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疫苗廢水處理

疫苗廢水處理

發布時間:2022-01-20 16:06:55

❶ 在往年廢水中發現新冠病毒,是否表示病毒一直廣泛存在

是的,根據最新的研究表明,多個國家在往年的廢水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存在,這表示這種病毒已經在世界各地廣泛存在,以前沒有發現,只是它們一直處於休眠狀態,只是在環境改變時才爆發了。

多個國家在廢水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

巴西,目前這個國家的新冠病毒人數已經成為全球第三,他們的研究人員在今年1月份採集了污水的樣本,結果發現了新冠病毒,然後在去年的11月份的污水樣本中同樣也發現了新冠病毒的存在。

病毒的卷土重來

自從發現新冠病毒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了,雖然偶然會有暫緩的情況,但它依然堅強地存在著。目前很多國家依然面臨著新冠病毒的第二波第三波的傳播,這意味著這種病毒的頑強,不是那麼容易被氣候所改變,形勢依然是嚴峻的,特別是專家們預測到了秋冬季節病毒還會更加肆虐。

現在只有各國加強合作,更加了解這種病毒,才能研發出更精確的疫苗來阻止這種病毒對於人類的身體健康的破壞。

❷ 海參育苗保苗新方法

一、育苗大棚位置的選擇海參育苗大棚的位置應選擇在靠近海邊、地勢稍高的地方,以方便抽取海水、排放廢水。

1.取水口海水取水口處要求海水水質清潔、無污染、無雜物;取水水泵、水龍頭用濾網罩住,減少藻類的進入。

2.排污口育、保苗水池定期排放廢水的排污口應遠離取水口,距離不少於50米。

二、大棚地基處理大棚內水池是地上式結構,根據養殖的需要,水池必須滿足不滲漏的要求,因此池底、池底與池壁連接處的防滲處理尤為重要。大棚施工結束後,夯實棚內地面並鋪設10厘米碎石墊層,然後採用C20混凝土現場澆注地面。

三、設計施工(以300平方米水體大棚為例)

1.育苗大棚尺寸大棚外牆用空心磚(尺寸:40厘米×20厘米×19厘米)砌築,棚內凈長35米,凈寬12米,棚平口高2.2米,最大拱頂高度4米。大棚長邊側牆留有鋁合金窗,每側6個,短邊山牆無門窗。大棚棚頂採用鋼筋弓型梁構造,跨度12米,上用整張黑色塑料布罩住,塑料布上鋪草簾子,並牢牢固定,以防大風毀壞。

2.棚內水池尺寸水池四周牆壁用磚(24厘米×12厘米×5厘米)砌築,70號水泥沙漿勾縫,牆體厚度25厘米。水池內間隔出的小池牆體厚13厘米,水池沿大棚寬度一分為二,對稱布置,中間為人行道兼排水通道。每個小水池凈長5米,凈寬2米,池深視育苗、保苗而定。若育苗兼保苗則池深1.2米~1.8米,一般取1.5米;若只保苗則池深0.8米即可,每個小水池都預留進水口和排水口,進水口在靠外牆一側,排水口在靠人行道一側,排水口距池底3厘米,各有閥門控制。小水池之間互不相通,各自獨立,300平方米水體可布設小水池30個。採用「五層作業面法」進行抹面處理,嚴防滲漏。兩排小水池之間為人行道兼做排水通道,寬0.8米~1米。

3.鍋爐房冬、春季由於氣溫、水溫低,不利於育苗、保苗,因此應修建供熱鍋爐房,向棚內供暖,以保證水溫在15℃~16℃,利於海參苗的健康成長。採暖散熱片可安裝成壁掛式或直接放入水池中。供熱形式水暖、氣暖均可。對於大型育、保苗企業,以2000平方米水體為例,如果用鍋爐供暖,只燃煤一項年需7萬元,加上管路、散熱片、鍋爐,需要投資很大。為減少投資,可在適當位置鑽一眼海水井。鑽一眼70米~80米深的海水井,配套水泵後僅需8萬元資金,可比燒鍋爐節省開支。

