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寶鋼大院二次冷軋廢水排放

寶鋼大院二次冷軋廢水排放

發布時間:2022-01-31 01:23:06

㈠ 工業鋼鐵廠廢水處理有哪些方法

1 .混凝沉澱法
傳統焦化廢水的深度處理選用的混凝劑有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等,盧建杭[1]開發出寶鋼焦化廢水專用混凝劑M180,處理寶鋼生化處理後的污水,出水COD 在40~70mg/L,F-濃度為3.0~6.0mg/L,色度為50~100 倍,總CN-在0.3~0.5mg/L左右,各指標的平均去除率COD 約為70%、F-約為85%、色度約為95%、總CN-約為85%。
2.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吸附劑吸附廢水中的一種或幾種溶質,使廢水得到凈化。通常採用的吸附劑有粉煤灰、熄焦粉、活性炭、樹脂等。蔣文新[2]等採用混凝沉澱、 活性炭吸附以及混凝沉澱+活性炭吸附工藝對焦化廠生化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單獨混凝沉澱或活性炭吸附均可以將水樣中COD濃度降到100mg/L以下,達到國家污水一級排放標准和冷卻用水建議標准;對於焦化廠生化出水,煤質炭Ⅰ和果殼炭均表現出良好的吸附效果,並使出水COD<100mg/L,但處理成本較高,當COD從147mg/L降至100mg/L,採用煤質炭Ⅰ的成本為1.2元/m3。
3. 高級氧化技術
(1)Fenton氧化法
Fenton試劑法是以過氧化氫為氧化劑、以亞鐵鹽為催化劑的均相催化氧化法。Fenton試劑是一種強氧化劑,反應中產生的•OH是一種氧化能力很強的自由基,能氧化廢水中有機物,從而降低廢水的色度和COD值。許海燕等人[3]在生化處理後的焦化廢水中加入Fenton試劑,之後又加入絮凝劑 FeCl3和助凝劑PAM,過濾除去廢渣,處理後水樣中的COD從223.9mg/L降至43.2mg/L。
(2)臭氧氧化
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能與廢水中大多數有機物,微生物迅速反應,可除去廢水中的酚、氰等污染物,並降低其COD、BOD值,同時還可起到脫色、除臭、殺菌的作用。劉金泉[4]等人分別用O3、H2O2/O3 及UV/O3對焦化生化出水進行深度處理,接觸時間40 min,溶液pH 8.15,反應溫度 25℃,在此條件下廢水COD及UV254的去除率最高可達 47.14%和73.47%,COD可降至67mg/L。臭氧是一種高效干凈的氧化劑,但臭氧發生器耗電量大,運行及投資費用高,在自來水廠做為消毒設施使用較多,但在工業廢水處理中應用較少。

㈡ 生活污水是什麼

基本概念
人類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是水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糞便和洗滌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

