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雙向門建國初援共

雙向門建國初援共

發布時間:2024-04-15 07:25:17

『壹』 苦尋——有關宋都汴梁(開封)的各種資料

一、汴梁是開封在元明時代的稱呼。
開封建城距今已近3000年。現在的開封城垣,是清代的開封府城,也是解放前的河南省城。這是河南現存規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也是全國著名的中州古城,是我國僅次於南京城牆的第二大古城垣建築。相傳在2000多年前,周文王之子畢公高,曾經在此築城。而「開封」之名始於春秋,是鄭庄公取「開拓封疆」之意而得名的。戰國時,魏惠王將國都遷到這里,定名「大梁」。五代梁太祖建都開封,改名「東都」。後漢、後周、北宋均沿稱「東京開封府」。金滅北宋後,改東京為「汴京」。元明時代,開封又曾稱為「汴梁」和「北京」。因此,開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美譽。

開封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偏東,是黃河沖積扇平原的尖端。東臨商丘地區,西連省會鄭州市,南接許昌市、周口地區,北靠黃河,與中原油田隔河相望。總面積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62平方公里。

遠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封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夏朝(公元前21世紀至前16世紀),夏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今開封市東約22公里),至12世胤,歷經六世約157年。春秋時期,公元前743年至前701年,鄭庄公在開封城南朱仙鎮古城村築「啟封」城。戰國時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山西安邑遷都今開封市所在地,時稱大梁。公元前225年,秦滅魏,置碭郡,立浚儀(大梁)、啟封兩縣。兩漢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啟封縣為開封縣。東魏在開封設置梁州。北周滅北齊後改梁州為汴州。公元712年,開封縣治移置汴州城內與浚儀縣同廓。公元907年,後梁建都開封,升汴州為開封府,號稱東都。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都開封。公元938年稱開封為東京。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建立北宋。北宋開封人口達150萬,不僅是國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萬國咸通」的國際大都市。公元1126年金攻陷開封,改開封為汴京。公元1214年金朝遷都開封。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於開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為周王駐藩開封。明代,開封經濟繁榮,號稱「八省通衢」、「勢若兩京」。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明軍扒開黃河,開封城遭破壞,城中37萬人,僅剩3萬餘人。清代設開封府,清末開封辟為商埠,民族資本工業興起,先後創辦了機械、兵器、麵粉、火柴、煙草等工廠。民國期間,開封為河南省會。

1948年10月24日開封解放,同年11月6日成立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稱開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建國初期,開封為河南省會;1954年10月省會遷鄭州,開封為省轄市。1982年開封被國務院首批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開封歷史悠久,名人眾多,如蔡邕、蔡文姬、蔡漠、阮籍、崔顥、鍾嗣成、王延相等。這里地勢低窪,湖泊眾多,號稱"北方水城",名勝古跡眾多,以鐵塔、龍亭、相國寺、繁塔、延慶觀、禹王台、包公祠、朱仙鎮岳飛廟等為最著名。

開封地處豫東平原、黃河下游大沖積扇南翼,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14.24°C-14.50°C之間,無霜期213-215天,年均降雨量670毫米,林木覆蓋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遊玩開封的最佳時節莫過於9、10月間,天氣溫和,降水量適中,還能觀賞盛開的菊花。
開封,古稱大梁,又名汴梁,位於河南省中部偏東,北瀕黃河,隴海鐵路橫貫市區南部,交通便利。春秋時期,鄭庄公"開拓封城",稱之為開封。後來戰國時期魏國、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以及晉朝後期都在此建都,史稱"十朝都會"。

