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快速降解污水中的氨氮
氮以多種形式存在於廢水中,如有機氮、氨氮、硝態氮和亞硝態氮,其中氨氮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概念: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含氮物質進入水環境的途徑主要包括自然過程、人類活動和企業產生。含氮物質進入水環境的自然來源主要包括降水降塵、非城市徑流和生物固氮。人類活動也是水環境中氮的重要來源,主要包括未經處理或處理的城市生活和工業廢水、各種滲濾液和地表徑流。
廢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離氨和離子銨形式存在的氮,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焦化、合成氨等工業廢水以及農田排水中含氮有機物的分解。氨氮污染源多,排放量大,排放濃度變化大。
廢水的氨氮超標解決辦法有很多,從工藝的建設一般有三類;物理處理、生物處理、化學處理。例如物理吹脫法、生物處理法(A/O、A2/O等)、化學氧化法等。但是有沒有一種可以快速啟動好氧池或者曝氣池,讓好氧池或者曝氣池的微生物快速繁殖、掛摸快的、可持續性的呢?
你好,你給的參數太少了,請問氨氮超標多少?是什麼廢水?是什麼處理工藝?甘度給你提供
在建設好的好氧池中投加硝化細菌,經過幾天的培養,在培養過程中投加營養源、合理控制參數PH值、水溫、溶解氧等,工作人員的維護下,可以降解高濃度廢水氨氮。
⑵ 氨氮的標准值是多少
法律分析:氨氮廢水排放標准: 氨氮標准限值范圍為0.02mg/L~150mg/L。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向已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各省(市、區)的廢水排放標準的制定必須密切結合當地的水環境狀況和地方的技術經濟條件。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有11個省G市)制定了25個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在這些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大多數標准都規定了氨氮的排放控制限值。
⑶ 去除廢水中的氨氮有哪些方法
化學法——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廢水中氨氮的去除在污水中直接投加一種專可以降低氨氮屬的濃度的葯劑——氨氮去除劑;氨氮去除劑是一種含有特殊架狀結構的高分子無機化合物,通過強氧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氨氮;加葯後不會產生沉澱物,對氨氮的去除率達96%以上,無2次污染。
生物反硝化——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生物反硝化在缺氧條件下,由於兼性脫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將NO2--N和NO3--N還原成N2的過程,稱為反硝化。反硝化過程中的電子供體(氫供體)是各種各樣的有機底物(碳源)。
生物硝化——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
在好氧條件下,通過亞硝酸鹽菌和硝酸鹽菌的作用,將氨氮氧化成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的過程,稱為生物硝化作用。(1)在硝化過程中,1g氨氮轉化為硝酸鹽氮時需氧4.57g;(2)硝化過程中釋放出H+,將消耗廢水中的鹼度,每氧化lg氨氮,將消耗鹼度(以CaCO3計) 7.lg。
⑷ 污水處理中氨氮高怎麼處理
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進行氨氮脫除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無二次污染。例如:氣水分離膜脫除氨氮。氨氮在水中存在著離解平衡,隨著PH升高,氨在水中NH3形態差純比例升高,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NH3的氣態和液態兩項達到平衡。根據化學平衡移動的原理即呂.查德里(A.L.LE Chatelier)原理。在自然界中一切平衡都是相對的和暫時的。化學平衡只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保持「假若改變平衡系統的條件之一,如濃度、壓力或溫度,平衡就向能減弱這個改變的方向移動。」遵從這一原理進行了如下設計理念在膜的一側是高濃度氨氮廢水,另一側是酸性水溶液或水。當左側溫度T1>20,PH1>9,P1>P2保持一定的壓力差,那麼廢水中的游離氨NH4+,就變為氨分子NH3,並經原料液側介面擴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分壓差的作用下,穿越膜孔,進入吸收液,迅速與酸性溶液中的H+反應生成銨鹽。
全程自養脫氮的全過程實在一個反應器中完成,其機理尚不清楚。Hippen等人發現在限制溶解氧(DO濃度為0.8·1.0mg/l)和不加有機碳源的情況下,有超過60%的氨氮轉化成N2而得以去除。同時Helmer等通過實驗證明在低DO濃度下,細菌以亞硝酸根離子為電子受體,以銨根離子為電子供體,最終產物為氮氣。有實驗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監測全程自養脫氮反應器中的微生物,發現在反應器處於穩定階段時即使在限制曝氣的情況下,反應器中任然存在有活性的厭氧氨氧化菌,不存在硝化菌。有85%的清慶銷氨氮轉化為氮氣。鑒於以上理論,全程自養脫氮可能包括兩步第一是將部分氨氮氧化為煙硝酸鹽,第二是厭氧氨氧化。
⑸ 水產養殖氨氮標準是多少
養殖水質標准養殖水質標准:
1、溫度。十八到三十五度為正常溫度,二十五到三十二度為最適宜生長溫度。
2、PH值。六點五到八點五,低於六點五肥效不能正常發揮優勢,氨氮、硫化氫等毒性會增大。
3、鹽度。百分之零到百分之一,鹽分過高會影響淡水中生物的正常生長繁殖。
4、氨氮。零到零點零二毫克每升,過高會損壞魚、蚌的鰓,高於零點五時會引起無法進食和呼吸,直至死亡。
5、硫化氫。零到零點一克每升,過高會損壞魚、蚌的中樞神經,高於零點五時會引起患病或死亡。
6、亞硝酸鹽。零到零點零二毫克每升,過高會引發出血病,是誘發暴發性疾病的重要因子,高於零點五時會引起患病或死亡。
7、有效磷。零點二到一毫克每升,低於零點二,水體中的優質藻類生長受到影響。
8、溶解氧。大於等於三毫克每升,小於三毫克每升會影響魚類的攝食,小於兩毫克每升時會出現浮頭,小於一毫克每升會出現泛塘,直到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