生活污水量為150—400L,其量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澱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總的特點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
生活污水同時也是低溫熱源和甲烷發生源,更是遠景化石油氣田。
編輯本段污水危害
病原物污染
主要來自城市生活污水、醫院污水、垃圾及地面徑流等方面。病原微生物的特點是:①數量大;②分布廣;③存活時間較長;④繁殖速度快;⑤易產生抗性,很難消滅;⑥傳統的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及加氯消毒後,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此類污染物實際上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並在體內生存,引起人體疾病。
需氧有機物污染
有機物的共同特點是這些物質直接進入水體後,通過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質二氧化碳和水,在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在缺氧條件下污染物就發生腐敗分解、惡化水質,常稱這些有機物為需氧有機物。水體中需氧有機物越多,耗氧也越多,水質也越差,說明水體污染越嚴重。
富營養化污染
是一種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含量過多所引起的水質污染現象。水生生態系統的富營養化能通過化學污染物由兩種途徑發生:一種是通過正常情況下限定植物的無機營養物質的量的增加;另一種是通過作為分解者的有機物的增加。
惡臭
惡臭是一種普遍的污染危害,它也發生於污染水體中。人能嗅到的惡臭多達4000多種,危害大的有幾十種。 惡臭的危害表現為:①妨礙正常呼吸功能,使消化功能減退;精神煩躁不安,工作效率降低,判斷力、記憶力降低;長期在惡臭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會造成嗅覺障礙,損傷中樞神經、大腦皮層的興奮和調節功能;②某些水產品染上了惡臭無法食用、出售;③惡臭水體不能作游泳、養魚、飲用,而破壞了水的用途和價值;④還能產生硫化氫、甲醛等毒性危害。
酸、鹼、鹽污染
酸、鹼污染使水體pH發生變化,破壞其緩沖作用,消滅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妨礙水體自凈,還可腐蝕橋梁、船舶、魚具。酸與鹼往往同時進入同一水體,中和之後可產生某些鹽類,從pH值角度看,酸、鹼污染因中和作用而自凈了,但產生各種鹽類,又成了水體的新污染物。因為無機鹽的增加能提高水的滲透壓,對淡水生物、植物生長有不良影響,在鹽鹼化地區,地面水、地下水中的鹽將進一步危害土壤質量。
地下水硬度升高
高硬水,尤其是永久硬度高水的危害表現為多方面:難喝;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腹瀉、孕畜流產;對人們日用不便;耗能多;影響水壺、鍋爐壽命;鍋爐用水結垢,易造成爆炸;需進行軟化、純化處理,酸、鹼、鹽流失到環境中又會造成地下水硬度升高,形成惡性循環。
有毒物質污染
有毒物質污染是水污染中特別重要的一大類,種類繁多,但共同的特點是對生物有機體的毒性危害。
編輯本段污水處理
近況及未來
我國污水處理產業發展進步較晚,建國以來到改革開放前,我國污水處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業和國防尖端使用為主。改革開放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拉動了污水處理的需求。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我國污水處理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污水處理需求的增速遠高於全球水平。
1990年以來,全球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長,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間,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長率的2.9倍。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污水處理產業高速增長。2000年—2004年,我國污水處理消費量從188萬噸增長到447萬噸,增加了2.3倍,年平均增長率在27%以上。其中,2001年,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達到225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污水處理消費大國。同時,污水處理進口也大幅度增加。1998年,我國污水處理進口100萬噸,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污水處理進口國。2004年與1998年比,污水處理進口增長幅度年均達到27.14%。預計2005年,中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將達到500萬噸,進口仍將保持在300萬噸左右。
伴隨著污水處理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污水處理產量也結束了長期徘徊的局面,實現了高速增長。我國污水處理產量從2000年的46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236萬噸,年平均增長率在82.6%,占國內市場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47%提高到2004年的52.80%。而同期,世界污水處理產量則僅以6%左右的速度增長。
從九十年代後期起,我國太鋼、寶鋼以及寶新、張浦等國有和合資企業通過引進和技術改造,先後建成了一系列污水處理生產線,污水處理工藝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污水處理生產初具規模。污水處理品種結構也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污水處理產品質量迅速提高。特別是國內污水處理冷軋板增長迅速,2003年,國內冷軋板產量達到170萬噸,首次超過進口量,自給率達到66%;2004年,國內冷軋板產量達到200萬噸,自給率達到70%以上。從2004年底到2005年底,國內冷軋污水處理產能將增加約150萬噸,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到2007年,我國將成為污水處理的凈出口國。
從總體上看,我國污水處理正在經歷由規模小、水平低、品種單一、嚴重不能滿足需求到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品種質量顯著提高和初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要求的深刻轉變,污水處理需求將逐步實現自給。
處理難題
(難題一)人口增加,污水增多
在我國,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水體污染相當嚴重,而且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到2000年底,全國設市的663個城市中有310個建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廠427座,年污水處理量113.6億立方米,污水處理率只有34.23%。
(難題二)加快發展,急需資金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污水處理是從一定量的資金投入開始的。污水處理資金的規模決定著污水處理的規模。污水處理資金自身的發展速度決定著污水處理發展的速度和污水處理技術進步的速度。現實的污水處理中,技術先進、處理費用低的決策方案通常是預付資金量較大的方案。從這個意義上說,資金自身的發展速度越快,污水處理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才能越快,污水處理也才能越快。
(難題三)處理資金,來源困難
1、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資本金來源的難處所在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採取的是免費使用政策,不僅擴大再生產由財政投資,簡單再生產也需要財政撥款才能完成,財政撥款因此成了污水處理設施維護建設投資的唯一來源。只是在不同時期,來源的名稱不同,但都是以財政為中心的資金循環。經濟體制改革,否定了我國傳統大一統"財政模式,否定了國家作為生產經營者的身份,也否定了生產資料所有者身份和政權行使者合一,要求政企分開,政資分開。與此相適應,在國家為主體的統一財政的前提下,我國財政分成公共財政與國有資產管理兩部分。公共財政是以政權行使者身份出現的國家,主要以稅收形式籌集資金,解決市場配置資源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滿足公共需要。城市污水處理是公益事業,污水處理資金財政撥款應是公共財政支出。因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還在深化中,公共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中央公共財政收入占公共財政收入的比重目前還不夠合理,城市污水處理資金很難像美國等發達國家哪樣絕大多數來自財政撥款或貸款。
2、污水處理借入資金來源的難處所在
城市污水處理資金需求巨大,銀行貸款是污水處理資金的一個重要來源。銀行貸款分商業銀行貸款與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為居民與企業存款,大多為短期資金,雖然也可作部分中長期貸款,但比重不宜過大;商業銀行資金運用要求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三性"統一,而污水處理資金的運用和迴流很難與商業銀行資金運用「三性」相吻合。因此,商業銀行很難對污水處理項目進行貸款。
難題破解
(破解方法一)加大財政撥款力度
城市污水處理資金的一部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還必須由政府給予必要的補助,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1、污水處理普遍存在著價格需求彈性較小和政府"壟斷"經營,其收費制定必須考慮居民的承受能力,而不能依靠競爭價格來完全地解決設施建設和企業發展問題。2、污水處理提供的服務具有公共性,許多設施的使用難以計算,使其服務收費不能直接進入市場實行等價交換,而只能成為公共消費的一部分。3、污水處理提供的服務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外部經濟性,衡量其投資效益時,首先是社會效益。
國家財政對城市污水處理的撥款,在我國主要有基本建設安排的投資,中央財政撥給的專款和地方財政撥款。基本建設安排的投資,分國家預算內和地方自籌兩種。國家預算內的基本建設投資由中央政府確定數額,由財政部交國家計委統一安排。地方自籌基本建設投資,是在國家規定的額度內由地方自籌資金安排的投資。中央和地方財政撥款,一種是根據需要,財政每年撥給一定數額的資金,作為污水處理的專項資金;另一種是按項目定額補助,項目建成,補助停止。
(破解方法二)增加企業自籌強度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污水處理只有在其建設經營活動中把它的價值轉化到周而復始的資金迴流中,才能實現污水處理的再生產。按價值規律的要求,污水處理的投入與產出理順到市場經濟的新秩序中,是加快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客觀要求。污水處理收費,不應是一項臨時性的籌資措施,而是實現污水處理資金補償的市場化方式,同時也是調節污水處理設施合理利用的一種經濟手段。
污水處理的自籌資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按照價值規律制定污水處理收費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從營業收入中提取生產發展基金、固定資產折舊基金和大修理基金。污水處理單位不僅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完成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還要向國家繳納稅費。為此,污水處理的合理收費,必須建立在合理成本和合理利潤率的基礎之上。
污水處理收費的合理成本,一般應包括生產費用、經營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大修理基金、貸款利息等。其中固定資產折舊要有恰當的折舊率,要改變現在折舊年限過長、折舊率較低的做法,以免企業的明盈實虧。污水處理收費的合理利潤率,是指利潤率的核定既要考慮企業的合理福利和必要的積累,又要考慮污水處理收費需求彈性小、社會服務性強的特點,防止利用其壟斷性追求過高利潤。為防止壟斷強加給用戶的負擔,政府可通過行政和經濟手段對經營者加以限制,使其可能獲得的利潤不超過全社會的平均利潤。
(破解方法三)試行優先股票發行
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表明,發行優先股票吸收國內外私人資本進行城市污水處理,既能滿足污水處理的巨大資金需求,又不喪失政府對污水處理項目的控制權。優先股票是相對普通股票而言的。投資購買普通股票的好處還有投資收益比其他類似證券的投資收益高,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流通性強,交易公平進行等。
優先股票是比普通股票具有一定優先權的股票,主要是優先分得股利和公司剩餘財產的權利。優先股的最大優點是較普通股收益穩定,風險小。但當股份公司經營成績卓著,經營利潤激增時,優先股享受到的收益卻不會增加,而普通股的收益卻可隨著公司經營效益的提高而增加。從這一點考慮,優先股較普通股又缺乏發展性和進取性。
按我國現行做法,股票是根據投資者身份的不同,劃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和外資股,沒有優先股與普通股的劃分。我國《公司法》中沒有優先股的概念,也沒有做出相應的規定。這是因為我國的股份制企業都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改造而來,因而帶有種種歷史的痕跡,成為歷史遺留問題正待在改革中進一步探索解決。從城市污水處理的實際出發,我們可以進行污水處理股票發行的探索。這就要對現有的污水處理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向國內外私人資本發行部分優先股票,或將部分國有股以優先股的形式轉讓給私人資本,籌措的資金由污水處理企業用於污水處理。這種方式由於是以現有企業的發展業績為基礎,且改造後的企業業績繼續增長,所以集資成功的可能性較大。

