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空纖維超濾膜的概述
中空纖維超濾膜是指外形像纖維狀,具有自支撐作用的膜。中空纖維膜是以聚碸內、二甲基乙醯容胺為原料加工成中空內腔的纖維絲,再除以高滲透性聚合物,具有選擇性滲透特性。由於水蒸氣、氫、氨和二氧化碳滲透較快,而甲烷、氮、氬、氧和一氧化碳等滲透較慢,這樣就使滲透快的與滲透慢的分離。中空纖維絲的外徑通常是500~600 pum、內徑為200~300 pum,做成3一6米的纖維束裝入耐高壓金屬殼體內,纖維束一端被密封,另一端用特殊配方的環氧樹脂粘結在一起。
『貳』 陶氏中空纖維超濾膜可以應用到哪些領域
中空纖維超濾膜應用領域
1、市政、電力、鋼鐵、石化、紡織、食品等回領域污水深度答處理回用及生產工藝用水處理。
2、市政給水凈化處理。
3、海水淡化及反滲透系統預處理。
4、食品及生物制葯等領域凈化、濃縮與分離。
1.
聚丙烯中空纖維膜介紹
聚丙烯中空纖維膜(pp)是國際上最新一代膜分離材料。與聚碸、醋酸纖維素類等其它超濾膜相比,具有強度高、耐酸鹼、耐細菌腐蝕、耐溫性能好、表面非極性、抗污染能力強、微孔均勻、單位面積通量大等優點。
2.
膜的強度高:
由於聚丙烯中空纖維膜的制備方法採用的是「熔融擠出、拉伸成型」的制膜方法,聚丙烯大分子規則取向,因而膜的強度高,在高強度曝氣和定期的化學清洗過程中,膜不容易斷裂。
3.
膜的化學穩定性能好:
聚丙烯中空纖維膜生產過程中,沒有投加任何添加劑和致劑等,因而化學穩定性能好,可以採用強酸或者強鹼清洗。可以採用含氯消毒劑清洗,以清除膜表面的大量微生物污染。化學清洗後的流量回復性好。
4.
騰祥膜主要性能指標
膜材質:pp聚丙烯
外徑:500μm
膜壁厚:40~50μm
膜孔徑:0.1~0.2μm
透氣率:>7.0×10-2(cm3/cm2?s?cmhg)
縱向強度:120
mpa
孔隙率:40~50%
出水濁度:<0.2ntu
設計通量:三層式1.0~1.2t/d
膜絲面積:
三層式11m2/片
操作負壓
-0.01~
-0.03
?
騰祥pp中空纖維微濾膜性能參數:
1.
膜材料:
poly-propylene(pp)
2.
微孔直徑:平均
0.2
μm
3.
中空纖維膜內徑/壁厚:
320/40
μm
4.
膜斷裂強度:120mpa
?txm-mbr-8-pp膜組件(
pp中空纖維微孔膜)技術參數
1.膜面積:
8
m2
2.正常工作壓力:
-0.01
–
-0.04mpa
3.合適的污泥濃度mlss(mg/l):
8000-12000
mg/l
4.工作方式:
工作12mins,停
3mins
5.設計處理能力:
1.0-1.5
m3/d/片
6.設計工作時間:
大於
3年
?
txm-mbr-8-pp膜組件技術特點
1、
採用機械強度高的聚丙烯中空纖維微孔膜製造,能夠耐受大氣量的曝氣,不易出現斷絲現象。
2、
具有獨特的膜編織結構,在使用過程中,膜的根部整體運動,不易出現膜絲因抖動疲勞而斷絲。
3、
單件化設計,易於模塊化的組裝和維護。
『肆』 中空纖維超濾膜的用途
主要用於超濾凈水器。普遍使用的直飲機用的就是超濾技術。
中空纖版維超濾膜由於其特殊的性質權廣泛應用在礦泉水的制備;反滲透設備的預處理;自來水凈化處理;海水淡化的預處理;廢水回用的凈化處理;去除水中的膠體和細菌;濾除中葯提取液中的大分子量雜質、蛋白質和多糖,最後製得中葯制劑;對中葯有效成分進行濃縮,濾除葯液中水分和小分子量雜質;低度白酒去濁除菌;果酒、啤酒及其他酒類的精製;凈化茶汁,制備濃縮茶;針劑、大輸液除熱源;濃縮人體血清。
『伍』 中空纖維超濾膜濾芯過濾特點與應用
超濾膜組件特點:
1、殼體採用抗沖擊的ABS料,承壓能力在16KG以上,回並且壁厚答加厚1mm,完全可承受進水可能出現的各種壓力沖擊,確保在沖擊水壓下不會出現破裂現象,避免了超濾膜在使用的過程中長期受壓,材質產生蠕變引起漏水。
2、每一支HUF90膜裝填1400根膜絲,長度加長100mm,增大了15%的膜面積,有效膜面積高於國內任何一家的同種規格的產品。提高了產水量。
3、端蓋為半球凸出結構,與傳統的端面平面結構相比,使進水在端面膜絲的分布更均勻,並且壁厚加厚1mm,確保在沖擊水壓下不破裂。
4、殼體與螺紋套之間的粘接選用法國進口膠水粘接,粘接長度加長了,連接間隙均勻一致。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漏水,脫膠現象,並且完全達到衛生標准。
『陸』 MBR技術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施工臨時用電的存在問題及正確做法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Bioreactor,簡稱MBR),是由膜分離和生物處理結合而成的一種新型瞎凳、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膜分離技術最早應用於微生物發酵工業,隨著膜材料和制膜技術的發展,其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已經涉及到化工、電子、輕工、紡織、冶金、食品、石油化工和污水處理等多個領域。
1、MBR技術在國外污水處理中的研究及應用
膜分離技術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1969年美國的Smith等人首次將活性污泥法與超濾膜組件相結合用於處理城市污水的工藝研究,該工藝大膽地提出了用膜分離技術取代常規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利用膜具有高效截留的物理特性,使生物反應器內維持較高的污泥濃度,在F/M低比值下工作,這樣就可以使有機物盡可能地得到氧化降解,提高了反應器的去除效率,這就是MBR的最初雛形。
進入20世紀70年代,有關MBR的研究進一步深入開展#1970年,Hardt等人使用完全混合生物反應器與超濾膜組合工藝處理生活污水,獲得了98%的COD去除率和100%去除細菌的結果。1971年,Bemberis等人在污水處理廠進行了MBR試驗,取得了良好的試驗結果。1978年,Bhattacharyya等人將超濾膜用於處理城市污水,獲得了非飲用回用水。1978年,Grethlein利用厭氧消化池與膜分離進行了處理生活污水的研究,BOD和TN的去除率分別為90%和75%.
