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道進出水COD、BOD、TN,怎麼用容積負荷計算缺氧池、好氧池的有效容積 謝謝!
日水量X污染物濃度差(即進水-出水濃度)/池容。http://ke..com/view/640251.htm
2. 污水處理負荷怎麼計算
運行負荷率=每日實際進水量/每日設計處理量。 一般要求運行負荷率不低於60%,2010年,雖然內全國城鎮污水處容理廠平均運行負荷率已接近80%,有的甚至超過100%,但國家規定運行負荷率不能超過設計處理量的120%。
3. 什麼是污泥負荷什麼是容積負荷兩者有什麼聯系
1、容積負荷是衡量曝氣池效率的指標。
2、污泥負荷是指單位質量活性污泥在單內位時間內所容能承受的污染物量。
3、關系: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過低,可有效降低污水中有機物含量,但同時活性污泥處於過氧化狀態,沉澱性能較差,導致出水懸浮物含量升高。
在曝氣池中,每千克活性污泥每單位時間的五天生化需氧量。測量單位通常表示為kg/(kg.d)。
(3)污水cod容積負荷擴展閱讀:
污泥負荷處理系統的影晌:
污泥負荷大小實質就是供給單位質量活性污泥營養的多少。污泥負荷高,活性污泥生長快,有機物去除率高,氧利用率高,但污泥負荷高,處理系統出水不合格。
同時,由於微生物活性強,污泥不易凝結沉澱,與水的分離不好。相反,污泥負荷很小。因此,為了獲得良好的處理效果,污泥負荷應根據具體的處理工藝進行控制。
4. 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是怎樣算的
一、負荷定義:
1、負荷:一般說負荷有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兩種,分別指一定時間(天)內一定量污泥(kg)去除COD的量(kg),和一定時間(天)內一定反應體積(立方米)去除COD的量(kg)。
2、沖擊負荷:在污水處理運行當中,污泥量一般都會保持在一定水平,反應器(曝氣池、厭氧反應器等)容積當然也不會發生變化。但是如果進水水質發生很大變化(COD飆升或大幅下降),就會使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發生很大變化,對污泥微生物帶來影響,就是所謂的沖擊負荷。
3、在一些處理工藝中(特別是一些迴流量特別大或者完全混合類型的),由於一些水力或其他方面的設計,使工藝對沖擊負荷的耐受能力比較強。即使有負荷升高的現象,也不至於馬上崩潰,並可以比較快恢復。即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二、關於污水系統負荷的理解計算
1、運行負荷率=每日實際進水量/每日設計處理量。一般要求運行負荷率不低於60%,2010年,雖然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平均運行負荷率已接近80%,有的甚至超過100%,但國家規定運行負荷率不能超過設計處理量的120%。
2、BOD負荷=(進水BOD×進水量)/(V池容×MLSS)這是MLSS負荷BOD負荷=(進水BOD×進水量)/(V池容×MLVSS)這是MLVSS負荷。
3、污泥體積:濃度為1%的污泥其體積可以認為和水一樣1噸/立方米濃度為5%的污泥其體積可以認為和水一樣1噸/立方米濃度為1%的污泥是指每噸污泥中有10公斤固體物質濃度為5%的污泥是指每噸污泥中有50公斤固體物質所以污泥含水率為99%,降低至95%也就是5噸污泥變成一噸污泥. 就是說污泥的體積會減少5倍。
含水率為99%的活性污泥,濃縮至含水率97% 其體積將縮小多少?