【魏惠王遷都大梁】魏武侯五年(前391),魏敗楚於大梁、榆關一帶,佔領大梁,國勢日盛。魏惠王為了爭霸中原,於魏惠王六年(前364),把都城從安邑遷至大梁(今開封市)。這是開封建都之始。�
【逢澤會盟】魏遷都大梁之後,勵精圖治,國富兵強。魏惠王二十六年(前344),衛鞅游梁,勸說魏王,讓其號令宋、衛、魯等小國,北聯燕國,爭取秦國,先行王服,再圖齊、楚。魏惠王採納,廣建王宮,置天子車服,自稱為王。是年,魏惠王以朝見周天子為名,邀秦、韓、宋、衛、鄒、魯等國在逢澤(今開封市東南)參加會盟。會盟之後,同去朝見周天子。此次會盟為戰國七國國君稱王之始。由於會盟乃惠王使用壓力所致,因而遭到韓國的極力抵制。�
【魏惠王開鑿鴻溝】約於魏惠王十年(前360)開通鴻溝。故道自今滎陽北引黃河水,東經中牟北、開封北,折而向南經通許東、太康西至淮陽東南入潁水。聯接濟、濮、汴、睢、潁、渦、汝、泗、荷等主要河道,促進了黃淮平原的水運交通和農田灌溉及流域經濟與文化的交流。�
【孟子游梁】公元前342年,魏敗於"馬陵之戰",國勢日衰。為強兵富國,魏國遂以重金招納天下賢士。惠王後元十六年(前319),孟子來到魏都大梁(今開封市),受到惠王熱情接待。孟子勸惠王改弦更張,實行"仁政"。魏惠王沒有採納。次年,惠王去世,襄王即位。孟子謀求國家統一的主張,襄王同樣不同意。孟子對襄王十分不滿,不久離開魏國到齊國去了。�
【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元前259年,秦將白起敗趙國於長平,坑殺降卒40萬,乘勝包圍邯鄲,妄圖滅趙,進而完成其統一霸業。趙國多次向魏國求救,魏王懾於秦國的壓力,派大將晉鄙率10萬大軍駐扎於趙魏邊境鄴城(今臨漳西南),坐觀成敗。魏公子信陵君多次申明大義,勸說魏王進兵救趙,魏王卻無動於衷。信陵君從門下謀士侯贏計盜取兵符,勇士朱亥擊殺晉鄙奪取兵權,一舉破秦,邯鄲圍解,信陵君由此名揚天下。�
【王賁引河溝水灌大梁】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派大將王賁攻魏,引河溝水灌大梁,大梁城壞,魏王假降,魏亡(這是開封第一次毀滅性水災)。秦在大梁置浚儀縣。�
【隸屬梁國】漢高祖五年(前202),封彭越為梁王。十一年(前196),彭越謀反被殺,劉邦封子劉恢為梁王,浚儀屬梁國。�
【祖逖北伐中原】東晉名將祖逖,中流擊楫,誓復中原,於晉元帝大興二年(319)出兵北伐,進駐雍丘,佔領浚儀。祖逖死後,元帝永昌元年(322)才重占浚儀。�
【浚儀成州治】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534),設立梁州,浚儀首次成為州治。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佔領梁州,因城臨汴水,改稱汴州。�
【隋煬帝修通濟渠】大業元年(605),隋煬帝為溝通南北交通,征發民夫100餘萬,修通濟渠,亦稱汴渠。自東都(洛陽)西苑引谷水通黃河,又自滎陽牛口峪引黃河入汴水、淮河,連接邗溝,通達長江。從此,汴州(開封)又進一步興旺發達起來。�
【三賢游吹台】唐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出京東游,在洛陽遇到杜甫,一同去汴州(開封)。途遇高適,三人相攜游汴,乘興登臨吹台,飲酒賦詩,懷古論今。由此留下了李白的《梁園吟》、杜甫的《遣懷》、高適的《古大梁行》三篇不朽之作。�
【唐李勉擴建汴州城】唐永平軍節度使李勉,於德宗建中二年(781)擴建汴州城。擴建後,城周長20里155步,城門10座。德宗興元元年(784),宣武軍節度使劉玄佐(即劉洽)始將治所遷汴州。�
【顏真卿殉難汴州】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李希烈叛唐,攻陷汴州。德宗派大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赴汴勸諭,被李希烈縊死於汴州。�
【朱溫代唐建梁都汴州】後梁開平元年(907),朱溫取代唐朝,建梁朝(史稱後梁),定都汴州,稱東都。升汴州為開封府。�
【石敬瑭建晉都汴州】後唐滅後梁,李存勖遷都洛陽,降開封府為宣武軍駐地,仍稱汴州。後晉天福元年(936),契丹滅後唐,立石敬瑭為晉帝(史稱後晉),都汴,號東京。又升汴州為東京開封府。�
【劉知遠建漢都汴】契丹耶律德光攻陷東京,後晉亡。劉知遠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都汴,仍稱東京。是時為天福十二年(947),劉知遠尚未改年號。�
【郭威建周都東京】廣順元年(951),郭威取代後漢,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仍都東京。�
【柴榮修建東京外城】後周顯德二年(955),周世宗柴榮修建東京外城,周長48里213步。�
【陳橋兵變】後周顯德七年(960)春,周恭帝派趙匡胤率軍北上抗遼。至開封北40里之陳橋驛,趙匡胤發動兵變,黃袍加身,被擁立為皇帝。接著,回軍開封。翰林學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備好的禪代詔書,宣布周恭帝退位,趙匡胤為皇帝,從而建立了宋王朝(史稱北宋)。�
【宋廷殿試】為了糾正禮部省試中存在的取捨非當現象,宋太祖於開寶六年(973),在講武殿親試已中及未中進士195人,錄取127名,開創了殿試取士的先河。北宋初期,殿試考詩賦二題。神宗熙寧三年(1070),王安石改革科舉,廢詩賦、明經諸科,殿試改試策一道,遂成永制。從此,中國的科舉考試定型為鄉、省、殿三級制。�
【設置御書院】宋太宗時,在東京皇城中設立御書院,院中薈萃了當時著名的書法家,並收集了全國各地的書法珍品。淳化三年(992),翰林侍書王著將歷代法書臨摹刻印,是謂《淳化秘閣法帖》,共分10卷,帖中一半是王羲之、王獻之的作品。這本閣帖成為中國法帖的鼻祖,印成之後,太宗分賜給二府大臣,以便學習。徽宗大觀年間(1107~1110),又刻成了大觀帖。從此法帖大盛,臨摹成風。對北宋書法藝術的普及和提高,作用巨大。�
【鑄造針灸銅人】北宋天聖五年(1027),仁宗命太醫局醫官王惟一設計、鑄造兩具男性銅人,置醫官院、相國寺。銅人腹內鑄有心肝脾胃等內臟,體表遍鑄經絡穴位。銅人當時用作教學及考試的模型,比原來的人體穴位平面圖准確形象,便於查找。王惟一又著《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刻之於石,作為對銅人的文字說明。1971年部分圖經刻石殘片在北京發現。�
【包拯權知開封府】包拯,安徽合肥人。一生為官清正。嘉?二年(1057)三月,權知開封府,任職雖只有一年零三個月,但執法嚴峻,不畏權貴,京師秩序井然,士民稱頌。京師諺語:"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他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並演為小說、戲曲,清官形象影響深遠。�
【王安石變法】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王安石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後,先後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市易、保甲、免役、保馬、方田等新法,以期富國強兵,但卻遭到曹太後、高太後支持下的保守派的強烈反對,難以全面推行。七年(1074)四月,罷相出知江寧府。�
【創制水運儀象台】哲宗年間(1086~1094),蘇頌在開封創制水運儀象台。儀象台總高3丈5尺6寸(按宋尺計),分成三層,下層是水輪和銅壺滴漏的機械;中層裝設渾象,每晝夜自轉一周,與天體運動相符合;上層叫露台,裝設渾儀,用以觀測星宿的昏曉出沒和天體的運轉。儀象台用水作動力,將各層動力機械和傳動機械結合在一個整體里,使之保持一個恆定的速度,用多種形式表達天體時空的運行。它既能表示天象,又能計時,歐洲人把這種儀器稱為天文鍾。�
【古猶太人遷居開封】宋徽宗年間(1101~1125),一支猶太人攜帶家眷,跋涉萬里來到繁華的東京(今開封市)。他們向徽宗殷勤致意,進貢西洋布匹。徽宗熱情相待,並給予優厚待遇:(1)歸我中夏;(2)遵守祖風;(3)留居汴梁。自此,這一支猶太人定居中國,衍續至今。�
【金人攻破東京】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軍攻破東京外城。十二月,欽宗赴金營送上降表,宣布投降。金人燒殺之餘,對城內金銀絲帛、圖書字畫、文物珍寶等大肆擄掠。城內大批的百工藝人、宗室貴族被掠往北方,南遷避難者不計其數。這是開封城在歷史上的一次大災難。�
【金再陷東京】建炎元年(1127)三月,金立張邦昌為楚帝(僅33天)。四月,金兵擄徽、欽二帝北返。宋以宗澤為東京留守,率兵拒金。金天會八年(1130),金兵再陷東京,立南宋叛官濟南知府劉豫為齊帝,都大名(今河北大名)。天會十年(1132),劉豫遷都汴(今開封市)。�
【岳飛大破金兵】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岳飛大破金兀術於郾城,進駐朱仙鎮。�
【黃河改道流經開封】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黃河於陽武(今河南原陽縣)決口,主流經開封城北20里,向東流去。�
【金宣宗遷都南京(開封)】金宣宗貞?二年(1214),為避蒙古軍進攻,遷都南京(開封)。�
【金末疫病流行】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三月,蒙古軍攻南京(開封),不克。五月疫病流行,軍民死亡數十萬人。閏九月,金兵在城內搜刮糧食,城內大飢,人相食。�
【龍鳳政權建都汴梁】元順帝至正十八年(1358)五月,紅巾軍首領劉福通率兵攻下汴梁(今開封市)。之後,劉福通把韓林兒從安豐(今安徽壽縣)接到汴梁,建國號為宋,年號"龍鳳",以此為"龍鳳"政權的首都。次年八月,汴梁被元軍將領察罕帖木兒攻破,劉福通和韓林兒退往安豐。�
【明重修開封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重修開封城牆,改土城為磚城。城牆周長20里190步,高3丈5尺,寬2丈1尺;城濠深2丈,闊5丈。�
【明代黃水災害】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六月,黃河決口,水自北門入城,淹沒官民房舍甚多。惠帝建文元年(1399),黃河決口,水自封丘門入城,宮廨民舍塌壞甚多,城內長期積水。成祖永樂八年(1410)秋,黃河決口,毀城200餘丈,"民被患者萬四千餘戶,沒田七千五百餘頃"。英宗天順五年(1461)七月,黃河再次決口,水自北門入城,官私房舍,淹沒過半,居民死亡無數。�
【李自成三次攻城】明末李自成曾率義軍三次攻打開封。第一次在崇禎十四年(1641)二月,義軍圍城強攻七晝夜後,主動撤退。第二次在同年十二月至次年正月,義軍用大炮火銃,對准開封城晝夜攻打20天後,再次撤退。第三次在崇禎十五年(1642)四至九月。其間,城內官軍為消滅義軍,在開封之北的黃河大堤扒口兩處,使城外一片汪洋,城內更是水深數丈,浮屍如魚。洪水過後,城內原有的37萬多人口,除去少數外逃者,大部溺死,僅剩3萬多人。�
【康熙重建開封城】清康熙元年(1662),在明代開封城牆的基礎上重修城牆,城門五座,"營建如舊制"。城牆周長20里190步,高3丈5尺,寬2丈1尺,一如明制。�
【林則徐參與堵復黃河決口修築大堤】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六月,黃河自張家灣(今開封市水稻鄉)決口,沖毀護城堤,水自南門入城,城內積水深丈余,水浸8個月之久。林則徐在被貶戍新疆伊犁途中,在王鼎的竭力保薦之下,奉旨參與堵復黃河,修成9公里長的大堤,人稱林公堤。林則徐於次年二月離汴。�
【道光重修開封城牆】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開封城牆,周長28里許,高3丈5尺,角樓4座。這次重修為開封繼續作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重鎮及未來發展打下了基礎。�
【太平軍攻打開封】清咸豐三年(1853)五月十二日,太平天國北伐軍在林鳳翔、李開芳率領下,進至距開封城2里之繁塔,攻城不克;十三日再次強攻不克,十七日撤離。�
【銅瓦廂黃河決口】清咸豐五年(1855)黃河於銅瓦廂(蘭考舊集鎮名)決口。從此,黃河再次改道,不入淮河、長江,而從山東利津入渤海。�
【清代最後一次會試】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三十年(1904),癸卯順天鄉試、甲辰會試在開封河南貢院舉行。兩次考試仍各為三場,但內容卻有重大改變,首場試中國政治史論五篇,二場試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三場試《四書》義二篇、《五經》義一篇,並規定不得用八股格式。兩次考試,應考人數大減,秩序混亂。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布停止科舉考試。�
【興辦學堂】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開封創辦了第一所新式學堂--河南大學堂。1904年又創辦開封府中學堂。1905年將義塾15所,裁並改為10所官立小學堂。�
【河南銅元局的創辦及撤銷】清光緒三十年(1904),河南巡撫陳夔龍在開封創辦河南銅元局。始鑄"光緒元寶"當十文小銅幣;宣統時改鑄"大清銅幣"當制錢十文。1933年因銅料斷絕而撤銷。�
【辛亥開封起義】1911年武昌起義後,各省紛紛響應,同盟會員張鍾端被推為河南起義總司令,定於12月23日凌晨起事,不料事泄,於22日夜在優級師范集合時,遭巡防營包圍。23日晨,張鍾端、王天傑、張照發、劉鳳樓、丹鵬晏、徐振泉、張得成、李干公、張香坭、李鴻緒、崔德聚11人遭捕殺,起義失敗。【祥符縣改為開封縣】民國2年(1913),廢開封府,改祥符縣為開封縣,屬河南省豫東道。仍為河南省會。�
【隴海鐵路貫通開封東西】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隴海鐵路汴洛段通車;民國4年(1915)6月,開封至徐州段通車。�
【創辦《心聲》雜志社】民國7年(1918),馮友蘭、嵇文甫等在開封創辦《心聲》雜志社,宣傳新文化、新思想。�
【創辦《青年》半月刊】民國9年(1920),省立開封二中學生曹靖華等創辦《青年》半月刊,每期發行四五千份,共出版5期。�
【李大釗來開封】1924年底,李大釗應胡景翼之邀來開封指導工作。經他指導,河南形成國共合作局面,建立了共青團開封地委。工人和學生運動也蓬勃發展起來。1925年7月,李大釗第二次來開封,促使建立了由王若飛任書記的豫陝區黨委,並發表了題為《大英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的講演,引起轟動。【創辦《中州評論》】1925年8月,蕭楚女受共青團中央的委派來河南工作,並在開封創辦了《中州評論》,與王若飛多次發表重要文章,指導河南革命活動。1926年元月停刊。�
【開封的一二·九運動】民國24年(1935)12月9日,北平(今北京)爆發了學生愛國運動。開封水利專科學校於12月13日首先通電聲援。23日,開封高中、河南大學等30餘所學校學生13000餘人,齊集省府門前請願。26日,萬余名學生赴南關火車站卧軌請願,歷時4天。�
【解放先鋒隊開封隊部成立】民國25年(1936)10月,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開封隊部成立。河南大學學生鄧子健(鄧拓)任隊長。�
【開封淪陷與光復】1938年6月6日,日軍侵佔開封,建立日偽政權。開封人民在日寇的鐵蹄之下,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1945年8月,日軍投降,結束了開封人民的苦難歲月。�
【成立開封市人民政府】1948年10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再次攻佔開封。11月6日,成立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949年1月改為開封市人民市政府,4月改稱市人民政府。�
【省會西遷】經政務院(今國務院)1951年批准,1954年10月,河南省省會由開封市遷往鄭州,並帶去三四萬各行業人員。此後,開封改為省轄地級市。