在這一時期,盡管各國學者對MBR工藝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並獲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於當時膜組件的種類很少,制膜工藝也不是十分成熟,膜的壽命通常很短,這就限制了MBR工藝長期穩定的運行,從而也就限制了MBR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推廣應用。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與制膜水平的提高,推動了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向前發展,MBR工藝也隨之得到迅速發展。日本研究者根據本國國土狹小!地價高的特點對MBR技術進行了大力開發和研究,並在MBR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上走在了前列,使MBR技術開始走向實磨亮旅際應用。
20世紀90年代以後,MBR技術得到了最為迅猛的發展,人們對MBR在生活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飲用水處理等方面的應用都進行了研究,MBR已經進入實際應用階段,並得到了快速的推廣。
20世紀的最後幾年,人們圍繞著膜生鍵迅物反應器的關鍵問題進行了較多的研究,並取得了一些成果。有關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從實驗室小試!中試規模走向了生產性試驗,應用MBR的中、小型污水處理廠也逐漸見諸報道。1998年初,歐洲第一座應用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在英國的Porlock建成運行,成為英國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里程碑。
本世紀初,人們對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方興未艾,使得該項技術正在逐漸趨於成熟。
2、MBR技術在國內污水處理中的研究及應用
我國對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1991年,芩運華對膜生物反應器的應用進行了綜述,介紹了MBR在日本的研究狀況,這是我國學者對膜生物反應器做的較早的報道。隨後,江成璋等人進行了中空纖維超濾膜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研究。1995年,樊耀波將MBR用於石油化工污水凈化的研究,研製出一套實驗室規模的好氧分離式MBR.
從1995年以來,我國對膜生物反應器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工作開始全面展開,多家科研院所進行了此方面的研究,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天津大學、同濟大學等對膜生物反應器的運行特性、膜通量的影響因素、膜污染的防止與清洗等方面做了大量細致的研究工作。2000年,顧平採用國產中空纖維膜對生活污水做了中試規模的MBR研究,結果表明:MBR工藝出水懸浮物為零,細菌總數優於飲用水標准,COD和氨氮的去除率都高於95%,出水可直接回用。2001年,張立秋等對一體式MBR處理生活污水的主要設計參數HRT、SRT等進行了理論推導,為實際工程設計提供了參考,並對膜堵塞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探討,提出了膜內部生物堵塞的存在。
雖然,我國在MBR技術的研究探討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同日本、英國、美國等國家相比,我國的研究試驗水平還比較落後,由於國產膜組件的種類較少,膜質量較差,壽命通常較短,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雖然在我國膜生物反應器用於處理生活污水已有應用,但到目前為止,設計完善、運行良好的應用膜生物反應器的生活污水處理廠還未見報道。
3、MBR工藝的分類
膜生物反應器主要是由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兩部分組成#根據膜組件與生物反應器的組合方式可將膜生物反應器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和復合式膜生物反應器。
3.1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
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是指膜組件與生物反應器分開設置,相對獨立,膜組件與生物反應器通過泵與管路相連接#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該工藝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各自分開,獨立運行,因而相互干擾較小,易於調節控制,而且,膜組件置於生物反應器之外,更易於清洗更換#但其動力消耗較大,加壓泵提供較高的壓力,造成膜表面高速錯流,延緩膜污染,這是其動力費用大的原因,每噸出水的能耗為2~10kWh,約是傳統活性污泥法能耗的10~20倍,因此能耗較低的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重視。