4.海水井海水井內海水溫度常年為15℃~16℃,接近恆溫,這一溫度正是海參生長最旺的溫度,抽取海水井中的恆溫水直接輸送到大棚內的水池中,循環往復,這樣既有利於海參苗的生長,又可大幅度降低成本,還可解決供暖提溫水溫不好控制的問題,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

5.輸、排水管路沿大棚兩個長邊的水池牆頂固定鋪設直徑100毫米的PVC管,並按水池的數量分設三通短管,向水池內輸水,各三通管都有閥門控制。有的個體戶為減少投資,用移動式軟管代替固定管向各水池內分別輸水也可。人行道兼做室內排水通道。出口在大棚山牆一側(施工時已經預留了進水管、出水管口),排出的廢水經棚外排水管(直徑150毫米)排到遠離海水取水口的海里。

6.水池內育、保苗筐的放置標准海參育苗筐為白色塑料筐,成四稜台體狀,上口尺寸43厘米×40厘米,下口尺寸33厘米×30厘米,高40厘米。小水池內一般放筐3米~5排,每排12個,筐頂與水面相距40厘米,水深不宜太大,否則海參苗經受不住太大的水壓易死苗。育苗時,沿水深掛2層,底層筐直接掛放在池底,上層筐與之留20厘米~30厘米的距離,一般每個小池掛50個~60個為宜;保苗時,只掛一層。一般育苗10天~15天即可出苗。

❸ 養殖場應採取什麼樣的衛生防疫措施

(1)場址的選擇場址的選擇與防疫有很大關系。我國不少養雞場建在大城市附近,就近供應鮮蛋與活雞,但城市與養雞場互有干擾,城市裡的廢氣、廢水、廢棄物等「三廢」會對養雞場造成危害,也會形成公害。養雞場應設在城市的遠郊區,距市區大於15千米的地區,與附近的居民點、村莊、鐵路、公路幹道、河道要有相應的距離,以防止環境污染、病原感染與噪音干擾等。從長遠考慮,養雞場應建在離城市較遠、地價便宜、交通又便利的地方。

選擇場址地勢要高燥、背風向陽、排水方便。在平原地區應該選擇地勢高、土質良好、稍向東南傾斜的地方;山區丘陵地區應選擇山坡的南面建場,這樣有利於通風、光照和排水。

選擇的場址必須有充足的優質水源,水質應符合家禽飲用水標准,取用方便。

電源應充足、穩定、可靠。電對養雞場是不可缺少的。喂料、供水、供料、集蛋、孵化、照明、取暖、通風等都需要電,尤其是孵化,經常停電對其影響最大,必要時自備發電機。(2)選用科學的生產制度即「全進全出」制,指一個養雞場或一個養雞專業戶只養一批同日齡的雞,育成雞飼養場、蛋雞場、肉雞場等,其場內的雞同一日期進場,飼養期滿後全群一起出場。採用「全進全出」制的優點:有利於最大限度消滅場內的各種病原體;能防止各種傳染病的循環感染;能使免疫接種的雞群獲得較為一致的免疫力;方便管理。(3)養雞場內分區及各區在衛生防疫上的要求養雞場可分為生產區、生活區和隔離區,各區既要相互聯系,又要嚴格劃分。生產區要建在上風頭,生活區在最前面,與生產區應有300~500米的距離。