『貳』 歷次國慶閱兵都有哪些隊伍進行了展示

徒步方隊1.三軍依仗隊護衛軍旗2.國防大學方隊3.陸軍學院方隊4.海軍學院方隊5.空軍學院方隊6.武裝警察學院方隊7.陸軍方隊(著07作戰服,持03式突擊步槍)8.海軍方隊(著07作戰服,持95式突擊步槍)9.空軍方隊(著07作戰服,挎手槍))10.陸軍特種部隊方隊(著07作戰服,持95式突擊步槍)11.海軍陸戰隊方隊(著07作戰服,持95式突擊步槍)12.空降兵方隊(著07作戰服,持95式突擊步槍)13.武警雪狼突擊隊方隊(著07作戰服,持95式突擊步槍)14.駐港、澳部隊方隊(著07作戰服,持95式突擊步槍)15.第二炮兵方隊(著07作戰服,持81式突擊步槍)16.搶險救援部隊方隊(著07作戰服,持95式突擊步槍)17.航天部隊方隊(著07作戰服)18.預備役方隊(著預備役軍服,持81式突擊步槍)19.男民兵方隊(著民兵制服,持56式突擊步槍)20.女民兵方隊(著民兵制服,持79式沖鋒槍)摩托化方隊21.兩輛猛士引領老紅軍、老八路軍、老志願軍摩托化方隊22.航天員禮賓車方隊23.兩輛猛士引領99G坦克方隊24.兩輛猛士引領新步戰車方隊25.兩輛猛士引領空降戰車方隊26.兩輛勇士引領防空戰車方隊27.兩輛勇士引領反艦導彈方隊28.兩輛勇士引領HQ防空車方隊29.兩輛勇士引領戰術導彈方隊30.兩輛勇士引領戰略導彈方隊空中梯隊31.81飛行表演隊32.大預警機引領四架J-1132.大預警機引領四架J-1133.Y8平衡木預警機引領四架J-8D34.轟6加油機引領四架J-1035.JF17六機編隊36.JH7六機編隊37.武直9六機編隊38.武直10六機編隊39.路航直8六機編隊40.海航直8六機編隊

『叄』 求書穿越到建國初期的小說


穿越到建國初期的小說有:

1、《飛豹出擊》
作者:登峰。
簡介:主角在空軍一次軍事演習,穿越到1950年志願軍入朝前,一舉擊沉了美國在朝鮮東西海灣的航母,最終迎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

2、《共和國同齡人》
作者:有時糊塗。
簡介:共和國建國初年富家子弟的楚明秋在成長過程中,親歷建國以來歷史的風風雨雨,和自己一步步奮斗向上的故事。

3、《重生日本1946》
作者:墨罌粟。
簡介:唐寧就是魂穿到了1946年駐日美軍陸軍上尉參謀托尼的身上,在這里他享受著超乎他想像的奢侈生活。 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他的夢想絕不僅僅於此。
閱讀全文

與雙向門建國初援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德國生活污水處理 瀏覽:988
超濾濃縮膜包進液出液區分 瀏覽:384
歐琳濾芯怎麼換 瀏覽:826
沃爾沃怎麼更換空調濾芯 瀏覽:190
什麼地方有賣飲水機 瀏覽:762
金利源凈水機RO膜 瀏覽:820
開一家凈水器店需要投多少錢 瀏覽:740
溶劑含水怎麼蒸餾 瀏覽:172
污水處理的6s是什麼意思 瀏覽:431
什麼東西可以去保溫杯的水垢 瀏覽:285
純水導電率為零什麼原因 瀏覽:531
摩托車空氣濾芯進油怎麼回事視頻 瀏覽:144
氧化型酵母菌處理什麼廢水 瀏覽:660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文件 瀏覽:946
凈水器為什麼變渾濁 瀏覽:547
迪奧二回禮可以用幾次 瀏覽:680
apha的水和廢水監測方法 瀏覽:445
蒸餾水的保質期是多久 瀏覽:718
直飲水機卡掉了不給補怎麼辦 瀏覽:446
氨氮與凈水劑反應生成什麼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