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是不是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低就一定是管網不完善
不一定,負荷低絕大部分是因為管網不完善,但也有一小部分是因為水質的變化。
如果是進水總有機物降低,可適當投加葡萄糖或者麵粉以補充碳源。
② 有些污水廠的負荷率高達150%以上,這合理嗎
肯定不合理,是因為前期規劃水量偏低,沒辦法 現在污水廠大多數在改建、擴建
③ 污水處理廠用電負荷需要系數是多少啊,最好給出處導則
我不是學供配電的,僅供參考
目前我接觸了很多污水處理廠的可研報告,基本上回在選變壓器的時候答要考慮設備的需求系數,最後再考慮個同時系數(0.9),可以參考下《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如果進一步計算廠用電量的話,則需要考慮設備每天的運行時間
④ 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是怎樣算的
計算:水力負荷 = (體積/時間)/面積 = 流量/面積,體積/時間 = 流量
單位時間內,內通過單位面積容的水體叫水力負荷。單位是立方米(廢水)/立方米(濾料)·日或立方米(廢水)/平方米(水池)·日。是沉澱池、生物濾池等設計和運行的重要參數。
例如,每小時,通過每平方米地表面,排出去(滲透下去的)水量。
或每天,通過每平方米地表面,排出去(滲透下去的)水量(立方米)。
(4)污水廠的運行負荷率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的意義:將污水進行處理之後,可以對其進行循環使用,為我國的生產減少水資源的消耗。水處理技術利用相關的技術手段對污水進行凈化,使其可以繼續使用,所以污水處理極為重要。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
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
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
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
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
⑤ 怎樣判斷污水處理廠運行是否是低復荷
實際進水檢測數據和設計的數據是否相符,如進水數據過大,叫超負荷運行,出水很難達標;進水與設計數據相符±15%誤差在范圍內;進水數據低於設計數據達50%,就是低負荷。低負荷運行可通過運行記錄查找,例如DO、MLSS、SV30、等一系列數據查看分析,就知道了。低負荷危害;能耗高,SV30沉降時間長,污泥泡松,懸浮細小懸浮物,污水去除率低。解決辦法;就是計算F/M,看微生物和污染物的比值是否在范圍內(如果是低負荷,就減少MLSS的含量,排放一點活性污泥)
請你多看一些污水處理的有關書籍,就能解決。
⑥ 城市污水處理率
根據《2008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在監測的全國200條河流的409個斷面中,基本喪失使用功能的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達20.8%,該比例近年來雖有所下降,但仍超過1/5。我國全海域海水同樣面臨污染程度擴大的趨勢,清潔區域越來越少,污染面積增加。在全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萬邦達 128.01+2.331.85%長江證券11.18+0.050.45%碧水源 113.25+0.030.03%重慶水務9.12-0.11-1.19%國污染程度加深的同時,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情況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污水處理率仍處於低水平
從污水處理的發展情況看,2000年後國家開始對污水處理進行投入,經歷了「蟄伏」發展的5-6年時間。至2006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十一五」規劃》提出後,國家正式把污水處理提上了工作日程,2006-2009年迎來了污水發展的黃金期。對照美國的發展趨勢,我國目前的污水處理發展水平僅僅處在美國70年代水平上。目前剛經過市場初步發展階段,污水處理率有一定的提高,從2003年的42.4%提高到73%。短短六年時間提高了30.6%。
從2009年數據看來,我國城鎮污水處理達到279.52億噸,目前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一般為70%-75%水平,可以看出我國污水處理廠並非滿負荷運行。按照2009年產能1.056億噸日處理能力運行330天計算,每年能處理污水達到348.48億噸,該處理量遠遠低於每年排放的污水量,可以看出我國污水處理能力產能還是不足的。2009年我國污水處理率為73%,只達到美國1985年的水平,而造成我國污水處理率一直偏低的主要原因在於:污水處理廠整體運行負荷率不足,污水處理產能不足,二級處理廠情況不理想。
污水處理廠整體運行負荷率不足和產能不足都直接制約了我國污水處理率的提升。居民和工業污水處理費都偏低,直接制約了企業提供污水處理服務的積極性。在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同時,整體污水處理行業的處理費仍處於較低水平。目前我國各地居民污水處理費平均水平在0.7元/噸左右,一般的污水處理廠日常運營費為0.5元/噸不等,那麼單純的污水處理費可以滿足污水處理廠的日常運作。
