水中COD的原理。
【答案】:在水樣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鉻酸鉀溶液及硫酸汞溶液,並在強酸介質下以硫酸銀作催化劑,經2h沸騰迴流後,以1,10-鄰菲羅啉為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滴定水樣中未被還原的重鉻酸鉀,由消耗的硫酸亞鐵銨的量換算成消耗氧的質量濃度,即為表觀COD。將水樣中未絡合而被氧化的那部分氯離子所形成的氯氣導出,再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後,加入碘化鉀,用硫酸調節pH約為3~2,以澱粉為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標准滴定溶液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鈉的量換算成消耗氧的質量濃度,即為氯離子校正值。表觀COD與氯離子校正值之差,即為所測水樣真實的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