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環境風險評估報告中企業雨排水,清凈下水,生產廢水排放去向,包括生活污水嗎
生活污水也要說明的,反正所有的給排水都要說明清楚,是否達標排放。
⑵ 企業的環保要求是什麼
企業抄的環保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四十二條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醫療廢物、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雜訊、振動、光輻射、電磁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明確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安裝使用監測設備,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保存原始監測記錄。
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
第四十三條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排污費。排污費應當全部專項用於環境污染防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或者挪作他用。
依照法律規定徵收環境保護稅的,不再徵收排污費。
⑶ 某企業將廢水排放作為其重要環境因素,請根據標准4.4.6的要求,簡述審核思路。
1)組織識別並策劃與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有關的運行活動的證據
2)組織針對沒有程序文件回可能導致偏答離環境方針、目標、指標的運行活動而制定的程序文件,以及按照這些程序文件實施運行控制及其效果的證據
3)運行控製程序中明確規定相應活動的運行准則的證據,及其執行情況的證據
4)組織針對使用的產品和服務中已識別的重要環境因素建立控製程序和證據5組織向供方和合同方通報適用的程序和要求及其實施效果的證據。
⑷ 企業排放污水達不到 污水處理廠收水標准 可以拒收嗎
一般不會拒收的,除非涉及危險廢水,但是會通知環保局下達企業超標排放罰款!所以要盡快處理達標之後排放,一般排放要去是GB18918-2002標准,有環保方面問題可以隨時追問
⑸ 某企業廢水排放不達標,被環保局罰款2萬要計入費用嗎,為什麼
1,如題所述,該支出屬於行政處罰開支,按照會計准則規定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
2,該支出不得稅前扣除,應予依法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
3,以上僅供參考,請予核實,依法操作。
⑹ 企業環境風險怎麼防控
企業環境風險怎麼防控?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以下簡稱《評估指南》),這標志著環境保護部將全面推進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推動企業落實環境安全主體責任,提高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水平。
《評估指南》規定了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的內容、程序及一般要求。同時配套發布的還有《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等級劃分方法》(以下簡稱《等級劃分方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物質及臨界量清單》(以下簡稱《清單》)、《企業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實行標准對照表》(以下簡稱《標准對照表》)及《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編制大綱》(以下簡稱《報告編制大綱》)。
企業環境風險知多少?
環境事件高發,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是短板
當前,我國已進入突發環境事件高發期和矛盾凸顯期,環境問題已成為威脅群眾健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風險防範與管理,2011年10月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和同年12月印發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均明確提出了「完善以預防為主的環境風險管理制度,嚴格落實企業環境安全主體責任,制定環境風險評估規范」等要求。
201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規定「編制應急預案應當在開展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強調了開展風險評估對應急預案編制的重要基礎性作用。
為摸清全國環境風險底數、說清環境風險狀況,環境保護部2010年組織對全國石油加工、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和醫葯製造業3大類行業的4萬余家企業開展環境風險及化學品檢查。
檢查發現,4萬余家企業涉及化學物質4萬余種,各類環境風險單元10萬余個,約32%的企業未編制環境應急預案,已編制的企業預案中普遍存在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較差的問題。
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對自身和周邊環境風險以及第一時間可調用的應急資源不掌握,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不清楚。而且預案中多組織、機構、制度的描述,多危險化學品危害分析,少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環境保護部系統總結突發環境事件案例以及國內外工業事故風險評估與管理法律法規、技術指南,提出了企業環境風險等級評估方法,對檢查的4萬余家企業進行了初步評估,並將評估結果通報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企業環境風險管理。浙江、江蘇等地紛紛出台類似評估方法,加強企業環境風險管理和預案管理工作。
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有關加強風險評估的要求,環境保護部在原有環境風險等級評估方法的基礎上,多次徵求地方環保部門、部分央企意見,編制形成了既有事故情景分析又有風險等級劃分、既有問題分析又有完善要求的《評估指南》。
怎麼用好《評估指南》?
企業可按圖索驥分析防控應急措施可行性
怎麼用《評估指南》?首先,《評估指南》有助於提高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水平。
通過指導企業開展環境風險識別、應急資源調查、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及其後果情景分析、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差距分析、完善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實施計劃的制定等一系列工作,使企業系統評估自身環境風險狀況,根據可調用的應急資源,落實可行的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
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在編制環境應急預案時,可針對各種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制定措施得當、程序明確、責任落實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使預案回歸本質。
其次,《評估指南》有助於提高企業環境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水平。
《評估指南》指導企業從環境風險管理制度、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環境應急資源、歷史經驗教訓等方面,對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完備性、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分析,排查隱患、找出差距,根據其危害性、緊迫性和治理時間,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完善計劃並逐項落實整改。
企業按照這些方法持續排查、治理各類環境安全隱患,不僅可以提高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響應水平,還能動態完善應急預案,從而降低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概率,減輕其危害程度。
第三,有助於提升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環境應急管理水平。
根據要求,企業要按照《評估指南》開展環境風險評估,並將評估報告作為環境應急預案的附件向當地環保部門備案。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通過評估報告掌握轄區內企業環境風險等級、風險狀況及應急資源情況。這一方面可以將其作為區域環境應急預案編制的重要基礎,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還可根據環境風險等級,對企業實施差別化管理,在管理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優先關注重大環境風險企業。
環境風險怎麼評估?
