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騎木驢有什麼故事
騎。木。驢。據傳是古代專門懲治那些勾結姦夫謀害親夫的女人所用的酷刑,但這種說法既沒有歷史實物證明,也沒有嚴肅史料佐證。據小說《二十四史演義》,明末的騎木驢是這樣的:先在一根木頭上豎起一根木柱,把受刑的女子吊起來,放在木柱頂端,使木柱戳入。陰。道。內,然後放開,讓該女身體下墜,直至木柱「自口鼻穿出,常數日方氣絕」。
簡單樣式
簡單的,不過是一段圓木頭,下面安四條腿,像一張條凳,所不同的,第一是「凳面"不是平的,而是呈圓弧形;第二「凳面」正中間,有一根二寸來粗、一尺多長的圓木棍兒,向上豎著,象徵「驢毬」這就是這種刑具被稱為「木驢」的原因
繁雜樣式
所謂「繁式」,估計可能是「科學技術」發達、木製機械製作技術精良以後對傳統「手抬」木驢的技術改進:繁式木驢,肚子里是空的,四條「驢腿」,各安木輪,女犯遊街的時候,不是被抬著走,而是有人在後面推著走。關鍵的一筆,是木輪連著一條「制動桿」,制動桿連著木驢肚子里的一個「偏心輪」,偏心輪又連著象徵「驢毬」的木棍兒,所以木驢往前推,「驢毬」就能上下伸縮。往往女犯還沒有押到刑場,由於木棍兒搗爛了內臟,早已經半死不活,氣息奄奄了。
2. 摸金天師里騎木驢什麼意思
據有關史料記載,第一次女性罪犯被判「騎木驢」,應該在北宋時期。古典名著《水滸傳》中就有關於北宋時期女人「騎木驢」的描寫。那是在武松怒殺潘金蓮和西門慶之後,慣拉皮條和教唆殺人的王婆被判處「剮刑」:大牢里取出王婆,當廳聽命。讀了朝廷明降,寫了犯由牌,畫了伏狀,便把這婆子推上木驢,四道長釘,三條綁索,東平府尹判了一個"剮"字,擁出長街。兩聲破鼓響,一棒碎鑼鳴,犯由前引,混棍後催,兩把尖刀舉,一朵紙花搖,帶去東平府市心裡,吃了一剮。」
其實,在北宋時期,所謂「木驢」通常是一面圓長型的木板,下面安裝有四條支撐的驢腿或滾輪,如同一張普通的條凳。所不同之處,首先是其表面並不平坦,而呈現一定的弧度,類似驢背的形狀;另外於長木板正中間,安裝一根約二寸粗、一尺余長的圓木橛子向上直豎,象徵驢球,因而一般稱呼此類殘酷刑具為「木驢」。
當被判死罪的女犯三審定讞之後,她的全身衣褲將被完全剝光,驗明正身,然後衙役們將女人捆綁妥當,便可將她的雙腿分開,下體對准那根驢背上的粗木橛直插進去。接著,用鐵釘把女犯的兩條大腿釘在木驢上,防止其因負痛而掙扎。然後由四名大漢抬著「木驢」上的女犯人遊街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