㈢ 二次冷軋是什麼意思

二次冷軋是指經過一次冷軋之後,進行退火,然後再次軋制。第二次軋制就稱之為二次冷軋工藝。

㈣ 污水處理有什麼新的工藝

生物處理(活性污泥法)
生物處理中採用的處理工藝有:氧化塘法:Carrousel.交替式.Orbal.Phostrip法.Phoredox法.SBR法、AB法、生物流化床法、ICEAS法、DAT-IAT法、 CASS(CAST,CASP)法、UNITANK法、MSBR法、A/O法、A2/O、A3/O、UCT法、VIP法、UASB法、一體化生化法、集成生化加過濾法、增加流動載體法、深井曝氣法、生物濾池法、生物轉盤法、塔式生物濾池的生物膜法等等的城市污水一級、二級、深度處理法。
化學強化生物除磷污水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過程中,我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於受磷污染,富營養化嚴重,國家環保局為控制磷污染,對磷排放制定了比較嚴格的標准。化學強化生物除磷污水處理工藝以除去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和各種形態的磷為主,此污水處理工藝將化學除磷和生物除磷一體化,通過厭氧消化生物系統中活性污泥產生揮發性有機酸,作為聚磷菌生長的基質或稱之為營養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選擇性增殖,並將其迴流到生物系統中,使生物污水處理系統工作在高效除磷狀態;同時污泥在厭氧條件下產生的磷釋放,通過化學除磷消除。這是一種高效市政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滿足了我國現階段,為解決水體富營養化,需要在常規二級污水處理基礎上進一步除磷的要求。
循環間歇曝氣污水處理工藝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各地相差較大,經濟發展滯後的城市還不能拿出很多資金用於污水治理,因此,怎樣利用有限的資金,降低環境污染,是很多城市政府面臨的問題。在污水處理方面,直到不久前,一些城市還採用一級或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技術,出水達不到國家二級排放標准對除去有機污染物的要求。循環間歇曝氣工藝充分發揮高負荷氧化溝處理效率高的優點,又充分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出水好的特點,保證了系統出水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一級標准在除去有機污染物方面的要求。在投資和運行費用上比通常以除去有機污染物為主的二級生物污水處理系統降低30%左右,是適合我國現階段污水處理要求的工藝技術。
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
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是在生物轉盤技術基礎上,結合生物接觸氧化技術優點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好氧生物膜處理技術。旋轉接觸氧化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和成套設備提供了一種簡單和可靠的污水處理方法。整個污水處理系統中的轉軸是唯一的轉動部分,一旦機器出了故障,一般機械人員都可以進行維修。系統生物量會根據有機負荷的變化而自動補償。附在轉盤上的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當污水中的有機物增加時,微生物隨之增加,相反,當污水中的有機物減少時,微生物隨之減少。所以這污水處理系統的工作效果不容易受到流量和負荷的突然變化和停電的影響。運行費用低,只有其他曝氣污水處理系統耗電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佔地面積僅相當常規活性污泥法一半。由於生物系統中生長的微生物種類多,能夠高效處理各種難降解工業污水。
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
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曝氣系統。污水處理工藝CCAS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處理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CCAS污水處理工藝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只設間隙15mm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CAS反應池,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能均在該池內完成,出水可達標排放。
污水處理工藝CCAS上獨特的優勢:
(1)曝氣時,CCAS污水處理的污水和污泥處於完全理想混合狀態,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
(2)「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
(3)沉澱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於完全理想沉澱狀態,使出水懸浮物極低,低的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污水處理工藝的缺點是各池子同時間歇運行,人工控制幾乎不可能,全賴電腦控制,對處理廠的管理人員素質要求很高,對設計、培訓、安裝、調試等工作要求較嚴格。
曝氣生物濾池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曝氣生物濾池,就是在生物濾池處理裝置中設置填料,通過人為供氧,使填料上生長大量的微生物。這種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裝置由濾床、布氣裝置、布水裝置、排水裝置等組成。曝氣裝置採用配套專用曝氣頭,產生的中小氣泡經填料反復切割,達到接近微控曝氣的效果。由於反應池內污泥濃度高,處理設施緊湊,可大大節省佔地面積,減少反應時間。
城市污水SPR除磷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水體富營養化主要原因是人類向水體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是水體富營養化的最主要因素。縱觀國內污水處理流程工藝,除磷技術一直是困擾污水處理廠運行的難題。傳統的物化除磷技術需要大量的葯劑,具有運行成本高、污泥產量大的缺點;前置厭氧的生物除磷工藝具有運行費用低的優點,但是由於完全依賴於微生物的攝磷、釋磷作用,難以達到國家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要求。當考慮中水回用時,則更難達到要求。
A/O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介:由於我國小城鎮居住點分散,污水源分布點多量少,城鎮級污水廠的規模多低於10000噸/日。目前國內大中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經常採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傳統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溝等,如果以這些技術建設小城鎮污水處理廠會造成由於居高不下的運行費用,無法持續運行。必須針對小城鎮的特點採用投資省,運行費用低,技術穩定可靠,操作與管理相對簡單的工藝。
MBFB膜生物流化床工藝
MBFB工藝用於污水深度處理,能在原有污水達標排放的基礎上 ,經過生物流化床和陶瓷膜分離系統,進一步降低COD、NH-N、濁度等指標,一方面可直接回用,另一方面也可作為RO脫鹽處理的預處理工藝,替代原有砂濾、保安過濾、超濾等冗長過濾流程,同時有機物含量的降低大大提高RO膜使用壽命,降低回用水處理成本,無機陶瓷膜分離系統,是世界第一套污水處理專用的無機膜分離系統,和其它的有機膜、無機膜相比,具有膜通量大、可反沖、全自動操作等優勢。
編輯本段
國外污水處理技術