獸醫診斷室、化驗室、剖檢室、屍體處理室等地應建在生產區的下風方向。

雞糞場應設在離生活區和雞舍較遠的地方,最好能距離500米以上,應建在生活區和生產區下風方向。(4)切斷外來傳染來源非生產人員不得進入生產區,生產人員要在場內宿舍居住,進入生產區時要在消毒室更換消毒過的工作服、靴,洗手消毒後方可進入。種雞場要求應更嚴格,進入生產區時,須淋浴,換上消毒後的生產區專用工作服方可進入。飼養人員不能隨意到本職以外的雞舍,並禁止串換、借用飼養用具。運料車不應進入生產區,生產區的料車、工具不能出生產區。水質要清潔,沒有自來水源條件的雞場,最好打井取水,井深應在40米以下,不能用場外的河水或井水。最好謝絕參觀人員入內,或參觀人員入內必須經嚴格消毒後並穿工作服方可進入。外來車輛不允許進入生產區。養雞場內嚴禁飼養其他家禽、鳥類。引種的雞群要隔離觀察1個月以上,確定健康無病時方可合群。生產區內的飼養用具使用前必須經嚴格的清潔和消毒並設專人執行和檢查驗收。(5)場內衛生管理措施保持雞舍清潔衛生,溫度、濕度、通風、光照適當,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供料、供水設施及器具定期洗刷、消毒,經常帶雞飲水消毒和噴霧消毒。雞群淘汰後,對雞舍及用具要進行徹底清掃、洗刷、消毒,並適當空閑一段時間再進雛。

每月對雞群進行檢查,尤其要注意飲水量、採食量、糞便、羽毛的異常,呼吸及步態的異常,雞只的精神狀態等,及時發現病死雞,及早處置,能大大減少因疫病蔓延而造成的損失。死雞要科學處理,如焚燒、深埋等,尤其要注意不讓狗、豬等吃病死雞。定期殺蟲、滅鼠、控制飛鳥,消滅疫病的傳播媒介。種雞場要做好種蛋的管理和孵化的消毒工作,避免疫病經種蛋和孵化傳播。制訂適合本場切實可行的疫病防治程序並嚴格執行。建立健全雞的飼養記錄,有助於飼養管理經驗的總結和成本核算,以及為分析和防治雞病提供依據。(6)對養雞場工作人員的要求養雞場每一個人對全場的安全生產都負有責任,每個人都應嚴格執行綜合防疫的措施,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幾條:進場時必須消毒,更換消毒好的工作服、靴等;遵守生產區的各項生物安全措施;職工家屬不得飼養家禽、鳥類;職工不得從場外購買活家禽、禽蛋等。(7)雞場發生疫情時的撲滅措施發生嚴重疫病時(如禽流感),應立即上報主管部門,並通知鄰近雞場,以便共同採取措施,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及時撲滅,根據發生的疫情採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妥善處理病死雞和可疑雞群,雞場內進行全面、嚴格的消毒。

❹ 為什麼說MBFB處理技術是目前近岸海域水產養殖中水產育苗原水微污染重小分子有機物唯一的解決方案。

微污染物大多為人工合成有機物,種類繁多,包括:石油烴、揮發酚、農葯、殺菌消毒劑、砷、氯化物等環境激素。
其特點是分子量小,本身就是殺生劑,難以為微生物降解,採用一般的過濾和生化方法無法 除去,雖然含量低(多在微克/升水平),但毒性強,對水產育苗構成極大的威脅。
膜生物流化床以生物流化床為基礎,以粉末活性炭等介質為載體,結合無機陶瓷膜固液分離技術,是普通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結合的廢水生化處理技術。生物流化床反應器集載體的物理吸附、微生物降解和膜的高效分離作用為一體,使有機物和載體曝氣條件下充分地傳質、混合,載體對有機物、微生物和溶解氧進行吸附、富集、水解、氧化分解,最後利用陶瓷膜分離系統將水和吸附了有機物的載體等懸浮顆粒分開,通過錯流過濾,進一步凈化污水,使其達到中水回用標准,研究表明,MBFB能有效除去微污染水體中氨氮、COD和其它難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機物等。

