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鍍化學鍍鎳廢液處理的技術有哪些
在電鍍行業化復學鍍鎳廢液處理中制,常常會用到單一或者組合的工藝技術以達到處理目標。化學鍍鎳廢液相比廢水來說較難處理,「常壓薄膜干化技術」是湛清環保針對化學鍍鎳廢液研發的處理技術,突破了傳統蒸發設備(如三效蒸發、MVR、低溫蒸發設備)無法將高鹽高COD廢液徹底蒸乾的技術瓶頸,能夠實現連續固體出料,而且無需特殊預處理,具有操作簡便,效果穩定的顯著優勢。
化學鎳廢液處理乾料
2. 電鍍污水廠化學鍍鎳廢液的處理什麼方法最有效
化學鍍鎳廢液成分復雜,存在大量的絡合劑,容易與鎳形成穩定的絡合物,使得內鍍液處容理困難。基於化鎳廢液污染物指標和客戶的實際需求,針對化學鍍鎳廢液處理問題,湛清環保提供一種解決方案,廢液可直接干化出料,乾料含水率<10%,綜合成本大大降低。
化學鎳乾料效果
3. 廢水在線監測排放標准指標有哪些
廢水在線監測排放標准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pH值:反映廢水的酸鹼度,通常要求在6.5-8.5之間。
懸浮物(SS):廢水中的固體顆粒物,包括泥沙、纖維等,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化學需氧量(COD):反映廢水中有機物含量的一個指標,通常要求低於某一限值。
生物需氧量(BOD):反映廢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機物含量的一個指標,通常要求低於某一限值。
氨氮:反映廢水中的氨氣或氨離子含量,通常要求低於某一限值。
總磷:反映廢水中的總磷含量,通常要求低於某一限值。
重金屬:如鋅、銅、鎳等,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有機污染物:如揮發性有機物、酚類化合物等,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具體指標要求可能會因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而有所差異,需要根據當地的標准和規定來確定。同時,在廢水處理過程中,也需要對這些指標進行監測和控制,以確保廢水處理效果達到排放標准。
4. 廢水在線監測排放標准指標有哪些
廢水在線監測排放標准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pH值:這一指標反映了廢水的酸鹼程度,通常要求pH值在6.5至8.5之間,以維持環境的酸鹼平衡。
2. 懸浮物(SS):指的是廢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如泥沙、纖維等。這些顆粒物的含量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減少對水體的污染。
3. 化學需氧量(COD):這一指標衡量了廢水中有機物的含量,其數值通常要求低於特定的限值,以表明廢水中的有機物得到了有效處理。
4. 生物需氧量(BOD):它反映了廢水中有機物的可生物降解性,通常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值以下。
5. 氨氮:這一指標顯示了廢水中的氨氣或氨離子含量,其含量通常需要低於規定的限值。
6. 總磷:廢水中的總磷含量也是一個重要的監測指標,通常要求低於特定的限值,以減少對水生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