歐洲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可持續生物除磷脫氮工藝
以控制富營養化為目的的氮、磷脫除已成為各國主要的奮斗目標。無疑,應付日趨嚴格的排放標准,傳統工藝會因上述弊端而雪上加霜。在此情形下,發展可持續污水處理工藝變得勢在必行。所謂可持續污水處理工藝就是朝著最小的COD氧化、最低的CO2釋放、最少的剩餘污泥產量以及實現磷回收和處理水回用等方向努力。這就需要以較綜合的方式來解決污水處理問題,即污水處理不應僅僅是滿足單一的水質改善,同時也需要一並考慮污水及所含污染物的資源化和能源化問題,且所採用的技術必須以低能量消耗(避免出現污染轉移現象)、少資源損耗為前提。
發展新穎的污水生物處理工藝依賴於在微生物學及生物化學方面的新發現或新認識。荷蘭研究人員Mulder在10年前發現了厭氧氨(氮)氧化現象。與此同時,南非、荷蘭、日本等國科學家對生物攝/放磷代謝機理重新認識後確定了反硝化除磷新途徑。這兩種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對發展可持續污水生物處理工藝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推動作用。本文以厭氧氨氧化和反硝化除磷技術為藍本,詳細介紹它們的技術原理、工藝流程以及在歐洲的應用情況;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一個以轉換有機能源(甲烷)、回收磷化合物(鳥糞石)和回用處理水(非飲用目的)為目標的可持續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脫氮技術推薦工藝。
在污水生物除磷實踐中,南非開普頓大學(UCT)研究人員最早發現專性好氧細菌不是唯一對磷的生物攝/放起作用的菌種,兼性反硝化細菌也有著很強的生物攝/放磷現象。反硝化細菌的生物攝/放磷作用被荷蘭代爾夫特工業大學(TUDelft)和日本東京大學(UT)研究人員合作研究確認,並冠名為反硝化除磷(denitrifyingdephosphatation)。在磷的生物攝/放過程中,反硝化除磷細菌以硝酸氮取代氧作為電子接受體,也就是說反硝化除磷細菌能將反硝化脫氮和生物除磷這兩個原本認為彼此獨立的作用合二為一。顯然,在結合的除磷脫氮過程中,COD和氧的消耗量均能得到相應節省。比較傳統的專性好氧磷細菌去除工藝,反硝化除磷細菌能分別節省約50%和30%的COD與氧的消耗量,相應減少剩餘污泥量50%。在反硝化除磷過程中由於COD需要量的大為減少,過剩的COD因此能被分離,並使之甲烷化,從而避免COD單一的氧化穩定(至CO2)。歸因於曝氣能量的減少,以及過剩COD甲烷化後能量的產生,這種綜合的能量節約最終會導致釋放到大氣的CO2量明顯減少。因此,具有反硝化除磷細菌富集的處理系統可以被視為可持續處理工藝。 傳統上,兩個已得到充分確認的生物途徑,硝化(NH+4→NO3-)與反硝化(NO3→N2)被應用於污水處理的生物脫氮。這種傳統生物脫氮途徑從可持續角度看並不是最佳的,因為充分地氧化氨氮到硝酸氮首先要消耗大量能源(因曝氣);其次,還需要有足夠碳源(COD)來還原硝酸氮到氮氣。對這一傳統脫氮途徑的改進可藉助於新近由荷蘭TUDelft研發的一種中溫亞硝化技術——SHARON來實現。在亞硝化/反硝化脫氮途徑中,亞硝酸氮為僅有的中間過渡形態;這一途徑無論對氧化(NH+4→NO2-)還是還原(NO2-→N2)均能起到最小量化的作用,意味著O2和COD消耗量的雙重節約。顯然,亞硝化/反硝化脫氮途徑可以成為一種可持續的脫氮技術。
此外,荷蘭TUDelft研究人員幾乎在同一時期還試驗確認了一種新的氨氮轉換途徑,這使得氨氮以亞硝酸氮作為電子接受體而被直接氧化至氮氣成為可能。這種厭氧條件下的氨氮氧化與亞硝化過程(如SHARON工藝)相結合在工程上能夠實現氨氮的最短途徑轉換,這就意味著生物脫氮過程中能源與資源消耗量的最小化完全可能。污水處理過程中氮的所有可能轉換途徑列於圖1.與傳統脫氮工藝相比較,很明顯,由厭氧氨氧化與亞硝化工藝相結合的氮的完全自養轉換方式是一種最可持續的污水脫氮途徑。
編輯本段
中國污水處理近況及未來