❺ 現代應用生物技術的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現代應用生物技術的產生1
一、傳統生物技術1
二、現代生物技術2
第二節 現代應用生物技術的內容2
第三節 全球應用生物技術的發展現狀4
第四節 中國應用生物技術的發展現狀8
第五節 現代應用生物技術展望12
參考文獻13
第二章 基因工程14
第一節 概述14
一、基因研究及其發展14
二、DNA分子的結構和功能15
三、基因工程的誕生16
四、基因工程的步驟和內容17
五、基因工程安全性問題18
第二節 各種工具酶18
一、工具酶與基因工程18
二、限制性核酸內切酶19
三、連接酶21
四、基因工程中的修飾酶21
第三節 目的基因的獲得23
一、物理化學法23
二、鳥槍法24
三、化學法合成目的基因24
四、逆轉錄合成法25
五、聚合酶鏈式反應25
六、基因組文庫的構建26
七、cDNA文庫28
第四節 基因載體的選擇和構建28
一、基因載體28
二、質粒克隆載體29
三、病毒和噬菌體載體32
四、染色體定位整合克隆載體33
五、人工染色體克隆載體33
第五節 基因的體外重組和克隆34
一、基因重組34
二、基因重組對載體的要求34
三、目的基因與載體連接前的處理35
四、黏性末端DNA片段的連接36
五、平齊末端DNA片段的連接37
第六節 基因的轉移與重組體的檢測38
一、重組體向受體細胞的導入39
二、重組體克隆的篩選與鑒定40
第七節 原核生物中目的基因的表達42
一、大腸桿菌基因表達系統43
二、芽孢桿菌表達系統45
三、原核生物表達產物的分離純化46
第八節 真核生物細胞中目的基因的表達47
一、酵母表達系統47
二、哺乳動物細胞基因表達系統48
參考文獻49
第三章 蛋白質工程50
第一節 概述50
一、蛋白質工程的主要內容和目的50
二、蛋白質工程發展的基礎51
三、蛋白質工程研究手段65
第二節 定點誘變在蛋白質工程中的應用71
一、寡聚核苷酸介導的定點誘變71
二、盒式誘變法74
三、PCR誘變74
第三節 蛋白質改造的其他方法75
一、蛋白質修飾75
二、蛋白質分子設計78
第四節 蛋白質工程進展81
一、蛋白質結構預測82
二、基於蛋白質結構的葯物分子設計84
三、蛋白質工程的應用85
參考文獻87
第四章 酶工程88
第一節 概述88
一、酶的研究及其發展88
二、酶工程簡介89
三、國內外酶制劑工業概況90
第二節 酶的生產92
一、微生物酶的發酵過程93
二、動植物原料酶的生產和動植物細胞培養產酶96
三、固定化細胞發酵產酶97
第三節 酶的分離純化98
一、酶制劑的制備一般過程99
二、酶的純化與精製100
三、酶純度的鑒定技術104
四、酶的保存106
第四節 酶和細胞的固定化106
一、酶的固定化107
二、細胞的固定化111
三、評價固定化酶(細胞)的指標112
四、固定化酶(細胞)的應用112
第五節 酶反應器115
一、酶反應器的類型及特點115
二、酶反應器的設計及選擇117
第六節 酶工程的其他一些研究領域118
一、酶的化學修飾118
二、非水相介質中的酶催化反應120
三、酶的人工模擬122
四、核酶和脫氧核酶125
五、酶定向進化126
第七節 酶的應用128
一、酶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128
二、酶在輕工業方面的應用132
三、酶在醫葯方面的應用134
四、酶在分析檢測方面的應用136
五、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應用137
參考文獻138
第五章 單克隆抗體和抗體工程139
第一節 抗體概述139
一、抗體的發展簡介139
二、抗體的結構與功能140
第二節 單克隆抗體的產生141
一、引言141
二、單克隆抗體的生產141
第三節 基因工程抗體145
一、鼠單克隆抗體的人源化145
二、單鏈抗體146
三、抗體融合蛋白146
四、噬菌體抗體149
第四節 抗體的應用150
一、抗體在臨床疾病治療中的應用150
二、抗體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156
第五節 抗體的表達系統159
一、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系統159
二、大腸桿菌表達系統159
三、酵母表達系統160
四、昆蟲細胞表達系統160
五、動植物表達系統160
參考文獻161
第六章 現代分子診斷技術162
第一節 酶聯免疫吸附測定163
一、酶聯免疫吸附測定的原理163
二、酶聯免疫吸附測定的試劑與材料163
三、常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診斷技術164
四、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最佳工作濃度的選定168