分五步評估,並編制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評估指南》適用於已建成投產或處於試生產階段的企業。《清單》給出了310種(類)環境風險物質,生產、使用、存儲或釋放《清單》所列物質的企業應當開展環境風險評估。
但是,《評估指南》不適用於尾礦庫、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及海上石油天然氣開采設施等9種情況,這9種情況需要制訂專門的評估方法、實行專門管理或不屬於環保部門監管職責等。
環境風險評估報告由企業自行編制或委託相關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編制。評估分5步實施:
第一步,資料准備與環境風險識別,是對企業涉及環境風險物質及其數量、環境風險單元及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周邊環境風險受體、現有應急資源等環境風險要素的全面梳理,是風險評估的基礎。
第二步,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及其後果情景的分析,這是將前一步識別的潛在風險,與所有可能的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及後果聯系起來。這是風險評估的核心,也是解決預案針對性和實用性的關鍵。
第三步,結合風險因素和可能的事件,分析現有環境風險防控與環境應急措施。這是風險評估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排查環境安全隱患、提高預案可操作性的前提。
第四步,針對這些問題,制定完善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措施的實施計劃,是風險評估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企業環境風險防控及應急響應水平、降低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概率與危害程度的實現途徑。
第五步,劃定企業環境風險等級。這可用於完善區域環境應急預案及對企業實行差別化管理,也可用於企業的橫向對比,提高其重視程度。五步相互關聯,緊密銜接,缺一不可。
相關負責人提醒,企業的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可按照《報告編制大綱》的要求編寫。
情景分析幫助企業防控風險
突發環境事件及其後果情景分析是《評估指南》的突出特色。企業應在資料准備及風險識別的基礎上,查閱分析國內外同類企業突發環境事件資料,設置本企業所有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情景。通過歸納突發環境事件歷史案例,《評估指南》列出了生產安全事故、環境風險防控設施失靈或非正常操作、非正常工況、污染治理設施非正常運行、違法排污、停電斷水停氣、通訊及運輸系統故障以及自然災害與極端天氣等8種可能引發突發環境事件的情景。企業可結合自身現狀參考細化或補充完善。
在確定了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後,企業可依據已經出台的標准,選擇適當的方法和模型對每種情景下的環境風險物質釋放源、釋放途徑以及可能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後果進行分析。
風險矩陣確定環境風險等級
《等級劃分方法》是《評估指南》的重要組成部分。《評估指南》提出了重大、較大和一般3級的風險等級劃分方法。風險等級高低主要取決於3個要素:
一是企業涉及的環境風險物質的種類及其數量(Q)。企業涉及的所有環境風險物質在廠界內的最大存在總量與其臨界量比值之和,能較好地表徵企業環境風險物質數量固有風險。
二是企業生產工藝過程與風險控制技術水平(M)。分析總結歷史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發展規律,提出生產工藝過程、安全控制、水和大氣風險防範措施、環評及批復的其他環境風險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廢水排放去向等6個方面指標,全面反映企業生產工藝過程與環境風險控制水平。
三是企業周邊環境風險受體的敏感性(E)。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規和標準的規定,將企業周邊環境風險受體分為大氣、水和土壤環境風險受體。
綜合考慮環境風險受體的規模、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及與企業的距離,將環境風險受體劃分為3種類型。
通過風險矩陣確定企業環境風險等級,以突出Q、M、E這三大要素對風險等級的決定作用。
環境風險物質會適時調整
《清單》是《等級劃分方法》的基礎。《清單》中310種(類)物質主要來源於有突發環境事件記錄的物質以及《重點環境管理危險化學品目錄》。物質臨界量的確定遵循危害等值原則,參考了美國《清潔空氣法案》中風險管理計劃(RMP)、歐盟塞維索指令以及我國《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等國內外法規、標准。
《清單》從編號228至238均規定了一類物質,如編號236「有毒化學物質」就是對所有的有毒化學物質及其臨界量進行兜底性規定。地方各省級環保部門可參照《清單》制定本省的環境風險物質及臨界量清單,將未列入《清單》但引發或可能引發突發環境事件的化學物質補充到清單中,環境保護部也將根據應用情況適時對《清單》進行調整。
關於《標准對照表》
《標准對照表》總結了現行的環境風險防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及大型石化集團的企業標准,供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和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參考。
與現行其他風險評估方法的主要區別