概況
我國污水處理產業發展進步較晚,建國以來到改革開放前,我國污水處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業和國防尖端使用為主。改革開放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拉動了污水處理的需求。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我國污水處理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污水處理需求的增速遠高於全球水平。
1990年以來,全球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長,而九十年代的十年間,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7.73%,是世界年均增長率的2.9倍。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污水處理產業高速增長。2000年—2004年,我國污水處理消費量從188萬噸增長到447萬噸,增加了2.3倍,年平均增長率在27%以上。其中,2001年,我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達到225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污水處理消費大國。同時,污水處理進口也大幅度增加。1998年,我國污水處理進口100萬噸,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污水處理進口國。2004年與1998年比,污水處理進口增長幅度年均達到27.14%。預計2005年,中國污水處理表觀消費量將達到500萬噸,進口仍將保持在300萬噸左右。
伴隨著污水處理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污水處理產量也結束了長期徘徊的局面,實現了高速增長。我國污水處理產量從2000年的46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236萬噸,年平均增長率在82.6%,占國內市場需求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24.47%提高到2004年的52.80%。而同期,世界污水處理產量則僅以6%左右的速度增長。
從九十年代後期起,我國太鋼、寶鋼以及寶新、張浦等國有和合資企業通過引進和技術改造,先後建成了一系列污水處理生產線,污水處理工藝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污水處理生產初具規模。污水處理品種結構也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污水處理產品質量迅速提高。特別是國內污水處理冷軋板增長迅速,2003年,國內冷軋板產量達到170萬噸,首次超過進口量,自給率達到66%;2004年,國內冷軋板產量達到200萬噸,自給率達到70%以上。從2004年底到2005年底,國內冷軋污水處理產能將增加約150萬噸,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到2007年,我國將成為污水處理的凈出口國。
從總體上看,我國污水處理正在經歷由規模小、水平低、品種單一、嚴重不能滿足需求到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品種質量顯著提高和初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要求的深刻轉變,污水處理需求將逐步實現自給。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資本金來源難題
(難題一)人口增加,污水增多
在我國,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水體污染相當嚴重,而且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到2000年底,全國設市的663個城市中有310個建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廠427座,年污水處理量113.6億立方米,污水處理率只有34.23%。
(難題二)加快發展,急需資金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污水處理是從一定量的資金投入開始的。污水處理資金的規模決定著污水處理的規模。污水處理資金自身的發展速度決定著污水處理發展的速度和污水處理技術進步的速度。現實的污水處理中,技術先進、處理費用低的決策方案通常是預付資金量較大的方案。從這個意義上說,資金自身的發展速度越快,污水處理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才能越快,污水處理也才能越快。
(難題三)處理資金,來源困難
1、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資本金來源的難處所在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採取的是免費使用政策,不僅擴大再生產由財政投資,簡單再生產也需要財政撥款才能完成,財政撥款因此成了污水處理設施維護建設投資的唯一來源。只是在不同時期,來源的名稱不同,但都是以財政為中心的資金循環。經濟體制改革,否定了我國傳統大一統"財政模式,否定了國家作為生產經營者的身份,也否定了生產資料所有者身份和政權行使者合一,要求政企分開,政資分開。與此相適應,在國家為主體的統一財政的前提下,我國財政分成公共財政與國有資產管理兩部分。公共財政是以政權行使者身份出現的國家,主要以稅收形式籌集資金,解決市場配置資源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滿足公共需要。城市污水處理是公益事業,污水處理資金財政撥款應是公共財政支出。因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還在深化中,公共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中央公共財政收入占公共財政收入的比重目前還不夠合理,城市污水處理資金很難像美國等發達國家哪樣絕大多數來自財政撥款或貸款。
2、污水處理借入資金來源的難處所在
城市污水處理資金需求巨大,銀行貸款是污水處理資金的一個重要來源。銀行貸款分商業銀行貸款與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為居民與企業存款,大多為短期資金,雖然也可作部分中長期貸款,但比重不宜過大;商業銀行資金運用要求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三性"統一,而污水處理資金的運用和迴流很難與商業銀行資金運用「三性」相吻合。因此,商業銀行很難對污水處理項目進行貸款。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資本金來源難題的破解
(破解方法一)加大財政撥款力度
城市污水處理資金的一部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還必須由政府給予必要的補助,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1、污水處理普遍存在著價格需求彈性較小和政府"壟斷"經營,其收費制定必須考慮居民的承受能力,而不能依靠競爭價格來完全地解決設施建設和企業發展問題。2、污水處理提供的服務具有公共性,許多設施的使用難以計算,使其服務收費不能直接進入市場實行等價交換,而只能成為公共消費的一部分。3、污水處理提供的服務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外部經濟性,衡量其投資效益時,首先是社會效益。
國家財政對城市污水處理的撥款,在我國主要有基本建設安排的投資,中央財政撥給的專款和地方財政撥款。基本建設安排的投資,分國家預算內和地方自籌兩種。國家預算內的基本建設投資由中央政府確定數額,由財政部交國家計委統一安排。地方自籌基本建設投資,是在國家規定的額度內由地方自籌資金安排的投資。中央和地方財政撥款,一種是根據需要,財政每年撥給一定數額的資金,作為污水處理的專項資金;另一種是按項目定額補助,項目建成,補助停止。
(破解方法二)增加企業自籌強度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污水處理只有在其建設經營活動中把它的價值轉化到周而復始的資金迴流中,才能實現污水處理的再生產。按價值規律的要求,污水處理的投入與產出理順到市場經濟的新秩序中,是加快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客觀要求。污水處理收費,不應是一項臨時性的籌資措施,而是實現污水處理資金補償的市場化方式,同時也是調節污水處理設施合理利用的一種經濟手段。
污水處理的自籌資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按照價值規律制定污水處理收費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從營業收入中提取生產發展基金、固定資產折舊基金和大修理基金。污水處理單位不僅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完成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還要向國家繳納稅費。為此,污水處理的合理收費,必須建立在合理成本和合理利潤率的基礎之上。
污水處理收費的合理成本,一般應包括生產費用、經營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大修理基金、貸款利息等。其中固定資產折舊要有恰當的折舊率,要改變現在折舊年限過長、折舊率較低的做法,以免企業的明盈實虧。污水處理收費的合理利潤率,是指利潤率的核定既要考慮企業的合理福利和必要的積累,又要考慮污水處理收費需求彈性小、社會服務性強的特點,防止利用其壟斷性追求過高利潤。為防止壟斷強加給用戶的負擔,政府可通過行政和經濟手段對經營者加以限制,使其可能獲得的利潤不超過全社會的平均利潤。
(破解方法三)試行優先股票發行
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表明,發行優先股票吸收國內外私人資本進行城市污水處理,既能滿足污水處理的巨大資金需求,又不喪失政府對污水處理項目的控制權。優先股票是相對普通股票而言的。投資購買普通股票的好處還有投資收益比其他類似證券的投資收益高,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流通性強,交易公平進行等。
優先股票是比普通股票具有一定優先權的股票,主要是優先分得股利和公司剩餘財產的權利。優先股的最大優點是較普通股收益穩定,風險小。但當股份公司經營成績卓著,經營利潤激增時,優先股享受到的收益卻不會增加,而普通股的收益卻可隨著公司經營效益的提高而增加。從這一點考慮,優先股較普通股又缺乏發展性和進取性。
按我國現行做法,股票是根據投資者身份的不同,劃分為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和外資股,沒有優先股與普通股的劃分。我國《公司法》中沒有優先股的概念,也沒有做出相應的規定。這是因為我國的股份制企業都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改造而來,因而帶有種種歷史的痕跡,成為歷史遺留問題正待在改革中進一步探索解決。從城市污水處理的實際出發,我們可以進行污水處理股票發行的探索。這就要對現有的污水處理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向國內外私人資本發行部分優先股票,或將部分國有股以優先股的形式轉讓給私人資本,籌措的資金由污水處理企業用於污水處理。這種方式由於是以現有企業的發展業績為基礎,且改造後的企業業績繼續增長,所以集資成功的可能性較大。
編輯本段
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發展

地球雖然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
20世紀50年代以後,全球人口急劇增長,工業發展迅速。全球水資源狀況迅速惡化,「水危機」日趨嚴重。一方面,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另一方面,日益嚴重的水污染蠶食大量可供消費的水資源。
全世界每天約有200噸垃圾倒進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廢水會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經亞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國40%的水資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廢料、金屬、肥料和殺蟲劑污染;歐洲55條河流中僅有5條水質差強人意。20世紀,世界人口增加了兩倍,而人類用水增加了5倍。世界上許多國家正面臨水資源危機:12億人用水短缺,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
中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平衡。隨著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的加速,水資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水處理行業成為新興產業,目前與自來水生產、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業處於同等重要地位。
截至2005年底,全國661個設市城市中,已有383個城市建成污水處理廠792座,污水處理率由2000年的34%提高到52%,並形成了適合國情的污水處理技術路線和管理機制。其中,有135個城市的污水處理率已達到或接近70%,單廠處理規模達到每天100萬立方米。
2007年,中國水污染治理投資達到3387.6億元,比上年增加32%,占當年GDP的1.36%。中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2007年,共取締一級水源保護區內排污口942個,停建二級水源保護區內可能造成污染的建設項目1294個,限期治理931個。
截至2010年9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及部分重點建制鎮(以下簡稱「城鎮」)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2631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22億立方米/日;全國正在建設的城鎮污水處理項目達1849個,總設計能力約4660萬立方米/日。在全國設市城市中,已有593個城市建有污水處理廠,占設市城市總數的90.7%;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1623座,形成污水處理能力1.04億立方米/日;其中36個大中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建有污水處理廠376座,處理能力達4368萬立方米/日。在縣城及鄉、鎮中,全國已有933個縣(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級單位)建有污水處理廠,約占縣城總數的52.1%;縣城及鄉、鎮建有污水處理廠1008座,處理能力達1826萬立方米/日。
雖然由於國家和各級政府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中國污水處理行業正在快速增長,污水處理總量逐年增加,城鎮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但目前中國污水處理行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
一方面,中國目前的污水處理能力尚跟不上用水規模的迅速擴張,管網、污泥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另一方面,中國的污水處理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且處理設施的負荷率低。
因此中國應完善污水處理的政策法規,建立監管體制,創建合理的污水處理收費體系,扶植國內環保產業發展,推進污水處理行業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污水處理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中國將在「十一五」期間投資3000億元以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和利用,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由此迎來高速發展期。