五、酶聯免疫吸附測定的應用169
六、酶聯免疫吸附測定的局限性170
第二節 DNA診斷技術171
一、核酸雜交171
二、瘧疾的分子診斷184
三、細菌性傳染病及病毒性疾病的分子診斷技術184
第三節 遺傳疾病的分子診斷187
一、遺傳疾病的檢測系統187
二、遺傳疾病的基因診斷選擇191
三、PCR技術在遺傳病診斷中的應用193
第四節 癌症的分子診斷技術194
一、癌基因與抑癌基因195
二、腫瘤發生中的基因變化197
三、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檢測與評價199
第五節 環境微生物的檢測201
一、PCR技術在環境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201
參考文獻204
第七章 現代生物技術與疫苗206
第一節 概述206
一、疫苗的研究與發展206
二、疫苗的種類207
三、疫苗的應用208
第二節 現代生物技術在疫苗學中的應用211
一、分子生物學與疫苗學211
二、疫苗研究的技術214
第三節 基因工程疫苗217
一、簡述217
二、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學基礎217
三、基因工程疫苗的反應原性和免疫原性218
四、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進展218
五、乙肝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的產生219
六、基因工程疫苗的應用前景220
第四節 核酸疫苗220
一、核酸疫苗的理論基礎220
二、核酸疫苗的作用機理222
三、核酸疫苗的構建方法222
四、DNA疫苗免疫接種的方法及途徑225
五、DNA疫苗的發展現狀及趨勢226
第五節 活體重組疫苗及其載體227
一、活體重組疫苗227
二、活體疫苗載體228
三、門哥病毒載體230
四、金絲雀痘病毒載體230
五、仙台病毒疫苗載體231
六、麻疹病毒疫苗載體231
七、沙門菌屬疫苗載體231
第六節 細菌性疫苗及其他疫苗232
一、抗細菌疫苗232
二、抗獨特型抗體疫苗233
三、惡性瘧原蟲疫苗233
四、避孕疫苗234
第七節 腫瘤疫苗235
一、腫瘤細胞疫苗235
二、胚胎抗原疫苗236
三、病毒疫苗236
四、癌症疫苗236
五、合成多肽腫瘤疫苗237
六、抗獨特型疫苗237
七、用腫瘤細胞沖擊APC制備腫瘤疫苗238
八、以雙特異(功能)抗體修飾腫瘤細胞制備腫瘤疫苗238
第八節 艾滋病疫苗238
一、艾滋病病毒結構與感染特性239
二、HIV基因組及編碼蛋白239
三、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後的基因表達240
四、實驗性艾滋病疫苗的動物模型240
五、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現狀241
第九節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疫苗242
第十節 治療性疫苗244
一、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治療疫苗244
二、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疫苗244
三、細菌造成的血液感染的治療疫苗245
四、其他應用245
五、附錄:免疫發展的里程碑245
參考文獻246
第八章 生物技術與制葯248
第一節 天然葯物制葯248
一、植物來源的葯物248
二、動物來源的葯物252
三、人體來源的葯物255
四、天然海洋葯物256
五、微生物及礦物質類葯物258
第二節 基因工程葯物258
一、概述258
二、基因工程葯物分類259
三、基因工程葯物的生產260
四、基因工程葯物制備實例263
參考文獻265
第九章 基因治療267
第一節 概述267
一、基因治療的研究及其發展267
二、基因治療的現狀268
第二節 基因轉移載體270
一、簡述270
二、逆轉錄病毒載體271
三、腺病毒載體271
四、腺相關病毒載體272
五、單純皰疹病毒載體272
六、痘苗病毒載體273
七、非病毒載體274
第三節 基因治療的方式276
一、基因治療的策略276
二、基因治療中基因轉移的途徑和方法277
三、基因治療的靶組織278
第四節 常見疾病的基因治療278
一、血液循環疾病的基因治療278
二、心血管病的基因治療279
三、腫瘤的基因治療281
四、自殺基因治療283
五、HIV感染的基因治療285
六、其他疾病的基因治療286
七、基因治療前景288
參考文獻288
第十章 現代發酵工程289
第一節 概述289
一、發酵工業發展簡史289
二、發酵工業的特徵292
三、發酵工業的應用范疇293