7. 重金屬:包括鋅、銅、鎳等,這些重金屬的含量需要嚴格控制,以防止對環境和生物造成毒害。
8. 有機污染物:如揮發性有機物、酚類化合物等,這些有機污染物的含量也需要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護水質安全。
具體的排放標准指標可能會因國家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在執行時應參照當地的環境保護法規。同時,廢水處理設施需要對這些指標進行持續的監測和控制,確保排放的廢水符合相關標准,不對環境造成破壞。
5. 化學鍍鎳的廢液處理
化學鍍鎳廢液中,若不存在絡合劑或絡合劑的量較少時,可直接採用氫氧化鈉(濃度為6mol/L)調節pH值,
根據廢液中鎳離子的濃度,加入適量的NaOH,使鎳離子沉澱為Ni(OH)2除去。對於有絡和劑廢液的除鎳,首先利用CaO調節廢液的pH值在8左右,除去大部分的有機酸絡合劑,然後在廢液中加入CaO或NaOH,調至廢液的pH值為11~12,使廢液中的大部分鎳離子和其他重金屬離子發生沉澱反應,再加入適量的高分子絮凝劑,加速不溶物的沉降,在沉降過程中,加入適宜和適量的氧化劑(高錳酸鉀、雙氧水或氯氣等),以除去廢液中的次、亞磷酸鹽,有利於鎳離子的沉澱並降低廢水的化學耗氧量(COD)。 ⑴機理
化學鍍鎳是用還原劑把溶液中的鎳離子還原沉積在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上。化學鍍鎳可以選用多種還原劑,目前工業上應用最普遍的是以次磷酸鈉為還原劑的化學鍍鎳工藝,其反應機理,普遍被接受的是「原子氫理論」和「氫化物理論」。
1)原子氫理論
原子氫理論認為,溶液中的Ni2+靠還原劑次磷酸鈉(NaH2P02)放出的原子態活性氫還原為金屬鎳,而不是H2PO2-與Ni2+直接作用。
首先是在加熱條件下,次磷酸鈉在催化表面上水解釋放出原子氫,或由H 2PO2-催化脫氫產生原子氫,即
然後,吸附在活性金屬表面上的H原子還原Ni2+為金屬Ni沉積於鍍件表面.同時次磷酸根被原子氫還原出磷,或發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沉積出磷,H2的析出既可以是由H2POf水解產生,也可以是由原子態的氫結合而成。
2)氫化物理論
氫化物理論認為,次磷酸鈉分解不是放出原子態氫,而是放出還原能力更強的氫化物離子(氫的負離子H一),鎳離子被氫的負離子所還原。
在酸性鍍液中,H2PO2-在催化表面上與水反應,
在鹼性鍍液中,則為
鎳離子被氫負離子所還原,即氫負離子H一同時可與H20或H+反應放出氫氣:同時有磷還原析出。
⑵特點
迄今為止,化學鍍鎳的發展已有50多年的歷史。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研究開發,化學鍍鎳已進入發展成熟期,其現狀可概括為:技術成熟、性能穩定、功能多樣、用途廣泛。
用化學鍍鎳沉積的鍍層,有一些不同於電沉積層的特性。
①以次磷酸鈉為還原劑時,由於有磷析出,發生磷與鎳的共沉積,所以化學鍍鎳層是磷呈彌散態的鎳磷合金鍍層,鍍層中磷的質量分數為1%~l5%,控制磷含量得到的鎳磷鍍層緻密、無孔,耐蝕性遠優於電鍍鎳。以硼氫化物或氨基硼烷為還原劑時,化學鍍鎳層是鎳硼合金鍍層,硼的含量為1%~7%。只有以肼作還原劑得到的鍍層才是純鎳層,含鎳量可達到99.5%以上。
②硬度高、耐磨性良好。電鍍鎳層的硬度僅為l60~180HV,而化學鍍鎳層的硬度一般為400~700HV,經適當熱處理後還可進一步提高到接近甚至超過鉻鍍層的硬度,故耐磨性良好,更難得的是化學鍍鎳層兼備了良好的耐蝕與耐磨性能。