㈤ 寶鋼對車輛排放的規定

摘要 寶鋼的情況說明顯示,「寶鋼股份冷軋薄板廠建於1989年,2003年後在寶山區泗塘河西側陸續建成多個居民小區,距離廠區200米左右。近年來,富浩小區有居民反映冷軋薄板廠有異味。為此,寶鋼開展了持續的跟蹤監測。源頭控制,將軋機乳化液由『動物脂』改為『礦物脂』,減少『動物脂』因高溫後帶來的異味。更換之後,經監測煙氣中油霧含量僅為2mg/Nm3。2008年,寶鋼通過技改立項,投資150萬元,引進加拿大異味控制技術,以『天然植物提取液』為工作介質,迅速分解異味分子變成無毒、無味分子。2008年底項目完成,寶山區環境監測站監測下風向廠界臭氣濃度保持在10左右(國家標准30),完全達標。針對酸洗機組鹽酸霧環境濃度問題,冷軋薄板廠加強了現場設備的點檢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等措施,有效控制無組織排放,經寶山區環境站監測,廠界氯化氫0.094~0.16mg/m3(國家標准0.25mg/m3),達標排放。為進一步減少酸霧排放,2008年初,寶鋼計劃新建一套酸洗機組,來替代老酸洗機組。根據周邊居民反映的情況,公司決定先期投入酸再生部分,新酸再生機組採用兩級噴淋、雙文丘里、液鹼噴淋等更加環保和完備的控制方式,該機組於2009年9月建成投運。」