干物質守恆,密度近似為1V99×ρ×(1-99%)=V97×ρ×(1-97%)V97/V99=1/3所以體積從3縮到1,大概縮了66%
4、沉澱池、出水堰負荷:沉澱池的表面負荷和出水堰負荷屬於水力負荷,與生物處理沒多大關系了。都屬於設計上的一些參數。沉澱池的表面負荷:當一個顆粒在理論停留時間內通過一段恰好等於池深的距離時而沉澱,其沉降速度稱作溢流率或表面負荷率。量綱為單位時間每平方米若干立方米,即單位時間若干米。沉澱池的效率通常以表面負荷率為基礎,以每平方米水面面積每天流過水量的立方米數表示。就是水量除以沉澱池面積出水堰負荷:即一定長度的堰出水流量,即流量除以堰長。
5、有機負荷率是進水有機物量與反應器中污泥量的比值。
6、污泥齡是指在反應系統內,微生物從其生成到排出系統的平均停留時間,也就是反應系統內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的時間。在穩定條件下,就是曝氣池中工作著的活性污泥總量與每日排放的剩餘污泥數量的比通常污泥齡長,菌種多樣性就多,有機負荷率相對可提高。但也不是絕對的。
從動力學的角度講,保持池內生物量濃度MLVSS、進水流量、不變的前提下(請注意這個前提條件),負荷升高(提高進水COD濃度)會導致出水COD濃度的提高,污泥生長變快,為保持MLVSS,排泥更快,即泥齡變小。反之亦然。但是這個動力學反應有一個范圍的。
依據的反應如下:u=1/SRT=umax*Se/(Se+Ks)------MonodNs=Q*So/(V*X)-----有機負荷 對於實際工程中進水負荷增加及應對措施以及樓上engineerxia所言「有機負荷率相對可提高。但也不是絕對的。」可以這樣分析:對於一個已有的系統而言,調節停留時間、改變構築物大都是行不通的,能夠改變的就是污泥濃度、排泥量控制。為了保證出水水質(Se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微生物生長和吸收污染物的速度是不變的),勢必需要提高MLVSS來實現增加負荷的吸收,實際的操作是減少排泥量,然後MLVSS提高,出水達標後,逐步增加排泥量,最終的平衡是MLVSS比負荷增加前要大,絕對排泥量也增大的。最後穩定的條件下,Ns並沒有變化,SRT也沒變化,只是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衡點!
7、表面負荷單位時間內通過沉澱池單位表面積的流量,稱為表面負荷或溢流率,常用q表示,q=Q/A(即流量與表面積的比值)
8、污泥負荷 曝氣池內每公斤活性污泥單位時間負擔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數。其計量單位 通常以kg/(kg·d)表示。
污泥負荷(Ns)是指單位質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負荷在微生物代謝方面的含義就是F/M比值,單位kgCOD(BOD)/(kg污泥.d)
在污泥增長的不同階段,污泥負荷各不相同,凈化效果也不一樣,因此污泥負荷是活性污泥法設計和運行的主要參數之一。一般來說,污泥負荷在0.3~0.5kg/(kg.d)范圍內時,BOD5去除率可達90%以上,SVI為80-150,污泥的吸附性能和沉澱性能都較好。
污泥負荷的計算方法: Ns=F/M=QS/(VX) 式中 Ns ——污泥負荷,kgCOD(BOD)/(kg污泥.d); Q ——每天進水量,m3/d; S ——COD(BOD)濃度,mg/L; V ——曝氣池有效容積,m3; X ——污泥濃度,mg/L。
9、滿負荷污水的處理負荷一般是指污水處理系統對於進入的污水能夠穩定達標的前提下,所處理的污水量,或污染物的總量。譬如某污水廠設計2000m3/d,進水COD1000mg/L,而實際上來水是1000m3,來水COD2000多,如果處理出水穩定達標,也可以說該系統已達到了滿負荷。當然這個滿負荷是相對的,設計人員設計說明上會提一下污水處理單元中微生物的有機負荷是多少,池內微生物的濃度是多少,如果你在運行中,通過管理,提高了池內的生物量,提高了它的處理能力,也完全可以超負荷運轉。一般的設計指標都是運行比較穩定的參數,再高或者低一些,也未嘗不可。在負荷的提高過程中,逐漸提高生物量,以及單元去除能力,逐漸增加處理污水量,這個過程就是調試的過程。這個調試的指標是出水水質合格,出水穩定,就可以慢慢增加污水負荷,直到滿負荷運轉。
5. 污泥cod負荷是什麼意思
指單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承受的有機污染物量,污泥負荷的實質是F/M;污泥負荷有幾種,常見污水中有BOD,COD、氨氮、總氮等,你這個就是以COD計的污泥負荷。
6. 生活污水480方每天 BOD180 COD250時污泥負荷一般多少
Ns=F/M=QS/(VX)
式中 Ns =污泥負荷;
Q --每天進水量,m3/d;