③化學穩定性高、鍍層結合力好。在大氣中以及在其他介質中,化學鍍鎳層的化學穩定性高於電鍍鎳層的化學穩定性。與通常的鋼鐵、銅等基體的結合良好,結合力不低於電鍍鎳層和基體的結合力。
④由於化學鍍鎳層含磷(硼)量的不同及鍍後熱處理工藝的不同,鍍鎳層的物理化學特性,如硬度、抗蝕性能、耐磨性能、電磁性能等具有豐富多彩的變化,是其他鍍種少有的。所以,化學鍍鎳的工業應用及工藝設計具有多樣性和專用性的特點。 傳統上,化學鍍作為一種表面處理方法應歸屬於電鍍,是電鍍的一個鍍種。但化學鍍不同於電鍍,主要是因為化學鍍不需要外加電源,而且操作方法與不同於電鍍,其特點如下:
⑴鍍層厚度均勻,化學鍍液的分散程度接近100%。化學鍍本身是一個自催化的氧化還原過程,只要催化基體與溶液接觸到就可以施鍍,幾乎是基體形狀的一個復制,達到仿形的程度,不會像電鍍一樣,出現由於電力線分布不均勻而引起的鍍層厚度不均的現象。
⑵化學鍍不僅可以在金屬表面施鍍,通過特殊的活化、敏化處理,也可以在非金屬表面上進行。
⑶化學鍍設備簡單,不需要電源及陽極,只要在溫度、pH值工藝參數合理的條件下,把待鍍零件浸入在鍍液中即可。
⑷化學鍍的結合力、防腐性能都優於電鍍。某些化學鍍層還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
⑸硬度高,耐磨性好,化學鍍鎳層熱處理後硬度達Hv1100,工模具鍍鎳後一般壽命提高3倍以上。
⑹耐腐蝕強,化學鍍鎳層在酸、鹼、鹽、氨和海水等介質中都具有很好的耐腐蝕性,其耐腐蝕性勝於不銹鋼。
化學鍍包括鍍鎳、鍍銅、鍍金、鍍錫等很多鍍種,但應用范圍最廣的還是化學鍍鎳。與電鍍鎳層相比,化學鍍鎳層的性能有如下諸多優點[3]:
⑴利用次磷酸鈉作為還原劑的化學鍍鎳過程得到的是Ni-P合金,控制鍍層中的磷含量可以得到Ni-P非晶態結構鍍層。鍍層緻密、孔隙率低、耐腐蝕性能均優於電鍍鎳。
⑵化學鍍鎳層的鍍態硬度為450~600HV,經過合理的熱處理後,可以達到1000-1100HV,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代替硬鉻使用。
⑶根據鍍層中的含磷量,可以控制鍍層為磁性或非磁性。
⑷鍍層的磨擦系數低,可以達到無油潤滑的狀態,潤滑性與抗金屬磨損性方面也優於電鍍。
⑸低磷鍍層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當然,與很多技術一樣,化學鍍鎳自身也存在很多缺點:
⑴與電鍍鎳相比,鍍液的組成復雜,某些原材料要求較為苛刻。
⑵化學鍍的操作比較麻煩,鍍覆中必須進行不斷進行分析補加,調整pH。
⑶化學鍍溶液本身是一個熱力學不穩定體系,容易發生分解等事故。
⑷對比電鍍,化學鍍的鍍速慢,大多化學鍍的鍍速在10-30μm/h之間。
⑸很多化學鍍的工作溫度都在90℃左右,維持這個溫度也要消耗大量能源。
⑹化學鍍層的裝飾性不如電鍍,光亮性不足。 化學鍍鎳以它優良的鍍層性能,如硬度高,耐磨性和耐蝕性都很優異,越來越為生產廠家所接受。以中磷化學鍍層為例,其鍍層性能如下: 含磷量[ω(P)] 6%~9% 顯微結構 非晶態Ni-P合金,非磁性 熔點 860~880℃ 硬度 鍍態為450~550HV(45~48HRC) 熱處理後為950~1050HV 結合力 鋼或鋁上結合強度為400MPa以上,大大高於電鍍鎳、鉻 內應力 鋼上內應力低於7MPa 電阻率 約為75μΩ·cm 耐蝕性 6~8μm可通過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24h9級連續鹽霧試驗 化學鍍鎳的技術特性及作用:
1、耐腐蝕性強:該工藝處理後的金屬表面為非晶態鍍層,抗腐蝕性特別優良,經硫酸、鹽酸、燒鹼、鹽水同比試驗,其腐蝕速率低於1cr18Ni9Ti不銹鋼。