四、現代發酵工程的意義和展望296
第二節 微生物發酵296
一、菌種及工業生產常用微生物296
二、培養基299
三、滅菌304
四、發酵的一般過程306
第三節 菌種的選育及保藏308
一、自然選育308
二、誘變育種309
三、雜交育種314
四、代謝控制育種318
五、基因工程育種319
六、微生物菌種的保藏與復壯321
第四節 微生物代謝與調控324
一、微生物的代謝324
二、微生物初級代謝的調節控制325
三、微生物次級代謝的調節控制327
第五節 發酵過程式控制制331
一、發酵過程的主要控制參數331
二、發酵過程中的代謝變化333
三、基質的影響及補料的控制334
四、溫度的影響及其控制337
五、pH的影響及其控制339
六、溶解氧的影響及其控制340
七、CO?2的影響及其控制342
八、泡沫的影響及其控制344
九、發酵終點的確定346
十、發酵染菌的防治及處理346
十一、基因工程菌發酵的控制350
第六節 發酵產品的提取和精製353
一、發酵液的預處理和過濾354
二、發酵產品的提取355
三、發酵產品的精製357
參考文獻360
第十一章 生物技術與食品362
第一節 生物技術與食品加工362
一、生物技術與蛋白類食品362
二、生物技術與釀造類食品365
三、生物技術與飲料工業368
四、食品添加劑372
五、功能性食品374
第二節 生物技術與食品檢測376
一、免疫學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376
二、分子生物學技術應用378
第三節 轉基因食品378
一、轉基因食品概述378
二、轉基因食品的檢測380
三、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其展望382
參考文獻383
第十二章 現代生物技術與能源開發384
第一節 微生物冶金384
一、微生物冶金的原理384
二、用於冶金工業的微生物385
三、細菌浸出的工業化方法387
四、微生物冶金技術的實際應用388
五、微生物冶金的前景389
第二節 燃料乙醇390
一、採用燃料乙醇的意義390
二、燃料乙醇的生產391
三、乙醇汽油的調和方法392
四、燃料乙醇的發展狀況393
第三節 沼氣發酵394
一、發展沼氣的意義394
二、沼氣發酵395
參考文獻398
第十三章 現代生物技術與環境保護400
第一節 污水的微生物凈化400
一、廢水生物處理概述400
二、好氧生物處理技術404
三、厭氧生物處理工藝408
第二節 大氣凈化生物技術410
一、生物處理廢氣的原理411
二、廢氣生物處理的工藝411
三、二氧化碳的生物處理413
四、廢氣生物處理的現狀與展望415
第三節 固體垃圾的處理416
一、堆肥法416
二、填埋技術418
第四節 生物修復技術418
一、生物修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418
二、土壤污染的生物恢復技術420
三、地下水污染的生物修復技術423
第五節 基因工程與污染治理424
一、降解鹵代芳烴的基因工程菌425
二、降解除草劑的基因工程菌425
三、防治殺蟲劑的基因工程菌425
四、石油降解功能菌425
第六節 環境污染監測與評價的生物技術426
一、環境污染的生物監測與評價426
二、核酸探針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430
三、PCR技術431
四、生物感測器431
參考文獻435
第十四章 農業生物技術及其應用436
第一節 植物細胞工程436
一、植物組織培養436
二、植物原生質體培養和體細胞雜交技術443
第二節 植物轉基因技術及應用446
一、植物基因轉化技術447
二、轉基因植物的應用研究450
第三節 動物克隆技術458
一、動物克隆的概念及意義458
二、動物胚胎分割技術460
三、動物胚胎細胞核移植技術461
四、動物分化體細胞核移植463
五、動物克隆主要技術操作舉例463
六、動物克隆技術的發展及產業化464
七、克隆技術存在的問題466
第四節 轉基因動物研究466
一、轉基因動物研究概述466
二、動物轉基因技術468
三、轉基因家畜、魚和家禽471
四、動物轉基因面臨的問題和展望474
參考文獻474
第十五章 生物農葯476
第一節 概述476
一、生物農葯的分類476
二、生物農葯的成分來源、作用機制和作用對象477
第二節 生物農葯的毒力和葯效482
一、毒力和葯效的概念483
二、毒力的表示及分析483
三、葯效的表示及分析485
第三節 生物農葯的開發生產和使用488
一、細菌殺蟲劑的開發與生產488
二、真菌殺蟲劑的開發與生產490
三、病毒殺蟲劑的開發與生產493
四、線蟲和原生動物殺蟲劑的開發與生產494
五、農用抗生素的開發與生產495
六、微生物除草劑的開發與生產495
七、植物源生物化學農葯的開發與生產496
八、生物農葯的加工劑型和輔助劑496