㈥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的主要產業

寶鋼資源有限公司(簡稱寶鋼資源)是寶鋼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前身是寶鋼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7月21日,是寶鋼集團六大業務板塊之一,公司追求國際化合作共贏,著眼於礦產資源的全球化配置,致力於為客戶提供礦石、煤炭、合金及有色金屬、不銹鋼原料、廢鋼鐵、物流等優質產品和增值服務。 寶鋼資源與澳大利亞、巴西、印度、智利和南非等國家的知名供應商建立了鐵礦石長期戰略合作關系;與國內外多家大型煤炭生產企業建立了煤炭戰略合作關系,並合資,合作成立了4家子公司、參股了6家煤炭企業;在國內建立了鎳鐵生產基地,在印度參股成立了寶威資源有限公司進行鉻鐵加工;在上海、浙江、江蘇等省市建有廢鋼加工生產基地,擁有上海地區拆車行業的龍頭企業、上海地區唯一的擁有國家廢舊船舶拆解資質的拆船企業。
寶鋼資源經營的鐵礦石、冶金輔料品種有:鐵粉礦、塊礦、球團、石灰石、白雲石、蛇紋石、橄欖石等;煤炭品種有:主焦煤、肥煤、噴吹煤、動力煤、塊煤和冶金焦等;不銹鋼原料主要有:鎳、鎳鐵、鉻、鉻鐵以及紅土鎳礦、鉻礦等;廢鋼品種有:剪切料、打包塊、純凈廢鋼等。
寶鋼資源還提供船代、貨代、鐵路發運、倉儲、碼頭裝卸等物流服務,並與中海集團等企業進行戰略合作,發展遠洋運輸業務。 寶鋼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寶鋼發展)是寶鋼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之一,為大力發展生產服務業,提升生產服務等領域的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為鋼鐵主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07年底寶鋼發展對原寶鋼集團企業開發總公司的各項業務進行業務整合、機構重組,組建成立寶鋼發展。
寶鋼集團在新一輪發展戰略中,把生產服務業作為其總體規劃的的一項重要的業務板塊。在寶鋼集團生產服務業的構成中,寶鋼發展凈資產約佔40%,銷售收入約佔75%,利潤約佔60%,是寶鋼集團生產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平台。經整合、重組後,寶鋼發展將其業務劃分為三大核心事業部(資源再生事業部、工廠作業事業部、工廠物業事業部)和一個支撐業務板塊(上海中允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資源再生事業部主要從事冶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及資源化綜合利用等服務。其主要產品有:新型建材類的礦渣微粉、水渣、粉煤灰、鋼渣等;磁性材料類的氧化鐵紅、氧化鐵磷、磁芯等;冶金原輔料類的鐵水脫磷劑、冶金球團、鋼水保溫劑等;以及廢舊物資類的再生耐材、廢油再生、氧化鐵顏料等等。
工廠作業事業部主要提供生產作業外協、設備設施的維護維修、冶金產品包裝等服務,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專業化運作經驗,成為寶鋼鋼鐵主業重要的輔助支撐,且已具備為大中型製造企業、工業園區提供集成性生產協同服務的能力。
工廠物業事業部全面通過ISO9001/ISO14001/ISO18001三位一體的綜合貫標體系論證,主要提供餐飲供應服務、物業管理服務、通勤服務、綠化管理服務、道路保潔服務、工業環保服務、醫療保健服務、體檢服務和洗滌服務等。
支撐業務板塊(上海中允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寶鋼發展三大核心事業部之外的重要支撐業務板塊,自身定位為三大中心:資金結算中心、資金增值運作中心和會計記賬中心,集中承擔公司范圍內各單位的會計核算外包業務、進行資金結算、並利用公司集中管理後閑置的資金,進行增值運作,實現資金的規模效益。
寶鋼發展正開展業務整合,對現有業務進行深層次的調整和重組,聚焦在核心產業領域,著力於核心競爭力提升,通過與鋼鐵主業的共同發展,實現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的發展目標,力求打造出一個現代化的生產服務平台,成長為中國最有競爭力的工業服務提供商。 上海寶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寶鋼工程)是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寶鋼發展工程技術服務業的主體企業。致力於研究、應用和推廣先進的鋼鐵工藝技術和冶金成套設備輸出,服務領域從鋼鐵業延伸至有色、輕工、化工、機械、交通、能源、環保等多種行業。擁有十餘傢具備一流冶金設備設計與製造能力的子公司,現全國冶金行業具有完備工程設計、設備設計與製造、成套設備供應一體化優勢的工程技術企業。 寶鋼工程集「科研開發、設計製造、成套供應、工程總包」於一體,先後完成了上海一鋼不銹鋼、寧波寶新不銹鋼冷軋、浦鋼特鋼、五鋼不銹鋼長型材等重大工程的設計,由寶鋼工程勘查、設計的寶鋼集團一鋼公司不銹鋼及碳鋼熱軋板卷技術改造項目榮獲「二OO七年度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寶鋼工程在高爐噴煤及余熱回收、頂底復合吹煉、二次精煉、鋼渣處理、鋼鐵廠除塵、冷軋廠廢水處理、帶鋼連續處理、油井管加工線、輕型鋼結構等方面擁有核心技術,在業內享有較高聲譽。
寶鋼工程正向著為現代鋼鐵企業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國際一流工程公司邁進,全力支撐寶鋼新一輪規模化擴張。07年先後承接了浦鋼搬遷羅涇項目工程總體設計、COREX爐噴煤系統項目技術總成及設備成套,新疆八鋼中厚板遷建工程、石灰窯工程等項目,為寶鋼新一輪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同時寶鋼工程積極開拓集團外市場,與韶鋼、鞍鋼、包鋼、邯鋼等國內大型鋼鐵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先後中標韶鋼RH、包鋼RH、安鋼RH以及湖南藍伯電石爐總包等項目。並在海外業務上實現新突破,先後簽訂韓國現代300噸RH、LF精煉裝置、印度JSW渣處理等項目合同,成功走向海外市場。 上海寶鋼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鋼化工)是與寶鋼鋼鐵主業相配套發展的資源利用型產業,是寶鋼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寶鋼化工以冶金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科研為主營業務,是寶鋼煤化工業的核心企業,在與寶鋼鋼鐵主業配套發展的同時,開拓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下游煤化學品領域。
寶鋼化工現擁有上海寶山、南京梅山及蘇州寶化炭黑有限公司三大生產基地,以及參股的山西太化寶源化工有限公司。在企業規模、經濟實力、技術經濟指標、產品質量等方面,經過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寶鋼化工已成為國內最大、競爭力最強的煤化工企業。
作為寶鋼集團多元板塊之一,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寶鋼化工以「安全、環保、質量、成本、效益、發展」的經營理念,立足於焦化副產品綜合利用,跟隨鋼鐵業務規模擴張和布局延伸,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走「做大產品規模、做強化工產品、謀求產業升級」的道路,實現規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長,向著建設世界一流煤化工企業的目標邁進! 公司固定資產原值為68億,總資產為48億,具有28億立方米焦爐煤氣、75萬噸焦油、21.5萬噸粗苯的處理能力,焦油加工能力國際排名第五,國內排名第一,具備發展成為世界級煤化工企業的規模優勢。
寶鋼化工主要產品有精製焦爐煤氣、苯類、萘類、酚類、喹啉類、油類、古馬隆、硫酸銨、咔唑、蒽醌、瀝青焦、炭黑系列產品等五十餘種,廣泛應用於建築、醫葯、農葯、塑料、輪胎、染料等領域。 華寶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寶信託)成立於1998年,是寶鋼發展金融產業的主體企業,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含1500萬美元),旗下控股華寶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寶興業基金)和華寶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寶證券)。
2007年是華寶信託實施六年發展戰略規劃的第一年,公司以專業化和差異化發展為基本戰略,重點以資產管理與信託服務為兩大主業,強化能力建設、品牌建設和渠道建設,在資產管理、資產證券化、結構化證券投資和私募基金託管、企業年金及員工福利 計劃等業務上取得規模化發展。2007年,華寶信託合並經營收入突破21.92億,合並實現利潤15.18億元,比2006年度的3.78億元,增加了301%,合並管理資產規模達1,250億元,創公司成立至今經營業績新高。
在資產管理業務上,華寶信託管理的同類型股票型賬戶,在全部245家偏股型基金中名列前20位,成為工商銀行首期FOF產品及興業銀行保本策略產品的投資顧問,走上了資產管理的主流舞台。
在渠道建設上,華寶信託強化了與七大國內商業銀行、外資銀行的合作,相繼發行FOF、新股申購、保本策略等各類理財產品,其中「增強型基金優選」和「得利寶天藍新股隨心打」分別榮獲了2007年度首屆中國十大最佳銀行理財產品稱號。
在資產證券化業務上,華寶信託擔任浦發銀行、工行項目的受託人,發行規模突破84億,占當年國內市場資產證券化份額的47%。
在企業年金業務方面,有8家世界500強企業和多家國內知名企業成為華寶信託的「寫意人生」集合福利計劃和企業年金業務的客戶,福建省將三個城市100多家企業的企業年金移交華寶信託管理。
華寶信託的經營業績和規范管理得到廣泛認同。2007年4月,獲中國銀監會批准,成為首家通過「重新登記」的信託公司。在滬深兩地媒體《上海證券報》和《證券時報》分別舉辦的優秀信託公司評選中,榮獲「中國最佳信託公司」和「最優秀信託公司」稱號,公司選送的項目全部入圍,獲得「最佳證券信託計劃」、「最佳公益信託計劃」,並榮獲「最值得尊敬的信託業領袖」、「最佳信託經理」等獎項。
華寶興業基金創立於2003年2月,是由華寶信託與法國興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組建的國內第二家正式開業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注冊資本為1.5億元人民幣,其中華寶信託持有51%的股份,法興資產持有49%的股份。2007年,華寶興業基金在「TOP10鑽石基金」評選(第二屆)中,寶康靈活配置、收益增長和先進成長等三隻基金同時入選鑽石基金,成為同時獲得「鑽石基金」獎項最多的基金公司。同年取得QDII資格,並設計出QDII新產品。
華寶證券於2002年3月8日開業,注冊地上海,注冊資本金人民幣5億元。設有上海營業部、北京營業部、杭州營業部、舟山營業部、福州營業部、深圳營業部。經營范圍:證券的代理買賣、代理還本付息、分紅派息、證券代保管、鑒證、代理登記開戶。2007年,華寶證券以平穩過渡、規范發展、夯實基礎、調整布局為方針,在抓好基礎管理工作的同時,抓住市場機遇,摘掉了風險類券商的帽子,妥善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籌建研究所,完成客戶資產第三方存管、賬戶清理。
寶鋼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財務公司)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的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為集團成員單位提供包括現金集中管理、貸款、貼現、資金結算、委託理財等各項金融服務。 2012年11月12日,蔡司(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與寶鋼集團共建掃描電子顯微束應用分析技術聯合中心揭牌儀式暨簽約儀式隆重舉辦。
寶鋼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中央研究院院長張丕軍、蔡司(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Maximilian Foerst先生、顯微鏡部副總裁張育薪先生、蔡司電鏡中國區代理商歐波同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皮曉宇先生出席揭牌儀式。
共建「掃描電子顯微束應用分析技術聯合中心」的成立是寶鋼面向全球開展材料研究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後,聯合中心將專門從事鋼鐵材料微觀組織分析、失效分析、質量控制、新產品研發等高級研究,並就課題研究、高新鋼種研發等方面與蔡司開展合作。
在此次合作項目中,蔡司電鏡中國區指定戰略合作夥伴——歐波同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作為蔡司電子顯微束應用技術在中國推廣的主要窗口,歐波同率領頂尖的專家團隊於2011年為寶鋼的檢測實驗室提供了三台鎢燈絲掃描電鏡、一台蔡司高端場發射電鏡及多項全面有效的檢測解決方案,歐波同優質的服務與扎實的技術實力為寶鋼與蔡司共建聯合技術中心奠定了堅實的合作基礎。
技術聯合中心的成立,將融合兩家公司的優勢,拓展雙方在研究和技術領域的進步,為雙方在掃描電子顯微束應用分析技術領域的合作建立了一個新的平台。今後,蔡司將在掃描電子顯微束應用分析技術領域與寶鋼集團中央研究院展開全面的合作,最大限度的發揮蔡司掃描電鏡技術在寶鋼產品研發中的作用。
簽約儀式結束後,出席揭牌儀式的嘉賓參觀了技術聯合中心,並合影留念。 2005年10月17號,寶鋼集團公司已經變更為國有獨資公司,並按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經工商管理機關變更登記為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劉東生專門解釋了新加的這「有限」兩字:這表明寶鋼已從國有獨資企業轉變為國有獨資公司,從過去受《企業法》調節轉變為受《公司法》調節。寶鋼在中央企業中第一家建立外部董事超過半數的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
強調制衡,有效決策
謝企華把「完善董事會試點工作」稱作寶鋼發展的契機。她表示寶鋼將進一步規范出資人、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權責,形成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經營管理者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
絕大多數中央企業的母公司還是按《企業法》登記的國有企業,基本上都沒有建立規范的董事會。寶鋼走出試點的第一步意義重大。
劉東生表示,只要有好的董事會,強調制衡,有效決策,國有獨資公司就一定會推動股份制等各項改革的進程,也會更好地代表股東利益,完善中央企業實施重組的動力機制,並且規范行使中央企業對其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東權利。
在17日舉行的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試點工作會議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寶鋼董事會要切實履行其義務和責任:一是對出資人負責,代表出資人利益追求投資回報;二是依法維護企業職工、債權人、用戶、供貨商等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三是及時向國資委提供必要的、真實的信息,確保寶鋼和董事會運作的透明度。
國資委定位
李榮融把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的職權分為兩大方面:一是重大決策和戰略性監控;二是對經理層進行管理。
由於寶鋼外部董事超過了半數,規范的董事會已經建立起來,李榮融宣布,國資委不再負責此項考核。
由於薪酬與業績考核掛鉤,決定經理人員的薪酬。今後選聘有關經理人員,也將由寶鋼董事會負責。李榮融表示,為使董事會充分發揮作用,國資委將把出資人的部分職權授予規范的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行使。
相關人士表示,過去國有獨資企業董事會和經理層人員高度重合,決策權與執行權難以分開,董事會對經理層的管理最後變成了「自己挑選、考核、獎懲自己」。在企業董事會不健全的情況下,許多事情國資委「不得不越位進行管理」。國有獨資公司完善董事會的試點實質性展開,只要董事會到位,國資委就能定位,對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意義重大。
「優勢企業」
李榮融說,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中國「十一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其中一項目標是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
他表示,寶鋼應在國家的這個目標上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作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一項措施,寶鋼董事會試點具有很強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寶鋼應率先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
謝企華說,寶鋼建設20多年來,已基本建成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工藝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鋼鐵精品基地,成為中國創新能力較強的鋼鐵工業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研發基地,躋身於世界500強和國際先進鋼鐵企業行列。「十一五」期間寶鋼將進入新的戰略發展期,目標是鋼鐵主業綜合競爭力進入世界鋼鐵業前3強。「完善董事會運作機制,使企業的制度形式與體制的內在要求相協調,將是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