《評估指南》主要用於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的評估,是企業編制環境應急預案的基礎。《重點環境管理危險化學品環境風險評估報告編制指南(試行)》主要用於對列入《重點環境管理危險化學品目錄》的化學品長期、累積和持久性危害及不利影響的評估,側重為危化品環境管理登記服務。《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主要用於部分重點行業新、改、擴建建設項目的環境風險評估。硫酸、氯鹼以及粗鉛行業的《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指南》主要用於企業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作。
⑺ 環保局說一個企業只能設一個排放口,這個依據在哪兒
分為污水排放來口和雨水排放口。自凡生產經營場所集中在一個地點的單位,原則上只允許設污水和「清下水」排污口各一個;生產經營場所不在同一地點的單位,每個地點原則上只允許設一個排污口。個別單位特殊原因,其污染口設置需要超過允許數量的,須報經環保部門審核同意。雨水排放口沒有明確的數量限制,但接管時必須報經市政部門同意。但為了防止企業雨污混合排放,要求企業盡量減少雨水排放口數量,並做好雨污分流工作。
⑻ 企業如何面對環境污染
面臨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對中國以及全球經濟的擔憂,面對中國依然嚴峻的各類環境以及各類公共和社會問題,面對國際社會對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關注以及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壓力和憂慮,中國經濟復甦計劃的環境意義和對未來全球政治、經濟和外交格局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恢復經濟增長、維持經濟增長本身。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中國能否藉助於金融危機引發的產業調整可能性,盡快轉向低碳化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成為影響中國未來國際位勢的一個戰略選擇。因為它關乎到中國在國際社會未來的全球政治經濟外交「生態格局」中的選擇:我們是誰,准備做誰?中國的發展模式選擇以及環境外交策略勢必應該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出擊」轉變,這不僅是一個環境問題和中國政府對全球環境問題的態度和立場,更重要的是,它也關乎中國在未來全球世界經濟、政治和外交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領導力。選擇低碳發展模式做好重大戰略調整
⑼ 惡意偷排生產廢水是否構成涉嫌犯罪
看造成的影響,嚴重就能構成破壞環境罪,環保法
⑽ 工業污水排放標准 國標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的適用范圍明確規定為:專門針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廢氣、污泥污染物排放制定的國家專業污染物排放標准,適用於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排放、廢氣的排放和污泥處置的排放與控制管理。根據國家綜合排放標准與國家專業排放標准不交叉執行的原則,本標准實施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廢氣和污泥的排放不再執行綜合排放標准。污水處理廠噪音控制仍執行國家或地方的噪音控制標准。
項目、基本控制項目、一級標准、二級標准、三級標准。
A標准,B標准。
1、化學需氧量(COD)(mg/L) 50/60 60/60 100/120 120
2、生化需氧量(BOD)(mg/L) 10/20 20/20 30/30 60
3、懸浮物(SS)(mg/L) 10/20 20/20 30/30 50
4、動植物油(mg/L) 1/20 3/20 5/20 20
5、石油類(mg/L) 1/10 3/10 5/10 15
6、陰離子表面活性劑(mg/L) 0.5/5 1/5 2/5 5
7、總氮(以N計)(mg/L) 15/- 20/- - -
8、氨氮(以N計) (mg/L) 5(8)/15 8(15)/15 25(30)/25 -
9、總磷(以P計)(mg/L) 1/0.5 1.5/0.5 3/1 5
10、色度/稀釋倍數 30/50 30/50 40/80 50
11、pH 6~9/6~9 6~9/6~9 6~9/6~9 6~9
12、糞大腸菌群數(個/L) 103/- 104/- 104/- -
註:括弧外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括弧內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前後數值分別表示現標准值、原執行標准。
為了保證合流管道、泵站、預處理設施的安全、正常運行,發揮設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有關部門制定了納管標准,即排水戶向城市下水道或合流管道排放污水的水質控制標准。
如上海市建設委員會1999年批准實施了《污水排入合流管道的水質標准》(DBJ08-904-1998)。該標准所稱合流污水,是指生活污水、產業廢水及大氣降水的總和。
該標准規定了污水排人合流管道的30種有害物質的最高允許濃度。其他項目應遵守國家行業和地方標准中的規定。特殊行業的排水戶除了執行該標準的規定外,還應執行其行業的有關水質標准。
國家建設部在1999年制定了《污水排人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3082-1999),規定了排入城市下水道污水中35種有害物質的最高允許濃度。
網路--污水綜合排放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