九、生物農葯的使用方法497
第四節 生物農葯的質量檢驗498
一、白僵菌498
二、蘇雲金桿菌499
三、昆蟲病毒殺蟲劑499
四、農用抗生素500
第五節 生物農葯發展與應用展望501
參考文獻503
第十六章 微生物肥料504
第一節 概述504
一、微生物肥料的含義和特點504
二、微生物肥料的主要類型505
三、微生物肥料的作用506
第二節 營養元素循環及其在植物中的作用508
一、氮循環508
二、磷循環511
三、鉀循環512
四、植物必需礦質元素及其作用513
五、植物根系吸收礦質元素的特點518
第三節 固氮菌肥料和根瘤菌肥料519
一、生物固氮519
二、固氮菌類肥料525
三、根瘤菌類肥料528
第四節 解磷微生物肥料和硅酸鹽細菌肥料530
一、解磷微生物肥料530
二、硅酸鹽細菌肥料531
第五節 根際促生細菌類微生物肥料532
一、根際促生細菌的種類532
二、根際促生細菌制劑的作用機理532
三、根際促生細菌制劑的歸屬問題533
四、根際促生細菌制劑的應用現狀533
五、根際促生細菌制劑研究和應用前景534
第六節 其他微生物肥料534
一、分解作物秸稈微生物肥料534
二、復合微生物肥料535
三、AM菌根類微生物肥料535
四、5406抗生菌肥料536
第七節 中國微生物肥料的發展策略536
一、中國微生物肥料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536
二、中國微生物肥料的發展趨勢和發展策略538
三、中國微生物肥料產業化發展展望538
第八節 微生物肥料登記資料的要求539
一、肥料登記資料概要539
二、肥料登記資料540
三、有關附件545
參考文獻548
第十七章 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後基因組研究549
第一節 人類基因組計劃概述549
一、人類基因組計劃產生的歷史和技術背景549
二、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任務和意義553
三、人類基因組研究的主要內容554
四、人類基因組研究的策略555
五、人類基因組計劃大事年表555
第二節 人類基因組計劃對醫學發展的影響555
一、基因醫學新時代555
二、基因葯物的研製558
第三節 基因資源的保護559
一、基因資源的爭奪559
二、中國基因資源的保護561
第四節 後基因組學的研究進展563
一、後基因組時代563
二、後基因組的研究進展565
參考文獻568
第十八章 現代生物技術應用規則和發明保護570
第一節 概述570
第二節 生物技術葯品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GLP) 571
一、GLP的概念571
二、GLP的發展概況571
三、各國GLP管轄產品的范圍572
四、GLP的雙邊協定與國際合作573
五、GLP制定的目的573
六、GLP的基本內容574
七、GLP實驗室認定中易發生的主要問題578
第三節 生物技術葯品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 579
一、GCP的概念579
二、GCP的發展概況580
三、GCP制定的目的581
四、GCP的國際一體化581
五、GCP的重要作用582
六、GCP的基本原則582
七、GCP的基本內容583
第四節 生物技術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 584
一、GMP的概念584
二、GMP的發展概況584
三、GMP簡述585
第五節 生物技術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 591
一、GSP的概念591
二、GSP的發展概況592
三、GSP制定的目的592
四、GSP的主要內容592
第六節 現代生物技術專利保護595
一、簡述595
二、生物技術發明創新專利保護596
三、生物技術發明創新專利的特點596
四、現代生物技術專利類型597
五、生物技術發明專利保護的緊迫性及影響598
參考文獻599
第十九章 現代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及社會倫理問題600
第一節 概論600
一、世界上有關生物安全問題的爭論600
二、世界各國對生物安全問題的認識和管理601
三、生物安全性評價606
第二節 現代生物技術的安全性607
一、基因工程作物的安全性607
二、基因工程動物的安全性610
三、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611
四、生物武器612
第三節 現代生物技術的社會倫理問題614
一、人類基因組計劃與社會倫理問題614
二、動物克隆和人類克隆引起的社會倫理問題615