㈦ 鋼鐵焦化廢水處理使用材料有哪些

化學混凝和絮凝是用來處理廢水中自然沉澱法難以沉澱去除的細小內懸浮物及膠體微粒,以降低容廢水的濁度和色度,但對可溶性有機物無效,常用於焦化廢水的深度處理。該法處理費用低,既可以間歇使用也可以連續使用。
混凝法的關鍵在於混凝劑。目前一般採用聚合硫酸鐵作混凝劑,對CODCr的去除效果較好,但對色度、F-的去除效果較差。浙江大學環境研究所盧建航等[12]針對上海寶鋼集團的焦化廢水,開發了一種專用混凝劑。實驗結果發現:混凝劑最佳有效投加量為300 mg/L,最佳混凝pH范圍為6.0~6.5;混凝劑對焦化廢水中的CODCr、F-、色度及總CN都有很高的去除率,去除效果受水質波動的影響較小,混凝pH對各指標的去除效果有較大的影響。
絮凝劑在廢水中與有機膠質微粒進行迅速的混凝、吸附與附聚,可以使焦化廢水深度處理取得更好的效果[13]。馬應歌等[14]在相同條件下用3種常用的聚硅酸鹽類絮凝劑(PASS,PZSS,PFSC)和高鐵酸鈉(Na2FeO4)處理焦化廢水,實驗結果表明,高鐵酸鈉具有優異的脫色功能,優良的COD去除、濁度脫除性能,形成的絮凝體顆粒小、數量少、沉降速度快、且不形成二次污染。

㈧ 污水處理的意義

污水處理的意義:將污水進行處理之後,可以對其進行循環使用,為我國的生產減少水資源的消耗。水處理技術利用相關的技術手段對污水進行凈化,使其可以繼續使用,所以污水處理極為重要。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

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

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

③純溶液。

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

一類是自然污染;另

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

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8)寶鋼大院二次冷軋廢水排放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按照其作用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三種。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築物較簡單、經濟,用於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③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後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一級處理後的廢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還須進行二級處理。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BOD去除率為80%~90%。

一般經過二級處理的污水就可以達到排放標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處理法。三級處理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某種特殊的污染物質,如除氟、除磷等,屬於深度處理,常用化學法。

㈨ 無縫鋼管一次冷軋和二次冷軋的區別

冷軋分兩種,多輥冷軋和兩輥冷軋。多軌精度高,減徑一般都只有3-5mm,兩輥一般可減徑15-25mm(看具體規格和工藝)。鋼管經穿孔的坯管外徑規格是固定的幾種,而成品管則根據實際需要或者客戶需要,外徑,壁厚,精度等千差萬別。從坯管到成品管之間,可能只需要一個道次的冷軋,也可能需要多個道次,甚至冷拔,兩輥冷軋和多輥冷軋相結合的方式,這個看具體哪種工藝經濟合算。

閱讀全文

與寶鋼大院二次冷軋廢水排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核廢水為什麼要用冷水冷卻 瀏覽:240
茂名新華粵樹脂有限公經過 瀏覽:512
2013款捷達水箱除垢 瀏覽:471
河南電鍍鎳廢水處理什麼價格 瀏覽:188
高效過濾器的阻力多大 瀏覽:322
環戊二烯蒸餾方法 瀏覽:673
xad2樹脂預處理 瀏覽:819
市政工程污水管工程量怎麼計算 瀏覽:551
安徽阜陽污水處理公司 瀏覽:215
川崎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408
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水廠 瀏覽:647
福田瑞沃貨車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203
河南污水池聚脲多少錢 瀏覽:476
純水加什麼導電 瀏覽:174
家用反滲透機不啟動怎麼辦 瀏覽:778
飲水機有異味用什麼了清洗 瀏覽:529
飲水機接水小怎麼辦 瀏覽:867
偉業飲水機怎麼樣 瀏覽:179
純水機怎麼清洗最干凈 瀏覽:912
菱帥怎麼換空調濾芯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