3.2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
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起源於日本,主要用於處理生活污水,近年來,歐洲一些國家也熱衷於它的研究和應用#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是將膜組件直接安置在生物反應器內部,有時又稱為淹沒式膜生物反應器(SMBR),依靠重力或水泵抽吸產生的負壓或真空泵作為出水動力#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該工藝由於膜組件置於生物反應器之中,減少了處理系統的佔地面積,而且該工藝用抽吸泵或真空泵抽吸出水,動力消耗費用遠遠低於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每噸出水的動力消耗約是分置式的1/10.如果採用重力出水,則可完全節省這部分費用。但由於膜組件浸沒在生物反應器的混合液中,污染較快,而且清洗起來較為麻煩,需要將膜組件從反應器中取出。
3.3復合式膜生物反應器
復合式膜生物反應器也是將膜組件置於生物反應器之中,通過重力或負壓出水,但生物反應器的型式不同#復合式MBR,是在生物反應器中安裝填料,形成復合式處理系統。
在復合式膜生物反應器中安裝填料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提高處理系統的抗沖擊負荷,保證系統的處理效果;二是降低反應器中懸浮性活性污泥濃度,減小膜污染的程度,保證較高的膜通量。
復合式膜生物反應器中,由於填料上附著生長著大量微生物,能夠保證系統具有較高的處理效果並有抵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同時又不會使反應器內懸浮污泥濃度過高,影響膜通量。
4、MBR工藝的特點
4.1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
MBR對懸浮固體(SS)濃度和濁度有著非常良好的去除效果。由於膜組件的膜孔徑非常小(0.01~1μm),可將生物反應器內全部的懸浮物和污泥都截留下來,其固液分離效果要遠遠好於二沉池,MBR對SS的去除率在99%以上,甚至達到100%;濁度的去除率也在90%以上,出水濁度與自來水相近。
由於膜組件的高效截留作用,將全部的活性污泥都截留在反應器內,使得反應器內的污泥濃度可達到較高水平,最高可達40~50g/L.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生物反應器內的污泥負荷,提高了MBR對有機物的去除效率,對生活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在94%以上,BOD的平均去除率在96%以上。
同時,由於膜組件的分離作用,使得生物反應器中的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停留時間(SRT)是完全分開的,這樣就可以使生長緩慢、世代時間較長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也能在反應器中生存下來,保證了MBR除具有高效降解有機物的作用外,還具有良好的硝化作用。研究表明,MBR在處理生活污水時,對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在98%以上,出水氨氮濃度低於1mg/L.
此外,選擇合適孔徑的膜組件後,MBR對細菌和病毒也有著較好的去除效果,這樣就可以省去傳統處理工藝中的消毒工藝,大大簡化了工藝流程。
另外,在DO濃度較低時,在菌膠團內部存在缺氧或厭氧區,為反硝化創造了條件。僅採用好氧MBR工藝,雖然對TP的去除效率不高,但如果將其與厭氧進行組合,則可大大提高TP的去除率。研究表明,採用A/O復合式MBR工藝,對TP的去除率可達70%以上。
4.2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在城市污水或工業廢水處理中,傳統的處理工藝(格柵+沉砂池+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消毒池)流程較長,佔地面積大,而出水水質又不能保證。而MBR工藝(篩網過濾+MBR)則因流程短、佔地面積小!處理水量靈活等特點,而呈現出明顯優勢#MBR的出水量根據實際情況,只需增減膜組件的片數就可完成產水量調整,非常簡單、方便。
對於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工藝中出現的污泥膨脹現象,MBR由於不用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可以輕松解決。這樣,就大大減輕了管理操作的復雜程度,使優質!穩定的出水成為可能。
同時,MBR工藝非常易於實現自動控制,提高了污水處理的自動化水平。
4.3解決了剩餘污泥處置難的問題
剩餘污泥的處置問題,是污水處理廠運行好壞的關鍵問題之一#MBR工藝中,污泥負荷非常低,反應器內營養物質相對缺乏,微生物處在內源呼吸區,污泥產率低,因而使得剩餘污泥的產生量很少,SRT得到延長,排除的剩餘污泥濃度大,可不用進行污泥濃縮,而直接進行脫水,這就大大節省了污泥處理的費用。有研究得出,在處理生活污水時,MBR最佳的排泥時間在35d左右。
由上述可知,MBR工藝所具有的優越性,是目前其他處理工藝無法比擬的#該工藝在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難降解有機廢水以及中水回用等方面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柒』 誰知道西門子中空纖維超濾膜結構的特點
你這是商業間諜么,不是內部人員怎麼知道這東西的結構特點,這要涉及到製造工藝,每個廠家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