❻ 項目部營地生活垃圾、工程垃圾處理,污水排放的處理措施及管理辦法

利用普查以及按規定排放的方式管理。

❼ 什麼是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些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包括屬於原核類的細菌、放線菌、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和藍細菌(過去稱藍藻或藍綠藻),屬於真核類的真菌(酵母菌和黴菌)、原生動物和顯微藻類,以及屬於非細胞類的病毒、類病毒和朊病毒等。

微生物千姿百態,有些是腐敗性的,即引起食品氣味和組織結構發生不良變化。當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們可用來生產如乳酪,麵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須通過顯微鏡放大約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細菌,1000個疊加在一起只有句號那麼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敗的牛奶中約有5千萬個細菌,或者講每誇脫牛奶中細菌總數約為50億。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有含有50 億個細菌。

❽ 某生物製品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最好是按好氧處理後再厭氧處理後在化學處理。

❾ 現代生物技術生產的疫苗與傳統生產的疫苗相比,有哪些

※ 醫葯工業:用於生產抗生素、維生素等常用葯物和人胰島素、乙肝疫苗、干擾素、透明質酸等新葯。 ※ ?????? 食品工業:用於微生物蛋白、氨基酸、新糖原、飲料、酒類和一些食品添加劑(檸檬酸、乳酸、天然色素 等)的生產。 ※ ?????? 能源工業:通過微生物發酵,可將綠色植物的秸桿、木屑。工農業生產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廢棄物轉化為液體或氣體燃料(酒精或沼氣)。還可利用微生物採油、產氫、產石油以及製成微生物電池。 ※ ?????? 化學工業:用於生產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化工原料(乙醇、丙酮\丁醇、癸二酸等)和一些生物表面活性劑及生物凝集劑。 ※ ?????? 冶金工業:微生物可用於黃金開采和銅、鋼等金屬的浸提。 ※ ?????? 農、牧業:生物固氮、生物殺蟲劑的應用和微生物飼料的生產,為農業和畜牧業的增產發揮了巨大作用。 ※ ?????? 環境保護:可用微生物來凈化有毒的高分子化合物,降解海上浮油,清除有毒氣體和惡臭物質以及處理有機廢水、廢渣等等.

閱讀全文

與疫苗廢水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熱水器水垢清理 瀏覽:65
即開即熱熱水器除垢方法視頻 瀏覽:101
大眾新桑塔納汽油濾芯怎麼取下來 瀏覽:667
蒸餾葡萄白酒如何不列 瀏覽:890
蒸餾出來的熱酒度數 瀏覽:451
棕櫚油的廢水 瀏覽:958
酚氰廢水如何產生 瀏覽:586
污水處理下項目落地流程 瀏覽:106
7月十日回臨汾用隔離 瀏覽:264
凈水器的過濾芯黑色的顆粒是什麼 瀏覽:799
為什麼凈水器的純水TDS值偏高 瀏覽:274
播放器提升不明顯 瀏覽:916
黑殼用過濾水養能活嗎 瀏覽:544
美的飲水機水管有雜味怎麼去除 瀏覽:974
藍光過濾是不是護眼模式 瀏覽:675
水壺裡面的水垢用什麼清洗 瀏覽:288
養銀龍鸚鵡能用珊瑚沙過濾嗎 瀏覽:966
凈水機里的廢水如何排 瀏覽:551
沁園飲水機不加熱燈不亮怎麼回事 瀏覽:965
反滲透凈水一歲寶寶能喝么 瀏覽:234