S --COD(BOD)濃度,mg/L;
V --曝氣池有效容積,m3;
X --污泥濃度,mg/L。
一般0.4左右。
7. 污水中表面負荷還有污泥負荷怎麼計算
1.表面負荷
單位時間內通過沉澱池單位表面積的流量,稱為表面負荷或溢流率,常用q表示,q=Q/A(即流量與表面積的比值)
2.污泥負荷
曝氣池內每公斤活性污泥單位時間負擔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數。其計量單位通常以kg/(kg·d)表示。
污泥負荷(Ns)是指單位質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負荷在微生物代謝方面的含義就是F/M比值,單位kgCOD(BOD)/(kg污泥.d) 在污泥增長的不同階段,污泥負荷各不相同,凈化效果也不一樣,因此污泥負荷是活性污泥法設計和運行的主要參數之一。一般來說,污泥負荷在0.3~0.5kg/(kg.d)范圍內時,BOD5去除率可達90%以上,SVI為80-150,污泥的吸附性能和沉澱性能都較好。
污泥負荷的計算方法:
Ns=F/M=QS/(VX)
式中
Ns ——污泥負荷,kgCOD(BOD)/(kg污泥.d);
Q ——每天進水量,m3/d;
S ——COD(BOD)濃度,mg/L;
V ——曝氣池有效容積,m3;
X ——污泥濃度,mg/L。
8. 處理啤酒廢水,我要算uasb有效容積,但是cod容積負荷怎麼取還有cod的
USAB法又稱升抄流式厭氧污泥床法,是利用放應器底部的高濃度污泥床(污泥濃度可達60-80g/L),對上升流廢水進行厭氧處理的高速廢水生物處理過程。廢水由反應器底部進入,向上流動通過反應器,大部分有機物在污泥床中經發酵轉化為氣體。由於所產氣體的攪動,污泥窗上部有一個污泥懸浮層。反應器上部設有沉澱器——氣體分離器。被分離的氣體(沼氣)導出反應器收集利用,被分離的污泥則迴流到厭氧反應區。對於一般有機廢水,當水溫在30oC左右時,容積負荷可達10-20kg(COD)/(m3.d)。目前已廣泛用於高濃度有機廢水(如食品、屠宰、啤酒廢水等)的處理。COD去除率可達75-80%。
9. 曝氣池 污泥負荷 容積負荷如何確定
污泥負荷(Ns)是指單位質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負荷在微生物代謝方面的含義就是F/M比值,單位kgCOD(BOD)/(kg污泥.d)
在污泥增長的不同階段,污泥負荷各不相同,凈化效果也不一樣,因此污泥負荷是活性污泥法設計和運行的主要參數之一。污泥負荷在0.3~0.5kg/(kg.d)范圍內時,BOD5去除率可達90%以上,SVI為80-150,污泥的吸附性能和沉澱性能都較好。
污泥負荷的計算方法:
Ns=F/M=QS/(VX)
式中Ns ——污泥負荷,kgCOD(BOD)/(kg污泥.d)
Q ——每天進水量,立方米/d。
S ——COD(BOD)濃度,mg/L。
V ——曝氣池有效容積,立方米。
X ——污泥濃度,mg/L。
容積負荷:每立方米池容積每日負擔的有機物量,一般指單位時間負擔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數(曝氣池,生物接觸氧化池和生物濾池)或揮發性懸浮固體公斤數(污泥消化池)。其計量單位通常以kg/(立方米·d)表示。容積負荷Fr 單位曝氣池容積,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去除的污染物重量。
Fr=Fw×NW ,kgBOD5/(立方米·d)或kgCOD/(立方米·d)
式中:FW——污泥負荷,kgBOD5/(kgMLSS·d)
NW——混合液污泥濃度(即MLSS),g/L或kg/立方米
FW=(Lq/NW)×T 式中:
Lq——單位體積污水中擬去除的污染物,kgBOD5/立方米 T
——曝氣時間(按進水量計),d 簡化後可按下式計算:
Fr=[(q1-q2)×24]/1000V
式中: q1——進水濃度,mg/L
q2——出水濃度,mg/L
V——曝氣池池容,立方米。
用容積負荷來評價生化裝置的實際處理負荷及在相同條件下的操作管理的優劣是比較簡便而直觀的。在焦化系統中,採用容易檢測的COD容積負荷作為綜合評價指標尤其如此。
Nv=QS/V
Nv——曝氣池容積負荷kgBOD5/立方米·d
Q ——曝氣池進水流量,立方米。
S ——BOD、COD的濃度mg/L
V ——曝氣池體積,立方米。
10. 接種的厭氧顆粒污泥,進水cod濃度應控制在多少合適容積負荷和污泥負荷多少合適
可以問問山東貝斯特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他們是專業做厭氧IC的廠家。你的厭氧是生產什麼的廢水?容積多大?是用的哪一種厭氧方式?需要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