由於污水處理行業為高投入性行業,後期運作的折舊費用使得大部分污水處理廠都處於虧損狀態。以10萬噸採用傳統技術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每噸投入1000元(最保守估計),則總投資為1億元,按照20年時間計算折舊,每年運作330天,污水處理設備利用率為60%計算,那麼噸水折舊成本攤銷至少達到0.25元。從2008年數據看來,污水處理的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為7.6億元和8.8億元,每噸污水處理攤銷的財務和管理費用為0.3元/噸。同時在計算管網建設費的情況下,我們取比較有代表性的重慶水務為例,每噸污水處理的管網建設費攤銷為0.464元/噸。
在保證污水處理廠正常運作同時,仍將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費,預計至少要提高到1.6元/噸,也就是增長1.2倍,才能保證整個行業整體的盈利能力。任何企業的經營都是逐利的,只有保證污水處理廠能夠盈利的情況下,企業才會擴大對污水處理行業的投資,提高原有設備的利用率。
比較發達國家,如美國工業用水水費有55%以上是污水處理費,英國佔41%,丹麥、德國污水處理費分別為供水價格的1.6倍和1.2倍。可見,各國水價雖有不同,但污水處理費一般都高於供水價格。我國除少數省份工業污水處理費要高於工業用水價格,平均水平為45%,大部分地區都是要遠低於40%的標準的,因此我國的污水處理費仍處於較低水平,部分省份污水處理廠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我國工業污水處理費僅僅只有工業供水價格的0.45倍,如果擬照國外情況類推,我國工業污水處理費應該與供水價格提升至1:1比例比較合適,那麼平均至少還有1.53元/噸的上調空間。考慮到未來工業污水處理費還將大大的提升,整個行業中參與企業的盈利能力還將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升。
2008年以來,目前已經有部分省會城市已經提高了污水處理費,平均提高幅度51%,部分城市提高幅度達到120%,目前污水處理費在整個水費上的佔比,居民平均佔比43.8%,工業平均佔比為44.4%,相比原來30%左右有很大的提高。雖然污水處理費有大幅提升,但是按照整個行業能盈利整體上是不足夠的。
污水處理率有望不斷提升
「十一五」期間國家環保投入預計達到1.4萬億,據初步預測,「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為3.1萬億元,其中,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費用將達到1萬億元左右。在政策推動下,我國環保投入的CAGR為17.23%。
2008年,我國GDP為30.3萬億元,同期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1.49萬億元,節能環保產業產值佔GDP比重約4.92%,按照CAGR17.23%計算,預計「十二五」期間環保產業產值可達4.53萬億元左右,到2015年環保產業要佔到GDP產值7%左右。
2009年以來,國家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今後一段時間,在國家有效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工業廢水治理行業作為朝陽產業,受益於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期。
工業廢水回用水的標准不斷提高,使得國家這幾年的工業治理投入也會不斷加大,同時從2009年以來,國家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落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國民經濟企穩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今後一段時間,在國家有效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工業廢水治理行業作為朝陽產業,受益於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也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期。我們認為國家在工業回用水上標准提高,投資力度加大,就完全有可能刺激工業廢水的處理率提高。
污水處理率提升帶來投資機會
我國污水處理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進入2005年之後,我國污水處理行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人均GDP摺合美元為3677.86元,經過十多年發展之後,污水處理率達到73%,而美國從70年代發展十多年之後,到1985年人均GDP為17682.25美元,污水處理率已經達到74%。2000年後國家開始對污水處理進行投入,經歷了「蟄伏」發展的5-6年時間。從2006年開始國家正式把污水處理提上了工作日程,之後迎來了污水發展的黃金發展期。
我國人均GDP低於美國1985年人均GDP,主要是我國人口基數較大,污水處理率卻低於美國當時情況。但我國經濟仍處高速發展期,每年GDP增幅保持在8%以上,在經濟發展同時必然伴隨大量污水的排放,對環境污染程度更甚,在污水處理上的投入也會加大,目前污水處理率為73%,我們認為我國污水處理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國將水污染防治作為七個突出環境問題的首要問題,提出以飲水安全和重點流域治理為重點,到2010年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5%,到2020年經濟發展快,人均GDP較高的沿海發達地區的城市污水處理率將達到90%以上。