2、耐磨性好:由於催化處理後的表面為非晶態,即處於基本平面狀態,有自潤滑性。因此,摩擦系數小,非粘著性好,耐磨性能高,在潤滑情況下,可替代硬鉻使用。
3、光澤度高:催化後的鍍件表面光澤度為LZ或▽8-10可與不銹鋼製品媲美,呈白亮不銹鋼顏色。工件鍍膜後,表面光潔度不受影響,無需再加工和拋光。
4、表面硬度高:經本技術處理後,金屬表面硬度可提高一倍以上,在鋼鐵及銅表面可達Hv570。鍍層經熱處理後硬度達Hv1000,工模具鍍膜後一般壽命提高3倍以上。
5、結合強度大:本技術處理後的合金層與金屬基件結合強度增大,一般在350-400Mpa條件下不起皮、不脫落、無氣泡,與鋁的結合強度可達102-241Mpa。
6、仿型性好:在尖角或邊緣突出部分,沒有過份明顯的增厚,即有很好的仿型性,鍍後不需磨削加工,沉積層的厚度和成份均勻。
7、工藝技術高適應性強:在盲孔、深孔、管件、拐角、縫隙的內表面可得到均勻鍍層,所以無論您的產品結構有多麼復雜,本技術處理起來均能得心應手,絕無漏鍍之處。8、低電阻,可焊性好。
9、耐高溫:該催化合金層熔點為850-890度。
6. 線路板化學鎳水車間排放標准要求
線路板化學鎳水車間排放標准主要是參考國家《工業企業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 8978-1996)中規定的有關標准進行設計和監管。以下是一般的排放標准要求:
pH值:5.5-9.5之間。
總氮:小於30mg/L。
總磷:小於5mg/L。
化學需氧量(COD):小於150mg/L。
總懸浮物(TSS):小於50mg/L。
其它有害物質的含量,例如重金屬離子,有機物等,要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的排放標准。
這些排放標准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生產過程中,應該採取措施減少污染物的產生,並加強對廢水的處理和凈化,以達到環境保護的要求
7. COD約5000ppm,鹽度約30%,鎳含量約5ppm的廢水該如何去處理試用過一些重金屬捕集劑和樹脂,感覺都沒有效
1、重金屬捕集劑HMC-M2對鎳肯定是有效果的,尤其是低濃度的絡合鎳,估計是使用方法專問題。一般是兩種方法,酸屬性沉澱或者鹼性沉澱,這個要看我們的鎳的種類,是酸性鍍液還是鹼性鍍液
2、至於COD,重捕劑和離子交換樹脂的作用比較小,需要進行生化或者氧化處理,如果現場不允許生化,最好是採用次氯酸鈉或者芬頓氧化進行處理,還能把絡合劑氧化一部分,從而有效除鎳。
附件是使用說明書,可以看一下
8. pcb線路板行業含鎳廢水處理方法
以下方法可以根據情況進行選擇,對於含鎳廢水的處理,目前常用的工藝有:重金屬離子沉澱法、離子交換法、膜系統處理法。
1、重金屬離子沉澱法
工藝特點:M2除鎳劑投加至廢水中與廢水中的鎳離子發生反應,迅速生成不溶性、短時間內去除絮狀沉澱,螯合能力強,且無需破絡可直接滿足一類污染物車間排口的鎳濃度不高於0.1 mg/L的排放標准要求。
2、離子沉澱法
該工藝具有工藝簡單、設備少等鮮明的特點,曾在一段時期內被大量企業所採納。但該工藝也具有顯著的缺點:
(1)當樹脂趨向飽和的時候,其交換能力逐漸下降,出水水質
也逐漸變差,且無法及時判斷飽和時間;
(2)樹脂需要頻繁更換或再生,其操作費用較高;
(3)再生液、清洗液的
3、 膜系統處理法
工藝特點
(1)處理過程中無需添加化學葯劑,純物理分離過程,節省大量的葯劑費用;
(2)由於物料分離反滲透膜具有獨特的元件結構,對溶質和水進行分離,處理效果穩定並且完全滿足嚴苛的排放要求。
缺點是,費用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