作為政策主導型行業,政策導向重點區域決定了行業的興起,從目前政策的導向來看,我們認為國家對污染最嚴重的「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將會實施重點治理。
按照國家相關規劃,城市污水處理率2010年將達到75%,在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的前提下,國家要求污水處理率同時要提高,將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投資機會。污水處理產能增加,產能擴張,對污水處理設備生產企業將形成利好,以及發展小城鎮污水處理對小規模污水處理設備需求增大,推薦碧水源。特種污水是污水處理行業最難處理的,能否處理好對提高污水處理率有重要意義,從事專業污水處理的企業將被關注,推薦萬邦達。污水處理廠內部的整合兼並,主要是由一些大的知名企業對小污水處理廠進行整合,通過整合兼並實現規模效應,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推薦水務龍頭公司。
圖3 我國污水處理率快速提升
圖1 廢水排放量逐年提升
圖2 2008年河流水質劣V類水河長依然佔比20%以上
圖4 環保投入逐年加大且佔GDP比重逐年提高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參考地址: http://stock.sohu.com/20101117/n277684145.shtml
⑦ 污水處理站超低負荷如何運行
超低負荷的處理還不簡單,不經過目前的生化系統,單獨物化處理一下就排放,或者專只使用生化處理系統的屬一部分並減降低排水量,少排或者不排泥。加營養葯劑的辦法只能臨時使用或者只作為配合使用,否則就失去了污泥馴化的效果。對於水量濃度不穩定的污水生化處理站,應盡量減少或者不排泥,污泥盡量迴流。
我謙語水處理設備經營部可根據您的水量和處理標准以及對水處理設備的要求及場地規劃等實際情況,為您提供全面水處理技術服務並為您量身定製水處理設備。
⑧ 污水處理中水力沖擊負荷有范圍嗎
污水處理中各種負荷
負荷定義:1)負荷:一般說負荷有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兩種,分別指一定
時間(天)內一定量污泥(kg)去除COD的量(kg),和一定
時間(天)內一定反應體積(立方米)去除COD的量(kg)。
2)沖擊負荷:在污水處理運行當中,污泥量一般都會保持在一
定水平,反應器(曝氣池、厭氧反應器等)容積當然也不會發生
變化。但是如果進水水質發生很大變化(COD飆升或大幅下降),
就會使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發生很大變化,對污泥微生物帶來影
響,就是所謂的沖擊負荷。
3)在一些處理工藝中(特別是一些迴流量特別大或者完全混合
類型的),由於一些水力或其他方面的設計,使工藝對沖擊負荷
的耐受能力比較強。即使有負荷升高的現象,也不至於馬上崩潰,
並可以比較快恢復。即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1、運行負荷率=每日實際進水量/每日設計處理量。
一般要求運行負荷率不低於60%,2010年,雖然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平均運
行負荷率已接近80%,有的甚至超過100%,但國家規定運行負荷率不能超
過設計處理量的120%。
2、BOD負荷=(進水BOD×進水量)/(V池容×MLSS)這是MLSS負荷
BOD負荷=(進水BOD×進水量)/(V池容×MLVSS)這是MLVSS負荷3、污泥體積:濃度為1%的污泥其體積可以認為和水一樣1噸/立方米
濃度為5%的污泥其體積可以認為和水一樣1噸/立方米
濃度為1%的污泥是指每噸污泥中有10公斤固體物質
濃度為5%的污泥是指每噸污泥中有50公斤固體物質
所以污泥含水率為99%,降低至95%也就是5噸污泥變成一噸污泥.就是說
污泥的體積會減少5倍
含水率為99%的活性污泥,濃縮至含水率97%其體積將縮小多少?
干物質守恆,密度近似為1
V99×ρ×(1-99%)=V97×ρ×(1-97%)
V97/V99=1/3
所以體積從3縮到1,大概縮了66%
4、沉澱池、出水堰負荷:
沉澱池的表面負荷和出水堰負荷屬於水力負荷,與生物處理沒多大關系了。都屬於設計上的一些參數。
沉澱池的表面負荷:當一個顆粒在理論停留時間內通過一段恰好等於池深的距離時而沉澱,其沉降速度稱作溢流率或表面負荷率。量綱為單位時間每平方米若干立方米,即單位時間若干米。沉澱池的效率通常以表面負荷率為基礎,以每平方米水面面積每天流過水量的立方米數表示。就是水量除以沉澱池面積
⑨ 怎樣計算污水處理廠負荷率
BOD負荷=(進水BOD×進水量)/(V池容×MLSS)這是MLSS負荷
BOD負荷=(進水BOD×進水量)/(V池容×MLVSS)這是MLVSS負荷!
希望能夠幫助你,污水凈化團隊竭誠為你服務!
⑩ 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水量的負荷率(實際水量/設計水量)是多少,有沒有相關國標
一般不會存在水量負荷率。
在工程設計的時候,設計水量是按實際水量的15%左右進行版設計,這也考慮到以後權水量的增加。
所以設計水量即最大承載水量,超出設計水量污水廠也處理不及,會造成水質的下降,從而不能做到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